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讀後感2000字

《道德經》是中國古代經典著作之一,是中國歷史上一部具有完整哲學體系和辯證思想的著作,它對中國文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下面是小編爲您整理的關於道德經的2000字讀後感,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道德經讀後感2000字
  道德經讀後感2000字一

世界上的各種文明都有自身一脈相傳的文化傳統,而每一種文化傳統都有自己的代表性經典,這些經典體現了民族的智慧,凝聚了文化的精華,形成了思維的範式,並在歷史的時空中長久傳承,積澱爲整個民族的文化傳統,從而在人類文明的歷史上書寫下厚重的一頁。在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歷史中,《道德經》就是這樣一部重要經典。

《道德經》形成於中華文明的“軸心時期”即春秋戰國時代,原是先秦道家學派的代表著作,後來在漢代被奉爲中國本土文化孕育產生的宗教——道教的經典。它同中國傳統文化的另外一部重要經典《易經》一樣,天、地、人三才無所不包,其內容涵蓋了哲學、倫理、經濟、養生等各個方面,言簡意賅,含義深邃,體現了中國古代思想家的傑出智慧。關於《道德經》的產生和形成,長期以來有着衆多的記載和傳說,但從文化史的角度來考察,大體應以西漢時期司馬遷《史記》的記載爲座標,即“老子著書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餘言”,如此較爲接近歷史的真相。即使是後來考古發掘出來的漢墓帛書本和戰國楚簡本的文字與傳世本略有出入,應該說也大體與太史公記載的老子思想主旨相去未遠。

《道德經》雖然僅有五千多言,而兩千多年以來的註疏詮釋文本則多達千種以上,文字超過數千萬言。近代西風東漸,東西方兩種文明發生碰撞和交流以後,《道德經》又被翻譯爲多種外國文字,在西方世界廣爲流傳。這本簡短的中華文明經典,爲何有着如此廣泛的影響以及歷久彌新的歷史魅力?它的思想內涵與價值意義究竟應該如何理解和詮釋?它對中國古代的宗教文化產生了怎樣的影響?又對近現代以來人類文明產生的諸多難題有着怎樣的啓示?這些都是值得我們關注和思考的重要問題。這裏,筆者僅就人類文明與宗教經典的關係,探討和發掘《道德經》中“和諧”思想的內涵與價值,以尋求其對當代社會的啓迪與借鑑意義。

一、以“道”爲核心的大戰略思想

1。老子“道”的核心涵義

“道”是《道德經》中最核心的概念。現代人一般根據西方哲學的概念,把“道”解釋爲“物質”、“精神”或“規律”。然而這些解釋都不符合《道德經》的本義。

任法融:《道德經釋義》,北京白雲觀印,第3頁。

“道”既不是有形的“物質”,也不是思慮的“精神”,更不是理性的“規律”,而是造成這一切的無形無象、至虛至靈的宇宙根本。“道”是混元無極,是宇宙中的能量,是太空的氣場,是其大無外、其小無內、至簡至易、至精至微、至玄至妙的自然之始祖、萬殊之大宗,是造成宇宙萬物的原始材料。

任法融:《道德經釋義》,北京白雲觀印,第3頁。

“可道”、“德”、“下德”都是“道”的派生物。道與德構成萬物發生、發展的依據,而道又爲德之本。

張玉良:《老子譯解》,第214頁。

只有正確理解了“道”,才能正確理解“德”,從而正確理解老子的全部思想。因此,道更爲重要。

2。老子“道”的本質特徵

老子在《道德經》第4章中總結了道的三種本質特徵:即道衝、道淵和道湛。“道衝”是說,道“空虛”、“常無”,是一種虛空若無、不可感知、不可捉摸的東西。然而,它又“用之或不盈”,生成、畜養萬物卻永不窮竭。它“名天地之始”,以幾近於無的精細微小而作爲構成宇宙萬物的基本物質。“道淵”是說,道深奧難測,而爲萬物本源。它先於天地萬物而存在,是天地萬物之始;又“象帝之先”,先於所謂上帝神人而存在,沒有人知道它由何而來。“道湛”是說,道雖然如水之清澈無物,但又真實存在,是“無狀之狀,無物之象”。它“迎之不見其身,隨之不見其後”,其跡幾近於無,卻又“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是真實存在的,而非完全虛空。

