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類》精選讀後感

當細細品完一本名著後,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此時需要認真思考讀後感如何寫了哦。那麼讀後感到底應該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異類》精選讀後感,歡迎大家分享。

《異類》精選讀後感

《異類》精選讀後感1

《異類》這本書於我來說最好的地方在於它通過科學嚴謹的邏輯分析,將一個個傳奇人物的成功經歷抽絲剝繭,還原成一堆看似不相關的隨機事件,最終直指本心,將玄之又玄的成功學還原成可以進行科學分析的條件組合,即:出生的時代,所處的文化環境,生長的家庭背景,個人後天的努力等不確定因素,正如書中所說:所謂“異類”從來就不是異類,書本有效的衰減了人們對“異類”的盲目崇拜。

其次在於該書中不同於以往雞湯文過分強調努力的意義,似乎努力了就一定會成功,讀多了反而個人發展不利。該書傳導的理念是:一個人的成功不單單是努力的結果。“10000小時法則”也只是說明了努力是成功的前提條件之一,當然也是必不可少的條件,不然同樣家庭背景,社會背景,同樣機遇的人在整個全球範圍內不知道海到哪裏去,最後成爲“異類”的也是寥寥無幾。總結一句話就是:努力不一定成功,但不努力一定不能成功。

其三,成功多數時候並不是一代人努力的結果,往大了說社會文化背景是上千年歷史的沉澱,往小了說家庭階級背景是幾代人奮鬥的積累。所以對於個人努力與成果不成正比方面完全可以稍稍放平點心態,畢竟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何妨不在歷史長河中來下一盤大棋?

《異類》精選讀後感2

請認清現實,成功除了個人的不懈努力外,必須要天時地利人和。

《異類:不一樣的成功啓示錄》,看書名會誤以爲這本書要揭示某項成功祕籍,可能是我太笨,沒有get到任何一個 只要這麼做你就能成功 的觀點,相反,第一感覺,這是一本反成功學的書。因爲書的本意只是換個角度審視“成功”背後的規律,但這些規律大部分是天註定,根本不可能通過個人努力來改變。

舉個例子,你能改變自己的出生年月、家庭、社會環境嗎?不可能?很不幸,那恰恰是影響你走向成功的因素之一。

影響成功的5個要素

1. 勢能——馬太效應

本書開篇就以加拿大冰球隊選拔爲例,那些天才球星們,大多出生於1-3月,因爲這個國家的冰球隊員招募年齡是按每年1月1日劃分的,所以同年1月出生的孩子要6月以後出生的要多了半年的發育期,他們總日常訓練中會有一些微弱的體能優勢,從而讓教練更關注他們,得到更多訓練和指導機會,球技得到進一步提升,又進一步獲得關注,如此反覆:優勢 => 機會 => 更好的優勢 => 更好的機會。

所以,一個人一開始的“勢能”,哪怕只是一點點的微弱優勢,讓他在每次決絕種勝出,從而獲得更好的發展機會,可以進一步把他塑造得更強。

就好比在中國國小入學年齡是9月1日前,那麼理論上來說生日是9月1日後的孩子只能等到次年(真實年紀7歲時)入學,相比於班裏大部分6歲的兒童來說,他的智力、體能都會更突出,從而成績會更好,好成績會得到老師更多關注,從而有更多提高自我的機會,與班裏其他同學的差距越來越大。

在公司也一樣,剛入職時,比別人多一點點的勢能,是你日後更高成就的不可或缺的因素之一。

2. 家庭

家庭因素主要有兩方面,先天遺傳(智力)和後天培養。

智力優勢是有極限的,並非越高越好,和身高一樣,女孩喜歡高個子男孩——那2米怎麼樣?恐怕沒幾個女孩能接受吧。所以高智商是優勢,但太高了並不一定有用。諾貝爾獎得主並非都是天才,相反他們智力水平不如天才,但是在人際關係、想象力、創造力、思維跳躍方面要更突出,而這些錯綜複雜的因素纔是獲得成果的關鍵。

所以,能夠比大部分人聰明,這就足夠了,非要比所有人都聰明,其實對成功的意義不大。同時,有一個聰明的腦袋是遠遠不夠的,如果你生在一個糟糕的家庭,這顆智慧大腦很可能就此埋沒。

