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桓晉文之事教學設計(精選7篇)

作爲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總歸要編寫教學設計,編寫教學設計有利於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那麼優秀的教學設計是什麼樣的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齊桓晉文之事教學設計(精選7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齊桓晉文之事教學設計(精選7篇)

齊桓晉文之事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掌握文中出現的重點文言詞語和特殊句式,並歸納其規律;鑑賞本文出色的論辯藝術,品味辯駁技巧和修辭方法。

重點難點:體味並分析文章在論證說理方面的獨到之處;

教學課型:新授

教學方法:誦讀、點撥、講析

教學過程:

一、複習鞏固第一課時內容,重點詞語、重點句子。

二、依據第一部分內容,可分三層,教師做點撥分析:

第一層:開頭至“則王乎”。齊宣王與孟子的談話以“霸道”開端,而孟子巧妙地將話題轉向談論“王道”。

孟子引入話題的方法:

(1)避而不答:孟子託辭“仲尼之徒,無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後世無傳焉,臣未之聞也。”避開齊宣王的問題而不回答。

(2)轉移話題:孟子又巧妙地把話題轉移到自己想談的“王道”上去,婉轉地說:“無以,則王乎?”使宣王難以拒絕。

第二層:從“曰:‘德何如,則可以王矣?’”至“是以君子遠皰廚也”。孟子就宣王“以羊易牛”一事肯定宣王有不忍之心,有“保民而王”的思想基礎。以其自身行爲證明施行王道甚麼高不可攀的難事,建立宣王施行王道的信心。孟子以“百姓皆以爲愛也”一句使齊宣王陷入不能自圓其說的尷尬境地,緊接着又替他開脫,以“臣固知王之不忍”與之作對比,表明自己很瞭解宣王,博得了宣王的信任。

孟子再進一步爲宣王辯解:首先指出以羊易牛一事中,羊和牛其實沒有區別,同樣是“無罪而就死地”,指出宣王思想行爲上的矛盾,又一次使他陷入自己也不能解釋的困境中,一直逼得齊王說出“宜乎百姓之謂我愛也”的話來。然後再進一步爲他辯解,先分析齊宣王以羊易牛的原因﹕

1.眼見那牛驚慌顫抖的樣子,不忍殺它。

2.沒有見到羊受驚的樣子,故以羊換牛。指出這足以說明他有仁慈憐憫之心。最後點明“以羊易牛”一事與行仁政的共通點﹕皆有憐憫仁愛之心;皆有不忍見其它生命受苦及被殺害之心。而這正是“保民而王”的基礎。解決了齊王缺乏信心的問題。

第三層:從“王說”到“王請度之”。:闡述齊王之不王,是不爲也,非不能也的道理。

齊桓王已經承認了自己有不忍之心,相信自己可以行仁政。孟子於是就勢舉出力足以舉百鈞而不足以舉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見輿薪;爲長者折枝,語人曰﹕“我不能”等例子說明齊桓王只恩及禽獸,卻功不至於百姓,這是不肯行王道,而並非“不能”做到。他勸說齊宣王應把“不忍”之心,擴展至恩及百姓,統一天下的事業上去。接着孟子爲齊宣王指明的方向:推恩。推恩的方法﹕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2.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3.“刑于寡妻,至於兄弟,以御於家邦。”——舉斯心加諸彼,把恩惠推廣開去。

推恩的效果﹕推恩可以“莫之能御”,天下無敵。推恩可以使天下運於掌上。推恩足以保四海。推恩可以如古之人,能超越常人。不推恩則無以保妻子。

三、佈置學生朗讀第二部分

學生熟讀課文、自行翻譯。依據第一部分的方式總結規律。

教師點撥,檢查重點詞句翻譯。

四、提出問題,共同討論。

在孟子發出了“推恩”然後可以王天下的議論後,齊宣王並沒有樂意地表示要去實行,孟子面對的又一問題是什麼(揣測齊宣王此時的心理)?面對這一情況,孟子又是怎樣使齊宣王最終說出“我雖不敏,請嘗試之”的?

教師點撥:孟子用“抑王興甲兵,危士臣,構怨於諸侯,然後快於心與?”一激,使齊宣王說出心中想法,再解釋齊宣王“大欲”之意,故意提出“肥甘”、“輕暖”、“采色”、“聲音”、“便嬖”五項,旁敲側擊,逼出齊宣王的“大欲”:“欲闢土地,朝秦楚,蒞中國而撫四夷也。”

然後又用“緣木求魚”的比喻形象地說明了齊宣王要以區區之齊去戰勝八倍於自己的各諸侯國是多麼愚蠢,再以鄒楚之戰類比以一齊而戰諸侯,指出齊勝絕無可能。生動的比喻,到位的類比分析,徹底打碎了齊宣王的幻想,猶如當頭棒喝。使他看到欲王天下只有一條路可走,那就是“發政施仁”。

這一部分主要從反面論述了不施仁政的嚴重危害。最終讓齊宣王認識到:必須行王道。

齊桓晉文之事教學設計2

一、學練目標提示

[情感目標]

1、體悟孟子當仁不讓的治世精神。

2、領會孟子耐心細緻的工作態度和巧妙靈活的工作方法。

3、理解孟子的民本思想和同情廣大勞動人民的深切情懷。

[認知目標]

1、學習課文中重要的實詞、虛詞及句式。

2、學習孟子迂迴曲折的論辯方法。

3、學習比喻在文章中的運用和重要作用。

[技能目標]

1、能夠理順思路錯綜的文章的理路。

2、善於切分課文這樣的沒有明顯標誌的長文章。

3、能夠運用簡單的比喻進行論辯。

二、學練方法選擇

1、文體切入法。

作爲一部對話體的散文集中的代表篇目,自然有不同於其他文章的讀法。可以抓住對話體的特點切入課文,也可以抓住散文的特點切入課文。

(1)對話的每一句或每一段都具有多種功能:既要說明一個事實,一種情況,又要表明說話的目的,有時還要暗示與對話者的關係。所以,對話不僅要表現出說話人自己具體細緻的思想活動和性格特徵,而且還要能夠引發出即將發生談話內容。

對話語體,多采用形象描繪的修辭手法,給人以直接的形象直感,利於說明問題,在詞語的使用上,一般都帶有鮮明的感情色彩,有時伴有具體寫實的形象動詞,同時,簡潔、淺顯而又含蓄,要求有言外之意,話中有話,所謂弦外有音,給對方以思考的空間,或者利用多義詞,寄以豐富的潛在內涵。對話還要求明白自然,易於上口,所以,較多地運用一些語氣詞,並且愛用形象生動的羣衆口語,另外,句式簡短明快,多用散句和省略句,有時不夠完整。但對話體文章終究是經過加工的,它也有它匠心獨運的地方。

