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讓語文課堂如坐春風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教學應該注重對學生的薰陶感染,潛移默化,培養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審美情趣。因此,語文教學應關注學生的情感體驗,注重對學生道德情操及審美情趣的培養,多方位對學生進行人文關懷,真正做到以文育人。從這個角度來說,語文教學更是一門藝術,它的終極追求應該是:享受語文,即情感的交流,心靈的碰撞,思想的啓迪,愉悅的審美享受。

如何讓語文課堂如坐春風

而傳統的語文教學中存在這樣一個誤區:把一篇美文肢解和分割爲字、詞、句、章、語、修、邏、文八大塊,注重字、詞、句的解釋,注重段落大意,中心思想的概括,注重表現手法的分析,如此下來,一篇美文被解讀得支離破碎,一堂語文課純粹是教師單調乏味的講解、分析,學生被動的接受和記憶,這樣的語文課學生上得如同嚼蠟,枯燥無味,又怎能感受到語文的美感和靈性,得到薰陶和享受,獲得人文關懷和啓迪呢?

語文即語言與文學,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這門課程的內容和特徵決定了語文課應該是輕鬆的、愉悅的,富有靈性與充滿美感的。那麼,課堂教學該如何讓學生沐浴到來自語文本身的陽光雨露,讓學生如坐春風,輕舞飛揚呢?

語文教學的終極目標應該是引領學生親近文學,感受文學,熱愛文學,並在這一過程中提高個人的道德情操、文化內涵,審美修養。所以語文課堂上,引領學生親近文學是十分必要,也是十分重要的一個環節。而課堂短短的45分鐘如何讓學生走入浩如煙海的文學殿堂呢?

其一、親近教材的文本。語文教材編排的文章,大多是文質兼美的思想價值和藝術價值極高的文章,有的甚至是廣泛流傳、膾炙人口的經典篇章,具有極高的文學性和欣賞價值。教師在語文教學中,應構築起學生、教師、文本之間的對話平臺,引領學生親近美,感受美,品味美,評價美,在進行審美享受的同時獲得思想的啓迪。如朱自清的《春》是一篇經典美文,融會了美的文字、美的意境、美的情思、美的精神。在教學中,可打破傳統的教學方法,不拘泥於字、詞、句、段、章的分析、講解,可以嘗試用這樣的教學方法:首先,運用“吟哦諷誦而後得之”的學習方法,讓學生以自己喜歡的方式反覆誦讀,整體感知文章內容,感受文章行雲流水的美,感知文章所蘊涵的積極向上的精神及深刻的哲理。其次,運用勾聯法,讓學生一邊誦讀文章一邊想象自己心目中美麗的春天,並對文本進行再創造:在作者原有描寫的基礎上再進行拓展,用帶有文學色彩的語言把自己所看見的和所理解的春天描繪出來,與大家分享。再次,體味文章所蘊涵的積極向上的精神和哲理。引導學生抓住關鍵的能引起共鳴、給人鼓舞、讓人奮發的.語句,加於揣摩、品味,並引導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體驗,說出文句深刻的內涵及所給予的思想啓迪。最後一個層面是品味美文的精彩片段,讓在學生感受美,欣賞美的文字中體會表達效果,並能學會模仿、運用,在仿寫中形成表達的能力。這四個層面的教學循序漸進的引領學生感受美、品味美,創造美,並獲得了情操的陶冶,精神的啓迪。

《語文課程標準》中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行爲,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的薰陶,獲得思想啓迪,享受審美樂趣。語文課中如果能真正實踐新課標的理念,淡化字詞句的講解,淡化段落大意,中心思想的概括,讓學生真正觸摸文本,感知文本,深入理解文本,真正落實“學生、教師、文本之間的對話”,讓學生在與文本、教師對話中進行情感的交流,心靈的碰撞,獲得思想的啓迪,愉悅的審美享受,那麼這樣的語文課一定是洋溢着智慧的光芒、洋溢着美感、洋溢着靈性的。

其二、親近與教材內容相關聯的文本。語文課堂僅僅是引領學生窺探文學殿堂的一個小小的窗口,語文教材只是語文教學的一塊小小的試驗田,語文學習更寬闊的天地應在課外。因此,僅限於一本課本的語文教學顯然是狹隘的,是固步自封的。語文教學的最高境界應該是沒有教材,沒有教參。語文教師在語文課堂上應該不受教材之限,甚至可以根據實際需要取捨教材、補充教材,對手頭教材進行再創造、改編,學會拓展教學的空間,拓展教學的寬度和廣度,讓學生真正做到在煙波浩淼的文學海洋中遨遊。因此,在語文教學中,本人注重從實際出發,根據教材課程的內容及特點引領學生走到教材之外,賞析與之相關聯的作品,讓學生觸摸到更多的文學大師,與更多的智者對話。如上完了朱自清的《春》,我會拓展學生的視野,讓他們觸及更多關於春天的作品,除了散文,還可包括詩歌,如臺灣著名抒情詩人鄭愁予的詩歌《雨說》、《錯誤》。

