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小生社會實踐活動德育研究論文

在對國小生的思想品德培養的過程中,國小生遇到的往往不是認知上的障礙,他們面臨的更多的問題是情緒障礙,甚至有的學生出現抵制情緒。這就嚴重地制約了德育的發展。在面對這種情況的時候,學校的德育工作,如果僅僅只是停留在簡單的說教上,就很容易忽視學生們的內心感受,也就很難把德育規範變成學生們的實際行動。鑑於這種情況,可以嘗試通過課題研究這種形式,全面開展調查研究,進行原因與結果的歸類分析,不斷地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

國小生社會實踐活動德育研究論文

一、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尚未完全發揮出來

在國小生中開展德育,並不是一個只是由老師的教組成的簡單的育人的行爲,更是由學生參與到其中的一項需要充分發揮學生們的主觀能動性的活動。通過社會實踐這種形式,學生從內心深處把各種道德品質的形成和人格的發展作爲一種完善自身的要求,並且通過德育這種形式得到滿足。在一項具體的社會實踐中,德育的發展與人才的內在需要保持高度的'統一,進行德育實踐的主要目的是培養優秀的人才,全面塑造人才,發展優秀的人才。

二、學校的社會實踐的評價體系有待於進一步完善

德育社會實踐的主要目的是對學生們的德育成果進行檢驗,與此同時,社會實踐也是推動學生的德育發展的一個十分重要的環節。因此,完善學生們的社會實踐的激勵制度有待於提高。通常情況下,在校園裏這種評價體系過於籠統,不能根據每個學生的具體情況來完善,還缺乏對學生們的個性的合理把握,無論對任何程度的學生們都採取同一種標準,並且這種評價體系還很不科學。目前,很多學校都沒有重視這個標準,對學生的社會實踐沒有一個科學合理的評價標準。由於老師們受到傳統觀念的影響,很少會從社會實踐的角度去考覈學生,這種做法造成的直接結果就是,無論學生的實踐能力如何,學生們的成績都是一樣的。很多願意參與到社會實踐中的學生都沒有更多的機會,這一做法嚴重打擊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造成他們失去探索知識的熱情。

三、學生沒有充分體驗社會實踐活動

在現行的教育體制中,國小生們都面臨着十分嚴重的課業壓力,加上很多學校對社會實踐這種活動並沒有做出硬性的規定,導致社會實踐活動只是一種形式。即使是部分國小生參與到社會實踐中來,也會缺乏一定的積極性,導致學生們學習的興趣都不高,學生們對待實踐都是採取一種遊玩的態度。假如在社會實踐中碰到難以解決的問題的時候,有的同學就很容易出現打退堂鼓的現象,並沒有充足的心理準備去面對社會實踐,就導致學校的社會實踐工作無法順利開展,也並不能達到鍛鍊學生的初衷。要充分認識到,德育並不是一個孤立的被動的事情,應該是學生這種個體自覺主動的追求目標。學生們通過社會實踐,需要把內在的品德轉化促進自身發展的需要。另外社會實踐缺乏一定的創新,實踐的項目總是一年年地重複着,並不具有鮮明的時代感。社會實踐的形式基本上都有固定的模式和套路,很難激發學生們的創造性思維的能力。對社會實踐的考覈形式都是以學生們的實踐報告爲主要的標準,社會實踐活動的內容並不能與學生們的學習知識有效聯繫起來。

四、應對策略

根據國小生的年齡和心理特點,採取靈活多樣的方法,組織學生廣泛參加社會實踐活動,提高實踐活動的實際效果。全面開展德育工作,學校需要精心挑選責任心及其強並且相對的德育水平比較高的教師,不斷充實班主任隊伍。學校要堅持在每月的班主任的例會工作中,根據德育工作中的重難點問題,展開科學的研究和探討,提高社會實踐的實踐效果。班主任要通過每學期的論文評比工作,開展具體的德育工作研討會,提高學校德育工作的整體層次。並且還可以不定期地邀請校外的德育專家到學校來組織演講,提高教師們的德育理論知識。在學校內部開展一系列活動:每週組織一次國旗下的講話,並且每週各個班級必須組織開展一堂內容豐富的主題班會課,並且在活動結束以後,有專門的人員組織檢查,這項檢查的結果還要納入到班級每週的評分體系中,對每次的評分結果都要頒發證書以鼓勵學生們,每次列出的活動方案都要及時地計入檔案。爲了使國小生的社會實踐活動能夠順利開展,保持社會實踐活動的可持續開展,面對國小生在社會實踐活動中出現的各種問題,需要教師們作出正確的引導,從中吸取經驗,尋求正確的方法爭取在社會實踐活動中取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