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小《混合運算》第二單元教學設計

二、 混合運算

國小《混合運算》第二單元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乘加、乘減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P10 ~ 11 “小熊購物”

教學目標:

1.通過“小熊購物”的情景,發展學生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2.結合解決問題的過程,探索先乘後加減的運算順序,體會到書寫與生活實際的密切聯繫。

3.引導學生掌握脫式計算的書寫要求,能正確進行乘加、乘減兩步式題的計算。

4.培養學生書寫規範,計算認真的良好習慣。

重點難點:引導學生理解和掌握乘加、乘減兩步式題的運算順序。

教具準點:口算卡

教學過程:

一、複習

1. 口算。(開火車)

3×5= 4×8= 7×6= 36-17= 80-43=

9×3= 8×5= 37-15= 8+15= 36+7=

2. 觀察下面每個算式裏含有哪些運算?先算什麼?再算什麼?

36+5-18 45-18+20

指名口答,引導學生認識:只有加、減法計算的兩步式題一般按從左往右的順序計算。

二、探索新知

出示P10主題圖,引導學生觀察。

1. 理解圖示內容,讓學生找信息。

2. 提出問題:假如你們是顧客,你想買哪兩種食品?每種食品的數量不限。

指名口述自己的想法,教師選學生提出其中一個問題,如:買4個麪包和1瓶飲料需付多少錢?

3. 解決問題。

(1)列算式:3×4+6 6+3×4

(2)理解算理,掌握算法。

組織學生討論:3×4+6 6+3×4 各表示什麼意思。

①算式“3×4+6”中的“3×4”表示4塊麪包共付12元,所以3和4要先乘。12+6=18(元)表示4塊麪包和1瓶飲料共付18元。

②算式“6+3×4”紅的“3×4”表示4塊麪包共付12元,所以3和4也要先乘。6+12=18(元)表示1瓶飲料和4塊麪包共付18元。

這兩種情況所付的錢都是相等的`。所以,3×4+6與6+3×4這兩個算式都可以求出買4個麪包和1瓶飲料共付多少元。

(3)引導學生用脫式計算。

3×4+6 6+3×4

以上兩個算式有什麼共同點?(都含乘、加計算的兩步式題)

討論:含乘、加計算的兩步式題應先算什麼?再算什麼?

(4)認識脫式計算的格式。(板書)

解法一: 3×4+6 解法二: 6+3×4 (PS:先算的一步用直線划起來)

=12+6 =6+12

=18(元) =18(元) 答:該付18元。

4. 嘗試獨立解決

(1) 提問:有20元,買3包餅乾應找回幾元?

(2) 讓學生在小組內合作、討論。可能會出現以下兩種方法解答。

a. 3×4=12(元) 20-12=8(元) 答:應找回8元。

b. 20-3×4 (PS:先算的一步用直線划起來)

=20-12

=8(元) 答:應找回8元。

(3) 重點討論解法b。算式中既有減法,又有乘法的情況下,應先算什麼?再算什麼?

(4) 認識:在既有減法又有乘法的兩步計算的式題中,應先算乘法,在算減法。

5. 小結

觀察三個混合算式,有什麼共同點?(以上三個算式是乘加、乘減兩步計算的式題。

板書課題:乘加、乘減兩步計算式題

提問:這樣的式題要先算什麼?再算什麼?

三、鞏固練習:P11“試一試”

1. 第(1)、(2)題注意注意提醒學生把先算的一步用直線划起來。

2. 第(2)題齊3學生板演並訂正。

3. 第(3)題讓學生再獨立思考的基礎上進行小組討論。也可自己創設情景來敘述算式的意義。

四、總結:計算乘加、乘減兩步式題應先算什麼,再算什麼?

第二課時:除加、除減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P12 ~ 13 “花店買花”

教學目標:

1.通過“花店買花”的問題情景,發展學生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2.結合解決問題的過程,探索先乘除後加減的運算順序,體會數學與生活實際的密切聯繫。

3.引導學生掌握脫式計算的書寫要求,能正確地進行除加、除減兩步式題的計算。

4.培養學生合作學習的習慣,體驗合作學習的快樂

重點難點:引導學生理解和掌握除加、除減兩步式題的運算順序。

教具準備:口算卡

教學過程:

一、複習

1. 口算(開火車)

40÷8 28÷7 36÷6 24÷8 81÷9 15÷3

2. 提問:上節課我們學習的乘加、乘減兩步計算式題的計算順序式什麼?

3. 練習(二人板演,全班齊練)

4×8+6 40-6×4

二、探索新知

出示P12 主題圖,引導學生觀察。

1. 理解圖示內容,讓學生找信息。

2. 讓學生根據圖示提出問題,並着重注意:1枝康乃馨比1枝玫瑰花便宜多少元?

