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小二年級數學下冊《平均分》的教學反思(通用9篇)

在現在的社會生活中,教學是重要的任務之一,所謂反思就是能夠迅速從一個場景和事態中抽身出來,看自己在前一個場景和事態中自己的表現。那麼應當如何寫反思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國小二年級數學下冊《平均分》的教學反思(通用9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國小二年級數學下冊《平均分》的教學反思(通用9篇)

國小二年級數學下冊《平均分》的教學反思 篇1

在《平均分》這節課的教學過程中,我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設計了各種情境,爲學生提供了充分的實踐機會。學生學得主動,課堂氣氛熱烈,知識獲得與情感體驗同步進行。

反思本課的教學,我有以下幾點認識:

1.注重學生對平均分的感受和體驗。

在教學中,我創設了分糖果的情境,讓學生自由地分,學生彙報,老師板書展示出了好幾種不同的分法。爲了從中引出平均分,我提了一個問題:你們最喜歡哪種分法呢?爲什麼?很多學生馬上就把是平均分的分法找出來了。學生說了自己的理由,與平均分的概念相去不遠,我馬上用比較規範的語言歸納出了平均分的概念。然後,讓生再次觀察黑板上的分法,彙報交流哪些是平均分,哪些不是平均分。

2.注重知識的二次利用。

學生經過一次實際操作,對“平均分”有了初步的理解,再進行“分橘子”,大多數已能獨立完成這一任務,學生提出了很多平均分的方法,需要師生共同探究方法的最優化。在後面的闖關遊戲、鞏固練習中,通過讓學生說一說,把不是平均分的改成平均分,通過對比的方法,讓學生明確“平均分”與“不是平均分”的區別,進一步加深學生對“平均分”概念的理解。

3.滲透了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

在闖關遊戲、鞏固練習時,我設計了四關,通過“判一判”、“填一填”、“畫一畫”、“圈一圈,分一分”形式多樣的習題,既考查學生對平均分的掌握程度,滲透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又培養孩子多方位思考和解決生活中實際問題的能力。

總之,本節課我給學生創設了良好的活動空間,讓學生充分經歷平均分物的過程,把物體平均分現象展示給學生,把生活和數學相聯繫,在學生感受“同樣多”的基礎上概括出“平均分”的概念,明確“平均分”的含義,並在頭腦中初步形成“平均分”的表象,爲認識“除法”積累豐富的感性認識。在此基礎上認識除法,才能收到水到渠成、事半功倍的效果。

國小二年級數學下冊《平均分》的教學反思 篇2

“平均分”這節課主要是讓學生初步感知什麼是平均分?淺顯地理解怎麼去分?重點和難點就是理解除法的含義,知道什麼是平均分。在這節課中,我嘗試着創造性地使用教材,讓學生在一些與生活相關的情境中的等活動,讓學生動手操作,合作交流,從中有效地理解什麼是平均分課上完後,我深深地感到自身存在的不足。

兒童認識規律是“感知——表象——概念”,而操作學具符合這一規律,能變學生被動地聽爲主動地學,充分調動學生的各種感官參與教學活動,去感知大量直觀形象的事物,獲得感性知識,形成知識的表象,並誘發學生積極探索,從事物的表象中概括出事物的本質特徵,從而形成科學的概念。所以在教學設計中,我讓學生提前準備好卡片,代替實物,給兩隻小猴分8個桃,,這樣通過分一分、擺一擺的實踐活動,把抽象的數學概念和形象的實物圖片有機地結合起來,使概念具體化。我預設可以出現多種分法,一隻得1個,另一隻得7個;一隻2個,另一隻得6個;一隻得3個,另一隻得5個;兩隻各得4個。然後引導學生觀察討論:第四種分法與前三種分法相比有什麼不同?學生通過討論,知道第四種分法每隻分得的個數“同樣多”,從而引出了“平均分”的概念。但是在課堂上,學生卻很自然地進行了平均分“每隻小猴分4個”,而此時的我,卻沒很好地利用這一課堂生成的資源,仍然生搬教學設計,順着自己頭腦中設想的走下去,追問學生“你還有其他的分法?”此時的學生用沉默代替了回答。課後,我陷入了思索中,課前的預設與生成的如此不一致,說明了什麼,只說明我只是僵化地跟着設計在走,當新的生成出現時,我不知如何把握。另一方面,也說明我對學情的分析不透徹,沒有深入地瞭解學生在學習之前對如何分有了什麼樣的基礎。

