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酒》教學設計

作爲一名爲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一個系統設計並實現學習目標的過程,它遵循學習效果最優的原則嗎,是課件開發質量高低的關鍵所在。那麼優秀的教學設計是什麼樣的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春酒》教學設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春酒》教學設計

  《春酒》教學設計1

  課時安排

2課時

  三維目標

1、知識與技能深情地朗讀課文,體會作者思鄉的情感

2、過程與方法品味文中的細節和關鍵詞語,加深對文章的理解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感受文中的風俗美、人情美,豐富精神世界,獲得思想啓迪

  教學重點

品味細節和關鍵詞句

  教學難點

體會文中的人情民風之美,豐富同學的精神世界

  教學過程

教學環節時間教師活動預計達成目標

整體感知

1.導入建議

同學談自身過年的故事、感受,或說一說當地有哪些民風民俗;或教師談自身小時候在家鄉過年的故事……

2.導語示例

青島的啤酒不只是青島人的驕傲,也是中國人的驕傲。每年的青島啤酒節都迎來許多國內外的客人,這在當地已經成爲一種民風民俗。每逢過節,人們也都要喝啤酒以示慶祝。好多離鄉在外的青島人總是忘不了啤酒的滋味,你知道這是爲什麼?今天學習《春酒》一文可能會給你帶來一些啓迪。

3.教師投影學習目標和字詞

同學自查“讀一讀,寫一寫”,根據查找的資料交流琦君的事蹟。教師或同學配樂朗讀課文,同學聽讀、考慮問題。

4.教師投影出示考慮題

a.本文記敘了作者童年的哪幾件事?表達怎樣的感情?

b.課文題目是“春酒”,作者懷念的僅僅是家鄉的春酒嗎?

5.同學小組交流,教師引導同學明確

本文記敘了作者兒時在故鄉過新年、吃春酒、吃會酒的幾件事,表達作者對故鄉民風、人情的讚美。就像琦君曾說過的一樣:“像樹木花草一樣,誰能沒有一個根呢?我若能忘掉故鄉,忘掉親人師友,忘掉童年,我寧願擱下筆,此生永不再寫。”作者對故鄉親友的懷念,對母親的追思,對故鄉的思念之情滲透在本文的字裏行間。

6.設計此教學環節的目的

第二課時

通過朗讀,感知課文內容,由淺入深地引導同學掌握課文主旨。

研讀賞析

1.教師引導同學精讀課文

優美的散文,經常是精巧構思的結果。本文圍繞“思鄉”的主旨,交叉了許多有“家鄉味道”的細節、關鍵詞語,使文中幾個人物生動形象,尤其是對母親的描寫極爲傳神。

2.教師投影出示考慮題

請同學們朗讀或默讀課文,找出你認爲寫得最有情趣的細節或詞語,與同學們合作交流,以加深對課文主旨的理解。

(同學閱讀,小組討論交流)

3.教師小結

精讀文章,才幹品味出其中的情感和趣味,才幹更加深刻地理解作者對童年、對故鄉的無限眷戀,才幹提升自身的美好的生活情趣。

4.設計此教學環節的目的

通過對細節和詞語的品味,加深對文中作者情感和課文主旨的理解。讓同學自主閱讀,珍視同學的獨特感受和考慮,提高閱讀的質量。

拓展延伸

1.教師引導

古往今來,有很多的文人墨客寫過表達思鄉之情的詩句。如:“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月是故鄉明,露從今夜白。”你讀過這些作品嗎?把課前準備的文學作品與同學們交流一下,看誰積累的資料多,交流得好。

(同學小組交流,推舉1~2名班級交流。同學可以吟頌詩歌,也可以以唱詩的形式)

2.設計此教學環節的目的

引導同學開展課外閱讀,積累知識,提高口語交際的能力。

3.延伸練習

把與同學交流的作品摘抄到練筆本上,並試着仿寫一首表達思鄉之情的詩歌。

  《春酒》教學設計2

  學習目標:

1、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品味文章的關鍵性詞語和句子,學習文章富有情趣的細節描寫,體會其作用。

3、通過分析課文,體會琦君散文寫人傳神、文筆流暢的特點。

4、品味文中所表現的故鄉的風俗之美、人情之美,品味文中對故鄉,童年,母親的懷念,從而獲得美的情感體驗。

  教學重點:

品味文章的關鍵性詞語和句子,學習文章富有情趣的細節描寫,體會其作用。

  教學難點:

