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政治考點知識歸納總結(精選6篇)

高三的文科生在複習政治這門科目的時候,要把政治書的每個知識點記熟,尤其是重要的考點,這個是必須要熟記於心的,做題的時候做的手到擒來。下面是本站小編爲大家整理的高中政治知識,希望對大家有用!

高三政治考點知識歸納總結(精選6篇)

高三政治考點知識歸納總結 篇1

1.從政治生活角度分析,公民爲什麼要做某一件事?

怎樣做某一件事?

(1)公民爲什麼要自覺參與?

①必要性:我國國家性質、人民地位、公民權利。

②重要性:第一,對公民——有利於增強主人翁意識,提高政治參與的熱情、能力,真正行使(實現)自己的民主權利。第二,對社會或國家——有利於保障人民當家作主的權利和地位,促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和社會主義政治文明的發展,現代化及各項事業的發展。有利於密切黨和政府與人民羣衆的聯繫,維護社會穩定,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

(2)公民應如何參與政治生活?

①內容:行使民主權利,履行政治性義務;參與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監督、民主管理等。

②要求:宏觀上把握——依法有序的參與;中觀上把握——堅持公民參與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則;微觀上把握——各種民主方式的具體內涵、途徑(渠道)和要求。

2.從政治生活角度分析,政府爲什麼要做某一件事?

怎樣做某一件事?

(1)政府爲什麼要做某一件事?

①國家性質決定和政府性質決定。

②是政府爲人民服務宗旨和貫徹對人民負責原則的需要。

③是政府某種職能(政治、經濟、文化、社會公共服務)的內在要求。

④是政府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踐行“三個代表”的需要。

⑤是推進社會主義政治文明建設的需要。

(2)政府怎樣做某一件事?

①履行職能:切實履行好自己的職能,把該管的事情真正管好。 ②堅持原則:堅持對人民負責的原則。政府應堅持爲人民服務的工作態度,樹立求真務實的工作作風,堅持從羣衆中來到羣衆中去的工作方法。

③依法行政:堅持依法行政,才能提高行政管理水平。

④接受監督:健全權力運行的制約和監督體系,自覺接受人民監督。

⑤堅持科學、民主決策、依法決策。

3.人大代表爲什麼這樣子做或怎樣完成一件事

(1)人大代表爲什麼要這樣做?

①法律地位決定的(國家權力機關的組成人員)。

②是行使權利的表現(審議權、提案權、質詢權、表決權)。

③是履行義務的需要(遵守法律;保守機密;聯繫羣衆;接受監督)。

④體現與人民的關係(產生、負責、服務、監督)。

(2)人大代表應該怎樣做?

①積極行使權利。

②自覺履行好義務。與人民羣衆保持密切聯繫,聽取和反映人民羣衆的意見和要求,爲人民服務,對人民負責,接受人民監督。

③增強履職意識,提高履職能力

4.黨爲什麼要做某一件事?

怎樣做某一件事?

(1)黨爲什麼要做某一件事?

①黨的性質(兩個先鋒隊)和宗旨(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等決定的;

②黨的執政地位(執政黨,領導核心)決定的;

③黨的作用(三個只有才能)決定的;

④是黨加強自身建設的需要;

⑤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需要。

(2)黨怎樣做某一件事?

①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指導地位;

②完善三種執政方式(科學、民主、依法執政);

③堅持以人爲本的執政理念,發揮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

④堅持黨的領導方式,加強黨的建設,提高黨的執政能力;

⑤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

5.我國在對外關係方面爲什麼和怎麼做?

(1)爲什麼

①必要性:主權國家的權利和義務;我國實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國家性質和國家利益決定國際關係;國際形勢的要求(符合時代潮流、符合多極化趨勢);符合聯合國的宗旨和原則。

②意義:對我國,提升國際地位、展示負責任的大國形象,增強我國的綜合國力,爲現代化建設創造良好的國際環境等等。對世界,促進世界和平與發展;建立公正、合理的國際新秩序;推進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和國際關係民主化;推動建設持久和平、共同繁榮的和諧世界。

