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讓高中數學的導入更有效論文

摘要:課堂導入是教師引導學生參與學習的過程和手段,它是課堂教學的必需環節,也是教師必備的一項教學技能;它既是學生主體地位的依託,也是教師主導作用的體現。恰當地導入,有利於創設良好的教學情境,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習興趣,喚起求知慾,爲良好的教學效果的取得奠定基礎。

如何讓高中數學的導入更有效論文

關鍵詞:高中數學;課堂導入;有效

一、直接導入

直接導入法又叫“開門見山”導入法,我們談話寫文章習慣於“開門見山”,這樣主體突出,論點鮮明。當一些新授的數學知識難以藉助舊知識引入時,教師可開門見山的點出課題,立即喚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如講《用單位園中的線段表示三角函數值》一節時,教師可作如下導入:“前面我們學習了三角函數的定義,每種三角函數的數值都是用兩條線段的比值來定義的,這是我們在應用中帶來諸多不便,如果變成一條線段,那麼應用起來就會方便的多,這節課就來解決這個問題:用單位園中的線段表示三角函數值。”這樣引入課題,不僅明確了這堂課的主題,而且說明了產生這堂課的背景。

二、俗語、諺語、名言警句導入法

在講集合這個概念時,因爲它比較抽象,學生掌握起來有一定難度,爲了引入這個概念,可用“老鄉見老鄉,兩眼淚汪汪”引入主題,因爲除了感情因素外,人們把同一地域的人看成一個集合,用這句俗語引入再恰當不過。如講到一一對應時,可用“一個蘿蔔一個坑”展開。又如,講到極限時,可用一句著名詩句“孤帆遠影碧空盡”這個具有詩情畫意的詩句引入極限,使學生從形上來理解,讓學生更易感受數學,從而喜歡數學、熱愛數學。在講指數函數的定義時,可和學生一塊做遊戲:每人拿出一塊正方形的紙從中間對摺,沿摺痕撕成2張紙,把這兩張紙重疊後再從中間對摺,沿摺痕再撕一次,2張紙變成4張紙,把4張紙重疊再折再撕……若撕了x次得到了y張紙,你能寫出y與x的函數關係式嗎?通過遊戲,學生很快回答:y=2x.函數特點爲:指數形式,底是常數,指數是自變量.從而引入指數函數的定義。這樣可使學生在遊戲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培養學習數學的興趣,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類比導入

類比導入法是以已知的數學知識類比未知的數學新知識,以簡單的數學現象類比複雜的數學現象,使抽象的問題形象化,引起學生豐富的聯想,調動學生的非智力因素,激發學生的思維活動。例如,“圓錐曲線”一章的學習,學習“橢圓”知識可用學生已有的“圓的知識”類比導入,而後續知識“雙曲線與拋物線”的學習則可用已有的“橢圓”知識類比導入。類比導入法運用了對比分析的做法,聯繫舊知,提示新知。這種比較有利於學生明白前後知識的聯繫與區別,而教師引導學生比較知識的各個側面,揭示了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從而對前後聯繫密切的知識教學具有溫故知新的特殊作用。運用這種方法一定要注意類比的貼切、恰當,兩種知識之間有很強的可類比性,才能使學生同中求異、異中求同,深刻理解並掌握知識。

四、設疑導入法

古人云:“學起于思,思源於疑。”疑是思考的前提。有了疑問,才能引起思考。因此,教師必須通過設置“問題陷阱”,使學生不知不覺掉進教師設置的“問題陷阱”中,使他們的'解答自相矛盾。針對學生出現的矛盾對立觀點,教師趁機引導,學生積極思考,引出新課。運用設疑導入法必須注意:一是設疑要巧妙。教師必須瞭解學生的基礎,熟練把握教材,從教材的重點和難點、知識的關鍵點、內容的空白處等角度巧妙設問。設計的問題要有一定的難度,能營造一種“心求通而未得通,口欲言而不能言”的情境。二是要善問善導。設疑的目的是激發學生的思維,使學生的思維在瞬間活躍起來。對此,教師要懂得設問的方法與技巧,善於在關鍵處點撥,能夠引導學生去思考。

五、類比學習情境導入法

類比學習情境導入法即以已知的數學知識類比未知的數學新知識,以簡單的數學現象類比複雜的數學現象,使抽象的問題形象化,引起學生豐富的聯想,調動學生的非智力因素,激發學生的思維活動。教師引導學生比較未知的數學新知識與已知的數學知識的各個側面,揭示了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對前後聯繫密切的知識教學具有溫故知新的特殊作用。例如,“圓錐曲線”一章的學習,學習“橢圓”知識可用學生已有的“圓的知識”類比導入,而後續對雙曲線與拋物線的學習則可用已有的橢圓知識類比導入。運用此方法一定要注意類比的貼切、恰當,兩種知識之間有很強的可類比性,才能使學生同中求異、異中求同,深刻理解並掌握知識。

六、複習導入法

當新授知識與已學知識有着密切聯繫時,常用回憶舊知識來導入新知識,這種導入新課的方法常稱之爲複習導入法。這種方法導入新課,利用了數學知識之間的聯繫,既複習鞏固了舊知識,又聯繫了新知識,使知識能夠由淺入深、由簡單到複雜地向高一層次發展,有利於教師利用新舊知識之間聯繫來啓發學生思維,降低學生對新知識的認知難度,促進對新知識的理解和掌握。

參考文獻:

[1]趙海濱.數學課堂教學的導入策略[J].現代閱讀,201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