品味文中所表現的故鄉的風俗之美、人情之美,品味文中對故鄉,童年,母親的懷念,從而獲得美的情感體驗。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由童年趣事導入

(此環節旨在喚起學生童年記憶,調動學生積極性)童年,是人生項鍊中最璀璨的一顆寶石,是記憶汪洋中最動人的一朵浪花。在你的童年記憶中,有那麼一朵最美麗的浪花嗎?在你們的記憶中,小時候做過哪些有意思的事?由我們的童年導入作者童年的故事。

【板書】春酒 琦君

  二、跳讀課文,把握回憶

(此環節旨在快速篩選信息,把握文章主要事件內容)

過渡:甜甜的一杯春酒是節日的珍品,是母親的驕傲,更是作者最美好的回憶。

屏顯:作者回憶了小時候哪三件事?

爲何多年以後,作者對這些事念念不忘?

生自讀三四分鐘後,思考回答。

師呈現:過新年 喝春酒 喝會酒

  三、選讀課文,感受美好

(此環節旨在通過小組討論,朗讀課文,掌握細節描寫,引導學生品味家鄉人物,感悟風俗美,人情美)

過渡:作者多次異地輾轉,無論走到哪裏,故鄉兒時的回憶永遠難以磨滅。

屏顯:在這些美好的回憶中有哪些美好的人?從文中哪裏看出來?

示例:我是母親的代表,總是一馬當先,不請自到,肚子吃得鼓鼓的跟蜜蜂似的,手裏還捧一大包回家。

一馬當先,不請自到:寫出了我當時情不自禁,對喝春酒充滿期望而急切的熱情;

蜜蜂似的:用比喻修辭手法,寫出了當時“我”很“饞嘴”、可愛的樣子。

還:吃飽了還不滿足,小孩子真可愛。(可以從人物的動作,語言,神態等方面或修辭或詞語等各方面賞析)

生選讀找出討論交流,師指導朗誦。

【板書】我,母親,阿標叔,鄉親。

師依據學生回答依次板書,並總結概括細節描寫。

1、分析我的人物形象

【板書】可愛、調皮、活潑、純真、充滿童真童趣

2、討論分析母親的人物形象(是作者養母,嬸嬸)

【板書】母親——熱情好客、慷慨大方、勤勞簡樸、溫柔慈愛、熱心助人、無私大方、善良純樸、耐心細緻、勤勞能幹

3、分析阿標叔的人物形象

阿標叔——熱情好客、樂於助人

4、分析鄉親的人物形象

鄉親——善良、純樸、好客

師小結:自幼父母雙亡的作者,她的童年沒有孤苦無依的淒涼,童年的她活潑可愛天真頑皮中透着最至真至純的童真童趣,因爲有這樣慈愛溫柔善良的母親,有這樣淳樸熱情善良的鄉親。從他們身上我們看到了最質樸的風俗美,最崇高的人情美。

【板書】風俗美 人情美

  四、悟讀課文,探究品味

(此題旨在品味最後一段,把握文章的思想感情)

依據學生回答板書

1、家鄉的味道

2、童年的味道

3、母親的味道

過渡:當童年母親被時光帶走,當故鄉被萬水千山阻隔,當人若秋鴻杳無信,事如春夢了無痕,而她自制的八寶酒卻怎麼也找不到家鄉童年母親的味道。

再讀最後一段

師小結:甜甜的一杯春酒,是節日的珍品,是美好的回憶,更是作者情感的依託。琦君的作品大多是回憶童年的,她寫故鄉,寫親人,寫師友,因爲她曾這樣深情地說過:“像樹木花草一樣,誰能沒有一個根呢?我若能忘掉故鄉,忘掉親友忘掉童年,我寧願擱下筆,此生永不再寫。”

  五、朗誦仿寫,遷移擴展

(此題旨在訓練學生寫作能力,內化本文中的思鄉情)

過渡:是啊!故鄉是一個人的根,有誰能夠忘記生養自己的故鄉呢?舒蘭的鄉愁是一杯鄉色酒,你滿,鄉愁也滿。余光中的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我在這頭,母親在那頭。鄉愁還是汪曾祺故鄉的一枚鹹鴨蛋。

屏顯:鄉愁永遠是剪不斷、理還亂的情。它是一曲悠揚的笛聲,它是一張永不褪色的.郵票,它更是一杯值得永久回味的八寶酒,如果你是在外求學或出國留學或在異鄉工作的遊子,想起故鄉,你會說些什麼?寫出你的思鄉情。

