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點兒》的教案設計及課後反思

 教學內容:

《雨點兒》的教案設計及課後反思

國小語文教材一年級上冊《雨點兒》的教學。

教學目標:

1、在閱讀中認識11個生字。

2、通過自己的觀察、理解、感悟,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能有感情地讀好對話。

3、讀懂課文,知道雨水與植物生長有着密切的關係。通過個性化學習,讓學生懂得雨點兒對植物生長的作用。

  教學重點:

正確認字和練習朗讀是教學的重點。

  教學難點:

通過朗讀,學生能知道雨水與植物生長的關係。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具準備:

生字卡片,雨點兒圖片,小花、小草生長的圖畫。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揭示課題

1、學生唱歌:歌詞:大雨嘩啦啦,小雨淅瀝瀝……(師指揮)

師:同學們唱的歌可真好聽。

師:同學們知道能“嘩啦啦、淅瀝瀝……”唱歌的是誰嗎?

生1:大雨。

生2:小雨。

師:誰來給它起個好聽的名字?

生:雨點兒。

2、引出課題,學寫“點”字。

師:剛纔小朋友給它取了一個非常好聽的名字——“雨點兒”。我們一起來叫叫它。注意兒化音:“兒”字要讀得短、輕。

生:雨點兒。

師:雨點兒特別想跟我們交朋友,如果你再美美地叫它一聲,它就會跑出來跟

我們見面呢!誰能大膽地站出來,叫一叫這個好聽的名字,願意的小朋友一起來吧。(貼圖畫:課題上面的那幅圖畫)

生:雨點兒。

師:瞧!,雨點兒出來跟我們見面了。多可愛的雨點兒呀!同學們想不想和它成爲好朋友啊?

生:想!

師:要想和雨點兒成爲好朋友,就得記住它的名字。它的名字是這樣寫的:請同學們伸出小手,和老師一起寫:(師板書課題:雨點兒,生按筆順書空“點”字)讓我們再帶着甜甜的微笑,再來叫一叫這個好聽的名字。(齊讀課題)

生:雨點兒。

反思:情境的創設建立在文本的基礎上,我圍繞文本,讓學生齊唱已經學過的歌曲《大雨和小雨》,自然而且有趣,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再配以擬人化的圖畫、兒童化的語言,巧妙地引入課題。“兒化音”的指導符合兒童的學習特點。

師:誰來說說你想怎樣記住雨點兒名字中的三個字呢?

生1:“雨”字上面的橫就像是白雲,下面的四個點就是雨點兒。

師:想象得很好,不過,是白雲嗎?

生1:是烏雲。

師:有烏雲才能下雨,對吧?

生2:“點”字下面有四個點,就是雨點兒。

生:……

師:同學們觀察得可真仔細。請同學們看一看,這幾個字中,什麼筆畫最多?

生:點兒。

師:那我們現在就來學學這個“點”字。誰來說說怎樣記住這個字的寫法呢?

生1:“點”字上面是個“上”字。

師:你仔細看看,是個“上”字嗎?

生1:比“上”字少一橫。

生2:中間是個“口”。

生3:下面還有四個點。

師:有誰看出來了,在寫這四個點時要注意什麼?

生:第一個點朝左點,後面三個朝右點。(生說一部分,師就在黑板上的田字格中寫出一部分,並提醒學生注意每一筆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師:還要注意四個點要寫勻稱。(寫字指導:師示範寫,特別注意筆順。)

師:來,翻開課本第89頁,在田字格中描一描“點”字。來,我們先描第一個田字格,第二個田字格……在後面的四個田字格中都寫上“點”字。

反思:針對課題中出現的生字,直接細緻地指導學生學習寫這個字,學生很容易記住這個字。

  二、初讀課文,學習生字。

1、學生自由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師:同學們記住了雨點兒的名字。瞧,雨點兒笑得多甜呀!同學們想不想知道這大雨點兒和小雨點兒之間發生了一個怎樣的故事呢?請同學們打開課本88頁,趕快讀讀課文,注意要用手指着書,把字音讀準、把句子讀通順。

生自由讀課文,師巡視指導。

2、指名讀課文,適當進行評價。(先組織教學:看誰坐得最好!)

師:現在,誰能把課文讀上來?

指生讀課文。

師:誰來說說他讀得怎麼樣?

生:很好。

師:怎麼個好法?

生:聲音大、沒錯字……(指導學生學習評價朗讀)。

3、引導學生說出識記生字的方法,學生邊讀課文邊圈出生字。

師:你能把課文讀得這麼好,老師真佩服你,能說說你遇到不認識的字是怎麼解決的嗎?