課文中孟子與齊宣王一來一往,對答不斷,基本上具備了這些特點。

(2)作爲散文,可以抓住課文樸素而優美的特點,從樸實無華的文字中去了解其中掩藏着的警句、妙語、比喻,去欣賞自由流利的散句中配置着的駢語儷句,比如促而嚴的短句和舒而緩的長句相配,勻稱凝重的整句與優美灑脫的散句相配,對這些詞句的理解,能幫助我們認識散文特有的韻律和風格。這也不失爲一種課文學習方法。

(3)此文還是一篇精彩的辯論。辯論最講究的就是技巧,一般的辯論可能會脣槍舌劍,或者攻擊對方的論點,或者攻擊對方的論據,或者攻擊對方的論證,把對方駁一個體無完膚,這當然是一種有效手段,但是,對待象齊宣王這樣的王公大人,如果不講究一點論辯方法,可能根本就達不到目的,因爲對方可以充耳而不作一聞。李斯的《諫逐客書》,好則好矣,可謂義正詞嚴,然而,比起《戰國策·鄒忌諷齊王納諫》來,似乎少了幾分機智,而比起《觸龍說趙太后》來,似乎更少了許多迂迴和曲折。孟子面臨的對象不同一般,要談論的話題也不同一般,嚴肅和枯燥兼而有之,如果不作精心安排,用心佈局,恐怕不可能會讓齊宣王心悅誠服地說出“吾昏,不能進於是矣。願夫子輔吾志,明以教我。我雖不敏,請嘗試之。”這番話來的。那麼孟子是怎樣說服齊宣王的呢?帶着這個問題去閱讀課文,我們將會領略到其中的迂迴曲折的論辯技巧的。

2、文采欣賞法。

學習文言文,當然可以採用一些傳統的誦讀法,但這篇課文即使照古法行之,也有一個特別的地方,那就是它的許多精彩的語段需要讀者在閱讀時切勿走馬觀花,而應該放慢腳步,靜下心來,細細品味。有的段落以生動的比喻論說難以講清的道理,有的段落用氣勢磅礴的排比,雄辯地證明自己的觀點,有的段落以深入淺出的類比分析醒人愚頑,有的段落則用樸實無華的語句展望未來。可以說奇思妙想在文章之中層出不窮,談話者閃爍的智慧的光芒引人入勝。細細品味,一定會感受到課文的特有的文采。

3、勝負預測法。

預測式讀書方法有多種,可以預測文章的內容,包括事件的過程和結果,人物的命運和歸宿,物質的現在和將來;也可以預測文章的寫作方法,比如,議論文,可以預測論證方法的選擇和使用,也可以預測論據的取捨和安排,還可以預測作者思路的曲折變化。預測法的第二步是對比原文,分析自己的預測有哪些相同或相近的地方,或者有哪些不同或錯誤的地方。第三步還可以閉上原文,重新回憶一遍,從而加深理解。

課文是孟子與齊宣王的一次談話,孟子的主要目的是讓樑齊宣王接收“保同而王”的王天下的思想,但是齊宣王卻沒有信心,談話當然不會很順利,那麼孟子能不能取得成功呢?閱讀時可以一步步作預測,看了孟子的話,預測齊宣王的反映,或者,看了齊宣王的話,預測孟子的反映。浙江電視臺有一個很有收視率的文藝節目“人生AB劇”,採用觀賞一節,討論一節的方式進行,生動有趣,懸念叢生,每一個場上的和場外的觀衆都能投入到對劇本的分析和探討之中去,這是一個很好的啓示。

這篇課文很長,如果不讀出一些趣味來,那真是一件受罪的事,而事實上,這篇課文卻是很精彩的,難道不值得我們花點心血去研讀嗎?

三、重點難點化解

1、課文內容和嚴密的理路

化解:本文記錄的是孟子和齊宣王的一次談話,孟子用迂迴曲折的方式,勸說齊宣王發揚仁術,放棄霸道,闡述了“保民而王”的仁政思想。

在理解課文的時候,首先必須弄清課文嚴密的理路。

課文篇幅較長,表面上散漫無紀,實際上始終圍繞“保民而王”這一中心論點層次清晰地步步深入,由齊宣王的不忍之心推出他有行王道的基礎,進而論述不行王道是不爲,而非不能。不爲王道是因其心存霸欲,所以又力論霸道的不可行及其危害,最後,才展開孟子的仁政藍圖,令齊宣王心動目眩,迫切希望實行王道,於是,孟子又向齊宣王說出了實行王道的具體措施。全文如滔滔江河,一氣呵成,順理成章,理直氣壯,氣勢磅礴,十分嚴密。

2、迂迴曲折的論辯藝術,是理解文章的又一重點

化解:要看清文章的三個波折。

第一個波折:孟子想向齊宣王道出自己的仁政理想藍圖,碰到的第一個難題是齊宣王的怕難心理。齊宣王認爲王天下很難,而霸天下則比較容易,所以,他說“德何如則可以王矣?”“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齊桓晉文之事》備課筆記教案齊桓晉文之事教案

針對齊宣王的這一認識,孟子從齊宣王的日常生活入手,巧妙地分析了“以羊易牛”的事,別具眼光地指出齊宣王不是吝嗇,而是有不忍之心,而這不忍之心正是保民而王的思想基礎。再說,孟子的這一番言說,也讓人聽得順耳。所以,齊宣王說“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心悅誠服地與孟子站到了同一條起跑線上來了。

第二個波折:齊宣王雖然在思想上解決了一些問題,但他又懷疑自己的能力。他說:“此心之所以合於王者,何也?”意思就是說自己還是沒有信心。

孟子針對這種思想上的疑難,採用了一組形象而生動的比喻進行說理。這就是“百鈞”、“輿薪”、“挾太山以超北海”、“爲長者折枝”等比喻,指出齊宣王完全有能力保民而王,只是沒有認真去做罷了。這就進一步從思想上爲自己陳述仁政理想學說鋪平了道路。

第三個波折:在孟子發出了“推恩”然後可以王天下的議論後,齊宣王並沒有樂意地表示要去實行,倒是對心中“大欲”念念不忘。那麼,他的“大欲”是什麼呢?這是孟子必須認識到並掃清的障礙,否則,王天下的大道理還是不能讓齊宣王聽到心裏去的。所謂能破才能立,就是這個道理。