  六、小結

師呈現自己寫的片段結束課文:沉甸甸的夢,盪漾在弱柳拂堤的那汪小池,嬉耍的浪花濺起多彩的童年。夢,不是纏綿,在夏夜的悶熱中,飄香的清風,吹開了那火急火燎的心扉。原來,鄉愁是母親那輕搖的蒲扇。,迷糊中塑成經典

  七、作業

1、圍繞童年或故鄉寫一篇300字小作文

2、課外閱讀琦君《煙愁》、《家鄉味》、《鄉思》等

板書設計:

  《春酒》教學設計3

  教學目標:

1.通過朗讀課文,瞭解作者家的鄉民俗民風。

2.理解作者通過敘述家鄉的風土人情來表達濃濃的思鄉之情。

3.理解對人物的細節描寫所表現文章主題的作用。

  教學重點、難點:

品味文章的關鍵詞語和句子,並理解作者通過敘述家鄉的風土人情來表達濃濃的思鄉之情。

一、情境引入

春節、元宵、清明節、端午……,從小到大我們都是伴隨着這些年年依舊的節目,和親人一起度過一年又一年而逐步長大的。今天我們就看看我國浙江溫州一帶是如何過年的,請聽琦君爲我們講述的她過年時的快樂故事——《春酒》。

二、教學過程。

(一)、初步感知課文內容

1、請同學們自由的朗讀課文,力求讀出文中的情感。在勾畫出疑難字詞時候,同時來想一想文中那句話直接表達了作者的思鄉之情?

指出生字詞。

氣氛(fēn)兩頰(jiá)煨燉(wēidùn)枸杞子(qǐ)

薏草(yì)斟酒(zhēn)家醅(pēi)

明確:一句話提醒了我,究竟不是道地家鄉味啊。可是叫我到哪兒去找真正的家醅呢?

這種情感是通過什麼樣的具體行動方式表達出來的呢?

明確:通過自釀八寶酒來體現自己對家鄉的懷念。

2、酒既然是作者思鄉情感的寄託,那我們來看看作者是怎樣寫的。本文題爲春酒,作者僅僅就是來寫春酒的嗎?

過新年喝春酒喝會酒

3.作者爲什麼選擇過新年、喝春酒、喝會酒這幾個生活場景來寫呢?

明確:印象深刻、有代表性、有家鄉味(用課文中的一個詞來回答)

下面就讓我們一起隨同琦君回到她的故鄉,來體驗她的“家鄉味”。

(二)、重點研讀。

(1)請同學自由地大聲朗讀課文,找出你所喜歡的句子。

(2)小組討論交流,請說說你們喜歡的理由。(教師巡視)

(3)小組代表發言

a、我是母親的代表,總是一馬當先,不請自到,肚子吃得鼓鼓的跟蜜蜂似的,手裏還捧一大包回家。

生回答:寫出了我當時情不自禁,對喝春酒充滿期望而急切的熱情;也寫出了當時“我”很“饞嘴”、可愛的樣子。(情趣)

問:“我”當時期望的熱情和可愛,是通過哪些詞語體現出的?

生答。

師再問:

想一想:如果把“一馬當先,不請自到”,換成了“受邀請”,會怎樣?

如果把肚子吃得跟“蜜蜂似的”,換成說吃得“像小豬”呢結果會怎樣?

如果把“還”換成了“便”,效果又會怎樣?

明確:

終於到來的急切心情,一副很嘴饞的樣子。

就是因爲蜜蜂是小小的,很可愛,很像當時的“我”,寫出了“我”的可愛。

“還”捧一大包說明她吃飽了後竟然還拿,也正寫出了孩子的可愛。

我們就請這一小組的同學給我們共同朗讀,注意讀出作者的情感來。

b、其實我沒等她說完,早已偷偷把手指頭伸在杯子裏好幾回,已經不知舔了多少個指甲縫的八寶酒了。

生回答:“我”對母親的八寶酒很喜歡,很饞的樣子。(情趣)(甜蜜的感覺)

問:爲什麼這樣說呢?如果把“偷偷”和“好幾回”去掉好不好?爲什麼?

生試着讀一遍。

明確:不好。“偷偷”而不是當着母親的面,表現“我”內心是非常想喝的,但又不能讓母親知道的隱祕心理。“好幾回”是指多次,而不是一回、一次,足以見出母親的八寶酒對“我”充滿了誘惑,也顯示出“我”的可愛。

那我們請一位同學給我們讀讀看,看他是否能讀出這樣的感情來。

c、母親給我在小酒杯底裏只倒了一點點,我端着、聞着,走來走去,有一次一不小心,跨門檻時跌了一跤,杯子捏在手裏,酒卻全灑在衣襟上了。抱着小花貓時,它直舔,舔完了就呼呼地睡覺。原來我的小花貓也是個酒仙呢!