生1:拼拼音。

師:辦法不錯。還有誰有好方法認識生字呢?

生2:問問老師。

師:辦法也很好。

生3:也可以問問爸爸媽媽。

師:同學們說的這些辦法都很好,下面,就請同學們再讀讀課文,邊讀邊把生字圈出來,用你自己喜歡的方法認識它們,好嗎?開始吧。

生讀課文圈生字。

師:老師看同學們已經把生字圈出來了。現在,你能不能把它們認出來呢?來,我們再一起讀一遍課文。看看你能不能認出課文裏的生字娃娃。

4、帶拼音讀生字(課件出示),並採用多種方法識記生字。

師:同學們讀得可真準!這些生字娃娃在課文裏,同學們能認出它們。可它們太調皮了,從課文媽媽的家中跑出來了,你還能認出它們嗎?請同學們看小黑板,誰來帶着拼音讀讀這些字?這麼多同學想讀?那能讀上來的就大聲讀,讀不上來的同學小聲跟讀。每個生字帶着拼音讀兩遍。

diǎnshǔqīnɡcǎilubàn

點數清彩落半

kōnɡwènhuídáfānɡ

空問回答方

生:齊讀帶拼音的生字。

師:(指名讀生字,領讀生字。)請其他同學聽仔細了。他要是讀對了,你們就跟讀2遍,讀錯了,就幫他改過來,好嗎?

生再拼讀生字。

師:誰來說說他這個小老師當得怎麼樣?

生:很好。

師:你跟他學會了嗎?

生:學會了。

5、去掉音節讀生字。

師:同學們,有拼音的幫忙,我們都能認出這些生字娃娃。現在,這些生字娃娃頭上的拼音帽子沒有了,你還能認出它們嗎?

生:能!

師:請同學們一起讀一讀。

生齊讀去掉拼音的生字。

師:同學們讀得可真棒!

6、小組或同桌檢查生字的認讀情況。

師:同學們一起讀,都能讀出來,那是不是所有的同學都能認出這些生字娃娃呢?現在,老師想請同桌倆互相檢查生字的讀音。要是讀不上來,你就教教他,好嗎?

生同桌之間互相檢查生字的認讀情況。(師以讓生舉手的方式瞭解學生的認字情況)

師:有的同學還沒有認出這些生字,不要緊,下面我們再讀詞語、讀課文的時候,再注意這些字的讀音。

7、認讀生字組成的詞語。

師:這些生字娃娃很熱情,它們各自找到了一個好朋友,和它組成了詞語,正急着和同學們見面呢?你們想認識它們嗎?

生:想!

師:那我們就一起來認一認,把它們讀出來,好嗎?

生:齊讀詞語。

8、遊戲:開火車讀詞語。(師拿詞語卡片)

反思:新的《語文課程標準》中強調了識字教學的重要性,“識字教學的重點在低年級”,只有識字量大,纔有可能大量閱讀。課程標準中加強了“識字寫字”在情感態度方面的要求,在第一學段提出“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的願望”。識字是一年級語文教學的重點,本環節的設計,我注意以兒童化的語言“生字娃娃”、“課文媽媽”|“拼音帽子”等,使學生感到生字的可愛,並變換各種方式認讀生字,使學生對生字的接觸處於一種常識常新的狀態,也使學生無形中接受了由字到詞的訓練,設計層次感強。並且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和表現欲,使學生體驗到學習的快樂。在這個過程中,既完成了對學生(檢查個體、兼顧全體)的反饋檢查,又真正實現了在愉快中紮實地識記生字的目的'。在本節課中也出現了意想不到的情況:就是在師拿出生字卡片、學生開火車讀詞語時,由於準備的卡片上的字面朝學生,因而,學生有時讀錯了,教師也瞭解不到,沒有及時糾正。困此,在以後的生字卡片設計時,最好能在正反面都寫上詞語,便於教師瞭解學生的認讀情況,及時矯正。

  三、再讀課文,理解內容。

  1、學生自由讀課文,標出自然段。

師:剛纔,我們已經認識了課文中的生字,再讀課文的時候,就會更準確了。下面,我們再這樣讀課文:邊讀邊標出自然段。能讀幾遍就讀幾遍,別忘了每讀完一遍就在書上畫一

顆小星星獎給自己。開始讀吧。

生:自由讀課文,並標出自段。

反思:在這一環節中,我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讓學生讀一遍課文就在書上畫一顆星星獎給自己。這一方法,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讀書熱情,取得了良好的讀書效果。

  2、檢查朗讀情況,指名分自然段讀課文

師:現在,有誰知道課文一共有幾個自然段?

