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讀後感800字

《道德經》是中國古代智慧的結晶,也是中華文化的瑰寶。今天,越來越多的中西方學者不遺餘力地對《道德經》進行翻譯研究,探求中華典籍的奧祕,促進中西文化交流。下面是小編爲您整理的關於道德經的800字讀後感,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道德經讀後感800字
  道德經讀後感800字一

在圖書館借了一本《道德經》,看完後雖然覺得不能完全地讀懂老子的思想,但是心中還是感覺一片坦蕩,覺得此書對我們深有益處。

《道德經》這部著作是老子所寫,但不是介紹老子生平事蹟,而是講道論德,所以叫做《道德經》。《道德經》全書原本分爲上下篇共五千多言,上篇一章至三十七章主要講“道”,下篇三十八章至八十一章主要講“德”。

老子說的道,是天道,就是自然的規律。我對《道德經》的理解是無爲而治和尊重自然規律。

人的一生有得意和失意的時候,有時候人們不能再其中好好的把握自己,以至於身敗名裂,不能保全。因此,怎樣才能在得意或失意的時候保全自己,是自己的心智足夠清醒,不至於陷入泥潭而不能自拔?這就需要人生的大智慧,而《道德經》就給了我們這方面的啓示。

人在得意的時候,家庭、事業順風順水,此時的人容易目空一切,不可一世,狂妄自大。這樣做的後果就是招人嫉妒,也會樹敵太多,甚至招來殺生之禍。在老子看來,福氣來臨時,我們要提醒自己禍根也來臨了,自己不要那麼盛氣凌人,要懂得謙恭,否則失意時就會走投無路。還有不能狂妄自大,不要覺得自己很了不起,天下無敵,強中自有強中手,肯定有人比你會更厲害,更出色。但我們達到目標時也不能到出炫耀,不能自負,不能驕傲,要有謙虛之心。

老子說“是以聖人出無爲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爲而弗持,功成而弗居。夫爲弗居,是以不去。”老子認爲,我們應該用順其自然的“無爲”的態度去處理世間事務,這就是不言的教導;只有任憑萬物生長而不加干涉,而生養的萬物又不據爲自己所有;爲萬物的生長盡力而爲卻不認爲是自己的能耐,有功勞而不居功自傲。正因爲一個人不居功自傲,所以他的功績總是不會失去,而是永存。

無爲是一種心境,是一種修養。假如我們能夠做到無爲,那麼我們的國家就會更加的穩定。如今社會物慾橫流,許許多多的人在利慾面前迷失自我,假如我們能夠做得到無爲,那麼我們也將活得更輕鬆、更快樂

《道德經》不愧是我們中華文明的瑰寶,其中道理還得我們親自閱讀才能理會,《道德經》是一部值得永遠學習,永遠研究的經典之作。

  道德經讀後感800字二

在中華上下五千年的光輝歷史中,許多爲人的一句話令我們終身受益,讓我們不禁對先輩們的智慧暗暗讚歎,也迫切的希望能夠回到那個時代,去目睹那些偉人們的尊榮,去靜靜聆聽他們的淳淳教誨……

《老子》的“千里之行,始於足下”令我終身受用,當我們感嘆別人是多麼的成功、多麼的有錢……但是我們只是停留在羨慕的階段,從來沒有坐下來靜靜地思考,別人爲什麼這麼優秀、這麼成功……難道他們一生下來就這麼成功嗎?當然不是,他們之所以走在我們大多數人的前面,是因爲他們是一步一個腳印踏踏實實堅持不懈的從一無所有做起,他們所付出的是我們的很多倍,自然就會比常人收穫的更多。

工作是這樣,學習又何嘗不是呢,我們爲了取得一個好成績,在平時的學習中不斷的去吸取知識,不斷的像土一樣,一點一點的累,成就九層之臺,像毫末一樣,一點一點的生長,長成合抱之木。