我還需要在今後的教學實踐中不斷磨練自己,使自己的課堂教學語言更精確,設問的水平更高些,教學機智更靈活些。

國小二年級數學下冊《平均分》的教學反思 篇3

《平均分》是人教版國小數學二年級下第二單元第一節課的教學內容,平均分在本單元起着舉足輕重的作用,是學習除法的基礎。

本節課,我從學生的實際生活出發,設計了各種生活情境,先通過觀察初步感受“每份同樣多”,引出“平均分”,再放手讓學生動手分一分,從而建立“平均分”的概念,爲今後學習除法打好基礎。在此過程中,學生的積極性非常高,合作得非常好,特別是分一分時,學生們都要自己的分法,體現了分法多樣化,但最後還是覺得用乘法口訣最快最方便,這一思維的提升,鍛鍊了學生的學習方法和增強了學生應用數學的自信心。

在鞏固練習的環節中,我精心設計練習,從基礎題——感受“平均分”,到提高題——辨析“平均分”,最後迴歸生活——昇華“平均分”。

40分鐘的課堂轉眼結束了,師生在民主、活潑地氣氛中學習着、成長着。

國小二年級數學下冊《平均分》的教學反思 篇4

“平均分”是人教版二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的第一課時內容。本節教材只要是讓學生在具體情境中通過實踐操作明確平均分的含義,在頭腦中形成平均分的表象。

首先用準備春遊食品的活動,提供素材,爲認識平均分做準備。例1用爲小朋友準備春遊食品的活動,由“應該每份同樣多”引出“平均分”,讓學生認識“每份分得同樣多,叫平均分”。接着,通過例2、例3,讓學生經歷“平均分”的過程,建立起“平均分”的概念。

除法概念比較抽象,不易被學生所理解。除法的含義是建立在“平均分”的基礎上的。爲此,教學時藉助教材設計,結合學生的實際生活,向學生提供充分的實踐活動機會。“認識來源於實踐”。在生活中國小生有分物品的經歷,但缺乏平均分物的實踐經驗。

教學時,由分物品的具體情境引入“平均分”之後,要讓學生動手操作,在擺擺、分分、看看、圈圈等平均分物的實踐活動中,建立“平均分”的概念。學生充分經歷平均分物的過程,明確“平均分”的含義,並在頭腦中初步形成“平均分”的表象,就爲認識“除法”積累了豐富的感性知識。在此基礎上,再去認識除法,就能收到水到渠成、事半功倍的效果。

本節課在設計時,立足於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和數學知識入手,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同時關注學生動手操作,變知識傳授爲學生動手探究思考的過程。採取讓每個學生動手“分一分”,這是一個充分感知的過程,是認知的第一手素材,必須留給學生充分時間。在集體展示時引導學生進行“分類”,以衆多學生合理分類中,提煉出“每份同樣多”——“平均分”,再讓學生聯繫生活舉例,體現知識來源生活及運用於生活,整個學習活動充滿主動探索,有利於學生知識的合理建構。

國小二年級數學下冊《平均分》的教學反思 篇5

通過教學“認識平均分”這一課,我認識到自己在教學中還有很大的不足,如自己沒有認真去鑽研教材,導致課堂上沒有很好地去把握學生,發揮學生的潛能。從表面上看,雖然學生的學習興趣濃厚,師生互動情況都較活躍,但是有很多問題在本節課都沒有落到實處。下面我就本節課所出現的一些問題作認真反思。

