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自己和解讀後感的寫作指導

《與自己和解》內容概要:已經發生過的不愉快,是沒辦法改變的。但如果意識到它對我們生活的影響一直是負面的,我們可以選擇改變,這就是“活在當下”,即拋開過去經驗。據說佛在第一次看到一朵鮮花和在第五百次看到時能夠有同樣的驚喜,這是一種把自己隨時隨地調整在“活在當下”狀態的能力。時常觀想一下自己的真實感受、內在期待和渴望,更有助於自己“活在當下”,與自己和解……

與自己和解讀後感的寫作指導

《與自己和解》讀後感,來自卓越亞馬遜網友:一個愛上有婦之夫,一個和自己的前夫糾纏不清,一個在幾個男人中猶豫不決,一個乾脆一秒都不放在男人身上。錯愛,舊愛,濫愛,還有不愛。其實都是不愛自己,都是無法與自己和解。與自己和解,談何容易。我們首先就不和他人和解,我們首先就把對自己的憤怒、對自己的不信任加諸他人的身上。這是精神分析最經典的防禦機制——投射和轉移——最經典的表現。恨別人是容易的,知道自己其實恨的是自己,何其難哉!可是就有這四位女子,在一次貌似荒誕的旅行裏,碰到一位老婆與人私奔、女兒爲情自殺的老人之後,開始了一段與自己和解的心旅。看完感覺作者在身心靈脩行方面一定有特別多的親身體驗,小說裏還看到了薩提亞的冰山理論……

與自己和解的讀後感,來自京東網的網友:即使口口聲聲地說,我很愛自己,但其實始終被過去的痛苦困擾着。千瘡百孔的心靈,積累了多少自己忽略並遺忘卻一直在潛意識影響我的傷痕,我不知道。當一層一層剝開洋蔥般隱藏起來的外衣,看着那個在心底深處無助哭泣的'自己,才知道,我從來沒有學會真正愛惜自己。即使看過很多靈脩書籍,但這本《與自己和解》無論是構架,還是細節,都在點滴中顯現出作者的慈悲和溫暖。她沒有站在很高的角度來指導我們如何,用她在文中以長者的話說,我們是同路人,我不是引路人。就讓人倍覺溫暖感動。受傷的心靈需要撫慰,需要放下,更需要真正的懂得與引導。謝謝作者帶來的這本好書……

寬恕別人就是救贖自己”,過去一直不大讚同這句話,連聖人孔子也說要“以直報怨”;然而,當我讀到《懂得生命:在和諧關係中創造》書中的一句話時如醍醐灌頂,豁然開朗。

“所有感受都是由個人內在產生的,不是轉移來的。”作者接着在後面章節中解釋到“一個人內在產生的所有感受,都建立在這個人對現實的解釋上。沒有人能使我們高興或憤怒,我之所以變得(使得我自己)高興或憤怒,是因爲我對他人

所作所爲的感知和解釋。因此,我自己要對我所有的感受負責(但不是指責)。”換言之,沒有任何人可以在情感上傷害我們,除了我們自己。當我們放下怨恨,其實也正是將自我從偏執中救贖出來,與自我實現和解。

然而,作者並不是否認我們的感受,而是要從內心接受現實,才能實現真正的和解。比如,關於憤怒,“憤怒是整體生命經驗的一部分,不論是自己或是所愛之人的憤怒,都不要排除在生命之外。”

書中值得思考的觀點很多,比如

1.關於成長“因爲老是回到舊的碼頭,他們限制了自己欣賞和評價眼前新碼頭的能力。”

2.關於生命的意義 “生命的意義中最普遍的假面具是權力、控制與名望。”

“我們會建議人選另一條路:勇敢抗拒對成就倫理的不滿足,並且在當下肯定生命的實在性,這樣纔有助於個人生命的開展。與其將焦距放在一個不真實的幻象上,我們強調面對眼前生活的事實,接受自己真實的狀況,然後從這裏起步。”

“每一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生命,擁有個人的歷史、各自的傾向,以及經驗生命特有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