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我第一名的觀後感怎麼寫

作爲一部謳歌傳統主流價值觀、傳遞正能量的勵志影片,《叫我第一名》通過平淡真實的拍攝視角講述主人公佈萊德·科恩從一名被歧視的妥瑞人蛻變成一位受人尊敬的優秀教師的故事。下面是本站小編給大家整理的叫我第一名的觀後感,僅供參考。

叫我第一名的觀後感怎麼寫

  叫我第一名的觀後感篇一

這幾天迫切需要一些能激勵自己的東西,在迅雷上看到了N多網友對這部電影的評論,清一色的“褒獎”,於是,便下到了電腦上,昨晚用了不到兩個小時就看完了,心中的那份觸動與感慨卻一直延續到了現在。

影片是根據真人真事改編的,情節概括起來很簡單,講的是一位名叫布萊德·科恩(Brad Cohen)的妥瑞症患者,經過不懈努力,最終實現夢想成爲一名教師的故事。

當然故事本身就很感人,這也是勵志題材電影的通例。但除了故事本身,我感觸最深的就是布萊德不論童年還是成人後每一次那泫然欲泣的表情。

影片中小布萊德第一次眼眶發紅是在一次棒球賽後。

他在比賽中的表現十分耀眼,獲得了爸爸和弟弟的熱烈喝彩。賽後,他和那個好像也有點過動的弟弟又像平時一樣開始了你來我往的似乎永無止境的“打鬥”中,呵呵,這讓我想起了自己小時候跟弟弟在一起“廝打”的情景。那個年齡的孩子尤其是兄弟姐妹間是不是都喜歡這樣打來打去的互動呢?真是懷念那逝去的童年時光啊!

但是布萊德兄弟的互動卻讓他們的父親發怒了,他當着衆人的面喝斥布萊德——希望你有一天不要胡鬧……然後,周圍瞬間安靜了下來,人們都將目光集中到了布萊德身上,這時的小布萊德有一個吞嚥口水的動作,衆人的注意讓他緊張又不安了,他怯怯的看了看周圍,然後安靜的跟着父親上了車。

不得不說,看到這一幕的時候,小傢伙沒哭,我卻差一點哭了。在我的記憶中,曾不止一次的被那個應該是我父親的人在大庭廣衆下斥責,那個脾氣異常暴躁的男人似乎從來不知道要尊重孩子,但那個時候還是小孩子的我卻有着異常強烈的自尊心,每次被他在那麼多人面前大聲地斥罵,都讓我有一種想立刻從這個世界上消失的衝動。

小布萊德無疑是很愛父親的,卻被自己尊重的人當衆喝斥,那一刻,小傢伙心中想來是無限委曲的吧。但他比我想像的要堅強,至少,他沒有哭。

更讓他委曲的是在車上,當父親高興的問他們願不願意有一個繼母時,弟弟明確的`表示不願意,布萊德的身體則開始不聽使喚的抽搐,父親暴怒的按住他,表情有些猙獰的吼道:我叫你別再這樣!弟弟被嚇得倒在了靠背上,布萊德則嚇得停止了抽搐,眼眶泛紅,卻還是堅強的忍住了沒有哭出來他很“懂事”的對自己說:爸爸發脾氣我不怪他,我的怪動作把他搞瘋了……這麼小的孩子,這樣“通情達理”的安慰着自己,讓我這個大人不知道說什麼好了,只是對那雙紅紅的泛着淚光的眼睛有着無限的心疼。

第二次見他眼眶發紅甚至落淚是他成年以後的事情了吧。長大後的布萊德因爲小時候那個校長的激勵而立志當一名教師,帶着這個理想他去幾乎所有的學校應聘,卻頻頻受挫,遭到拒絕,在又一次被無理要求在課堂上不許發出怪聲才肯聘他後,他激憤的收回了簡歷,躲進自己的車裏亂砸一氣,然後,失聲痛哭。

一路走來,他都是堅強而樂觀的,我一度以爲他已經強大到可以笑對一切了,這時才發現,原來,他也有疲憊和脆弱的時候。也對啊,他又不是機器人,而是一個有思維有情感的人類,即便是一個正常人,求職被拒絕幾十次,也難免會鬱悶的吧,更何況還是被人們認爲是“殘障人士”的布萊德呢?按常理來說,這些人的內心應該比“正常人”更敏感吧。也許,“自卑”這個詞從來就沒有離開過他,只是被他隱藏了起來,而且,藏得很深,深到連他自己都忘了。