良好富裕的家庭環境,在孩子的教育上更傾向於“協同培養”,深度參與到孩子的教育成長當中,從孩子的身體到心理全面培育。相反,貧窮家庭,家長對待孩子基本是高度一致的“散養”,認爲教育就是校方的事情,他們工作太忙了,沒空關注孩子的成長。這種環境下的孩子,會變得封閉,表現欲不強。所以一個人的道德、價值觀、心智成長,他的家庭如何栽培,幾乎取到決定性的作用。

書中講了一個天才隕落的故事,一個智商190的天才兒童(愛因斯坦160),從小活在母親改嫁(4次)、家暴、同母異父的兄弟姐妹的環境下,上學、打工、社會體制的遭遇都對他的成長極爲不利。他從小就不能獲得自我表達的機會,長大了便不能很好的融入社會,終日守着農場,碌碌無爲,而他自己也習慣了過着與世無爭的生活。

3. 機遇

其實這個很好理解,機遇分爲兩種:偶然的運氣和時代的機會。

偶然的運氣包括關鍵時刻貴人相助、名額剛好多處一個而且給了你、一次意外致使你更好的完成某事等等,個別人在特殊時刻遇上的好事。

而時代的機會包括某個行業的崛起、國家高速發展、某種體制改革等等,在特殊年代特殊地點出生的人所遇上的好事。

機遇對於成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每個成功的企業家背後,其實多多少少都有一些歷史契機,而不單單是他們回憶中的那些艱苦歲月。

4. 文化

文化影響可能是我們最容易忽略的一個成功因素,因爲它太習以爲常了。 就像猶太人會經商,江浙滬人更懂得做生意,這是民族/地區文化影響的典型。一個人生來看到,同學、朋友、親戚等都在從事類似活動,而從小被灌輸的道德價值觀等也會“迫使”他走向類似的道路。在這些人眼裏,走南闖北纔是天經地義的,我在家鄉朝九晚五反而被當作不務正業。

再如,爲什麼中國學生數學更好,因爲中文對數字的發音更簡短—— 6 0 8 5 7 3 6 ,隨便7個數字對應中文是7個發音,而英語的話前兩個數字就佔了6個發音,能比麼?再有, 3/5 這個數,中文念五分之三,而英文念做三個五分之一??。所以數學方面,美國學生先天就弱於中國。

另外,中國常年稻米耕種的歷史,讓這個國家乃至整個亞洲圈,都認同“一分耕耘一分收穫;互幫互助”等勤勞、和睦相處的文化思想。在農耕時代,中國農民每年的勞作時間差不多是西方遊牧民族的三倍。所以到西方的亞洲留學生只需要“正常作息”,就能讓老外感嘆:“他們太用功了!”老外眼裏亞洲學生幾乎就等於好學生。

5. 勤奮

10000小時定律,當你專注在某個行業或領域持續實踐一萬小時以上,你就會成爲該行業的專家。但需要注意一點,這裏的勤奮更多來自於實踐者自身的興趣,驅使他全情投入。

比爾蓋茨、甲殼蟲樂隊、冰球隊明星球員、著名律師,在他們成名之前,務必要明白,他們早就通過超乎常人的苛刻,把自己打造成了該領域的專家。

書中還說了個有趣的例子,很多音樂家們,在別人眼裏他們是天才。但實際情況是,那些“天才”音樂家背後往往是一個相對富裕的家庭,他們的父母有足夠的經濟讓他們在成年後都不用工作,專注練習音樂。總之,相比於二流音樂家而言,一流的才子其實是因爲他們的練習時間要比常人多太多了。

綜上

比爾蓋茨、馬化騰、馬雲這些巨頭的成功背後,他們的艱難歲月、吃苦耐勞這些毋庸置疑,但沒有他們的中產家庭、學校經歷、公司或者一系列從業經歷,沒有那一個個機緣巧合,一次次雪中送炭,如果計算機時代早或晚到來幾年,情況將完全不同。

這裏所說的不成功,並非一無是處,其實現在很多企業內,80後幾乎都是中堅力量,擔任中高層角色。這裏的不成功是指,80後這一代人內幾乎沒出現什麼著名的、數一數二的行業領軍人物或企業家。

從如今火熱的互聯網行業來看,不論BAT還是排名前十的企業中,80後創始人能佔几席?更有意思的是,行業巨頭們幾乎都屬於65-75年之間,尤其是70前後。爲什麼?