(2)怎麼做

①國際社會成員:積極履行不侵犯別國、不干涉他國內政,以和平方式解決國際爭端的義務,自覺遵守聯合國憲章的宗旨和原則。

②國際競爭的實質:抓住戰略機遇,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進程,增強綜合國力,提高我國的國際影響力。

③國際形勢:反對強權政治,建立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推動世界向多極化方向發展。

④國際關係:維護自身利益的同時,尊重他國正當利益,維護各國人民的共同利益;堅持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基礎上同所有國家發展友好合作。

⑤外交政策:堅持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

高三政治考點知識歸納總結 篇2

1.怎樣做到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

(1)要堅持主觀與客觀具體的、歷史的統一。

(2)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解放思想、與時俱進,以求真務實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質和規律,在實踐中檢驗和發展真理。

(3)把發揮主觀能動性和尊重客觀規律結合起來,把高度的革命熱情同嚴謹踏實的科學態度結合起來。

(4)既要反對誇大意識能動作用的唯意志主義,又要反對片面強調客觀條件,安於現狀、因循守舊、無所作爲的思想。

(5)從辯證法角度:承認聯繫的普遍性、客觀性、多樣性,把握事物存在和發展的各種條件;用發展的眼光看問題, 把握變化的客觀實際;堅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堅持用全面的觀點看問題,一分爲二地對待客觀實際。

2.如何運用唯物論的知識分析問題 唯物論常用的觀點

(1)物質決定意識,意識是物質的反映,要求我們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

(2)意識對改造客觀世界具有指導作用。正確的意識能夠促進客觀事物的發展,錯誤的意識對事物的發展起阻礙作用。要求我們自覺樹立正確的思想意識,克服錯誤的思想意識。

(3)規律具有客觀性,它的存在和發生作用是不以人的意志爲轉移的,要求我們必須遵循規律,按客觀規律辦事。尊重規律是正確發揮主觀能動性的前提,發揮主觀能動性是認識和利用規律的條件,要求我們把尊重客觀規律和發揮主觀能動性結合起來。

3.如何運用聯繫的觀點分析問題

(1)聯繫具有普遍性,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處於普遍聯繫之中。要求我們用聯繫的觀點看問題。

(2)聯繫具有客觀性,它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爲轉移。要求我們從事物固有的聯繫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觀隨意性。

(3)聯繫具有多樣性,要求我們善於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發展的各種條件,堅持一切以時間、地點和條件爲轉移。

(4)整體和部分相互聯繫、密不可分,要求我們樹立全局觀念,立足整體,統籌全局,選擇最佳方案,實現整體的最優目標;同時必須重視部分的作用,用局部的發展推動整體的發展。

(5)整體和部分的關係在一定意義上就是系統和要素的關係,掌握系統優化的方法,要着眼於事物的整體性,注意遵循系統內部結構的有序性,注重事物內部結構的優化趨向。

4.如何運用發展的觀點分析問題

(1)一切事物都是變化發展的,要求我們用發展的觀點看問題。

(2)發展的實質是新事物代替舊事物。

(3)事物發展的途徑——前進性與曲折性的統一。

(4) 事物發展的狀態——量變與質變的統一。

(5)事物發展的原因——內因與外因的統一。

(6)任何事物都是絕對運動和相對靜止的統一,事物的變化發展是有規律的。

5.如何運用矛盾分析法解決問題

(1)矛盾即對立統一,要求我們堅持一分爲二的觀點。

(2)矛盾具有普遍性,要求敢於承認矛盾,分析矛盾,勇於揭露矛盾,找出正確的方法解決矛盾。

(3)矛盾具有特殊性,要求我們做到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4)主次矛盾與矛盾的主次方面要求我們堅持兩點論和重點論的統一。

高三政治考點知識歸納總結 篇3

1. 我們在分析國際和國內社會政治現象時,必須運用階級分析方法。

2. 主權是國家的根本屬性。

3. 國家是運用強制力量爲社會謀福利的。

4. 國家是社會各階級進行階級統治的政治權力機構。

5. 講國家利益就是講階級利益。(有一定道理,但把二者等同是錯誤的,實質的是統治階級的利益)

