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小如何提高英語聽力

在強調使學生聽說讀寫全面發展的同時,對於國小生而言,學習英語首先就應當從聽入手。因爲沒有聽,就沒有說,語言的交流也就無從談起。下面就是小編爲您收集整理的國小如何提高英語聽力的相關文章,希望可以幫到您,如果你覺得不錯的話可以分享給更多小夥伴哦!

國小如何提高英語聽力

國小如何提高英語聽力

一、培養濃厚的聽力興趣。

學習興趣十分重要。興趣可以加強學習動機,增強記憶力,因而是提高學習效率的重要因素。在平時的上課時我就注意了從複習到新授,一點一滴,由淺入深,循序漸進地授課,以防一下子學生接受不了,信心受到挫折。同時在課堂我經常在課上組織小遊戲,小競賽,兒歌,英語歌曲和 chant 等等。比只是讀讀背背的教學方式效果好很多,學生起勁,老師輕鬆。比方說在學習人體部位的時候,我們來玩我說你指,教師說口令,學生指部位。學習了英語加減法的時候,我和學生比賽算術,學生共分四組,加上我一個人共五組,出題由學生出,答題呢是我與學生搶答,有幾次我故意反應很慢,讓讓他們。雖然我後來“輸”了,但學生踊躍舉手想要“打敗”我的情景仍歷歷在目。有一個叫“Polly says”的遊戲,教師在發出指令前可以說“Polly says”,則學生做此動作,指令前沒有“Polly says”學生則不做此動作,如教師說“touch your nose”,而學生做了摸鼻子的動作,便算錯了,要扣分。這個遊戲同樣可以用競賽的形式進行,每組選一名學生,一起到教室前面做動作,做錯了或做得最慢就被淘汰,最後剩下的一人或兩人爲優勝,可以給他所在的組添上一個五角星或小紅旗,一堂課評一個冦軍小組,並記錄,等學期末“論功行賞”。學生喜歡你的課,喜歡你,自然就會喜歡上英語的。只要喜歡上英語的學生沒有誰會學不好英語的。而聽力訓練往往是一種強化教學,在教學過程中學生的精神和注意都處於高度緊張狀態,這種狀態持續太久,則會產生疲勞,以致影響效率。因此,教師必須控制好時間,在訓練的間隙可適當插入一些輕鬆、優美的音樂或簡短的笑話、幽默,以達到放鬆的目的。

二、突破學生的聽力障礙。

不少學生由於在測試過程中經常出現這樣或那樣的錯誤,漸漸對自己缺乏信心,思想負擔加重,從而產生了焦慮、急躁的不良情緒,思想無法集中、理解能力降低,心理活動過程處於壓抑狀態。這就形成了聽力障礙。

如何預防和突破學生的聽力障礙:

教師應讓學生懂得,聽力水平的提高不可能一蹴而就,只有大量地聽,聽的材料越多,那麼聽的效果就越好。尤其是國小生更大的優勢在於他們的模仿能力強,在仔細聽的同時大聲地仿練,也是一種可行的方式方法,模仿得越像越好,只有讀準了,自然聽得也更明白了。聽力學習是艱鉅的。由於聽力所特有的瞬時性、不可重複性,同時也由於聽者語言因素與非語言因素的影響,聽話人不可能準確容易地接受信息及輸出信息,因此,在聽力過程中遇到某些困難和挫折是很正常的,聽者自己要樹立信心,克服不良的心理障礙,變壓力爲動力,持之以恆,最終自然會收到成效。

注意學生的心理體驗,減輕心理壓力,大量實驗表明,表揚與認同感會提高學習者學習的積極性。教師對學生要做到適時的表揚和鼓勵。學生在聽的過程中可能出現各種各樣的錯誤,教師要多提供正面反饋,多鼓勵引導,少批評指責,應耐心地指出學生錯誤的`原因,儘量減輕他們的心理負擔,使他們維持良好的精神狀態,發揮正常的聽力水平。

在日常教學過程中, 爲了減清聽力的難度, 我教給學生一些聽力技巧:

1. 對於圖類的題目:要求學生在聽錄音前,先弄清楚圖裏的人物,姓名,性別,什麼時候,在哪裏,幹什麼,做到心裏有數,等錄音播放時,就可以對號入座,無需費時去思考判斷了。

2. 對於對話類的題目:要讓學生先弄懂答句的意思,再想好可能要問的問句,這比聽好錄音──>判斷答句──>找答句要快得多。

3. 對於填空類的題目:這類題目學生一般會失分較多,主要原因是:聽不清,聽不懂,填空多,來不及寫,拼寫錯誤,語法錯誤等。和前面的一樣,填空也要仔細的先看幾遍,關鍵是讀,讀出大意,一般短文填空表達的多是一個場景或小故事,裏面的內容都應該是學生熟悉的。所以有些空,光憑讀就能猜出來的。做題的時候建議學生先用鉛筆做,發現有錯誤,一擦就好了,可以保持卷面整潔。在填寫的時候只要寫好該單詞的前幾個字母,以節省時間來聽下一個空,錄音結束再補充完整。寫完以後,也不是沒事幹了,還需要檢查有無拼寫或語法錯誤,如 be doing , 第三人稱單數,單複數,大小寫,比較級和過去式等等都是學生較容易忽視的。

