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數學奧數反思

無論市井坊間對奧數持有怎樣的態度,學界對奧數的批判與反思從未停止。就在黃吉虎炮轟奧數前不久,中科院院士、著名基礎數學家楊樂在南京表示,國小生“全民奧數”是走上邪路,除了加重學生負擔讓學生厭惡數學,沒有其他好處。再往前看,當今國內數學界的泰斗級人物吳文俊院士曾痛心疾首地表示,奧數是“害人,害數學”!

關於數學奧數反思

數學是做研究,而奧數則是做題目。中國小階段的數學教育仍然是基礎教育,作爲基礎學科的數學,它提供給學生的應該是一種思維工具和思維方法,而奧數只是教給學生解題的技巧。奧數題目越出越難、越出越偏,由於缺乏一種獨立的思考能力,學生只得大量、重複地去做更多的試題,以期靠記憶力而不是靠能力去解決問題。奧數之所以在業界批判與坊間質疑中日漸火爆,應試教育的大環境無疑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近年來,多地教育部門都曾發佈通知,明確禁止把奧數與“小升中”掛鉤。出人意料的是,不僅網絡調查的結果對此表示不樂觀,有些家長還明確表示反對,有家長甚至提出:“奧數再不好也比拼爹好。”這種尷尬的現狀,何嘗不是因爲其對應着龐大的需求?“奧數熱”涉及中國小擇校問題,根本原因是優質教育資源不足。在教育資源分配不均的環境中,重點兩字本身就意味着對資源的佔有及分配優勢,相比起擇校費等龐大開支,奧數班雖然代價不菲,但終究還是要便宜很多。既然躋身重點學校依然要靠“拼”來完成,“拼奧數”顯然比“拼爹”要容易得多。在此背景下,無論是數學大家的忠告,還是市井坊間的非議,都無法阻止家長奮力一搏的衝動,充其量不過是加劇了他們咬牙去“拼”的焦慮和不安。奧數禁令多年的無功而返,無疑正源於此。

時至今日,奧數熱已不僅僅是一個教育問題,而演繹爲一個不折不扣的社會問題。在奧數畸形升溫的過程中,我們見證了資源分配不均所造就的`民意焦慮,見證了優勢資源“馬太效應”的愈演愈烈,見證了逼仄的上升通道中人聲鼎沸、人人自危。所有的這一切,顯然不是僅憑一道叫停奧數的禁令所能解決的。奧數充其量不過是重點學校篩選生源的一道門檻,只要學校之間依然存在名分與實力的差距,而教育資源仍舊是以此爲標準實施分配,僧多粥少的現狀幾乎不可避免會產生准入門檻。在此前提下,即使叫停了奧數,難免還會有新的項目取而代之。從這種意義上看,業內的批評顯然不如社會的反思,叫停奧數,不如先改變教育資源分配不公的現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