6. 國家性質決定統治階級的性質。

7. 國家性質決定政黨的性質。

8. 國家性質決定執政黨的性質。

9. 民主是實行多數人的統治,是指社會中的多數人。

10. 民主適用於統治階級,被統治階級沒有任何民主權利可言。

11. 民主制國家不存在專政。

12. 國家履行國家職能的根本目的就是爲了維護廣大人民羣衆的根本利益。

13. 資本主義國家的國家基本的對外職能包括保衛職能、交往職能和侵略職能。

14. 無產階級專政的社會基礎是工農聯盟。

15. 我國現階段的主要矛盾是階級矛盾。

16. 維護社會治安只屬於社會公共服務職能。

17. 中國共產黨履行組織領導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的職能。

18. 政協有組織和領導經濟建設的職能。

19. 社會各個階級歷來都十分重視政權組織形式的問題,不斷完善自己國家的政體。

20. 國體決定政體,因此國體相同,政體一定相同。

21. 政體的一般類型是君主立憲制和民主共和制。

22. 資本主義國家中議會中的議員都是由公民選舉產生的。

23. 實行議會制君主立憲制的國家主要有英國、日本、泰國、比利時、西班牙、瑞典、挪威和印度。

24. 多數資本主義國家採用的政體是議會制立憲制。

25. 若立法機關產生行政機關則是議會制共和制,反之則是總統制共和制。

26. 議會共和制中總統也擁有實權。

27. 典型的議會制共和制的國家有意大利、德國、日本、芬蘭、奧地利、印度、新加坡、新西蘭等。

28. 法國、印尼的政體是總統制共和制。

29. 議會制共和制國家中政黨或政黨聯盟只要在總統選舉中獲勝就可以組閣了。

30. 我國的政權組織形式是人民代表大會。

31. 人民代表大會是我國的最高權力機構和法律監督機關。

32. 人大的職權有以下幾類:立法權、決定權、任免權和質詢權。

33. 人大有監督權,是我國的法律監督機關。

34. 在我國,各級人大及其常委會行使國家立法權。

高三政治考點知識歸納總結 篇4

1、政體基本內涵

(1)含義:指國家政權的組織形式,即統治階級採取何種形式來組織自己的政權機關。

(2)政體的決定因素:國體、歷史條件、階級力量對比、傳統習慣、國際環境影響等。

(3)國體和政體的關係:

是內容與形式的關係,國體決定政體,政體反映國體。適當的健全的政體,對維護和鞏固統治階級的統治地位有着重要的作用。

(4)基本類型:君主立憲制,民主共和制[比較議會君主立憲制和議會共和制(異同)。比較總統共和制和議會共和制(異同)。(內容略,詳見課本P20~23)]

2、我國的政體(人民代表大會制):

(1)人民代表大會:全國人大、地方人大的.性質及職權

①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是我國的最高國家權力機關。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職權:最高立法權、最高決定權、最高任免權、最高監督權。

②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是地方各級國家權力機關。決定本行政區域內的一切重大問題。

(2)民主集中制是人大制度的組織和活動的基本原則。

(3)人民代表:法律地位、產生、權利及義務

①人民代表是國家權力機關的組成人員(性質和法律地位)

高三政治考點知識歸納總結 篇5

1.國家的根本屬性

階級性

2.我國的國家性質

我國是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爲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

3.我國人民民主專政的本質和特點

(1)本質是:人民當家作主。

(2)特點是:在於對佔全國人口絕大多數的人民實行民主,對極少數敵視和破壞社會主義事業的敵對分子實行專政。

4.我國人民民主的特點

(1)廣泛性。(表現在:民主主體和民主權利的廣泛性。)

(2)真實性。(表現在:人民當家作主的權利有制度、法律和物質的保障;廣大人民的利益得到日益充分的實現。)

5.我國公民的政治權利和義務

(1)公民享有的基本政治權利:

①選舉權和被選舉權

②政治自由

③監督權

(2)公民應當履行的政治性義務:

①維護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

②維護國家安全、榮譽和利益。

③遵守憲法和法律。

④服兵役和參加民兵組織。

6.我國公民參與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則

(1)堅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則。

(2)堅持權利與義務統一的原則。

(3)堅持個人利益、集體利益與國家利益相結合的原則。

7.選舉方式

直接選舉、間接選舉、等額選舉、差額選舉(要學會區別)