孟子善於察言觀色,他從兩人一開始的談話中就始終沒有敢忘記齊宣王想霸天下的企圖,於是,他用“抑王興甲兵,危士臣,構怨於諸侯,然後快於心與?”一激,再故意提出“肥甘”、“輕暖”、“采色”、“聲音”、“便嬖”五項,旁敲側擊地襯托出齊宣王的“大欲”:“欲闢土地,朝秦楚,蒞中國,而撫四夷也。”然後,又用緣木求魚的比喻,徹底擊碎了齊宣王的迷夢。

文章中的這三個波折,呈現出迂迴曲折的特點,千迴百折,搖曳生姿,有時故意避開話題,有時故作頓挫,這都是由齊宣王認識上的曲折決定的,課文的這種準確的記錄,正好反映了文章高度的藝術水平,這是理解上的難點,更是理解上的樂點。

3、典範的語言,是學習上的一大重點,關鍵在於吸收。

齊桓晉文之事教學設計3

授課內容:《齊桓晉文之事》(第三課時)

教學目的:分析課文的論辯層次,培養學生分析文章層次的能力。擴展文言文段的閱讀理解,提高學生的文言閱讀能力。

教學重點:論辯層次和特點的分析

教學難點:論辯層次和特點的分析

輔助用具:ppt課件

教學方法:討論、分析

教學過程:

一、檢查學生背誦課文,以此導入授課內容

二、教師提示

論辯最講究的就是技巧,而孟子面臨的對象不同一般,要談論的話題也不同一般,嚴肅和枯燥兼而有之,如果不作精心安排,用心佈局,恐怕不可能會讓齊宣王心悅誠服地說出“吾昏,不能進於是矣。願夫子輔吾志,明以教我。我雖不敏,請嘗試之。”這番話來的。那麼孟子是怎樣說服齊宣王的呢?

三、學生討論問題,教師參與學生討論,形成互動;最終達成共識。

【明確】

第一步:轉移話題,把話題納入自己的軌道,明確王道的話題;

第二步:提出“保民而王”的觀點,肯定齊王的條件【仁心】;

第三步:宕開一筆,得出齊王“能而不爲”的結論,並證明其謬,斷其退路;

第四步:重拾話題,正面主張推己及人,推不忍禽獸之心於百姓,並將此作爲王道的途徑;

第五步:剖析齊王能行王道而不爲的真實目的及災難性後果,擺出具體措施。

四、組織學生閱讀、翻譯下列短文

孟子謂齊宣王曰:“王之臣有託其妻子於其友而之楚遊者,比及反也,則凍餒其妻子,則如之何?”王曰:“棄之。”曰:“士師(獄官)不能治士,則如之何?”王曰:“已之。”曰:“四境之內不治,則如之何?”王顧左右而言他。

五、師生共同歸納在上述兩文中表現的孟子論辯的共同點

引而不發 迂迴曲折

步步爲營 層層深入

跌宕起伏 邏輯嚴謹

環環相扣 水到渠成

六、佈置作業

本文是孟子的代表作品之一,頗能反映孟子散文結構嚴謹、中心突出、論點明確、說理充分、感情激越、氣勢磅礴的基本特色。本文是對話體議論文,孟子要在對話中使齊宣王接受自己的政治主張,就必須揣摸對方心理,誘使對方順着自己的思路,因此本文在寫作上具有自己獨特的特色--

齊桓晉文之事教學設計4

學習目標:

掌握文中出現的重點文言詞語和特殊句式,並歸納其規律;鑑賞本文出色的論辯藝術,品味辯駁技巧和修辭方法。

學習重點難點:

體味並分析文章在論證說理方面的獨到之處;

學習時數二課時

學習過程:

一、關於孟子:

1、孟子其人

孟子(前372—前289年),名軻,字子輿,戰國時鄒(現山東鄒縣東南)人。

孟子是戰國時儒家學派的代表人物,曾受業於子思(孔子的孫子)的門人,30歲左右收徒講學。44歲開始周遊列國,晚年回到家鄉講學著述,直到去世。後世統治者都把他作爲尊崇的偶像,到元、明時被稱爲“亞聖”。

2、《孟子》其書

《孟子》共七篇,分別爲《梁惠王》、《公孫丑》、《滕文公》、《離婁》、《萬章》、《告子》、《盡心》。各章又都分爲上下兩篇。作爲一部語錄體著作,它記錄的是有關孟子重要思想的`一些言論。 到南宋時,朱熹把它與《禮記》中的《大學》、《中庸》兩篇以及《論語》合爲“四書”,把讀經的傳統推向更加狹窄的衚衕,成爲後世(如明、清兩代)科舉考試八股文的唯一的取材依據。

3、孟子思想

①性本善(凡人都可以爲堯舜)

②民爲貴,社稷次之,君爲輕(民本)

③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封建時代士大夫出世進退的準則)

④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對國君傲然視之)

⑤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治於人者食於人,治人者食人,天下之通義也

[思考:爲什麼孟子的思想會被後世接受呢?]任何一種哲學,都會創立自己的理想世界。比起道家的小國寡民、佛家的因果報應來說,儒家的集大成思想家孟子的理想世界則誘人得多。孟子提出了一幅君民同樂、仁義並施的王道樂土和太平盛世的理想圖景。這對於王者來說,自然是最好不過了,有什麼比百姓歸附,國力強盛更令他們滿意的呢?對於老百姓來說,也是如此,有誰不樂意做太平盛世的人呢?

4、《孟子》的時代意義

當時的社會背景:

①爭地以戰,殺人盈野;爭城以戰,殺人盈城

②庖有肥肉,廄有肥馬;民有飢色,野有餓莩

時代意義:孟子的思想具有着明顯的進步性。其思想核心就是“民本思想”。民貴君輕,在今天看來,它至少包括重視國家利益,反對特權意識、保護人民等多方面的含義。這種社會變革時期的新觀念,正符合人民的願望,具有一定的人道主義精神,至今在我們的思想領域裏有着重大影響。孟子的追求是一種對社會出路的探索,他的求真的追求精神也是值得今天我們學習的。另外,《孟子》的散文成就極高,作爲文化精粹,我們當然有研究、借鑑、繼承和發揚的必要。

5、“王道”和“霸道”

這是先秦時代一對相對的概念。“王道”是儒家提出的以仁義治天下的政治主張;霸道指君主憑藉武力、刑法、權勢等進行統治。孟子所處的時代是沿着霸道的方向前進的,凡是行法家主張,講求耕戰,富國強兵,便取得勝利。司馬遷《史記孟子荀卿列傳》說:“當世之時,秦用商君,富國強兵。楚、魏用吳起,戰勝弱敵。齊宣王用孫子、田忌之徒,而諸侯東面朝齊。天下方務於合縱連橫,以攻伐爲賢;而孟軻乃述唐虞三代之德,是以所如者不合。”

二、朗讀課文,回答問題。

1、孟子和齊宣王談話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2、孟子的中心觀點是什麼?