其實異類這本書揭示了背後的奧祕,95年中國互聯網興起,20xx年互聯網井噴,20xx年移動互聯網爆發。然後95年的他們還在上中學,20xx年的他們還在上大學,20xx年的他們發現市場造就被巨頭瓜分得差不多了,他們就是80後。

前些年,網上流傳類似這樣一個段子(具體內容不記得了),關於80後:

讀國小的時上大學不要錢,上大學的時讀國小不要錢沒工作的時工作是包分配,參加工作的時趕上金融危機沒錢的時候房子便宜,掙錢的時候首付都攢不夠。

年輕的時候55歲退休,等老的時候…(現在已經開始延遲退休了)出生的時候只准生一個,生育的時候鼓勵再生一個。

以前是“一母生九子”,現在是“一肩扛四老”

說這話固然充滿很多發泄的成分,更多也只是抱怨而已,但這話說難道說得不對麼?我想,這正是80後所面臨的尷尬,這一代人什麼都趕上了,這一代人什麼都剛好錯過了。

其實80後不缺家庭、勤奮、文化等因素,但缺乏勢能和機遇。

這個世界,總有那麼小部分人,他們天資聰慧,他們總有好運氣,他們佔盡天時地利人和,他們平步青雲,他們的高度非常人所能及,他們是異類。

而身爲大部分人的我們,除了面對異類們的憤世嫉俗外,多想想怎麼利用勢能讓自己積累優勢,怎麼讓自己的家庭更和睦且優秀,怎麼更好地發揚自己的文化色彩,還有腳踏實地勤勤懇懇,當然,機遇這東西,雖然無法掌控,但幸福來敲門的時候,你卻說你沒準備好,豈不是太遺憾了麼?

《異類》精選讀後感3

讀完之後感覺特別悲觀呢,家庭出身不好,所以人生有固定的路子,這不就是媽媽之前說的命嗎。之前母親常說的就是要人命,你信命嗎?我從來都是回答,我不信命,我相信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活了30年,我也只能承認,我自己只掌握了部分的命運。但是我如果可以成爲作家、知名醫生、知名政府官員,會是很難的。我只能做一個還算不錯的白領,能在北京買房,那我也就改變了命運了,起碼我的孩子的命運被改寫了。

可是人生短短百年,而且前25年都是在懵懂中度過的,我怎麼能利用這麼短的時間來改變從農村家庭出身的背景呢?

我的職業生涯也有了瓶頸,我不知道該如何提升自己?我的方向在哪裏?我如果去讀MBA,會不會被人認爲是華而不實,一個普通的農民孩子花那麼多錢去鍍金值得嗎?如果是一個書香門第的孩子去讀MBA那是非常正常的,一點都不浮誇,但是如果是我去讀,就顯得浮誇了。性價比高嗎?我讀完後會得到什麼呢?

我的家庭,我出生的地方,大部分的決定了我會接受什麼樣的教育,遇到什麼樣的人,從事什麼樣的工作,最終過上什麼樣的生活。

好吧,那我就來看看怎麼個琢磨和把控的方式,更好。

每個人,都是一個變量數量巨大的複雜系統。而這些數量巨大的變量當中,存在着很多‘蝴蝶效應‘的可能。這因爲如此,人生,纔是我們見過的,最不可預測的發展趨勢和軌跡。世事無絕對,但是,從概率上看,依然有高低之分。而這個高低分別的根本,在於自己,在於自己的努力。

簡單說,像普通人一樣正常度日,我們假設在某個方面你能做好的可能性是萬分之三,你比普通人努力一倍,那麼,你的可能性就是萬分之六…如果你能比普通人努力10倍(放心吧,普通人並沒有多努力,哪怕10倍,也不是什麼多麼大不了的事情),那麼你在某個方面能做好的可能性就是千分之三了。是的,從概率上看,你能做好依然是小概率事件,但是,和普通人比,你和他們已經不在一個量級上了。

好了,算術題做完了,怎麼選,還是由我們自己。

我打算以聖經的一句老話結尾:“凡是有的,還要加給他,叫他多餘;沒有的,連他所有的,也要奪過來。”

《異類》精選讀後感7

第一遍看這本書是剛畢業的時候,那個時候剛出來工作,特別不適應。雖然在設計公司特別苦和累,但是心中依然對未來充滿希望。那時候即將考研,自信必上,覺得小小的設計公司不過是我的暫棲之地。所以那次看這本書就像看故事書,一讀而過,並沒有留下什麼值得回味的思考。