每次聽到布萊德用“殘障”這個詞來形容自己時,我的心就止不住的有些抽痛。似乎是賈平凹說過這樣的話吧:一個人如果不想被別人嘲笑,最好的方法就是自己先嘲笑自己。或許布萊德自己已經邁過了“自卑”這道坎,所以他可以面帶微笑的介紹着自己的“殘障”,但作爲觀衆的我,看着他的笑卻總是覺得很悲涼。不敢想象如果自己經歷了他的一切是否也能像他一樣還總是面帶微笑的應對一切,能做到他的一半就已經是奇蹟了吧。

一直都認爲,一個正常人是永遠都無法真正理解一個 “殘障人士”的,只希望這部電影能喚起更多人內心深處埋藏已久的那個叫做“愛”的東西來。

最後,不得不感慨一下,布萊德能生長在美國真的很幸運,如果在中國,他是不可能像一個正常人一樣找到一份“正常”的工作,並過上常人幸福的生活吧。

  叫我第一名的觀後感篇二

燥熱的下午,能看一場電影是一件幸事;而看一場好的、能給人啓迪的電影更是幸中之幸。應該說,《叫我第一名》給了我這樣的幸運。

電影情節很簡單,布拉德科恩是妥瑞氏症患者,一直被人們另眼看待,梅爾校長改變了小布拉德,使他立志成爲一名教師。不懈的努力下,布拉德終於成爲一位受人尊敬,熱愛,支持的老師。

無疑,這是一部與《阿甘正傳》類似的勵志影片,但整個影片的基調並不像《阿甘正傳》那樣波瀾壯闊,而是非常的溫馨,回憶起來,彷彿灑滿了陽光,而這陽光,正是在與疾苦抗爭時掛在布拉德科恩臉上自信和永不屈服的陽光。

喜歡這部影片的原因,是基於共鳴。

細想,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是布拉德科恩。上帝把我們送到人間,給了我們很多美好的東西,比如聰慧、愛、勇氣,但同時也沒忘給我們一些疾苦。無一例外,不同之處在於每個人的疾苦不一樣而已。布拉德科恩的疾苦是妥瑞氏症,而你的疾苦可能是貧窮,可能是口吃,可能是無數生命中殘缺的任何一種或幾種。既然我們每個人都有疾苦,又無法擺脫,那麼我們該以怎樣的態度面對疾苦變成了一個重要的人生命題,而影片中的布拉德科恩給了我們答案。

那就是:絕不要讓任何事阻止你追求你的夢想!

這是整片電影要告訴我們的核心意義。

妥瑞氏症給科恩帶來了一系列的麻煩,異樣的目光,甚至是歧視,科恩不是不懼怕,他也會自卑也有苦惱,但他找到了面對這一切的態度。所以我們看到的不是怨天尤人,不是唉聲嘆氣,更不是自暴自棄,而是一種永不言棄的笑容和樂觀。他堅信自己會成爲一名教師,併爲之不懈努力,最終實現自己的夢想。亞曼達無奈被父親掉到別的班級後,在門口窺看他的地理課;海瑟去世時,她的母親堅持要他進入教堂,參加告別儀式;認真負責爲他贏得了最佳新進教師獎,更重要的是大家的尊敬,熱愛與支持。是樂觀、信心、永不放棄的精神讓科恩贏得了這一切!

影片結束了,科恩依然患有妥瑞氏症,他依然會在某個時刻自卑,他依然會擔心自己在某些重要場合打擾到別人,但我們堅信,他找到了與疾苦同行的方式,他把疾苦當做老師而不是麻煩,臉上的自信和笑容將永遠定格在每一個觀衆的心中。

疾苦沒有遠去,也永遠存在,但是我們不再懼怕。因爲我們像科恩一樣堅信:除了你自己,沒有任何事能夠阻止你追求夢想的腳步!

  叫我第一名的觀後感篇三

昨天組織了看電影,雖然公司裏的設備出了點小問題,只看了個開頭,但是回家後我還是把它搜出來看了一遍。

影片的英文名叫,front of the class。翻譯爲中文是 叫我第一名。看過電影,才能理解這個英文名的含義。

看的時候,會一直難受。

因爲男主角患了妥瑞式症,就是神經出了問題,他不由自主地一直髮出怪聲,怪動作。這個病還找不着治療辦法。所以常常被人誤解、憎恨。當然是講他如何艱難成長,最後獲得認可的過程。