3、在孟子發出了“推恩”然後可以王天下的議論後,齊宣王並沒有樂意地表示要去實行,孟子面對的又一問題是什麼(揣測齊宣王此時的心理)?面對這一情況,孟子又是怎樣使齊宣王最終說出“我雖不敏,請嘗試之”的?

三、掌握下列字詞

【道】仲尼之徒無道桓文之事者/此其爲饜足之道也

前一個是“稱道、稱讚”意,作謂語。後一個是“方法”意,作賓語。

【王】無以,則王乎?/則可以王矣?/保民而王/是心足以王矣/(故王)之不王,非……之類也/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都用作動詞,是名詞活用作動詞,“行王道統一天下”的意思。課文中其他的活用列舉如下: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刑于寡妻/危士臣/朝秦楚/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王語暴以好樂//今王鼓樂於此//舉疾首蹙□而相告曰/不嗜殺人者能一之/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是以君子遠庖廚也/(活用情況分別如下:“老”、“幼”兩詞(第一個)和“遠”字、“寒”字、“危”字都是由形容詞活用爲動詞;“刑”“樹”“衣”“語”“鼓”“疾”“朝”字都是名詞活用作動詞,其中還有些使動用法;有時數如“一”字也可活用作動詞。

【若】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若無罪而就死地也/王若隱其無罪而就死地,則牛羊何擇焉?/以若所爲,求若所欲/若是其甚與?/雖與這俱學,弗若之矣/

五個“若”字用法各不相同,分別相當於“像”、“好象”、“如果”、“你”、“比得上”等意思。

【是】是心足以王矣/無傷,是乃仁術也/是不爲也,非不能也/王之不王,是折枝之類也/吾何快於是!/王豈爲是哉?/其若是,孰能御之/不能進於是矣/及陷於罪,然後從而刑之,是罔民也。/是故,明君制民之產/其如是,孰能御之/爲是其智弗若與?曰:非然也/是以後世無傳焉/是以君子遠庖廚也/

“是”的用法其實就兩種:一爲指示代詞“這”的意思;一爲現代表示肯定和判斷的“是”字,但在使用中,因爲句中詞的次序等原因,理解上可能一時不好接受,但只要按語法關係稍作分析,便容易搞懂。

【然】然,誠有百姓者也/然則一羽之不舉/物皆然,心爲甚/然則王之所大欲,可知已/然則小固不可以敵大/則苗浡然興之矣/由水之就下,沛然誰能御之/爲是其智弗若與?曰:非然也/

七個句子中,獨立的“然”字,一般用作謂語,其意思應該是“對”或者“這樣”等意思;作形容詞詞尾的,其意定爲“……的樣子”;與其他虛詞連用的,一般用作連詞,其意爲“那麼”。

通假字:天下之慾疾其君者,皆欲赴□於王。/行旅皆欲出於王之塗/蓋亦反其本矣/刑於寡妻/王說曰:“詩云:‘他人有心,子忖度之。’”/將以釁鐘/無以,則王乎?/及陷於罪,然後從而刑之,是罔民也。/頒白者不負戴於道路矣/蚤起,施從良人之所之/由水之就下,沛然誰能御之/無或乎王之不智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

齊桓晉文之事教學設計5

一、教學目的和要求:

1、疏通文意,掌握文中出現的重點文言詞語和特殊句式,並歸納其規律;

2、初步瞭解文章大概思路。

二、教學重點和難點:

1、掌握“保”“愛”“道”等重點詞語;

2、掌握賓語前置的一般規律(倒裝句);

3、培養學生在淺易的問題上自主學習。

三、主要教法:問題討論法自主研讀

四、教具:實物投影。

五、過程:

(一)導語設計:

(二)解題:

戰國時期,列強紛爭,以征伐爲能事,各諸侯國都是野心勃勃地追求霸主的地位。對外連年征戰,對內盤剝人民,致使廣大人民過着苦難的生活。

而齊國在東方諸侯中又號稱強國,齊宣王野心勃勃,擴置學官,招攬學士,任其講學議論。孟子這時在齊宣王身邊供職。

於是孟子便在一次齊宣王問有關齊桓晉文稱霸之事的時候,針對當時的社會現實,闡發他的“發政施仁”、改革政治,實行王道的主張,這就是著名的《齊桓晉文之事》。

(三)研讀課文1——14節

(1)學生朗讀課文1——14節;

(2)指名學生翻譯課文;

(3)學生質疑;

(4)教師點撥歸納:

1、詞類活用:

(1)齊桓、晉文之事,可得聞乎:聞,使(我)聞;

(2)無以,則王乎?王,動詞,行王道以統一天下。

(3)王無異於百姓之以王爲愛也。異,對……感到奇怪。

2、特殊句式:

(1)臣未之聞也。

(2)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3)何由知吾可也?

(4)牛何之?

歸納:

賓語前置的條件:

A.疑問句中,疑問代詞作賓語,賓語前置;

B.否定句中,代詞作賓語;

C.用“之”或“是”將賓語提前,予以強調;

例如: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惟利是圖、惟命是從。

(5)宜乎百姓之謂我愛也(主謂倒裝)

看來老百姓說我吝嗇是應該的。

3、重要句子翻譯:

(1)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翻譯:通過安撫百姓實行王道,沒有誰能阻擋得了。

(2)百姓皆以王爲愛也,臣固知王之不忍也。”

——翻譯:老百姓都還以爲是您吝嗇,我本來就知道您是於心不忍呢!