3. 解決問題。

(1) 列算式。學生通過討論可以得出兩種方法:

a . 24÷8=3(元), 5-3=2(元) 答:(略)

b . 5 - 24÷8

=5-3

=2(元) 答:(略)

(2) 理解算理,掌握算法。

小組討論:5-24÷8 表示上意思。

算式“5-24÷8”中的“24”表示8枝康乃馨(即1束)24元,“24÷8”表示1枝康乃馨多少元。所以“5-24÷8”表示1枝康乃馨比1枝玫瑰花便宜多少元,也可以表示1枝玫瑰花比1枝康乃馨貴多少元?

因此計算“5-24÷8”的時候,應先算24÷8=3,再算5-3=2,用脫式計算式:

5 - 24÷8

=5-3

=2(元) 答:(略)

(3) 引導學生髮現:有減法又有除法時,要先算除法後算減法。

4. 嘗試解決問題。

(1) 提問:買1枝菊花和1枝百合花共花多少元?

(2) 讓學生獨立解答。

(3) 訂正,並引導學生髮現:既有加法又有除法的兩步計算式題,要先算除法,後算加法。

5. 小結:計算除加、除減兩步計算式題的運算順序是什麼?(先算除法後算加減)

三、鞏固練習

1. P13“試一試”。先說運算順序,後讓學生獨立計算。

2. P13“練一練”。先幫助學生理解圖意,後放手獨立完成。

四、總結

第三課時:練習課

教學內容:P14 ~ 16 練習二

教學目標:

1.通過練習,使學生進一步理解和掌握乘加、乘減、除加、除減混合運算題的運算順

序,並能熟練地進行計算。

2.結合解決問題的過程,讓學生體會到數學與生活實際的聯繫,認識數學的應用價值。

3.培養學生髮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培養學生認真審題,細心計算的習慣,提高計算的正確率。

重點難點:通過練習個解決問題的過程,使熟練掌握乘加、乘減、除加、除減兩步式題的運算順序。

教具準備:實物投影儀、計算器。

教學過程:

 一、 引入課題

板書:乘加、乘減、除加、除減練習課

 二、指導練習

1. 第1題。

先讓學生說一說每題的運算順序,然後獨立練習。

2. 第2、3題。

先幫助學生理解圖意,明確問題,然後獨立解答,集體訂正。

3. 第4題。

注意圖中“5個人”也是解決問題的一條信息。

4. 第5題

先比較哪種飲料便宜,有3種方法:

解法一: 12÷6=2(元) 解法二: 3×6=18(元) 解法三: 12÷3=4(聽)

3>2 18>12 6>4

答:男生買的飲料便宜。 答:男生買的飲料便宜。 答:男生買的飲料便宜。

再算每聽便宜多少元? 3-12÷6

=3-3

=1(元) 答:每聽便宜1元。

5. 第6題

先讓學生認真觀察並獨立思考有什麼規律,然後小組討論,訂正。

6. 第7題

先讓學生說一說每題的運算順序,然後獨立練習。

7. 第8題

先審題,指名說說錯在哪裏,再讓學生改錯。可指名板演。

 三、介紹“數學萬花筒”中的內容

四、總結

第四課時:帶有小括號的混合運算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P17 “過河”

教學目標:1.通過“過河”的情景,培養學生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2.引導學生再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體會到小括號的作用,能正確計算帶有小括號的算式。

3.使學生養成先看運算順序,後進行計算的習慣。

重點難點:引導學生理解和掌握帶有小括號的兩步式題的運算順序。

教具準備:投影儀

教學過程:

一、複習

1. 口答題:

(1) 2+7×5,這道題裏有( )法,又有( )法,要先算( ),再算( )。

(2)40-36÷4,這道題裏有( )法,又有( )法,要先算( ),再算( )。

2. 計算

32-8÷8 20+16÷4 30-4×5

二、探索新知

出示P17主題圖,引導學生觀察。

1. 理解圖意,明確問題

圖上告訴我們哪些信息?要我們解決什麼問題?

2. 獨立嘗試,合作解決。

學生獨立完成,教師巡視。

組織學生討論:“29+25÷9”是否符合解決問題的順序?

這個算式應該先算25÷9,再算加法,這種運算順序不符合問題的情景。在本題,應先算男女生總人數,即29+25。

怎樣解決運算順序問題呢?我們請小括號“( )”來幫忙。

3.認識帶有小括號的混合算式要先算小括號裏面的。

4. 寫出解答過程

(29+25)÷9 讀作:29與25的和除以9。

=54÷9

=6(條) 答:(略)

5.練習

(1)說一說下面兩題的運算順序,再算一算。

24+16÷8 (24+16)÷8

引導學生髮現雖然以上兩題運算符號和數字都一樣,但由於其中一題帶有小括號,所以計算結果不一樣。

(2) 獨立完成P17“做一做”

6.小結:通過剛纔的練習,你認爲帶有小括號的算式運算順序怎麼樣?

 三、鞏固練習

1.比較兩題的運算順序,再算一算。

16-8×2 (6-8)×2

2.P18 “練習三”的第1題。

總結:帶有小括號的算式的運算順序怎樣?能舉例說明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