首先,我給同學們創設“猴子分桃子”的問題情境時,大家在這一環節上都表現得很不錯。先是讓學生說圖意,然後讓學生用圓片代替桃子,每個學生都動手操作,解決問題,最後交流分的結果,感受答案的多樣性。但是我在想,是不是缺乏了要求每人分到一樣多這樣的環節,其實在這一環節非常重要,它能讓學生懂得對隨意分和平均分的區別。

接下來讓學生給小貓分魚時,雖然同學們都興致勃勃地在進行一系列的操作活動,但是缺乏了讓學生們交流分魚的過程,所以從這一環節上就沒有讓學生的思維從操作水平向表象水平發展的過程。

在練習題上,特別是“分筷子、分鉛筆”,我總是規定學生用統一的方法(畫圈)去完成,沒有培養學生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其實可以放手讓學生藉助學具擺一擺,還可以通過連線的`方式去完成,只要是他們喜歡的方法都可以。

通過分氣球的活動,學生體會在每個人分到氣球一樣多的情況下,會有一個氣球是剩餘的。但是在最後做完了這道題時,我都沒有問學生剩下的1個氣球還能不能再分,很顯然沒有讓學生感受到平均分時還有剩餘的現象。

第33頁最後一個題目對學生來說具有很大的挑戰性,雖然大多數學生都知道飛走了一半後,還剩8只。但是學生對“一半”的意識弄懂了嗎?這一環節其實應該讓學生將16只蜜蜂用16根小棒代替,平均分成2份,知道其中的一份就是“一半”,飛走了一半,還剩另外一半,這不就讓學生一目瞭然了嗎?

雖然這一節課有很大不足的地方,但是通過我課前認真的準備,課上認真引導學生參與到多種形式的“分一分”活動當中,循循善誘,從一個總數分成2份到多份,從認識“分”到“分到同樣多”,使大部分學生都能理解“平均分”的意義,爲後面學習除法知識夯實基礎。

總之,在今後的教學中,我要更加完善自己的教學,多鑽研教材,多向有經驗的教師請教。在平時的工作中,多學習一些與教學有關的理論知識來充實自己的教學課堂,做一名勤勤懇懇、教學工作紮實的好教師。

國小二年級數學下冊《平均分》的教學反思 篇6

《平均分(1)》是二年級上冊中第四單元“表內除法一”第一節課的內容。表內除法是學習除法的基礎,而《平均分》又是學生學習表內除法的基礎。學生對除法意義的理解將直接影響到後面除法的學習,所以這節課顯得尤爲重要。

本節課的重點是理解分,尤其是“平均分”。對於“平均分”這個概念每個學生並不是一張“白紙”,如何讓學生在已有的知識水平和生活經驗基礎上主動建構知識呢?

教材設計了各種情境,結合學生的實際生活,向學生提供了充分的實踐機會,通過觀察瞭解“每份同樣多”,引出“平均分”,再讓學生充分參與按“每幾個一份,可以分成幾份”分桃子和分小棒,讓學生充分理解“平均分”的概念,經歷“平均分”的過程,並在頭腦中形成相應的表象,爲學生認識除法打好基礎。學生在具體實踐活動中,多次經歷“平均分”,充分調動起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培養學生合作交流的能力,讓學生獲得成功的體驗,增強學習信心。

教材設計的兩個例題,例1讓學生認識平均分,在例1的教學中,我先創設了小猴分桃的情境,讓學生自由的分,學生分出了好幾種不同的分法。爲了從中引出平均分,我提了一個問題,這幾種分法有什麼不一樣,你能把它們分分類嗎?問題一下去,學生不是很理解怎麼分類,出現了很多分法,很難引導到“平均分”概念上去。因此在第二個班級上的時候,我直接問學生,你們認爲這幾種分法中,哪種分法最公平,很多學生馬上就把是平均分的分法找出來了,我馬上追問:爲什麼這幾種分法是公平的呢?學生說了自己的理由,與平均分的概念有點接近了,我就用比較規範的語言歸納出平均分的概念,使學生獲得了平均分的初步感知。接着的試一試,在動手操作、不同分法的交流過程中,鞏固對平均分含義的理解。