(3)我非愛其財而易之以羊也,宜乎百姓之謂我愛也。

——翻譯:我並不是吝惜錢財纔拿羊去替換它(牛),看來老百姓說我吝嗇是應該的。

4、一詞多義:

愛 A.齊國雖褊小,吾何愛一牛(吝惜)

百姓皆以王爲愛也(吝惜)

B.吳廣素愛人(《陳涉世家》)(愛護)

愛其子,擇師而教之(愛護)

D.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愛蓮說》)

E.向使三國各愛其地,齊人勿附於秦(《六國論》)

道 A.仲尼之徒無道桓文之事者述說、談論

B.不足爲外人道也(《桃花源記》)說、講

C.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孟子·公孫丑下》)道義、道理

D.任重道遠路、道路

E.從酈山下,道芷陽間行(取道,動詞)

(四)作業

1、誦讀課文;

2、記憶重要的詞句。

齊桓晉文之事教學設計6

一、學習目標

1.疏通文意,積累掌握課文中重要的實詞、虛詞及句式。

2.瞭解孟子“保民而王”的仁政思想及“制民之產”的具體措施。

3.領會孟子耐心細緻的說理態度和巧妙靈活的論辯方法。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文意的理解。

難點:孟子迂迴曲折的論辯方法。

三、學習過程

1、預習新課

查閱資料,瞭解作者寫這篇文章的時代背景,通過知人論世,理解本篇文章。

(一)歷史背景:

戰國時期,列強紛爭,以征伐爲能事,各國諸侯國君都是野心勃勃地追求“蒞中國而撫四夷”的霸主地位。對外連年征戰,對內盤剝人民,於是就出現“爭地以戰,殺人盈野;爭城以戰,殺人盈城”(《孟子·離婁上》)的慘烈局面,致使廣大人民“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樂歲終身苦,凶年不免於死亡”,過着苦難的生活。而齊國在東方諸侯中又號稱強國,齊宣王子承父業,野心勃勃,在稷下擴置學宮,招攬學士,任其講學議論。孟子這時也以客卿的身份在齊宣王身邊供職。於是,孟子便在一次齊宣王問有關齊桓晉文稱霸之事的時候,針對當時的社會現實,闡發了他的“發政施仁”、改革政治、實行“王道”的主張,這就是著名的《齊桓晉文之事》。

(二)作者簡介:

孟子(約前372—前289),名軻,字子輿,戰國時鄒(今山東鄒城)人,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早年周遊列國,晚年返回家鄉,講學著述。

他繼承並發展了孔子的學說,主張“民貴君輕”,宣傳仁政,抨擊暴政,提出了一套比較完整的儒家政治思想。

孟子是戰國時期儒家學派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他的思想具有明顯的進步性。後世將孟子尊稱爲“亞聖”。

2、總體感知

本文共分爲三個部分:第一部分(開頭至“王請度之”):提出“王道”。

第二部分(“抑王興甲兵、危士臣”至“孰能御之”):論述霸道的危害。

第三部分(“王曰吾惛,不能進於是”至末尾):闡述實施王道的具體措施。

3、學習課文

(1)孟子並非真的不知道“桓文之事”,在《孟子》其他篇章中對此事都有所評價,那麼他爲什麼說“仲尼之徒無道桓文之事者”“臣未之聞也”呢聖人也會說謊麼

明確:齊桓公和晉文公都是“春秋五霸”之一,齊宣王問“桓文之事”的目的在於和孟子探討稱霸天下的辦法,孟子如果直接回答了,就必然會使話題與自己“行王道”的政治主張背道而馳,說服齊王的意圖便絕難實現了。所以,他巧妙地迴避了這個問題,用“臣未之聞也”這樣的話推掉了。這不是有意說謊,而是採用了避實就虛的戰術,抓住齊宣王的關注點,化被動爲主動,引導着齊宣王步步走向自己的王道路線了。

(2)明確“王道”和“霸道”。

明確:這是先秦時代一對相對的概念。“王道”是儒家提出的以仁義治天下的政治主張;霸道指君主憑藉武力、刑法、權勢等進行統治。孟子所處的時代是沿着霸道的方向前進的,凡是行法家主張,講求耕戰,富國強兵,便取得勝利。司馬遷《史記孟子荀卿列傳》說:“當世之時,秦用商君,富國強兵。楚、魏用吳起,戰勝弱敵。齊宣王用孫子、田忌之徒,而諸侯東面朝齊。天下方務於合縱連橫,以攻伐爲賢;而孟軻乃述唐虞三代之德,是以所如者不合。”

(3)詩云:“他人有心,餘忖度之。”齊宣王說這是“夫子之謂也”,“夫子言之,於我心有慼慼焉”。看來齊宣王對孟子比較信服了,那麼,孟子是怎麼達到這種效果的

明確:孟子知道,齊宣王看似饒有興趣地問自己:“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但是他的真正目的是想“王”天下,而且根本沒有“保民”的行動甚至想法。但是,孟子爲了能使談話進行下去,達到自己的遊說目的,便利用齊宣王“以羊易牛”這件小事中其“吾不忍其觳觫”的說法來大做文章,說這種“不忍之心”也就是仁愛的表現,這無疑是給齊宣王歌功頌德,博得對方的歡心,大大縮短了彼此的思想距離。

(4)孟子精心勸導齊宣王“推恩”於民,那麼能否依據孟子的論述談一下你對“推恩”的認識

明確:“恩”即恩情,“推”就是推廣,所謂“推恩”就是推廣自己的恩情。按照孟子前面的論述,“推恩”的基礎是國君具有“不忍之心”;“推恩”的做法就是以國君的“仁心”爲起點,使其發揚、推廣;“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刑于寡妻,至於兄弟,以御於家邦”,這兩句表明“推恩”的方式是由小及大,由近及遠,推己及人;而“推恩”的最終目的是團結自己的民衆,進而“王天下”。

(5)概括孟子論辯藝術的特點。

明確:(1)孟子說服齊宣王經歷了三個波折

①波折一:孟子想向齊宣王道出自己的仁政理想藍圖,碰到的第一個難題是齊宣王的畏難心理。

“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

針對齊宣王這一心理,孟子從齊宣王的日常生活入手,巧妙分析了“以羊易牛”的事,指出齊宣王有不忍之心,這不忍之心正是“保民而王”的思想基礎。於是,齊宣王說“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心悅誠服地與孟子站到同一邊來了。

②波折二:齊宣王雖然在思想上解決了一些問題,但他又懷疑自己的能力。

“此心之所以合於王者,何也?”意思就是說自己還是沒有信心。

孟子針對這種思想上的疑難,採用了一組形象而生動的比喻進行說理。這就是“百鈞”“輿薪”“挾太山以超北海”“爲長者折枝”等比喻,指出齊宣王完全有能力“保民而王”,只是沒有認真去做罷了,這就進一步從思想上爲自己陳述仁政主張鋪平了道路。