3。“道法自然”的涵義

老子說:“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解”。道法自然,是說道的運行規律是“自然”。所謂自然,即自然而自然,本身如此。道法自然,要求“輔萬物之自然而不敢爲”,令萬物各按其本性發展,而不妄加干涉騷擾,不加主宰。也就是以不干涉及放任主義,任物隨性發展。所謂物性各異,而道不棄物,道不棄人。不爭、不有、不恃、不宰,即指道常無慾,故可名小,它無慾、無私、常能以清靜、無私寡慾,處下、抱柔守雌而自處。

4。“無爲”的涵義。

老子說:“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意味着天地萬物的根本在於幾近於零的無。回顧老子所說的“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

《道德經》第25章。

可以看出,道周流不息,貫穿於天地萬物,但終究要歸根覆命,“歸於樸”,歸於無。萬物之運動終究要歸根反本,而這一本正是“無”,因此人類之法道,亦應該“無爲”也。通常人們將老子的“無爲”思想誤解爲無所作爲的消極思想。其實它的基本含義是對事物發展變化應因勢利導,不容任何主觀意志,順應事物發展的自然法則而用事。

任法融:《和諧世界,以道相通》,載《和諧世界以道相通:國際道德經論壇論文集》上卷,宗教文化出版社,2007年版,第3頁。

5。“弱者之道”盡顯老子的戰略真諦

“弱”字在老子的《道德經》中屢屢出現。如“柔弱勝剛強”,“強大處下,柔弱處上”,“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弱之勝強,柔之勝剛,天下莫不知,莫能行”等等。

《道德經》第76章、78章。

其實老子所說的弱,並非本質上的弱,而是表面謀略性的弱,目的是勝強。

劉庭華:《弱者之道—老子思想縱橫談》,中國社會出版社,2009版,第5頁。

因此,立身處世、修身治國,如果要保持長久,則需要持柔弱之道,拋棄常人希望的表面的“強”、“大”、“貴”、“上”,踐行“柔弱勝剛強”的理念。在現實中,奉行貴柔守雌、不爭處下、無私寡慾等不爭主義原則。這是老子留給世人行事做人的大思路、大戰略。

二、老子“道”的政治涵義

從《道德經》的篇章可以看出,老子希望統治者能夠實踐“道”,發揮“道”在現實政治中的無窮功用,從而給統治者自身和普羅大衆帶來長久的福利。所謂“善建者不撥,善抱者不脫,子孫祭祀不輟。修之於身,其德乃真;修之於家,其德乃餘;修之於鄉,其德乃長;修之於邦,其德乃豐;修之於天下,其德乃普”。“道常無名,樸。雖小,天下莫能臣,侯王若能守之,天下將自賓”。即是說,遵循“道”可以使一國社稷長久,並引來四方歸附。

在老子的思想中,國家的治理方式從高到低有四種等級,即“太上,不知有之;其次,親而譽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行無爲之政,以放任主義,任民衆自由生計、自由發展,以至於民衆不能感知統治者的存在,而以爲一切不過是他們自然而然所致。這種爲政境界,即“太上,不知有之”,是老子所認爲的最高等級的國家治理方式。這種法理方式要求,爲政者能“爲天下渾其心”、“以百姓心爲心”,不妄逞一己之巧智和私慾,“無狎其所居,無厭其所生”,而令民衆自由發展,達到“我無爲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慾而民自樸”的效果。其他的治國方式,如行仁義而令百姓讚譽、行嚴刑峻法而令百姓畏懼、行壓迫而令百姓造反等,都等而下之。

