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數學課堂如何利用”動手做“讓課堂生動起來

數學學科實踐性很強,蘇教版新編教材中增加了許多動手做的教學內容,而動手做能讓學生在做中快速領悟知識的內涵,還能讓數學課堂活起來。

在數學課堂如何利用”動手做“讓課堂生動起來

一、在動手做中提高效率

1.創編童話故事,讓學生真正動手做

教師將學生感興趣的童話故事作爲教學活動的切入點,使學生能迅速進入最佳學習狀態。例如:在教學一年級《統計》時,可設這樣一個情境引入:森林裏的小動物們歡聚一堂,它們將要舉行一個盛大的慶祝活動,一邊解說一邊出示小動物們聚會的情景圖。從圖上你看到了些什麼?(小動物、鮮花等)請學生觀察小動物的情況,問學生想知道些什麼?(想知道來了哪些小動物?它們各有幾個?)再安排學生們分別扮演各種小動物,並給小動物們排一排隊,在排隊時學生已有意識地根據種類將小動物們分好了,各種動物的數量也馬上被學生數出。這樣,學生們在不知不覺的動手做中體會到分一分、排一排、數一數的好處,主動地探索出統計的方法,瞭解到統計的價值。

2.模仿電教媒體,讓學生真正動手做

例如:在教學三年級《軸對稱圖形》時,課中學生認識了軸對稱圖形,課尾利用多媒體播放輕快的音樂,從中國的古建築蘇州園林到現代的國外建築;從自然界生物到民間剪紙等藝術作品。學生邊欣賞邊體會軸對稱圖形的優美設計,它不僅給學生帶來了美的享受,而且加深了學生熱愛民間文化藝術的情感。

教師把握時機,讓學生在視聽的刺激下,即時發現動手做的時機是否成熟。如果時機成熟,教師隨即安排學生根據軸對稱圖形的特點自行設計並剪紙。學生仿如身臨其境,象藝術大師似的動起來,一幅幅作品很快被呈現出來。學生有了動手做的感覺和思維活動的空間,就有了充分展示自己才能的機會,增強了學習的信心,學生動手實踐與創新能力也獲得發展。

3.幻教具學具,讓學生真正動手做

兒童的思維是從運用開始的,根據兒童好奇、愛動的心理特徵,利用學具讓學生動手,多種感官參與到學習中,使得操作成爲啓智的橋樑,有利於學生創造思維的發展。

結合生活情境,讓學生真正動手做 教師選取現實的、有意義的、貼近學生生活經驗的.素材作爲情境或題材,能讓學生在這樣的情境中,主動地從事學習活動。

二、在動手做中體會知識奧妙

1.讓學生在自主探索中感知

在教師的指導和幫助下,學生根據自己的認知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在動手做中自主探索和發現的數學規律。例如:在教學二年級《認識角》中,教師課前讓學生預先準備好二個活動角,課堂中出示學生自主探索的要求:⑴請你任意叉開一個活動角,角的大小與什麼有關係?⑵將兩個活動角分別叉開成角,比一比哪個角最大?學生依次根據這兩個問題動手操作與自主探索,在動手做中積極體驗、主動思考,讓學生在發現數學規律後,感受數學的奧妙。

2.讓學生在合作交流中領悟

教師創設一個學生創造性思考的環境,需要及時捕捉來源於學生的各種信息資源,讓學生在信息的交流和共享中動手做,繞有興致地展開探究,提高了學習的興趣。

三、藉助動手做讓課堂活起來

1.鼓勵學生在動手操作中放飛想象的風帆

在課堂上談動手做的收穫,可以是個別交流、同桌交流,也可以是小組交流,在主動探索新知、充分交流的基礎上,通過全班交流想法形成共識,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

例如:在教學六年級《長方體體積計算》時,讓學生拿出事先準備好的若干個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體,請學生把這些小正方體擺成長方體,說說長方體的長、寬、高與體積,並填寫在表格裏。教師將各組數據彙總,讓學生分成若干個小組,小組討論有什麼發現?(長乘寬乘高等於體積)接下來讓學生思考:體積是24立方厘米的長方體,長、寬、高各是多少釐米?學生們從教師的提問中,展開想象的翅膀,給出多種答案,並討論出解決問題的關鍵:思考24是由哪3個整數相乘得到的,於是分組安排學生擺出長方體進行驗證。

這樣的教學方式,讓學生通過動手操作發現體積的計算方法,在想象中深化知識,各種想法又在動手做中得到驗證。

2.激發學生在回顧實踐中有序歸納

教師應重視瞭解學生數學思考的過程,讓學生在解決問題時回顧動手做的思考過程。

學生在動手做中學習數學,教師需要在數學課堂中有意識地創設動手做的情境,讓學生體驗動手做的過程,暢談動手做的收穫,激發學生產生強烈的求知探索慾望,感受與經歷知識獲取的全過程,學生也在探索與交流中獲得數學知識。動手做能讓數學課堂活起來,並煥發出生命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