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要嫁人》觀後感

看完某一作品後,相信大家的視野一定開拓了不少吧,此時需要認真地做好記錄,寫寫觀後感了。快來參考觀後感是怎麼寫的吧,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娘要嫁人》觀後感,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娘要嫁人》觀後感

《娘要嫁人》觀後感1

終於看完了《娘要嫁人》,有很多感想,忍不住想記錄下來:

1、每個人的心裏,確實都千瘡百孔,但仍要硬着頭皮往下走。

2、世界在不斷變化,但對人性的真善美的判斷,應該執着。

3、不管生活對自己多麼苛刻,一定要保持愛自己的心,做自己愛的事,比如唱歌、比如穿漂亮衣服、比如塗口紅、比如優雅地做飯。

4、哪個男的適合自己呢,那個願意爲自己打理簡單生活瑣事的。

5、呂中老師演的齊母,我喜歡,老了就該像齊母那樣,偉大、智慧、堅強,但是齊母的結尾不好,不該是因爲跟兒媳,而應該從容的走的好。

6、千萬不要指望養孩子是爲防老,自己內心要強大,照顧孩子,到孩子成家就夠了,再照顧下去就招人煩了。 7、最終選擇肖虎是對的,戒菸戒酒,從自己嘴裏省出來貼補照顧自己的那個人,纔是最真的,靠權術和投機倒把給自己的終將是負擔、泡沫。

8、人的一生很快,轉瞬即逝,走自己喜歡的路,做自己認爲對的事情,守住自己的靈魂,珍惜愛自己的每份情誼,讓自己豐富多彩,享受人生。

《娘要嫁人》觀後感2

蔣雯麗在電視劇《娘要嫁人》中塑造的齊之芳這位“娘”,其要“嫁人”的20餘年人生經歷,折射出中國從上世紀60年代初至80年代末的一段苦難而又輝煌的歷史,給人以深刻的啓示。該劇着眼於以“小人物”寫“大時代”。齊之芳感情生活中的三個男人,標明瞭她精神軌跡的三次遭遇。她與肖虎追求精神生活的一致性,追求愛情的忠貞;她與戴世亮曾有過精神的一致性,但隨着戴世亮被時代和生活異化,一致性被破壞;她與李處長則更多的是物質上的聯繫而缺少精神交流,後來彼此間的關愛也只是兩輩人之間的體恤而非兩性的情愛。兩性之間真摯的愛情是聖潔的,當然也要有一定的物質基礎,但是愛情的最高境界是精神上的一致。魯迅在《傷逝》裏通過子君與涓生的愛情悲劇說出了兩句真理:一是“人必生活着,愛才有所附麗”,二是“愛情必須時時更新、生長、創造”。

《娘要嫁人》正是通過齊之芳20餘年“出嫁”歷程,形象深刻地揭示出人類愛情理想的最高境界——在精神追求上的相通和一致性。齊之芳始終不向逆境和不幸低頭,她執着追求的愛情幸福,正是在一定物質基礎上的精神生活的一致性,這一點殊爲可貴。有人不贊成最後的歸屬是齊之芳與肖虎牽手,說應當悲劇到底。我以爲,悲劇到底就無法揭示愛情聖潔這個主題,歸屬一定是她與肖虎結合,因爲肖虎人格高尚,對愛情忠貞如一,任何情況下都以對方的'幸福爲前提。《娘要嫁人》的這一主題,應該說是與《紅樓夢》一致的。從大觀園的門第觀念來看,當然是賈寶玉配薛寶釵纔對,但曹雪芹就主張寶黛愛情,否定寶釵愛情。賈寶玉說,大觀園裏那麼多人都勸我走仕途,唯有林妹妹不講“混賬話”。曹雪芹看重的就是他們兩人的精神一致性。《娘要嫁人》在結構設計、人物設計上深化了這一主題,主張人們在物質生活條件具備和不具備的情況下都應當始終追求聖潔高尚的愛情,這在當下也極有現實意義。

不過,《娘要嫁人》在表現歷史的深刻度和準確度上有可商榷之處。珍視創作者的個體情感體驗是必須的,但是要真正深刻、準確地再現歷史,離不開唯物史觀的指引。藝術家於是之就反對過單純的“從自我出發”的表演理論,中國傳統文論也主張從“小我”進入“大我”。藝術創作既然承擔了表現歷史的責任,如果沒有對歷史的宏觀把握和深切認識,沉溺於個人的情感體驗,就會在歷史真實轉化爲藝術真實的審美創造過程中失去方向。如劇中齊之芳在“文革”中說的一些話,雖然今天的年輕人聽起來很過癮,很有個性,卻失真,不是那個時代的人能說出來的。

執導該劇的喬樑是位很有才華的導演,但他在劇中對主要人物精神世界的把握尚欠火候。比如說戴世亮,他在十幾歲的時候就對齊之芳一見鍾情,後來作爲大學教師被打成右派,編劇的主觀意願是寫他在勞改以後,被時代、環境所異化,但我們看到更多的是異化的結果,而不是藝術應該表現的最有說服力的異化過程。戴世亮回來後,整個人就不一樣了,在人格的統一性上發生了分裂,訴諸觀衆,就產生了審美接受心理的傾斜,因爲缺乏對他性格轉變複雜性的充分呈現。同時,劇中齊之芳的三個後代——大毛、二毛、三毛的形象都太弱了,他們身上“文革”帶來的傷痕記憶很深,而改革開放的時代新風對他們的成長所起的決定性作用表現不夠到位。寫好他們的精神面貌,才能完整呈現那個時代的風貌。該劇的這類不足,也正是當下不少現實題材電視劇的短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