當然光有技巧,沒有水平也是不行的,聽力的提高還是要靠平時刻苦的練習,紮實的訓練。像一般的錄音,學生按要求聽兩遍,完成答題,然後一句句重放,學生重述一遍,然後復讀,解釋。爲了增加趣味性,可適當進行同桌搶答,小組競賽,男生女生對抗賽等等。

三、培養良好的聽力習慣。

國小生的注意力大多不太容易集中,因爲在平時的教學中,就應時常訓練學生時要“一看二聽三多想”,“一看”指的是上課要看好老師,特別是老師的嘴形,以便於自己可以模仿。這在單詞和音標的教學過程中尤爲重要。“二聽”說的是既要聽好老師是如何發音的,也要聽清同學之間的發言。這樣就能多角度地訓練到自己的聽力,也能完全的投入到課堂中去。試想一下,一個經常趁同學發言而藉機“發呆”的學生怎麼能期望他學好英語呢。所以老師要先提出要求,使學生明確如何上課,並且及時給矛一定獎勵給能堅持傾聽別人的學生。“三想”意思是思想高度集中,具有一定的分辯能力,知道別人的意思,並且做出一定的反應和正負的判斷。對於那些勇於糾正別人錯誤的同學可以全班鼓掌 praise 一下,也可以適當發一些小獎品。

大多數同學都有一個不好的習慣,他們往往先將聽懂的東西譯成漢語,用漢語進行思維理解,缺乏用英語直接思維的習慣。不能做到邊聽邊理解,邊記憶。我們要訓練他們將聽懂了並且理解的信息聯繫起來形成連貫的記憶,並且將全文要點通過一定的聯繫有機的統一起來。

四、開展豐富的課外活動。

由於心理要素和語言環境的不同,培養學生聽英語的能力不同於在母語環境中自然習慣聽母語的能力,僅靠課堂時間就要解決“聽”的問題是很不現實的。因此,教師應指導學生在課後能“多聽”、“多讀”。“多聽”指聽所學過的各種對話,如何可以僅拿一盤牛津英語的磁帶單獨放,不看書,測測自己能不能聽懂。聽課外材料(包括英語廣播,英語電視等),如上海電視臺有個“芝麻英語”節目,學生反應較好,拿學到很多有趣的單詞和對話。“多讀”指多朗讀,科學實踐證明,通過朗讀比單純通過聽覺或視覺輸入大腦的信息要牢固得多。然而,國小生的自覺學習能力不強,往往是三天曬網兩天打魚。這就要求教師能挑選適合國小生年齡及心理特點的課外聽力材料,有組織、有計劃地安排學生聽、做、讀;或者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如舉行“英語歌曲演唱比賽”,“英語口語大獎賽”,“英語故事大王”“單詞王”和“英語課本居比賽”等活動,以此激發學生聽的興趣,克服聽力障礙,提高聽的能力。

所謂英語課本劇,就是以教材爲範本,以每個單元的交際主題爲中心,活用教材的語言材料,以表演的方式,展開交際情境的形式。在整個課本劇活動過程中,小組成員是合作伙伴,教師是導演,學生是演員,教室是舞臺。一個好的課本劇,或一堂好的課本劇課,是師生合作及良好綜合素質的體現。根據課本劇的種類,可分爲模仿類、改編類和創新類。以《牛津國小英語 6B》Unit 3 Asking the way 課文爲例,很明顯本課的教學目標爲問路和應答。呈現前提知識:問路和應答的相關句型。如:Excuse me,where's ...? Go along ... Turn left/right at the ... crossing 等,反覆操練,邊練邊比劃,直到每個學生能脫口而出。然後讓學生聽錄音模仿原對話,爲下一步分組表演做準備。最後要求各組畫路線圖,運用所學句型創設情境,進行問路和應答練習。還可把教室裏的若干座位設計成醫院、學校、公園、商店等,讓學生舉着標誌牌。分小組先練後演。編課本劇時要設計爲什麼到某地去?怎樣問路、乘何交通工具。將課本劇表演生活化,而不僅僅單純問路,更是將書上所學的內容聯繫到了學生的日常生活中,學以致用,使學生感到了英語的實用性,也使他們對於英語聽力不再懼怕。

教師要學會做有心人,充分利用日常生活中的每次機會。比如,教師應堅持用學生已知的知識與其打招呼、交談、有意識地發問,或多找一些淺顯易懂適合兒童心理的聽力材料,大大增加其學習英語的機會,讓他明白,學習英語不單是爲了考試,更是爲了運用。久而久之,學生便會由不習慣到習慣,由不適應到適應,大大提高“聽”的能力。只有這樣,學生的聽力水平才能得到切實提高,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