③波折三:在孟子發出了“推恩”然後可以王天下的議論後,齊宣王並沒有明確地表示要去實行,而是對心中“大欲”念念不忘。

“將以求吾所大欲也”。孟子善於察言觀色,他從兩人一開始的談話中就始終沒有忘記齊宣王想稱霸天下的企圖,於是,他用“抑王興甲兵,危士臣,構怨於諸侯,然後快於心與?”一激,再故意提出“肥甘”“輕暖”“采色”“聲音”“便嬖”五項,旁敲側擊地引出齊宣王的“大欲”:“闢土地,朝秦楚,蒞中國而撫四夷也。”然後,又用緣木求魚的比喻,徹底擊碎了齊宣王的幻夢。

(6)孟子政治理論裏面的理想社會是什麼樣的你認爲這種理想在當時能實現嗎爲什麼

明確:孟子描繪了一個人民安居樂業,社會道德高尚,既恬靜又和諧,帶有浪漫色彩的小農經濟社會。首先這個社會的核心人物——國君有仁愛之心,且能“推恩”於百姓;其次,國家有凝聚力,有吸引力,仕者、耕者欲至,商者、行者欲來,天下“疾其君者”欲歸附於之;再次,國家人民生活富足,百姓有恆產,足溫飽,知孝悌,懂禮節,不僅自己的家中安樂和睦,而且所有的人充滿愛心,整個社會不再有受難之人。總之,是國泰民安,天下太平。他的理想社會,與柏拉圖的“理想國”一樣,只能是烏托邦式的空想。在古代,尤其是在那樣一個“霸道”之風盛行的社會,是沒有實現的可能的。

四、自我檢測

1.(1)《齊桓晉文之事》中,孟子強調重視學校教育的句子是: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於道路矣

(2)《齊桓晉文之事》中,說明以身作則可以推廣到治理國家的句子是:刑于寡妻;至於兄弟;以御於家邦

(3)《齊桓晉文之事》中孟子用“五畝之宅;樹之以桑”兩句,指出“五十者可以衣帛”的前提條件。

2.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橫線處的語句,銜接最恰當的一項是(D)

在儒家傳統中,孔孟總是形影相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既有《論語》,則有《孟子》。

②孔曰“成仁”,孟曰“取義”,他們的宗旨也始終相配合。

③今人馮友蘭,也把孔子比作蘇格拉底,把孟子比作柏拉圖。

④既有大成至聖,則有亞聖。

⑤《史記》說:“孟子序詩書,述仲尼之意。”

A④②①③⑤B.①②④⑤③C.①④②③⑤D.④①②⑤③

解析:②句中有“也”字,應該放在①後才合適,故排除A項。③“今人馮友蘭”的說法應區別於其他四項另述,故應該考慮在B、D兩項中作選擇。④①都含有“既有”“則有”,排列在一起有整句效果,故選D項。

3.下列對文意的理解與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B)

A.孟子在文章的這個部分提出了自己的“仁政”的主張,這正是孟子的目的所在。

B.孟子在談話中首先從“養”“教”兩個方面概述了“仁政”的基本內容,這二者的關係是在施“教”的基礎上有“養”。

C.爲了進一步說服齊宣王,孟子在談話中提出了從田宅桑畜直到禮義庠序的王道仁政模式圖。

D.孟子的這一番話,充分體現了善於論辯、富有氣勢的特點。解析:“這二者的關係是在施‘教’的基礎上有‘養’”理解錯誤,應爲在“養”的基礎上有“教”。

4.請根據文意續寫兩個句子,保持與前文結構上的一致。

孟子,你爲了拯救天下蒼生,歷寒暑,驅車馬,宣仁政,置安危榮辱於度外。貧賤不能動搖你堅定的意志,縱使兩袖清風,你仍然胸懷一腔浩氣;富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威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你是天地間獨一無二的偉丈夫!

4.答案:不能腐蝕你純淨的心靈;縱使黃金萬兩;你仍然不改一世清白;不能壓低你高昂的頭顱;縱使泰山壓頂;你仍然堅守一脈正義

解析:本題考查仿寫和語言表達連貫的能力。要注意橫線前句子的特點,即模仿“……不能……你……,縱使……,你仍然……”的形式來進行仿寫。

齊桓晉文之事教學設計7

●說 課

孟子是繼孔子之後活動於戰國中期的一位儒學大師,他也曾周遊列國兜售儒家學說,但和孔子一樣,他的學說也百不一售。本文記敘的是孟子晚年第二次到齊國時和齊宣王的一次關於“王道”問題的談話。這是一次非常成功和精彩的遊說。在孟子的層層誘導之下,齊宣王側耳恭聽了儒家“保民而王”的“仁政”學說,雖然事後齊宣王並沒有付諸實施,但這恐怕要歸因於當時的社會發展大趨勢。在以兼併戰爭爲主要形式的動亂社會中,只有兼併才能實現社會的統一,才能結束戰亂,因此孟子所說的“王道”和“仁政”在當時是行不通的。可卻寫得很有特色,比較完整地表達了孟子的思想;而孟子在遊說的過程中所體現出來的高妙的論辯藝術,更使本文成了遊說的名篇。

本單元的學習最好是在第一單元結束之後,這樣學生學習就有了更爲廣闊的背景知識。高三學生學習古文不能再限於逐字落實翻譯,還應該擴展到思想與寫作的評價,甚至還要從文化的深度來加深理解。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學習課文中重要的實詞、虛詞及句式,能夠準確流暢地翻譯課文。

(2)學習孟子迂迴曲折的論辯方法。

(3)學習比喻在中的運用和重要作用。

●能力目標

研讀、鑑賞

(1)能夠理順思路錯綜的的理路。

(2)善於切分課文這樣的沒有明顯標誌的長。

(3)能夠運用簡單的比喻進行論辯。

●德育目標

孟子的主張

(1)體悟孟子當仁不讓的治世精神。

(2)領會孟子耐心細緻的工作態度和巧妙靈活的工作方法。

(3)理解孟子的民本思想和同情廣大勞動人民的深切情懷。

●教學重點

學習課文中重要的實詞、虛詞及句式,能夠準確流暢地翻譯課文。體味並分析在論證說理方面的獨到之處。

●教學難點

學習課文中重要的實詞、虛詞及句式,能夠準確流暢地翻譯課文。能夠理順思路錯綜的的理路。

●課時安排

二課時。第一課時主要朗誦並疏通課文,理解課文思想內容。第二課時,安排開展研究性學習。課前準備:佈置學生到圖書館或網上搜集孟子及其散文的有關資料進行研究,分析歸納,初步形成自己的某一個觀點。