8.公民參與民主決策的方式及意義

(1)方式有: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專家諮詢制度、社會公示制度、社會聽證制度。

(2)意義有:

有助於決策者民主決策。

有助於決策者科學決策;

有利於促進公民對決策的理解,推動決策的實施;

有利於提高公民參與公共事務的熱情和信心,增強公民的社會責任感。

9.農村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的性質

基層羣衆性自治組織。

10.民主監督的渠道和方式

(1)信訪舉報制度

(2)人大代表聯繫羣衆制度

(3)輿論監督制度

(4)民主監督的新形式、新方法:監督聽證會、民主評議會、網上評議政府。

11.民主監督的意義

(1)有利於改進國家機關和國家工作人員的工作;

(2)有助於激發廣大公民的主人翁精神。

12.公民應怎樣負責地行使監督權利?

(1)公民要敢於同邪惡勢力進行鬥爭,勇於使用憲法和法律賦予自己的監督權。

(2)公民要依法行使自己的權利採取合法的方式,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不能干擾公務活動。

13.政府的性質和職能

(1)性質是:是國家權力機關的執行機關,是國家行政機關。

(2)職能有:

保障人民民主和維護國家的長治久安職能;

組織社會主義經濟建設職能;(具體方式是:經濟調節、市場監管、社會管理、公共服務)

組織社會主義文化建設職能;

提供社會公共服務職能;

14.我國政府的宗旨

爲人民服務

15.我國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則和具體要求

(1)基本原則是:對人民負責。

(2)具體要求是:堅持爲人民服務的工作態度、樹立求真務實的工作作風、堅持從羣衆中來到羣衆中去的工作方法。

16.公民求助政府的途徑及意義

(1)途徑有:開設熱線電話;設立信訪部門;推行電子政務;依法建立行政裁決、行政複議和行政訴訟制度。

(2)意義有:有助於解決自己的困難,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有助於政府不斷改進工作。

17.政府依法行政的意義

(1)有利於保障人民羣衆的權利和自由。

(2)有利於增強政府的威信。

(3)有利於提高行政管理水平。

(4)有利於推進社會主義民主法制建設。

18.提高政府依法行政水平的要求

合法行政、程序正當、權責統一。

19.對政府權力進行制約和監督的途徑及意義

(1)途徑有:

健全制約和監督體系(一靠民主、二靠法制);

建立全面的行政監督體系(區別外部體系和內部體系各有哪些?)

(2)意義有:

政府只有接受監督,才能更好地合民意、集民智、聚民心,作出正確的決策;

才能提高行政水平和工作效率;

才能防止濫用權力、以權謀私等腐敗行爲;

才能真正做到權爲民所用,造福於人民。

20.人民代表大會的性質、職權

(1)性質是:我國的國家權力機關。

(2)職權有:立法權、決定權、任免權、監督權。

2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性質、地位、常設機關、職權

(1)性質是:最高國家權力機關,也是我國唯一的立法機關。

(2)地位(與其他國家機關的關係)是:在我國的國家機構中居最高地位,其它國家機關都由它產生,對它負責,受它監督。(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是地方各級國家權力機關)。

(3)其常設機關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

(4)職權有:最高立法權、最高決定權、最高任免權、最高監督權。

22.我國的政權組織形式和根本政治制度,其組織活動的原則和基石

(1)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會制度

(2)組織和活動原則是:民主集中制

(3)基石是:人民代表大會

23.人大代表的產生和職責

(1)人民代表產生方式有兩種:全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設區的市(自治州)的人民代表大會的代表實行間接選舉;縣(自治縣、不設區的市、市轄區、鄉、民族鄉、鎮)的人民代表大會的代表實行直接選舉。

(2)職責是:

人民代表的權利:審議權、表決權、提案權、質詢權等。

人民代表的義務:協助憲法和法律的實施,與人民羣衆保持密切聯繫,聽取和反映人民的意見和要求,努力爲人民服務,對人民負責,受人民監督。

24.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優勢

(1)保障了人民當家做主;

(2)動員了全體人民投身於社會主義建設;

(3)保證了國家機關協調高效運轉;

(4)維護了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

25.爲什麼要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和執政地位?