  道德經讀後感2000字二

老子的哲學被稱爲“智者的低語”、“滋潤心靈的甘泉”。人們看事物多是從正面看,而老子卻是從反面看。其中“以柔克剛”,就是老子哲學思想的主要內容,也是世上競爭者取勝之道。

自古以來,一般的教誨都是:人應當表現堅強,不表現柔弱;應當表現聰明,不表現愚魯。而老子的觀點則反其道而行之:可表現柔弱,不表現堅強,可表現愚魯,不表現聰明,無爲、無我、無慾、居下、清虛、自然……

柔,非怯懦,而是一種以退爲進的策略,一種驕敵之志而暗蓄力量的極高計謀。自己示弱,可以俠敵人不注意,而得保全。太“剛”者,鋒芒太盛,容易招惹事非,暴露自己之不足,爲“柔”者所敗!大柔非柔,到剛無剛!

在身體上,牙齒最硬,可謂“剛”,而舌頭則是“柔”者。但是,等人年紀大了,牙齒都脫落,而舌頭完好,這是爲什麼?大樹比小草剛強的多,但時,當颱風來的時候,大樹經常連根拔起,而小草卻安然無恙;風無形無體,卻能夠拔屋倒樹;水可方可圓,可謂至“柔”,卻能夠懷山襄陵。這不是說明了剛強的未必是強,柔弱的纔是真正的強嗎?

《素問經》上說,上知天文,下通地理,中知人事,可以長久。這既是立身之本,也是處世之良方。天文地理,各有專著論述。在爲人處世這方面,道家可謂擊中要害。所以司馬遷寫《史記》時,談論了諸子思想的造旨,並歷數了儒法墨等諸家長短,卻惟獨對老子的道家思想褒而不貶。

《道德經》雖然只有五千多字,卻揭示了爲人處事中極奧祕的觀點。一句“江海之所以能爲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便揭出了世上競爭者取勝的訣竅。

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臺,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這對萬事生長曆程看得何等深刻,概括得何等精闢,讓人感到它們的任何註釋都是多餘累。

或許你以爲只要自身端正,名正言順,就可以以正壓邪,什麼事都好辦,其實不然。在嚴酷的現實中,卻容易處處碰壁,事事不順。這時你不妨看看《老子》。它並不要求人們消極遁世,它貌似出世的書,談的卻盡是入世的道理。只不過儒家是直接的,老子則主張以迂迴達到目的,老子則認爲“柔勝剛,弱勝強”,“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老子道德經讀後感2000字老子道德經讀後感2000字。這些話說得多麼深刻!老子真是個天下競爭之術化爲藝術的智者。

有時,你採用採用儒家直接、法家強權的方式,與人爭強勝鬥勝。結果呢?也許表面上你勝利,痛快淋漓地將對方休落甚至痛打了一頓,可事實上,這就埋下了仇恨的種子,埋下了更大隱患,無形中給自己留下更多障礙。它們對事業的損害,將大大超過那一時的風光快意!

既然直接的,以強對強的手法有時行不通;而迂迴的、間接的、柔弱的方式也能達到目的,戰勝強者,而且不至於留下隱患,何樂而不爲呢?大智惹愚,大巧若拙,大方無隅,大音稀聲,大象無形都是深奧而又檢樸的道理。爲人處事,或與人競爭中,只圖一時快意的以強壓強,都是一種有隅之方,有聲之音,有形之象,似巧實拙,真正的大方、大象、大巧不是這樣的,它能做到全無形跡之嫌,全無斧鑿之工。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堅強;草木之生也柔弱,其死也枯槁。”柔弱,柔弱,天下萬事萬物,歸根結底,莫不是以至柔克到剛。能克剛之柔,難道不是更剛嗎?大柔排柔,至剛無剛。

其實老子的道家思想和儒法並不是截然相對立的,入世出世,而且應該相輔相成,互爲補充。如此,才能既做出壯烈奮進的事業,又可保持寧靜謙退的心靜。拿得起,放得下,這纔是真正的男子漢。

老子說:“善用人者,爲之下。”這可是對領導用人之術的至理名言,可古今會意者又有多少?曹操深知此之重老子。,赤着腳去迎許攸,得以火燒烏巢,大破袁軍;劉備也知此理,三顧茅廬去請村夫諸葛亮,得到三分天下有其一;共產黨人也明此理,將軍與士兵同食同宿,終克天下。相反,如果領導者只知用嚴刑酷法來維護自己神聖的尊嚴,既使讓臣民敢怒不敢言,道路以目,他的部下會給他賣命?他的天下會長久?