生回答:“我”的可愛和情趣。(情趣)

問:爲什麼這樣說呢?能否從具體的詞語來說說呢?

明確:

“只”和“一點點”說明對母親的“小氣”而感到不滿足。

“走來走去”表明了他即使是隻得到了一點點的酒,但還是格外珍惜,捨不得喝。

“捏”是對撒了雖不是很多但自己很是珍惜的一點點後的失望。

“直”表現小花貓對八寶酒滿是喜歡,舔個不停,煞是可愛。

“呼呼”地睡了,表現了小花貓舔碗酒後的相當滿足和陶醉的情態。

“也是”一詞,是以“我”當時的心理來揣摩小花貓的,可見“我”也同小花貓一樣饞得要命,也寫出了“我”的那種童趣。

請一個同學來給我們來示範朗讀。其他的同學注意欣賞,聽他們讀得怎樣。

師再次強調幾個重讀的詞語。

大家來共同朗讀這兩句話。

d、因此,我每年正月裏,喝完左鄰右舍的春酒,就眼巴巴地盼着大花廳裏那桌十二碟的大酒席了。

生回答:寫出了“我”焦急等待的心情,小時候,我那企盼的神態。(情趣)

問:爲什麼這樣說呢?若把“眼巴巴”去掉,會怎樣?

同學們你們把去掉“眼巴巴”之後的這句話,再讀一遍看看效果怎樣。哪個同學發現了?

明確:若把“眼巴巴”去掉,就不能夠寫出小女孩那種盼望的眼神,目光裏滿是期待和嚮往。

e、母親得意地說了一遍又一遍,高興得兩頰紅紅的,跟喝過酒似的。其實母親是滴酒不沾脣的。

生回答:甜蜜的神態。

問:在語句中並沒有這樣的字眼啊,你是怎樣看出來的?

生答:跟喝過酒似的。

問:那你是否能通過具體的詞語,把母親當時的心理準確地說出來呢?

明確:“兩頰紅紅的,跟喝過酒似的”用的是比喻的修辭手法,生動形象地表現出母親得到別人表揚後的得意和些微的“羞愧”。一副農家婦人的樣子。

“其實”這一副詞十足地寫出了母親做八寶酒就是爲了讓別人能夠品嚐到其中的濃香就很開心、榮幸和滿足了。一個賢妻良母就真實地再現了出來。

好!揣摩得很準確。

那哪一位同學能給大家朗讀一下呢?

f、花匠阿標叔也巴結地把煤氣燈玻璃罩擦得亮晶晶的,呼呼呼地點燃了,掛在花廳正中,讓大家吃酒時划拳吆喝,格外的興高采烈。

生回答:花匠阿標叔的老實善良、純樸的形象躍然紙上。

你是怎樣體會到的呢?

師提示:

1、揣摩他當時的心理。

2、這是故鄉濃厚、淳樸人情的最好體現,不說話,總是樂呵呵地做事,能爲很多人帶來快樂,自己是非常高興的。

請同學們來給大家讀。

(三)、小結:

作者之所以能在幾十年之後對家鄉的過年時的生活細節記得那麼清楚,描寫得那麼細緻是因爲對故鄉有特殊感情。請同學們再讀讀這些句子,體會作者的情感。

三、課堂總結。

今天,這一壺春酒,一場會酒,醉了年幼的“我”,醉了母親,也醉了衆鄉鄰。我想,他們也會勾起我們的許多關於新年的美好的回憶。其實只要我們有一雙善於發現的眼睛並用心去體會,我們生活中的情趣是無處不在的!

  板書:

春過新年情趣

喝春酒風土人情思念故鄉

(家鄉味)

酒喝會酒甜蜜

  《春酒》教學設計4

【教學念】

語文課要充滿“語文味”,關鍵在於教學立意的明確得當。一堂課的教學立意,應依據文本特點、學生情況、編者意圖以及教師本人對文本的感悟與理解來定位。“教什麼”定位清晰了,“怎麼教”也就得當了。於是師生互動,深入文本,浸潤在字裏行間品味、感悟、鑑賞,領略文本的語言美和情感美,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和人文精神便在濡染中得以培養、積澱與提升。