●教學方法

1.提倡學生在淺顯容易的問題上的自主學習。

2.“品讀—欣賞”法。在學生自我疏通文字的基礎上抓住行文關鍵,提取精要部分,進行重點分析,充分展開對重點部分的學習。可以反覆誦讀、品味,教師引導深入分析。

3.深思、討論法,也可以看做是研究性學習。教師提出課題,課上給予學生必要的關於資料蒐集、篩選、運用的指導,引發課上的討論和課後的深入學習。

●教學用具

不拘形式的“預習提綱”。圖書館關於孟子的有關資料,學生網吧。

●預習要求

溫習本冊第4課《孔孟》,閱讀郭預衡的《孟子簡介》,標記要點:示例:孟子繼承並發展了孔子的仁政思想,其主要方面歸列如下:①民本主義思想;②邦國的主權在民;③民對不施仁政的暴君是可以不服從的;④政事以民爲歸宿;⑤用人以民意爲準:⑥國君應以保民爲職分;⑦施仁政應使百姓安居樂業;⑧孟子反對不義的戰爭。

指導學生本課的學習方法,預習課文:1.文體切入法。作爲一部對話體的散文集中的代表篇目,自然有不同於其他的讀法。可以抓住對話體的特點切入課文,也可以抓住散文的特點切入課文。2.文采欣賞法。本文有的段落以生動的比喻論說難以講清的道理,有的段落用氣勢磅礴的排比,雄辯地證明自己的觀點,有的段落以深入淺出的類比分析醒人愚頑,有的段落則用樸實無華的語句展望未來。可以說奇思妙想在之中層出不窮,談話者閃爍的智慧的光芒引人入勝。細細品味,一定會感受到課文的特有的文采。3.勝負預測法。預測式讀書方法有多種,可以預測的內容,包括事件的過程和結果,人物的命運和歸宿,物質的現在和將來;也可以預測的寫作方法,比如,議論文,可以預測論證方法的選擇和使用,也可以預測論據的取捨和安排,還可以預測作者思路的曲折變化。預測法的第二步是對比原文,分析自己的預測有哪些相同或相近的地方,或者有哪些不同或錯誤的地方。第三步還可以閉上原文,重新回憶一遍,從而加深理解。

●學習導航

第一課時

一、導入語

在兩千多年前,中國的思想領域曾經歷過一個輝煌的時代,產生過馳騁其想像、自由其意識、生髮其學說、論辯其觀念的諸子百家。孟子,以其思想的博大、政治的精通、現實精神的堅強和滔滔的雄辯口才,雄居“亞聖”之位,使儒學得以發展,“孔孟之道”不僅成爲儒學的代名詞,而且在某種意義上,成爲中國文化精神的旗幟。他的散文也對後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從這節課開始,我們將全面研究一下這位先賢的思想以及其光耀千古的論辯藝術。(板書:齊桓晉文之事)

戰國時期,列強紛爭,以征伐爲能事,各國諸侯國君都是野心勃勃地追求“蒞中國而撫四夷”的霸主地位。對外連年征戰,對內盤剝人民,於是就出現“爭地以戰,殺人盈野;爭城以戰,殺人盈城”(《孟子離婁上》)的慘烈局面,致使廣大人民“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蓄妻子;樂歲終身苦,凶年不免於死亡”,過着苦難的生活。而齊國在東方諸侯中又號稱強國,齊宣王子承父業,野心勃勃,在稷下擴置學宮,招攬學士,任其講學議論。孟子這時也以客卿的身份在齊宣王身邊供職。於是,孟子便在一次齊宣王問有關齊桓晉文稱霸之事的時候,針對當時的社會現實,闡發他的“發政施仁”,改革政治,實行“王道”的主張了,這就是本文所述故事的背景。

二、整體初讀

(一)角色模擬,通過朗讀大致瞭解課文內容和層次。

1.找一位文言功底不錯的同學朗讀齊宣王的“問話”,教師則朗讀孟子的“回話”。朗讀過程中,要隨時糾正誤讀、破讀。同時要求其他學生跟着默讀,逐漸進入角色。

2.分男女兩組分別朗讀“問話”與“回話”,要求不出現誤讀、破讀,並思考孟子和齊宣王這次談話的主要內容是什麼,結構層次作怎樣的安排。

(二)明確課文的內容和層次:

開頭至“王請度之”爲第一部分,主要寫齊宣王未實行王道,不是不能,而是不爲。

從“抑王興甲兵,危士臣”至“孰能御之”爲第二部分,從反面論述“霸道”的危害,敦促齊宣王徹底改弦易轍,放棄霸道,實行王道。

從“王曰:‘吾惛,不能進於是矣’”到篇末爲第三部分,闡述施行王道的具體措施。

三、疏通並理解課文

(一)字斟句酌,通過串譯積累文言實詞、虛詞及文言句式。

1.學習課文第一層(從開頭到“則王乎”)。閱讀之後要求能翻譯原文,懂得“是以”屬固定詞語,“臣未之聞也”屬賓語前置句;(已註釋的詞句屬特殊用法的要突出強調,下同)明確本層內容並板書:“切入點:‘霸道’,話題轉換:‘王道’。”

2.學習課文第二層(從“曰:德何如,則可以王矣”到“是以君子遠庖廚也”)。分角色朗讀,明確“保民而王”的政治主張,體會“以羊易牛”的闡發藝術,強調賓語前置句(“莫之能御”)、“之”字的區分(“臣固知王之不忍也”“牛何之”“王見之”)、兼詞“諸”字等知識點。明確本層內容並板書:保民而王。

3.學習課文第三層(從“王說”到“王請度之”),以練習代講解,“逼”着學生自學。

練習設計如下:

①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的字。

a.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這樣)

b.不爲者與不能者之形,何以異(區別)

c.是誠不能也(的確)

d.王之不王,是折枝之類也(行王道)

e.王請度之(估量)

②將下列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a.然則一羽不舉,爲不用力焉;輿薪之不見,爲不用明焉;百姓之不保,爲不用恩焉。

譯:這樣看來,一根羽毛拿不起來,是因爲不願用力;一車木柴看不見,是因爲不願用視力;百姓不被愛護,是因爲不願廣施恩澤。

b.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譯:尊奉自家的長輩,推廣開去也尊奉人家的長輩;愛撫自家的兒童,推廣開去也愛撫人家的兒童。