(1)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和執政地位是中國人民作出的歷史性選擇,歸根到底是由中國共產黨的性質和宗旨決定的。

(2)只有堅持黨的領導,才能始終保持現代化建設的社會主義方向;才能維護國家的統一和民族的團結,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創造穩定的社會環境;才能最廣泛、最充分地調動一切積極因素搞好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

26.中國共產黨的性質、宗旨和執政方式

(1)性質是:中國共產黨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

(2)宗旨是: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

(3)執政方式是: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是基本方式)。

27.我國的政黨制度和基本內容

(1)我國的政黨制度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

(2)基本內容有:

通力合作的友黨關係:中國共產黨是執政黨,各民主黨派是參政黨,中國共產黨與各民主黨派是通力合作、共同致力於社會主義事業的親密友黨。

多黨合作的首要前提和根本保證: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

多黨合作的基本方針:長期共存、互相監督、肝膽相照、榮辱與共。

多黨合作的根本準則:遵守憲法和法律。

多黨合作的重要機構: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

28.人民政協的性質、職能和主題

(1)性質:人民政協是共產黨領導的、具有廣泛代表性的愛國統一戰線組織,是我國政治生活中發揚社會主義民主的重要形式。

(2)職能: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參政議政的職能。

(3)主題:團結和民主

29.我國處理民族關係的基本原則

堅持民族平等、民族團結和各民族共同繁榮。

30.我國處理民族關係的基本政策和核心內容

(1)基本政策: 民族區域自治制度;

(2)核心內容是:自治權(包括立法自治權、變通執行權、經濟自治權、文化管理自治權)。

31.我國民族自治地方和民族自治機關

(1)民族自治地方:分自治區、自治州、自治縣三級。(民族鄉不屬於民族自治地方,是與鄉、鎮平級的行政單位)

(2)民族自治機關:是指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會和人民政府。

32.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優越性有哪些?

①有利於維護國家統一和安全。

②有利於保障少數民族人民當家作主的權利。

③有利於發展平等、團結、互助的社會主義民族關係。

④有利於促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蓬勃發展。

33.我國的宗教政策

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它包括:

①國家保護正常的宗教活動;

②我國政府依法管理宗教事務;

③我國宗教堅持獨立自主自辦的原則;

④我國積極引導宗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

34.主權國家的構成要素及權利和義務

(1)構成要素:人口、領土、政權、主權,其中主權是國家的生命和靈魂。

(2)主權國家享有的權利: ①獨立權 ②平等權 ③自衛權 ④管轄權

(3)主權國家履行的義務:不侵犯別國,不干涉他國內政,以和平方式解決國際爭端。

35.聯合國的性質、宗旨、作用

(1)性質:最具代表性的世界性政府間的國際組織。

(2)宗旨:維護國際和平與安全,促進國際合作與發展。

(3)作用:維護世界和平與安全;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實行人道主義援助等。

36.國際關係的內容、形式和影響因素

(1)內容:政治關係、經濟關係、文化關係、軍事關係

(2)基本形式:競爭、合作和衝突

(3)決定因素:國家利益是影響國際關係的決定性因素。(維護國家利益是主權國家對外活動的動因和歸宿。國家間的共同利益是國家合作的基礎,而利益的對立是引起國家衝突的根源)。

37.當今時代的主題

和平與發展

38.維護和平、促進發展的有效途徑

建立以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爲基礎的國際新秩序。

39.當今國際競爭的實質

以經濟和科技爲基礎的綜合國力的較量。

40.我國的外交政策是什麼?由什麼因素決定?其基本內容有哪些?