本人在教學中尤其重點引導學生賞析被譽爲“現代抒情詩的絕唱”的《錯誤》:“我打江南走過/那等在季節裏的容顏如蓮花的開落/東風不來,三月的柳絮不飛/你的心是小小的寂寞的城/恰如青石的街道向晚/跫音不響,三月的春帷不揭/你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緊掩/我的達達的馬蹄/是個美麗的錯誤/我不是歸人,是個過客……”——這一首詩如同一齣戲劇,那戲劇性的結局雖然讓人傷感,但卻充滿着無限的審美想象和審美情趣。本詩在繼承古典詩詞傳統上有所創新:一是雖是思婦閨怨詩,但詩人的訴說視角不放在思婦上,而是從“過客”的視角來揭示思婦的心理祕密;一是詩人寫了“過客”對思婦心理的想象,並且將這想象的立足點放在“聽”上。古典詩詞一般寫閨婦都是從“望”的角度來寫,如柳詠的《八聲甘州》:“想佳人,妝樓望,誤幾回,天際識歸舟”而這一首詩卻從“聽”的角度來寫,轉換成“過客”達達的馬蹄聲被思婦誤解爲“歸人”的足音……此外,這首詩歌富有人生哲理,耐人尋味:人生猶如旅行,我們不斷行走,行走,不斷遇見,但是能真正走入我們心靈深處,與我們心有靈犀,永久停駐在我們心間的人又有幾個呢?滾滾紅塵之中,許多的人終歸與我們擦肩而過,成爲匆匆的過客,隨着達達的馬蹄,絕塵而去……

這樣的語文課堂,打破了傳統語文教學的侷限,不受教材的束縛,把學生牽引到廣闊的文學天地,讓他們接受一次字、情、理的藝術薰陶,隨着春風、柳絮、青石街道、馬蹄聲,感受詩歌優美而深刻的意蘊,隨同詩人走入春天,走進江南,走入美麗而哀怨的作者的心靈彼岸。這樣的語文課堂,不僅讓學會開闊了視野,更讓學生真正觸摸文學,並得到情感的薰陶和精神的啓迪,讓學生如坐春風,如浴甘霖。

其三、親近教材之外的豐富的文學作品。語文教學中應積極引領學生進行課外閱讀,定期向學生推薦優秀的文學作品,引領學生走進更廣闊的文學天地。在推薦文學作品時應該注意推薦多元化的文學作品,其中中外古典名著名篇是推薦重點,此外活躍於當代文壇上中外名家的新作、名作也應定期向學生介紹。推薦過程可介紹作者,講述作者的生活經歷、創作體驗,也可簡介作品的思想內容和藝術特色,或賞析精彩片段等等。如本人在語文課堂上曾從很了不起的文學大師沈從文先生的受辱解讀文學界“文人相輕”的現象。有資料記載:沈從文出身於湘西水鄉,他文憑只是國小畢業,之後自學成材,受聘爲西南聯大教授。在西南聯大,他曾受盡歧視,劉文典教授曾對同學講:“沈從文居然也評教授了。要講教授嘛,陳恪寅可以一塊錢,我劉文典一毛錢,他沈從文那教授值一分錢。”之外,北京大學還曾貼出一批聲討沈從文的大標語和壁報,同時用壁報轉抄郭沫若《斥反動文藝》全文,之後,他還收到恐嚇信。在強烈的刺激下,沈從文先生精神失常,曾多次自殺,幸好被及時發現並搶救,才免於死難——沈從文的受辱其實折射出自古以來就有之的“文人相輕”的一種文化現象。

此外,本人還與時俱進的給學生推薦在當代文壇上及有影響力的作家作品,如近幾年來大受年輕人青睞的臺灣漫畫家幾米的圖文並茂的富有生活氣息和哲理的繪本《我的心中每天開出一朵花》、《地下鐵》等;在青少年當中反響很大的80後作家韓寒的《三重門》、《長安亂》及郭敬明的《夢裏花落知多少》等;日本作家村上春樹的浪漫入骨的唯美、細膩的小說《挪威的森林》,還有近一年來的火暴熱賣的易中天的《品三國》及於丹的《論語心得》等;最近,又和學生推薦了剛獲得第五屆華語文學傳媒大獎得主韓少功的長篇散文《山南水北》……本人力求把當代文學的新鮮的活水源源不斷的注入到語文課堂中來,讓學生在智慧之水的澆灌、滋潤中享受文學,茁壯成長。

文學世界浩如煙海,語文教師應該充分發揮語文課的窗口作用,讓學生透過這扇小小的窗口,望見文學殿堂裏璀璨的星斗,真正走近大師,觸碰大師,與大師進行心靈的對話與交流,從而獲得思想的啓迪和審美的享受。

語文課堂應該是異彩紛呈,魅力無窮,富有濃郁的人文色彩及靈性的。傳統教學中的糾纏於單調、死板的字詞句的解析不僅束縛了語文課,束縛了學生的思想,更苦了語文教師。語文課應該是廣闊的、深遠的、豐富的、充實的,有廣度及厚度的,它不僅能給學生情感的薰陶,人文的關懷,更能給學生輸送精神的養分,讓學生真正的享受語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