國小二年級數學下冊《平均分》的教學反思 篇7

1、在對比活動中突出平均分的含義。

通過創設“把6顆糖分成3份”的活動情境,鼓勵學生積極參與數學活動。通過呈現3種不同分法,追問學生“哪種分法更公平”?並說一說這種“公平”的分法有什麼特點?讓學生給“每份分得同樣多”的這種分法起名字,充分尊重學生的學習自主性、創造性,讓學生參與知識的產生和形成過程,更好的理解平均分的含義。

2、讓學生充分經歷平均分的過程,體會平均分的方法的'多樣化。

提供“把18個桔子平均分成6分,每份幾個?分一分。”的情境,讓學生利用學具動手操作,學生在平均分的過程中出現了不同的操作方法:1個1個地分;先2個2個地分,再1個1個地分;3個3個地分。讓學生充分經歷平均分的過程,積累基本活動經驗。並對不同分法進行展示,讓學生體會平均分的方法的多樣化。在“把10盒酸奶平均分成2份,每份( )盒。”的練習中,展示過學生的不同分法後,追問學生“哪種分法最好?爲什麼?”使學生在思考中進一步優化分法。

3、注重對學生適時評價。

由於二年級學生年齡較小,注意力集中時間短,在課堂上不斷用積極的激勵性語言對學生進行評價。如:“分完後,記得給老師發信號,比一比,誰發出的信號最強烈。”“你說得真棒,還有誰能說得更棒!”課堂上孩子們遵守紀律,踊躍發言,營造出輕鬆、快樂的學習氛圍。

4、由於動手操作活動多,出現學生忙於整理學具,沒有認真傾聽的現象。

總之,本節課的教學,鼓勵學生動手操作、合作交流,自主探索,學生全員參與活動。學生在數一數、擺一擺、分一分、圈一圈、填一填、說一說的過程中,通過自己動手操作、親身體驗、合作交流、自主探索,理解平均分的概念:每份分得同樣多,叫平均分。爲學生學習除法奠定基礎。

國小二年級數學下冊《平均分》的教學反思 篇8

今天講了二年級下冊的《平均分認識》一課,蔚主任聽了我的課,本節內容非常少就是認識平均分,在集體備課時,備課領導也突出指出本節課內容主要讓學生經歷什麼是平均分,在學生分的幾種情況下,追問那種分發公平?爲什麼公平,學生不難得出每份分的同樣多,然後引出平均分的定義。

在執教時我也清晰的知道本節課的難點是每份和幾份的區別,但帶的問題實施起來有些麻煩,用什麼巧妙地方法讓學生能夠區分得需要斟酌,我採用了做遊戲的形式聯繫學生區分,可在分的過程中學生出現了3份和一份3個的混淆。課下蔚主任給我指出在講定義讓學生擺出三種情況時,一定要讓學生把三份用圓圈圈起來,明確3份指的是什麼,還要着重指出每份指的是什麼,這裏鑿實了下面的擺一擺自然就不會出錯。經過指點讓我體會到注重點要抓住時機。而且方法要得當,方法正確畫龍點睛,方法錯誤:“(例如我讓學生大量練習擺小棒,)”,就有點畫蛇添足了。

國小二年級數學下冊《平均分》的教學反思 篇9

通過本節課的教學,以下幾個方面值得總結:

1、層次性突出。

教學時從生活入手,層層推進,理解平均分,讓學生從生活中分鉛筆、分糖果的生活經驗入手。在例一中再次喚醒已有知識,進行無序的分;在認識了平均分後,在試一試里加強動手操作,,強調平均分,此時關注結果,只要符合定義就行;在例二的教學中深化平均分含義,重點教學每幾個一份的平均分,層層推進,使學生認識不斷深入。另外,在教學環節上,層次性也比較突出:創設情境,感知平均分;實際操作,平均分;應用拓展,理解平均分;體驗成功,回味平均分;全課總結,拓展平均分。