中國有古訓:得人心者得天下。試問,不以懷柔來安撫人民,又怎可得人心?田氏小鬥進米而大斗出而施惠於民,結果歸之如流,終以田氏代齊。老子說:“兵者,不祥之器,不得以而用之。”拿破崙等好戰者不明此理,自恃武力強大,窮兵黷武,最後“世界主人”末做成,反例被囚於孤島。悲夫!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語言是無法表達一切道理的。瞭解“道”的人無法很明白地向不瞭解的人語明白,就像明眼人無法向瞎子解釋什麼是顏色(這句話個人不是很看好——轉者注)。言者不知,知者不言。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力,自勝者強。所以,理想的人格是:挫銳、解紛、同塵、無爲、無我、無慾、居下、清虛、自然、含斂光輝。

  道德經讀後感2000字三

中國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在中國古代社會構成和開展起來的比擬穩定的文化形態,是中華民族聰慧的結晶。傳統文化產生於過去,帶着過去時期的烙印;傳統文化創成於本民族的祖先,帶着本人民族的顏色。等到時過境遷,它們或者與時俱進,演化出新的內容;或者抱殘守缺,固化爲明日黃花。

道家文化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具有無足輕重的位置,在中國學術思想史上曾發揮過重要的作用,它和儒、釋兩家一同構成了中國傳統文化的三大支柱,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三大主流之一,關於我國社會的影響持久而深遠。

道家文化在產生和長期的開展、成熟的過程中,浸透到了認識形態的許多範疇之中,對我國的政治、經濟、哲學、文學藝術和科學技術以及民族心理、社會風俗等各個方面都曾產生過深入的影響,發揮過嚴重的'作用。如今,道家文化並沒有因時間的流逝而退出歷史舞臺,它已牢牢地根植於中國的傳統文化之中。

作爲道家的經典著作《道德經》,它充沛表現了中國古代樸素辯證法神韻,用不多的字數,論述了道家對事物的產生、開展、變化的規律及社會觀、人生觀的根本思想。文章大局部言語有些晦澀難懂,在此摘錄文中一些名句及其大意,首先來共同感受一下老子博大精深的思想。

“道可道,十分道。名可名,十分名。”翻開《道德經》劈頭就是這一句。這句話的字面意義是說:道是可遵照的籠統的運動規律,但又不是一種恆定不變的籠統運動規律。依據事物的特性來冠以稱號,是事物相貌的反映,但這種相貌不是原封不動的。而道的轉義是道路,也能夠引申爲人生道路。人的終身都在屬於本人的道路上行走,道是人走出來的,正如魯迅先生所說,這地上本無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因而所謂“道”,就是一條人人都能夠走得通的路。老子提出的“常道”就是這個道理。但我們大多都是走在能夠通行的道路上,而不是走得通的道路上,因而有的人走到半途就停下了,有的人走進了歧路,有的人走得很辛勞。同樣,“名”也不用專指稱謂,他能夠是功名,名分或是人世的一切價值。當我們自以爲完成了許多人生價值時,老子卻說你所完成的價值是真的完成了嗎?這就是所謂的名可名,十分名。老子並不是要否認我們所做的一切活動,而是要讓世人有所警醒:一切可道可名都不是真正恆久存在的。在這可道可名之外,還有一層不可道不可名但真正恆久存在的大道。老子要提示我們留意這真正恆久存在的大道,不要被你眼前的可道可名所矇蔽。