生:(齊答)五個。

師:誰來讀讀課文的第一自然段?第二自然段?……(指五名同學分自然段讀課文)站起來讀的同學,把書端起來,坐着的同學用手指着書認真聽。注意眼睛離書本的距離。

生讀課文。

師:誰來說說,你覺得他們讀得怎麼樣?

生:讀得很好。

師:怎麼個好法?(指導學生學習評價:正確、流利、有感情。同時師也給予激勵性評價。)

反思:在這一環節的教學中,我強調了學生的讀書姿勢,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讀書習慣。同時給學生以激勵性的評價,使學生有成就感,從而以更高漲的熱情投入到下一個環節的學習中。

  3、理解、感悟課文。

(1)學生交流讀書收穫,並質疑。

師:讀了課文,誰來說說:你讀懂了什麼?還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

生1:我知道了課文中有大雨點兒。

生2:還有小雨點兒。

……

師:同學們可真會讀書!那你們還有沒有不明白的地方?

生沒有提出問題的。

反思: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學生個性化行爲,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這裏。我讓學生自己說出讀書的收穫,尊重了學生的獨特體驗。在得到了老師的肯定後,學生的心裏有了自豪感,爲下面的學習打下了良好的基礎。但,質疑對於一年級的學生來說難度較大,再加上平時的訓練較少,因而,學生不會提出問題。在以後的教學中,要注重培養學生的質疑能力。

(2)指導學生感悟第一小節。

A、指導理解詞語“數不清”。

師:老師這裏有一個問題,想請同學們幫個忙。課文裏有這樣一個詞語,你們看:(詞語卡片出示“數不清”。生讀一讀)老師找不着它在課文的什麼地方了。誰能幫老師找一找,這個詞語在課文的哪句話中?我們一起來讀讀。

生讀。

師:那有誰知道課文中指什麼數不清呢?

生:雨點兒。

師:有誰知道在生活中還有什麼數不清呢?

生1:星星。

生2:葉子。

生3:雪花。

……

師:天上的星星數不清,秋天的落葉數不清,漫天飛舞的雪花數不清。同學們知道得可真多!那我們一起再讀讀這一句話,好嗎?

生齊讀課文第一自然段。

B、指導理解詞語“飄落”。

師:剛纔,我們讀的這一句話中還有一個詞語:(出示“飄落”,生讀。)誰能說說課文中是指什麼飄落下來呢?

生:雨點兒。

師:你知道生活中還有什麼是可以飄落下來的嗎?

生:雪花。

師:雪花從什麼地方飄落下來?

生:從空中。

師:你能把這句話完整地說一說嗎?

生:雪花從空中飄落下來。

師:還有什麼可以是飄下來的?

生:葉子。

師:你說的是樹葉吧。樹葉從什麼地方飄落下來?

(指導學生把話說完整:樹葉從樹上飄落下來。方法同上)

反思:引導學生走進生活,蒐集信息,在生活中尋找“數不清、飄落”的現象,幫助學生理解詞義,體會情感,同時也是語文運用於生活,服務於生活的體現。同時,指導學生指導話說完整,注重了對學生的語言訓練,增加了學生的語言積累。

(3)指導學生學習第2—4自然段。

A、引導學生讀課文的第2—4自然段。

師:雨點兒從雲彩裏飄落下來,它們要到哪裏去?幹什麼呢?請同學們在課文裏找出來,自己讀一讀。

B、指名讀。指學生讀好疑問的語氣。

(指名讀,生評價、師評價。)

C、指導學生分角色朗讀文中的對話。

師:我們再來讀讀這一部分,這一次,我們這樣讀:男同學讀大雨點兒的話,女同學讀小雨點兒的話,其餘的話老師讀。好嗎?

師生合作讀課文。師作激勵性評價。

D、指導學生懂得雨點兒對植物生長的作用,知道雨水與植物生長有着密切的關係。

師:讀了這一部分,你們有沒有不明白的地方?

老師有一個問題想問問同學們:爲什麼大雨點

兒要去沒有花沒有草的地方,而小雨點兒要去有花有草的地方?

生1:大雨點兒大,它要是去了有花有草的地方,花、草就被壓壞了。它去沒有花沒有草的地方,就能長出花和草。

生2:小雨點水少,它要去有花有草的地方。

……

師:哦,現在老師明白了,花啊,草啊的生長需要水分,就像人要吃飯一樣,人吃不到飯就會餓,如果好多天不吃飯就會餓死,對吧?埋在地下的種子,需要足夠的水分才能長出來,所以,大雨點兒就要到沒有花沒有草的地方,而長出了花和草的地方,只要有少一點的水分就能長得很好,所以,小雨點兒就去有花草的地方。

那麼,大雨點兒和小雨點兒到過的地方,發生了什麼樣的變化呢?