2、數學教學離不開生活。

爲了讓學生體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使學生感受到數學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繫,導入從學生熟悉的分東西場景入手,再到小棒操作平均分,最後再回到生活中找平均分,無疑增強了學生學習和應用數學的信心,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其實,例題教學平均分的知識,都在現實的問題情境裏進行,練習題幾乎都是生活中常見的實際問題。這樣編排,無疑也增強了數學與生活的聯繫。

3、重視了操作。

平均分的本質內涵是每份分得同樣多,所以,操作顯得尤爲重要。在平時的課堂中,動手操作一直是老師比較頭疼的問題,因爲孩子天生好動,組織教學會浪費大量的時間。由於平常的訓練,課堂操作效率大大提高,平常我要求孩子小棒同意豎放在數學書的另一角,一旦操作,第一時間一字排開小棒在桌子正中央,通過訓練與表揚的手段,學生操作的有序性得到很大提高。本課全班統一操作小棒有4次之多,操作的有效性得到了很好的保證,這樣的操作有效的讓學生抓住平均分的本質。

4、關注教學細節、有效預設。

本課對於平均分的第一種分法的理解是有一定難度的,更何況要學生彙報時用自己的語言,估計學生存在的難度,我進行了有效的預設:在進行敘述“平均分”的過程中,通過提要求,讓學生統一運用一定的語言格式,比如例一我讓學生彙報時說清楚:分成了幾堆,每堆幾根?試一試說一說你什麼怎麼分的時候,學生很容易遷移,使得彙報有序:分成了幾份,每份幾根。在例二的彙報中,難度進一步加大,我引導學生統一拿小棒在左手,然後右手拿2根說一說,拿2根說一說:每2根一份,每2根一份……運用這樣的語言,學生在理解平均分、彙報平均分來的更有序,語言更有數學味。

5、針對學生實際情況,有效挖掘教材資源。

學生平均分意義理解比較到位,我抓住例二的試一試進行了有效的拓展:

全部彙報完成後,我及時追問:如果給你12根小棒,你還能每幾根一份的平均分呢?一石激起千層浪,學生積極踊躍發言,在學生的發言補充中,更加完善了12平均分的方法,此時,我並沒有作罷,把幾種方法集中放到了一起,問道:觀察一下幾種平均分的方法,你發現什麼?隨着提問,文字消失,幾種分法的小棒圖清晰的出現在學生面前。此問不但要讓學生總結不管怎麼分都是平均分,因爲每份根數一樣的本質,更看學生能不能發現總根數與份數、每份根數之間的關係,課堂證明,學生是能做到的,兩點學生總結的非常好。爲除法的滲透和理解打下了更紮實的基礎。

6、滲透了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

在學生理解平均分的含義中,通過擺一擺、分一分、圈一圈、說一說的多種形式練習中滲透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實踐證明,這樣的滲透是必要的,也是有效的,在解決氣球圖問題時,學生彙報時呈現了方法多樣化的策略意識:有的學生用圈一圈,有的用小棒擺一擺,有的連線,有的直接想乘法口訣、有的用除法計算,還有的用12根小棒每2個一份平均分成6份(試一試)聯想14個每2個平均分應該是7人......

本課也有一些不足之處:

1、進行“平均分”這個概念的教學有點過快,學生在比較平均分和不平均分時讓學生說的、比的不夠充分,什麼叫平均分總結的過快,至於一小部分孩子理解消化的並不是

很好,從後面個別孩子彙報的語言可以看出來,在這裏,要充分鋪墊,讓概念的引出達到呼之欲出的程度,從而才能讓所有孩子接受。

2、表揚的激勵手段必不可少。本以爲孩子到二年級了,對於一些物質性的獎勵會淡卻,儘管課堂對孩子的精神性表揚有過幾次,但是從實際效果來看,孩子還是比較小,對於各種形式的表揚還是很需要,對於紅花、小能手的表揚手段還是很需求的。或許,這樣的表揚更能在後半節課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校效率。

3、語言還要進一步精煉。數學老師的語言,更應該是千錘百煉,一句不多,一句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