“天地不仁,以萬物爲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爲芻狗”這句話是說:天地本無仁慈可言,僅僅是將萬物視爲一個受它支配的玩物,不予理會;具有大智能的聖人也無仁慈可言,僅僅將如何管理百姓視爲第一要務,對人民的痛癢也漠不關心。天地對萬物不加干預而任由其自生自滅。看似冷漠,其實是最好的態度。大自然經過漫長的進化,萬物之間曾經構成了一種均衡,假如妄加干預,就會毀壞這種均衡,結果不堪想象。所以最好的方法就是不加干預。天道自然無爲,人道一樣的應該自然無爲,在老子看來,一個理想的國度應該是這樣的:執政者只爲人民提供一個平安,公平的自在生息的環境,至於人民有怎樣的想法,人民如何停止本人的活動,則完整不加干預而任由其自在開展。人人都能夠有本人的思想,只需不進犯別人的利益,人人都能夠做任何本人想做的事。這就是“聖人不仁,以百姓爲芻狗”。這充沛表現出老子的“無爲而治”思想。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銳之,不可長保。家徒四壁,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遂身退,天下之道”這句話是說:當一旦得到的東西曾經很豐厚了,就不要得寸進尺,不如停下來,你所佔有的金錢位置多了,他人就會眼紅,究竟是不能“長保”的。人一旦發富發貴,常常會自豪自大,這樣反給本人栽下禍根。人一旦有所勝利,就得知足。懂得功成身退,就把握了自然的規律。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衆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這句話是說:最高的善行好像流水的境地。流水只一味的滋養萬物,而不會同萬物相抗爭。流水總是處於低窪之處,這與衆人積極向上、追求開展的肉體相背逆,自然遭人們的厭惡。水的位置與無爲的“道”相仿。人要找一個優秀的環境寓居,要擅長去研討一些淵深的學術,與人交往要擅長講求仁道,當政要擅長管理,做事要能充沛發揮你的才能,辦大事要擅長選擇好的機遇。但不要與人相爭,纔不會有錯。

羣衆追求小利小惠,而真正有才能的人則着眼於久遠,不計較眼前的得失。他們素日裏注重信譽,注重團結,又擅長把握最優機遇來開展事業。所以一味的“爭”是不適宜的,“爭”也是需求諧和的。

“太上,不知有之;其次,親而譽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缺乏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貴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謂我自然”這句話是說:對深邃的理論研討有幾種態度:最高的境地是,不要以爲它是客觀存在的,它只不過是一種籠統的理論而已;其次是對它頂禮膜拜;再其次是畏懼它;第四類是不置信他,以至凌辱它。還有的是置信這一說法,但根據又缺乏,有的人則是完整不信那一套。有的人以爲這裏面蘊含着深奧的、極有價值的理論。總之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當一個人事業上有所成就時,連普通百姓都以爲這是我自但是然的鬥爭結果,與這深邃的道理毫無關係。

“道”這個頗帶東方神祕主義的名詞,它有時似乎在顯現宇宙天地間一種無比宏大的原動力;有時又在我們面前描畫出天地混沌一片的那種亙古蠻荒的狀態;又或展現天地初分,萬物始生,草萌木長的一派蓬勃活力。

老子的“道”是具有一種對宇宙人生獨到的悟解和深入的體察,這源於他對自然界的細緻入微的察看和一種激烈的神祕主義直覺而至。這種對自然和自然規律的着意關注,是構成老子哲學思想的基石。

道家文化是一種追求個人絕對自在的文化。道家文化孜孜以求道,所追求的是一種不擔負社會任何義務,主張擺脫各種肉體桎梏,以自我肉體爲滿足的絕對自在。因而,道家之道是一種無爲之道、一種反樸歸真之道。道家文化是一種以天道來縱容人道的學說,其人道主義帶有超理想主義的特徵,所推崇的價值觀側重於反樸歸真。道家文化的人道深入地影響了中國文化的審美層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