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動物行爲的生理基礎》的教學設計

領悟大綱,活化教學

關於《動物行爲的生理基礎》的教學設計

生物,是一門比較生活化的學科,也是與學生生活實際結合得比較緊的科學。生物課,要上“活”,而不能夠被“知識”枯燥化。學生是課堂的主角,教師是合作伙伴,是幫助者,是教練也是運動員,與學生一起分享“智慧工廠”生產帶來的喜悅和快樂

蘇教版的八年級上冊生物的《第二節動物行爲的生理基礎》,本節目標:舉例說明動物的先天性行爲,舉例說明動物的後天性行爲。而書本上的編寫是兩個方面,“動物的先天性行爲和後天性行爲”、“動物行爲的生理基礎”兩部分內容。其中有一個活動,五幅圖,一個“動物行爲的分類”的“遊戲”,還有“不孵卵也不育雛的杜鵑”的“課外閱讀”,僅僅而已。如何用好教材,走出教材,豐富教材,開發課程資源,也是本節課要研究的問題。爲此,我以學生的感性互動爲槓桿,以學生生活中的知識思考爲支點,以學生的表現欲爲動力,在學生喜歡、快樂的氣氛中不知不覺地完成本節內容的教學,同時也讓學生知道人的學習——後天性行爲在人的一生中的重要性。

引導互動、吃透概念

師:請四個同學上黑板,各寫3個動物的行爲。

生:上黑板書寫。

生1:剛從卵膜中出來的蝌蚪就會在水中游泳、剛從蛹中出來的蝴蝶就會騰空飛翔、剛出生2h的小鴨就會下水游泳

生2:魚游泳、馬奔跑、小狗識字

生3:羊吃奶、蛇冬眠、貓吃魚

生4:老馬識途、鸚鵡學舌、海豚頂球

師:還有誰補充?

生:上黑板補充。蠶吃桑葉、鳥吃蟲、兔奔跑

教學感悟:課堂的主角是學生,讓學生動起來,學生就興奮起來,課堂就活起來,能力就攜帶着智慧進來。

師:大家想一想,這些行爲,哪些是一生下來就有的呢?

師:想一想,動物如果沒有這種一生下來就有的行爲,動物將會面臨什麼樣的結局?

生1:餓死、

生2:凍死、

生3:兩個字——死亡

(其他學生大笑)

師:由此可見,先天性行爲是動物生存必不可少的行爲,也是必須的生存條件。

師:那麼,什麼是先天性行爲?

生:動物生來就有的、由遺傳物質所控制的行爲,稱爲先天性行爲,也稱爲本能行爲。

師:我給它四個字:“無師自通”

生:滿意地笑了。

教學感悟:教材,無非是個例子。我們要走出教材,走進學生的生活,以此講清概念,讓學生輕鬆地吃透概念、理解概念。

師:誰能夠再舉幾個先天性行爲的例子嗎?

生1:蜜蜂採蜜、螞蟻築巢、蜘蛛織網。

生2:小魚會游泳、早成鳥會飛翔。

生3:蠶吃桑葉、鳥吃蟲、老鼠打洞。

生4:魚游泳、馬奔跑、羊吃奶、蛇冬眠等。

師:看來,大家學得很好。能夠自己獨立思考,舉出這麼多例子了。

師:與先天性行爲相對應,動物還有後天性行爲。那麼,什麼是後天性行爲?

生:後天性行爲不是生來就有的,是動物在成長過程中,通過積累生活經驗和“學習”逐漸建立起來的新行爲。

師:說能夠舉幾個動物後天性行爲的例子?

生1:小狗識字、老馬識途

生2:鸚鵡學舌、海豚頂球

生3: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猩猩吃白蟻

生4:望梅止渴、老馬識途、畫餅充飢

師:想一想,後天性行爲有哪些特點?

生1:不是生來就有的,是後天的

生2:是積累生活經驗和學習建立起來的。

師;如果沒有這種行爲,對動物來說,會有什麼影響?

生:對環境的'適應能力下降。

師:動物的後天性行爲是不是隻能經過人工訓練才能形成呢?

生:不是的,後天性行爲是指不是生來就有的,而是動物在成長過程中,通過積累生活經驗和“學習”逐漸建立起來的新的行爲。

生2:後天性行爲主要與神經系統中的大腦皮層有關,大腦皮層越發達,學習能力就越強。

師:後天性行爲的形成對於動物有什麼意義呢?

生:在環境改變時,動物能通過後天的學習,提高適應環境的能力。

教學感悟:喚醒學生的思維,讓學生在生活中表達,在表達中快樂。

引導歸納,鞏固快樂

師:我們已經瞭解了先天性行爲和後天性行爲的概念,大家能利用概念把動物的各種行爲區分清楚嗎?

生:能。

師:先天性行爲是遺傳獲得的,是自然選擇的結果,包括趨性(趨光、趨化、趨熱等)、非條件反射和本能,同種生物中無個體差異;後天性行爲的形成主要與生活體驗和學習有關,不同個體存在差異。

師:好,接下來我們考驗一下同學們的分辨能力。

師:蜘蛛在織網,人也在織網,兩種行爲有什麼區別呢?

生:蜘蛛織網屬於先天性行爲,人織網屬於後天性行爲。

師:誰能夠比較一下先天性行爲和後天性行爲?下面,我們一起來完成下面的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