如何讓語文課有語文味的論文

【論文關鍵詞】語文課 語文味 人文性

如何讓語文課有語文味的論文

【論文摘要】在語文新課程標準的引領下,語文教師應該積極打破以往沉悶的課堂氣氛,讓自己的課堂活起來,讓學生真正享受到中國數千年文化積澱的滋養,讓語文課充滿語文味!

前幾年,在應試教育的影響下,語文教學強化了工具作用,字詞句篇語修邏,再好的文章也只是語文知識的載體,“皮之不存,毛將焉附”,文章的皮是沒有作用的,要說有作用,只是可以用來長語文知識的“毛”,用來長試題的“毛”,語文試題照搬自然學科的一套,再好的美文也被肢解成許多的選擇題和判斷題,語文教學一點生機都沒有了,這樣的語文教學時間一長,連老師也不“語文”了。其實,語文課程的內容都是對社會生活的反映,表達的是關於社會人生的思想觀點和情感態度。不像數理化課程的內容都是自然科學,與社會生活相去較遠,也比政治歷史等課程更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和思想實際,因而語文教學更能直接影響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這是語文教學的特有優勢,也是語文課程理應承擔的重要任務。

近幾年,語文教學人文性的呼聲越來越高,教學出現了一些新的氣象,注意發掘語文的美學意蘊,注意優秀作品的品讀,號召學生課外閱讀優秀的作品等,這些語文動向對於語文課堂這塊幾近乾枯的園地無異於化雨的春風,頗令人欣慰。

作爲語文教師,該如何幫學生扶正學語文的風標,還語文課本應有的面目,讓語文課有語文味,已是刻不容緩。

一、語文教師要爲語文的發揚創造最適宜的課堂環境

在我們當代語文教學中,思想的喪失,書卷氣的消無,語言的貧乏,是有目共睹的。因此,我們要大膽變革,激發自己去主動創新,把語文教學導向充滿詩性光輝和人文精神的寬途,爲學生引進詩歌的海洋吟詠性情,引進藝術的殿堂徜徉精神,引進民族文化的深厚土壤。

1.語文課堂應是孕育美、生成美的地方無論春華、秋實,夏日的雲影還是冬天的樹木,無論晨曦、暮靄,正午燦爛的陽光還是瀟瀟不絕的夜雨,都可以在這裏觀賞到被精彩描摹的倩影。大至星漢日月,驚雷狂飆,小至花蕊蜂須,冰雪的結晶,古老如絕塞長城,石鼓篆鼎,短暫如曉月秋露,飄風流鶯,都可以在這裏聆聽到被吟詠謳歌的清音。無論大街、小巷、荒村、野店,無論森林、草原、沙漠、極洲,無論大海深處還是宇宙太空,都在這裏留下了美妙的蹤跡。生活的空間有多麼寬廣,語文的空間也就同樣的寬廣。

2.語文課堂應是心靈自由飛翔的天空這裏是思想盡情展示的舞臺,這裏是才智縱橫馳騁的原野,這裏是個性異彩紛呈的大地。那心遊萬仞、清潔自守的莊子;那與楚地山河血肉同一,披髮行吟於澤畔的屈原;那喊出“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顛沛流離、憂患一生的杜甫;那高唱“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以一腔正氣譜寫動人壯歌的文天祥;還有那菊花叢中醉臥的陶淵明,那空山新雨後靜立的王維,那山光水色中流連的李太白,那赤鼻磯上、滔滔江畔慷慨吟嘯的蘇東坡……所有文化星空中閃爍耀眼的星辰都在這裏匯聚,他們散發着醉人的芳香,洋溢着永恆的魅力,是人類驕傲的資本。

在語文課堂上,語文教師就應該引領學生去“穿越時空”,去解讀這些千年不朽的靈魂。語文作爲一門人文性極強的學科,它需要心靈地自由參與,需要思想地大膽碰撞,需要智慧地平等交流,需要情感地積極投注。它不僅僅是要讓受教育者掌握基本的語文技能和思維水平,爲日後的生活提供技術的支持,而且更重要的是要讓受教育者與優秀的傳統文化相對接,與古今中外人類高貴的`靈魂對話,從而爲日後的發展與提高提供精神的滋養。這是一塊生機勃勃的園地,大有可爲,爲廣大語文教師提供了大顯身手的空間。 "

二、語文教師要大膽創新,積極改進教學方法

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要精心設計教學思路,力求拿出個人在處理教材和安排教學步驟上的最佳思路,以此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能積極主動的參與到語文課堂上來。

1.重視課堂導語、結束語的設計

如果把教學比作一首樂章,我們追求“起調”扣人心絃,“主弦律”引人入勝和“終曲”餘味無窮。一堂課開頭數分鐘導語的作用不容忽視。介紹一個故事、一副對聯、欣賞一幅插圖、設置一個懸念、演示一個實驗……好的導語像磁鐵一樣吸引學生認真求知、課堂引入就掀起一個小高潮起如爆竹,結如鳴鐘。教師可以嘗試以點評課文、課文續寫、排演課本劇等方法結課。比如,點評課文,就是指導學生在充分品讀作品的基礎上,以片言隻語表達自己的閱讀感受,可以只談文中的某個細節、某件道具,但要從較新的角度切入、用語簡潔悠美。這一訓練既活躍課堂氣氛,又可帶動學生深入研讀課文,提高鑑賞能力,從而獲得興味盎然的學習效果。

2.拓寬學生思路,鼓勵學生大膽想像

教師要指導學生突破課文情景,把思維的領域擴展到更加廣闊的生活空間,從而提高學生的認識和想像力。在培養學生的想像能力方面,語文有其獨特的學科優勢,不少的課文,特別是一些文學作品很利於學生想象能力的培養。如魯迅先生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一文,爲我們再現了“百草園”豐富多采的自然景物,使我們同魯迅先生一樣,體味到了其中無限的樂趣。那麼,倘若我們走出“短短的泥牆根”一帶,還會有哪些充滿情趣的事或物在等着我們呢?我們可以以“百草園趣事續聞”爲題,組織學生進行討論,啓發學生縱情想像和大膽想像,創造出更爲奇妙而有趣的情景來。

培養想像能力的另一個途徑是作文教學。傳統的作文教學注重對學生進行寫前指導、寫中指導、寫後指導,這有其可取的一面,然而也會對學生形成束縛,尤其是寫前指導和寫中指導對學生的束縛更大,不利於學生的自由發揮。所以,應該讓學生獨立思考,放開膽子,大膽想像,寫出優秀的作文來。不管是童話還是寓言、小說、散文、議論文乃至說明文,只要學生敢於打破常規,有新的創意,就該給與充分的肯定,鼓勵學生進一步寫出更好的作文來。

此外,現在的語文教學還可以充分利用先進的電教手段,讓多媒體進入課堂,使語文課超越時空限制,全方位、多角度、立體式地刺激學生的多種感官,激發學生的興趣和熱情,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從而克服傳統教學手段單一,課堂氣氛的沉悶不足,達到課堂教學的優化,促進學生主動學習,有效提高教學效率。

總之,在語文新課程標準的引領下,語文教師應該積極打破以往沉悶的課堂氣氛,讓自己的課堂活起來,讓學生真正享受到中國數千年文化積澱的滋養,讓語文課充滿語文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