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試明堂火珠原文、翻譯註釋及賞析

原文

奉試明堂火珠原文、翻譯註釋及賞析

奉試明堂火珠

唐代:崔曙

正位開重屋,凌空出火珠。

夜來雙月滿,曙後一星孤。

天淨光難滅,雲生望欲無。

遙知太平代,國寶在名都。

譯文:

正位開重屋,凌空出火珠。

帝王正位建造明堂重屋,明堂頂上凌空聳立火珠。

夜來雙月滿,曙後一星孤。

夜晚就像兩個月亮昇天,日曉月落高空一顆孤星。

天淨光難滅,雲生望欲無。

天色明淨珠光難以泯滅,雲彩生起遠望若有若無。

遙知太平代,國寶在名都。

早就知曉在這太平盛世,有國寶必定出現在名都。

註釋:

正位開重屋,凌空出火珠。

明堂:爲當時朝廷的聽政殿,火珠:明堂屋頂上用來裝飾美化的寶珠。正位:謂正式登位、就職。按明堂之制,肇自上古,爲帝王宣政教、祀宗祖之所。故帝王正位,必造明堂。重屋:重檐之屋。明堂建築,上圓下方,有兩層,上層祭天,下層有五室,謂之“重屋”。凌空:高升到天空或聳立空中。一作“中天”。北魏酈道元《水經注·濟水》:“水上有連理樹,其樹柞櫟也,南北對生,凌空交合。”

夜來雙月滿,曙(shǔ)後一星孤。

夜來:入夜。唐杜甫《遣懷》詩:“夜來歸鳥盡,啼殺後棲鴉。”雙月:指火珠、月亮。滿:一作“合”。曙:天剛亮。一星:指火珠。

天淨光難滅,雲生望欲無。

天淨:天空明淨。

遙知太平代,國寶在名都。

遙知太平代:一作“還知聖明代”。太平:謂時世安寧和平。《呂氏春秋·大樂》:“天下太平,萬物安寧。”國寶:指火珠。此以火珠指明堂頂上寶珠。名都:著名的都城。漢班固《西都賦》:“若乃觀其四郊,浮游近縣,則南望杜霸,北眺五陵。名都對郭,邑居相承。”

賞析

唐代試律詩一般爲六韻,此詩則是一首四韻詩的典例和佳作。毛奇齡《唐人試帖》根據荊冬倩“奉試”詩亦爲四韻認爲可能是當時官限如此,而直至後來,“奉試”詩才又變爲六韻。

此詩寥寥數句就突出了明堂上的火珠明亮耀眼的特點。首兩句從明堂入筆點出火珠,接下來四句則寫了火珠的光輝。作者以月與星作比,可謂妙絕。“夜來雙月滿”之“雙月”,一實指天上的月亮,一喻指明堂的火珠,兩者並舉就說明火珠皎潔光白之至與天下月亮無二,彷彿又一輪明月遺落人間,兩月同散發出柔和的微光爲夜晚增添了不少景趣。誇張、襯托至極致。而“曙後一星孤”句對仗工整,描寫的是天亮月亮落下後的`景象:雖然月亮消失了,但火珠的光輝不減,就像一顆永掛天邊的星星。“天淨光難滅,雲生望欲無”二句,繼續寫火珠之光,寫出了其珠光閃閃的特點。最後,詩人以頌揚作結。因火珠乃他國所獻之寶物,有此盛事正說明國家之強大及時代之太平。結句遣字用詞還算頗有氣勢,只是意義平平,未免落入俗套。

此詩雖有宮體詩味,但取景空闊,清明自然,不失名家氣度。詩中“夜來雙月滿,曙後一星孤”一聯歷來受人關注。此聯描寫的是明堂上的火珠,在夜晚與月光相襯如同一雙明月,而曙後天明月亮西沉時,火珠仍然如一顆孤星在明堂屋頂上閃閃發光。後來有人把“曙後一星孤”一句別解爲崔曙死後只留下一個名叫星星的女兒。《分門古今類事》“崔曙一星”:“崔曙作《明堂火珠》詩云:‘夜來雙月滿,曙後一星孤。’時稱佳句。未幾。曙卒。無子,惟一女,名星星。星,蓋其讖也。”在這樣的附會之下,“曙後一星孤”竟然成了詩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