(4)指導學習第五自然段。

A、

指導學生看圖(出示圖畫)。

生:啊,真美呀!

師:你覺得這畫怎麼樣?

生:很美。

師:快找找,課文裏是怎麼說的?誰來讀讀?

生讀課文最後一自然段。

師:誰來說說,他讀得怎麼樣?

生:很好。(指導生評價)

師:(指圖)請同學們看圖,因爲有了雨點兒的滋潤,所以,花開得——更紅了,草長得——更綠了(板書:花紅草綠)

B、師範讀,指導朗讀。

師:面對這麼美的景色,老師也想讀了。能給老師這個機會嗎?

(師範讀)

師:你覺得老師讀得怎麼樣?

生:很好。

師:怎麼好?

生:聲音大,有感情。

師:你能過哪個字、或詞,聽出了老師讀得有感情?

生:花更紅了,草更綠了。

師:你真會聽課。那,同學們想不想和老師讀得一樣好?

生:想。

師:好就自己先練習練習。

生練讀。

師:我們一起來讀讀這一部分。

C、對照圖畫,說出課文內容。

師:請同學們把書放下,注意要輕放。現在,誰能對着圖畫,把課文裏的話說出來?

生對着圖畫說出課文的這一部分內容。師激勵性評價。

反思:圖畫的出示。極大地激發孩子的朗讀興趣和慾望。我在本課的教學中十分注重學生引導學生學習對同學、老師朗讀的評價,旨在使學生從評價中找到朗讀的技巧和方法。

  四、拓展:說話練習。

師:如果你就是小花,你就是小草,你想對雨點兒說些什麼?

生:謝謝雨點兒。

師:爲什麼要這麼說?

生:因爲雨點兒給了我很多水,我就長高了。花就更紅了,草就更綠了。

……

師:那就讓讓學生帶着對雨點兒的喜愛或感謝的感情,把課文再讀遍,好嗎?

反思:本環節是承接上一環節,遵循學生感知──思考──朗讀個性化進行設計的。朗讀是學生對課文理解認識的外在表現,教師在引領學生看圖畫,述情景,說感受,使學生從心底迸發對雨點兒或喜愛或感激或佩服的情感,再將情感釋放於朗讀中

  五、小結。以激勵爲主。

  《雨點兒》教後反思:

《雨點兒》是一篇科學童話,文筆優美,是引導學生進行識字和閱讀很好的教材。課文用擬人的手法,通過大雨點兒和小雨點兒的對話,告訴學生雨點兒是從雲彩裏飄落下來的。有了雨水的滋潤,花更紅了,草更綠了。

誇美紐斯說過:“興趣是創造一個歡樂和光明的教學環境的主要途徑之一。”如何在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願意學?對於低年級的學生尤其重要。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創設情境,通過教材這個文本載體,將學生帶入愉快的學習氛圍之中,爲學生營造一個無拘無束地互相尊重、互相信任、互相合作的空間,使學生真正成爲學習的主人。使其思維在其間任意馳騁,“悟”出文本要表達的情感。

  教學《雨點兒》時,我設計了這樣的情境:

1、讓學生齊唱已經學過的歌曲《大雨和小雨》,自然而且有趣,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再配以擬人化的圖畫、兒童化的語言,巧妙地引入課題。引起了學生的好奇心,充分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2、雨點兒到過後大地的美景以圖畫的形式出現,學生被眼前美麗的景色深深地吸引住了,頓時進入了學習情境,有效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很多學生看到滿目秀色忍不住發出“啊!真美呀!”地讚歎聲。此時,我讓學生看看課文裏是怎麼寫的?學生的注意力馬上轉入到課文中,積極地朗讀課文中描繪圖畫美景的部分。學生在老師設計的情境學習中產生了迫切的求知慾望。

在本課的教學中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之處。雖然課堂上的語言符合兒童的特點,但我的表情仍然很嚴肅,課堂氣氛不夠活躍;課堂上,齊讀課文的次數多了一些,不利於瞭解全體學生的學習情況,也不易讀出課文所表達的情感;學生在課文的朗讀時,“雨點兒”的兒化音讀得不準,我沒有及時給予矯正。

在本課的教學中,也有一些問題需要提出來,與大家共同探討。如:寫字的教學究竟是隨教隨學,還是安排在這堂課的最後一個環節?如何教給學生進行有效的評價?等等,都有待於我們在課堂上進一步探索。

我相信,有耕耘就有收穫;有付出就有回報。只要不停地實踐、反思,再實踐、再反思,最終一定會適應新課程的改革,取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