但是,你會覺得特別難受,因爲這種病不能遮掩,隨時隨地發作,比發瘋更顯而易見。光是看完這個電影,我已經都要被男主角的怪聲給折磨得頭裂。

他每時每刻都要承受很多痛苦,也受到了很多很多傷害,所以他最後能獲得的,是他值得的。

得妥瑞士症的人,除了這個治不好的怪病之外,就是完全健康正常的一個人。如果是智障的人還可以活在自己的混沌精神世界裏,外界的精神傷害不太會讓他痛苦。

但是,折磨妥瑞士症患者的,就是他的健康和清醒。當然,主角最後說,他要感謝的是妥瑞士症。他這麼說,讓我幾乎要相信上帝的存在。看到資料寫說,美國有10-20萬人患妥瑞士症,真是可怕的數字。以前我從來沒聽說過這個病,不知道中國有多少人。

雖然有傷害存在,但是愛拯救了他。最幸運的是,他有永遠正面鼓勵他愛護他的家人,有懂得如何激發兒童向善的校長,有能夠理解他的社會人士。你會覺得,這真是太迷人了,如此開放有愛,變化一定會發生。我一邊看一邊想:如果他生得醜陋,又不聰明,又沒有愛他的家人,可該怎麼辦啊?

這是一部勵志片,我們每個人都要有夢想,要有不惜一切去爭取實現夢想的力量。我們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因爲沒有一個人的指紋和你的是一樣的,在這個世界上。我們每個人都是無價的,因爲給你再多的錢,你也不會輕易交換你身體的任何一部分,比如眼睛,心臟,肺臟……相信你,你天生是一個贏家,在你出生時,你已經打敗了3億個你的兄弟姐妹,你纔來到這個世界。堅信自己,你會成功的……

  叫我第一名的觀後感篇四

這是一部勵志的電影,用時下流行語說,充滿了正能量。主人公佈拉德·科恩是一個身患妥瑞氏症(抽動穢語綜合症)的青年,這讓他時常遭受難堪和歧視。在同齡孩子眼中,他是不正常的個怪胎。國小老師稱他爲“麻煩”和“小丑”。他的怪叫也讓喜愛的棒球的父親無法忍受,逐漸失去耐心。因爲他的不能控制,他時常影響課堂。爲此,國小老師堅稱他是故意搗亂,還讓他對全班同學道歉和承諾。可是,科恩還是再犯。校長讓他回家反省。但是母親始終不離不棄,幫助科恩樹立自信和樂觀的性格。

轉折發生在科恩升入國中以後。起初,數學老師忍受不了科恩的怪異,讓他到校長辦公室。這位校長成爲影響他一生的重要人物。他讓科恩參加學校的音樂會,並當衆讓科恩告訴大家,他不是存心搗亂,只是患有怪病無法治癒不能自已。校長讓他告訴大家他需要什麼,科恩第一次受到人們的尊重,他告訴人們,他需要平等。相信那一刻,多數觀衆會像筆者一樣留下心酸和欣慰的淚水。

此後,科恩學業優異。但是,挫折和歧視依然如影隨行。他想找一份教師的工作。父親不看好他,勸他放棄,面試者對他充滿質疑甚至是敵意。但是,科恩一如既往地保持樂觀和積極。終於他找到了伯樂。一所國小聘用他擔任二年級老師。科恩用他的樂觀、真誠贏得了同事的認可和孩子們的喜愛。主人公不僅實現了教師的夢想,他還被評爲州年度最佳教師。因爲他的樂觀積極,科恩還贏得了一份美妙的愛情。父親也逐漸理解了兒子,父子終於冰釋前嫌。故事的結局是一個大團圓。

科恩的遭遇不是個案,現實中處處充滿這樣那樣的歧視和敵意。相對妥瑞氏症,更多的人可能會遭遇性別、身高、殘障、疾疫、宗教、學歷、職業等形形色色的歧視和不公。這部影片告訴我們平等、同情和寬容是多麼重要。由這部影片,我還想到了孔子的“有教無類”、“循循善誘”、“因材施教”。說起來容易,做起來是很難的。在教育實踐中,我們經常給有的孩子貼上“壞孩子”“低能兒”等標籤。這部片子再次告訴我們,不要輕易貼標籤,多點耐心,多點包容和理解,多點積極引導,多點發掘是多麼重要。科恩的案例再次證明了“有志者事竟成”。青年人正處於人生的重要時期,幫助學生們樹立正確的理想,和塑造良好的抗挫能力和自信樂觀的性格。當然,我們的社會也應該更多些包容和理解。這樣我們的社會才能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