人生亦或如是,人生路漫漫何其修遠。我們每面對一個困難,就在人生的路上跨出了一步。這一步看似微不足道,其實對我們每一個人都至關重要。那一步,令我記憶猶新。

考試,看似痛苦,卻如同人生一樣,每解一道題都如同跨過了一道困難,我記得考試時,開始我做的行雲流水,沒有絲毫的問題,可越做到後面,就如同陷入泥潭裏一般,寸步難行。我費盡腦力,終於一路過關斬將,殺到最後一題,可最後一題如磐石堅硬,油鹽不進,我坐在那裏冥思苦想,卻拿它沒有辦法。我看向窗外,看着那蔚藍的天空,純潔的白雲,突然產生一絲明悟,考試如人生,要學會“千里之行,始於足下”我只是一味的追求答案,卻忽略了過程,忽略路上的一切。於是我開始從基礎入手,一步一步的向前走,最後費勁千辛萬苦,最終把這塊磐石打磨成一件藝術品。這次,讓我在人生的漫漫長途上,踩下了最困難的一步,但讓我對這句“千里之行,始於足下”有了更深的瞭解,對老子那博大精深思想,所折服。

老子的思想、智慧,都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老子在四五百年前便懂得了現在我們人類都難以理解的哲學。他的思想、智慧無時無刻侵潤我們的人生,他的語言傳承了我們中國璀璨的文明!

  道德經讀後感800字三

剛讀完《道德經》,我從中遭到很多啓迪。作者老子是我國古代的著名思想家,哲學家。這本書是老子的亂世之道和人生哲學,而非我原以爲的.道德教材。固然只要20多頁,但是由於領悟力有限,通讀全書,能瞭解的一定有十之二三。

首先,老子概括了當時自然現象和社會現象的變化,事物都向它相反的方向變去。指出"物極必反"的通則,簡直無論在哪一方面皆是如此的。

老子認識生活世界,看待生活的態度,主張貴柔、守雌,反對堅強和進取,老子的思想是無爲。

如今的人普通都以爲他的思想十分消極,其實他的思想更多的包含了對廣闊勞動人民的酷愛。他希望經過它的思想來影響統治階級,讓老百姓可以得到更多涵養生息,讓老百姓安居樂業。

我以爲"無爲"包含着順其自然不勉強去做的指導思想,因而能夠浸透到生活的各個方面。就比方說教育理念中也能夠自創。俗話說"強扭的瓜不甜",學習是一件盲目自願的事情,學生只要主動的學習,把學習當成一件快樂的事,才幹夠學有所成,這就需求我們教育者在教育理論中引導學生快樂、輕鬆、盲目、自願的學習。教育中的無爲而治,不是不論,而是因勢利導,絕不拔苗滋長。不順應自然規律,濫施各種生長激素,不尊重孩子的意願自覺參與各種奧數,學鋼琴,拉小提琴等培訓常常適得其反。

同時老子的"物極必反"的思想似乎在預言今天的社會。人類所追求的所謂文化,所謂科技,現代化,都應該是爲人類效勞的,但是環境污染,能源耗盡,消費率進步,失業率上升,貧富差距的拉大,似乎又和所謂高科技有着密不可分的關係。人們爲了保住工作而工作,無暇關注本身和家庭,有時間的時分沒錢,有錢的時分沒時間。又或者說兩者都沒有。這樣的社會又怎能說是美妙的呢?在高度興旺之後,人類當有所迴歸,以免到達極致走向另一面,走到無法挽回的地步。

老子不愧是我國古代十分巨大的思想家,而且在如今,他在全世界的影響力遠遠超越孔子。老子的學說"玄之又玄",但是我卻沒有能發現"衆妙之門",自古以來研討老子的人太多太多,但我總以爲體會到"物極必反","無爲"之類的人生哲學,對個人來說更有意義。我以爲他的許多觀念值得我們去深深地思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