工作了三個月後,漸漸發現,每天日夜循環,感覺單調乏味,找不到意義,看不到希望。於是重新想起此書。

在大多數人的觀念裏,成功就是高智商加勤奮,畢竟愛迪生也總結道:成功等於天才加汗水。而本書中給出的成功模式總結起來就是:成功=社會(機遇,文化)+家庭(見識,實踐智力,社會資源)+個人(智商,勤奮)。

看完這個結論,想起了今年北京狀元採訪中說的話,想起幾年前的文章《寒門再難出貴子》,並重新讀了一遍。閱完三者,感覺脊背發涼,深感自我實現之難,階級跨越之難。深恐自己此生碌碌無爲。

  1.關於社會

簡而言之是文中的機遇。在論述這個因素時,作者舉的例子是加拿大冰球隊隊員,甲殼蟲樂隊,比爾蓋茨,奧本海默,喬弗洛姆等。現挑幾個典型的說說。世人(意識到機遇的重要性的人)大多認爲,比爾蓋茨是抓住了機遇纔在科技浪潮中脫穎而出,喬弗洛姆是抓住了機遇才使世達律師事務所聞名於世。但是在他們成功之前,他們並沒有看到有什麼機遇,然後去把握機遇取得成功;也就是說,比爾蓋茨國中起就學編程,喬弗洛姆畢業後開律師事務所都是遵循自己的興趣或者說原本的生活狀態(即沒有意識到機遇後的轉變)。只是最後在同行業中成功的是他們,所以就說是他們抓住了機遇。其實在每個變革的來臨時,人們依然遵循既有的生活方式做着自己的事,但是在這個變革中(美國經濟的轉型期,計算機革命,律師行業變革),總有少部分人成功,不是這個人就是那個人,反正會有那麼一定數量的人。而且只能是一小部分人成功。於是這部分人被說是抓住了機遇。而他們的成功確實是碰到了一系列的機遇,但是並不是他們抓住的。

結論便是,機遇是成功的因素中個人無法把握的。

再說文化,從書中的"大韓航空失事的族裔理論"以及"稻田與數學"這兩個例子來看,文化比機遇更加無法控制。可能稍微幸運的是,文中的例子都是拿羣體分析,或是拿特例分析,並不具備個體上的意義,也不是普世原理。

  2.關於家庭

關於家庭條件,這方面在某種意義上似乎可以說依然是機遇,因爲你無法選擇出生在怎麼樣的家庭中。從你出生到你成長的這段時間,你的家庭條件是不太可能發生躍遷的,如果發生了,那也算作是碰到了機遇。

父母的言傳身教時時刻刻都在塑造你的人格、品行、見識,也是你的實踐智力的最主要來源,而家庭經濟條件則決定了你能上什麼樣的學校、什麼樣的培訓班、去哪裏旅遊等等。其中最重要的是實踐智力,用原文的話說就是該在什麼時候向什麼人說什麼話,怎麼樣說才能達到最佳效果。這種實踐智力彷彿完全是家庭環境決定,至少在意識到這個問題之前。

在意識到實踐智力、人格品質等因素在成功中的重要性後,這幾個方面是可以有意識的改變的,雖然說很難。意識到這個問題之前這些因素都是在家庭的潛移默化中成長的,意識到之後則可以有意識的做出自我改變。

結論:家庭方面的因素,除經濟因素之外,其他的幾項在意識之前無法控制、無法把握,在意識到之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控制和把握。

  3.關於個人

在個人方面主要是智商和勤奮兩大要素。先說智商,智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同等條件下,智商高的人學習能力和理解能力都比智商低的人強,特別是在智商差距較大的情況下。但是智商有門檻效應,當智商達到某個臨界值時,智商在成功的作用中就驟減。

僅談智商,則其不可控。但勤奮是可控的,這本書中那麼多理論,就這個10000小時理論比較鼓舞人心,因爲即使是比爾蓋茨、喬布斯、莫扎特等名人在成名之前都經過10000小時臨界值的訓練,雖然不是完全依靠自己。但是在意識到關於勤奮方面的10000小時理論的重要性之後,假如說不考慮時機和時間的話,勤奮也是可控的。

綜上所述,結論如下:成功=機遇,文化傳承,智商(不可控)+實踐智力,社會資源(半可控)+勤奮(可控)。

階級弱勢羣體如何自處,如何獲得發展?這個問題作者並未論述,但是看完本書後覺得這個問題很重要。在無解的情況下,唯有多點勤奮和行動,少點空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