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論語讀後感

當細細品完一本名著後,你有什麼體會呢?是時候靜下心來好好寫寫讀後感了。那麼你會寫讀後感嗎?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四年級論語讀後感,歡迎閱讀與收藏。

四年級論語讀後感

一個人活在世界上,會經歷很多的人和事。

在生活中,不會沒有遺憾和苦惱。當我們遇到遺憾和苦惱時,我們應該怎麼辦呢?我們該用怎樣的心態來對待生活呢?《論語》在這方面對我們又有什麼啓示呢?首師大的于丹教授在《論語心得》中說:“《論語》的精華之一就是告訴我們,心靈的力量是無窮的。如果用不同的心態來對待生活中的缺陷和苦惱,你就會擁有完全不同的人生。”《論語》中告訴我們對待缺憾和苦惱的方法是:不要糾纏在苦惱裏面,認可它,然後盡最大努力盡量的補足它。我認爲,我們對待缺憾和苦惱的方法就是應該儘快把它忘掉。

我記得和紳的隨從曾跟和紳說:“紀曉嵐,您要是老把他當個事,他就是個事。您要是不把他當個事呢,那他也就不是個事。”我認爲這句話很經典。這句話正體現了《論語》中告訴我們的處事之道。我們碰到的不順心的事都是客觀的,事情已經發生,無法改變。而事情引起的遺憾和苦惱,那完全是心理作用了。如果我們放大這種心理作用,那我們就會失去很多的時間而且忽略了其他的美好了。正如泰戈爾所說——如果你因爲失去月亮而哭泣,那麼你也將失去星星了。是的,如果深陷於痛苦之中無法自拔,從而失去太多美好的、快樂的事物,難道我們不覺得痛苦,不覺得遺憾麼?這也就是真正的遺憾了。

所以于丹教授認爲:“誰的生活沒有遺憾呢?如果用內心的富足和飽滿,用內心的鮮活力量去彌補這些遺憾,你會成爲一個坦蕩,磊落而勇敢的人。”在當今社會中,如果你在因爲找工作碰壁或失戀而苦惱時,不如利用苦惱的時間去重新找一個新的工作或是一場新的戀愛。當別人深陷苦惱不能自拔而你卻脫離苦惱而找到解決方法時,難道你不覺得自己很坦蕩,很磊落,很勇敢麼?所以,用不同的心態對待生活,就會得到不同的生活質量。所以,孔子云:“仁者不憂,智者不惑,勇者不懼。”這裏提到的勇並非匹夫之勇,而是在內心約制下的君子的勇。孔子提倡內心的制約。子曰:“以約失之者鮮矣。”意思是:內心有所約制,而在社會上還經常有過失的人,我見得不多。

即是說,一個人的內心要經常對自己有“日三省乎己”的'反躬自問。問自己今天什麼事做得好,什麼事做得不好。看周圍的人,所謂“見賢思齊,見不肖則自省。”看到賢能的人,要向他學習,見到小人,反省一下我可不可能這樣。這就是約制了。誰能一生無過?但做錯之後,如果自己能這樣糾正的話,這就是真正的儒者所倡導的“勇”,所謂“君子之勇”了。所以勇敢有時是一種理性制約下的內心自信與鎮定。即每臨大事以靜之。這讓我想到人們崇尚忍者的原因了。所謂忍者,即“忍人所不能忍者”。忍者個個身懷武功,但他們會強力約制自己,他們有着理性制約下的自信與鎮定。不到非同一般的關鍵時刻,決不出手。真正做到了心靈之勇。決非匹夫之勇,即是真正的勇了。

正如於丹教授所說:“一個有德有仁的人才能真正做到心靈的勇敢。 《論語·子路篇》中提到:“君子泰而不驕,小人驕而不泰。”這告訴我們:一個人一生不可無傲骨,但不可有傲氣。即使說君子心有大志,心有定力,有心靈的勇敢。它可以泰然自諾,但沒有驕矜之氣。小人則很張揚,表現出的是處處驕傲,甚至處處攻擊。他少了一份氣定神閒。所以于丹教授說:“君子之驕,驕傲的是內心的風骨。小人之驕,驕傲的是外在之氣。”

在當今社會中,適者生存,強者立足。要做強者,必須有勇氣,心靈的力量是無窮的,但,有心的勇才能表現出真正的勇。君子之驕才能表現出真正的強。這就是《論語》教給我們爲人處事的心靈之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