(1)是什麼: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2)影響因素:由我國的國家性質和國家利益決定。

(3)基本內容是:

基本目標:維護我國的獨立和主權,促進世界的和平與發展;

宗旨: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

基本立場:獨立自主;

我國對外關係的基本準則: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包括互相尊重主權和領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內政、平等互利、和平共處。)

高三政治考點知識歸納總結 篇6

【生產、勞動與經營】

1、生產決定消費

(1)生產決定消費的對象、方式、質量和水平

(2)生產爲消費創造動力

2、消費反作用生產

(1)消費是生產的目的,消費使生產得以真正地完成。

(2)消費所形成的新的需要,對生產的調節和升級起着導向作用。

(3)消費是生產的動力。一個新的消費熱點的出現往往會帶動一個產業甚至幾個相關產業的出現和成長。

(4)消費爲生產創造出新的勞動力,能提高勞動力的質量,提高勞動者的生產積極性。

3、如何大力發展生產力

(1)全面深化改革,推動生產關係同生產力、上層建築同經濟基礎相適應,推動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

(2)堅持黨的領導,堅持發展是硬道理的戰略思想,牢牢扭住經濟建設這個中心,聚精會神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

(3)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全面提高勞動者素質;

(4)加快科學技術的發展,大力推動科技進步和創新。

4、國有經濟的地位

是我國國民經濟的支柱,它掌握着國家的經濟命脈,在國民經濟中的主導作用,這一主導作用主要體現在控制力上,即體現在控制國民經濟發展方向、控制經濟平穩運行的整體態勢、控制重要稀缺資源的能力上。在關係國民經濟命脈的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國有經濟必須佔支配地位。

5、堅持公有制爲主體多種所有制共同發展的必然性:

①公有制爲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是和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生產力發展不平衡、多層次的狀況,符合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

②實踐證明它有利於促進生產力的發展、有利於增強綜合國力、有利於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6、非公有制經濟的地位作用

公有制和非公有制經濟都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都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基礎;

各種非公有制經濟在支撐經濟增長、促進創新、擴大就業、增加稅收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收入與分配】

1、爲什麼要堅持按勞分配爲主體?

(1)實行按勞分配,是由我國現實的經濟條件決定的:①生產資料公有制是實行按勞分配的前提;②社會主義公有制條件下生產力的發展水平是實行按勞分配的物質基礎;③社會主義條件下人們勞動的性質和特點是實行按勞分配的直接原因。

(2)實行按勞分配,有利於充分調動勞動者的生產積極性和創造性,激勵勞動者努力學習科學技術,提高勞動技能,從而促進社會生產的發展。

(3)公有制在國民經濟中佔主體地位,決定了按勞分配在我國所有分配方式中佔主體地位。

2、怎樣實現收入分配的公平?

①堅持和完善按勞分配爲主體、多種分配方式並存的分配製度,是實現收入分配公平的制度保證。

②增加居民收入,着重保護勞動所得,提高居民收入在國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努力實現居民收入增長和經濟發展同步、勞動報酬增長和勞動生產率提高同步,是實現社會公平的重要舉措。

③再分配更加註重公平是實現社會公平的另一重要舉措。

④效率是公平的物質前提,社會公平的逐步實現只有在發展生產力、提高經濟效率、增加社會財富的基礎上纔有可能。(大力發展生產力)

3、效率與公平的關係如何處理?

①效率與公平具有一致性。效率是公平的物質前提,公平是提高經濟效率的保證。

②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顧效率和公平,既要提高效率,又要促進公平。發展經濟必須充分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同時要將收入差距控制在合理範圍內,使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

③兼顧效率和公平,既要反對平均主義,又要防止收入懸殊;既要落實分配政策又要提倡奉獻精神;在鼓勵人們創業致富的同時,倡導回報社會和先富幫後富,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穩步前進。

4、財政的作用:

國家財政是國家治理的基礎和重要支柱,在社會經濟生活中發揮着巨大的作用:

(1)國家財政是促進社會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質保障。

(2)國家財政具有促進資源合理配置的作用。

(3)國家財政具有促進國民經濟平穩運行的作用。

5、影響財政收入的主要因素:

①經濟發展水平對財政收入的影響是基礎性的。只有加快經濟發展,大力增加社會財富,才能保證國家財政收入持續增長。

②財政收入還受分配政策的制約。國家應制定合理的分配政策,既保證國家財政收入穩步增長,又促進企業持續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

6、爲什麼在消費時要主動索要發票:

①發票是消費者的購物憑證,是消費者的憑據;

②發票也是稅務部門進行稅收管理的基礎和依據,消費者索要發票,有利於使國家稅款足額入庫,爲國家稅收作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