  【設計簡說】

《春酒》的特色是通過富有情趣的細節描寫,生動展示出家鄉的民俗風情和作者對童年、對母親、對家鄉的深深眷戀。琦君表達的“思鄉懷舊”之情,不同於其他文人的“鄉愁”,她素淡、寧靜,蘊藉、溫潤,以一種洗盡鉛華的筆調絮絮地訴說着對童年、家園的深情。由此確定教學立意:學習文章富有情趣的細節描寫及其作用,體會生動展示民俗風情與思鄉之情的寫法,感受民風之美、人情之美、生活之美。教師應在課堂上氤氳出溫暖、甜蜜、眷戀的情緒氛圍。

讀書有三境界:“吞”、“啃”、“品”。“吞”至其博,感知文意;“啃”至其深,讀懂作者,體悟深情;“品”至其靈性,領略韻致,讀出韻味。《春酒》文字素淡卻意蘊豐厚,更須細酌慢品。本堂課就設計了“識春酒,知文意”,“品春酒,懂琦君”,“醉春酒,享韻致”這樣三個環節步步推進。在學生感知全文的基礎上,抓住文眼“家鄉味”,引導學生立足文本探究“家鄉味”,說理解的話,原汁原味感受課文。然後組織合作探究與交流,引導學生通過朗讀,細部探微,個性品味,學習富有情趣的細節描寫和傳神詞句及其表達作用,說體驗的話,體悟琦君情懷。最後適當拓展有關“思鄉”的詩文,欣賞朗讀,領略韻致,說感悟的話,豐富自己的情懷,提升自己的境界。

  【教學目標】

1、學習文章富有情趣的細節描寫,體會其作用。理解作者通過生動展示家鄉的風土人情來表達濃濃的思鄉情懷的方法。

2、激發學生的生活體驗,引導學生通過朗讀、探究和合作交流,品味文中的細節和傳神詞語,領悟文章的意蘊。

3、感受文中的風俗美、人情美,豐富精神世界,激發學生關注生活的熱情,發現並領略生活的詩意。

  【教學重點、難點】

1、品味文章的傳神語言及細節描寫是本堂課的核心重點。

2、領會文章在素淡的文字中流淌的濃濃的思鄉之情。

  【教學過程】

  一、識春酒,知文意

1、“每逢佳節倍思親”導入,聽女作家琦君把酒話往事,遙寄思鄉情。

2、想一想,琦君懷念的僅僅是家鄉的春酒嗎?課文裏有沒有這樣的句子?找到“文眼”。

3、家鄉味體現在哪些地方?

家家邀飲春酒的無窮情趣,會酒的熱鬧與喜慶,人情的淳厚與溫馨,童年的天真和快樂,母親的賢惠和慈愛,阿標叔的善良和淳樸……(板書)這些便是濃濃的家鄉味!

  二、品春酒,懂琦君

1、課文中有很多富有情趣的細節描寫,抓住了人物的細小動作、簡短的話語或細微的表情,寫得富有情趣,乃至一字傳神。現在,請小組合作探究、品味,分別找出關於母親、童年、風俗人情的一些細節,讀一讀,品一品。

2、用多種形式朗讀,讀懂琦君,讀出深情。

3、課文中還有一些關於家鄉自豪感的描寫,寥寥數語,開心、自豪神情畢現。你能找出來嗎?

4、“叫我到哪兒去找真正的家醅呢!”

用怎樣的語速、語調讀這句話?(泡不出家醅的遺憾,嘗不到家鄉味的惆悵)

  三、醉春酒,享韻致

1、琦君就是用這樣素淡的文字,傳神的細節,絮絮地說着對童年、母親、鄉情的無限眷戀,氤氳出溫暖甜蜜的家鄉味。請用一句話概括我們品出的家鄉味。

2、還有人仿照余光中的《鄉愁》改寫了《春酒》詩,詩意地表達了對家鄉味的眷戀。請欣賞朗讀。

3、故鄉的酒,流淌着醉人的芬芳;故鄉的歌,總在想家的夜晚輕輕吟唱。藉助音樂的抒情力量再次渲染、體會遊子思鄉的深情。

4、介紹琦君作品風格:

“一花一木耐溫存”。

1949年離開大陸漂泊到臺灣的遊子,都有一份濃得化不開的鄉愁,思鄉、懷舊成了這一代人心中解不開的情結。琦君曾經這樣深情地說過:“像樹木花草一樣,誰能沒有一個根呢?我若能忘掉故鄉,忘掉親人師友,忘掉童年,我寧願擱下筆,此生永不再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