③孟子善於設喻論證。用“力舉百鈞而不能舉一羽”“明察秋毫之末而不見輿薪”來比喻(今恩足以及禽獸,而功不至於百姓者);用“挾太山以超北海”和“爲長者折枝”來比喻(故王之不王,是不爲也,非不能也)。請用原文作答。

④概括這段文字的大意,並用兩個字歸納孟子爲宣王指明的方向:

王之不王,是不爲也,非不能也推恩(板書)

4.學習課文第4層次“抑王興甲兵,危士臣”到“孰能御之”。

在熟讀課文、弄清文意的基礎上,重點點撥以下知識:

①使動用法:危(士臣)/朝(秦楚)

②一詞多義:抑(“抑王興甲兵”“抑爲采色不足視於目與”)/若(“以若所爲,求若所欲”“其若是”)。

③特殊句子:若是其甚與/何以異於鄒敵楚哉

5.學習課文第五層次“王曰:‘吾惛,不能進於是矣。’”到篇末。

結合高一學過的《寡人之於國也》(有一段文字基本相同),在“譯”字上作,在“背”字上下功夫。譯原文應重點提示“進”“願”“恆心”“仰”“俯”“謹”“孝悌”等詞語;背課文要抓住行文思路——使百姓有恆產,足以飽身養家,施以禮義道德教育。

內容理解:兩條實行仁政的基本措施:①制民之產,使民有五畝之宅,百畝之田;②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並板書)

(二)探究小結:本文中出現的疑問句比較多,請逐一挑選出來,進行分類總結。

示例:本文中出現的疑問句有一般疑問句和反問句。其中一般疑問句有:“齊桓、晉文之事,可得聞乎?”“德何如,則可以王矣?”“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不識有諸?”“彼惡知之?”“則牛羊何擇焉?”“獨何與?”“則王以爲孰勝?”。這些語句分別用下列疑問詞表疑問:乎、何、哉、諸、惡、焉、與(歟)和孰。其中“何”與“孰”是疑問代詞,其他是疑問語氣詞。中的反問句有“何可廢也?”“而王豈爲是哉?”“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爲也?”這些語句都是用疑問副詞來表反問的,分別是:何、豈、焉。

(三)學生對本課層次及內容小結

明確:從齊宣王的問題變化上可以看出他的關注點的變化,由此可見,孟子的誘導重點不斷深化,從這個角度來說,本文可以分爲五段:第一段從開頭到“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是提出中心的部分。第二段從“若寡人者”到“是以君子遠庖廚也”,主要論述“保民而王”的前提。第三段從“王說,曰”到“王請度之”,論述“保民而王”還要有推恩於民的具體行動。第四段從“抑王興甲兵”到“孰能御之”,旨在說明只有行王道纔是前途光明的。第五段從“王曰”到最後,主要是孟子闡述保民而王的具體措施。

(四)深入研習,欣賞品味。

請同學從文中找出承載孟子政治思想主張的語句,並說說自己的理解。

示例:從本課來看,孟子的“王道”和“仁政”包括兩個方面的基本內容:一是“保民”。即對人民不要一味壓榨,要採取保護的政策。“制民之產”,使人民得到耕種的土地:“樂歲終身飽,凶年免於死亡”,使人民得到溫飽。而後“申之以孝悌之義”,提高人民的精神境界,達到社會的安定。(富而後教)二是“敬德”“推恩”。孟子認爲,實現“王道”,實行“仁政”,關鍵在於國君,而且是在於國君的“德”。他說:齊宣王有“不忍”之心,“是心足以王矣”。可見,在他看來,“仁心”是“仁政”的基礎,而要真正實行仁政,便要“推恩”,即以“仁心”爲起點,使其發揚、推廣,由小及大,由近及遠,推己及人以國君的高尚道德來感化人民,提高社會的道德水準。

(還可以從一些人們常見的句子的分析理解並延伸開去,如“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不爲”與“不能”之別等)

(五)下面列出了孟子因勢利導,說服齊宣王採納“保民而王”的主張的過程。請根據課文,梳理思路,體會《孟子》的論辯特色,填寫其他的空白。

第一步引導:引導宣王拋開霸道而談王道。內容要點:“無以,則王乎?”“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引導方法:抓住宣王想統治天下的心理

第二步引導:引導宣王認識自己有“保民而王”的條件。內容要點:“臣固知王之不忍也。”“是乃仁術也。”引導方法:舉出以羊易牛的事例。

第三步引導:引導宣王認識“不忍之心”爲什麼合於“保民而王”的條件。內容要點:“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運於掌。”“推恩足以保四海。”引導方法: A 。

第四步引導:爲宣王進一步說明沒有施行“保民而王”並非不能而是“不爲”。內容要點:“今恩足以及禽獸,而功不至於百姓者,獨何與?”“百姓之不見保,爲不用恩焉。故王之不王,不爲也,非不能也。”引導方法: B 。

第五步引導:指出宣王的大欲,並明言“以若所爲”則“大欲”不能實現。內容要點:“抑王興甲兵,危士臣,構怨於諸侯,然後快於心與?”“王之所大欲,可知已。欲闢土地,朝秦楚,蒞中國,而撫四夷也。以若所爲,求若所欲,猶緣木而求魚也。”引導方法: C 。

第六步引導:引導宣王認識行霸道必敗,行王道必勝的道理,要他採用“保民而王”的主張。內容要點: D 。引導方法:舉鄒楚之戰說明行霸道必敗(以小敵大,以寡敵衆,以弱敵強是自取其敗);再舉“天下歸心之狀”說明行“王道”必勝。

第七步引導:闡述“保民而王”的具體措施。內容要點: E 。

(答案要點:A.引《詩經》“刑于寡妻,至於兄弟,以御於家邦”說明“推恩”與“保民”的關係。B.以“挾太山以超北海”“爲長者折枝”爲喻,說明民之未保,“非不能”,實“不爲”。C.以“緣木求魚”爲喻D.“小固不可以敵大,寡固不可以敵衆,弱固不可以敵強,海內之地,方千里者九,齊集有其一,以一服八,何以異於鄒敵楚哉!蓋亦反其本矣。”“今王發政施仁,使天下仕者皆欲立於王之朝,耕者皆欲耕於王之野,商賈皆欲藏於王之市,行旅皆欲出於王之塗;天下之慾疾其君者,皆欲赴訴於王。其若是,孰能御之!”E.“五畝之宅,樹之以桑”“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百畝之田,勿奪其時”“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

●板書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