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情操論讀後感

讀完一本經典名著後,你有什麼總結呢?是時候抽出時間寫寫讀後感了。到底應如何寫讀後感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道德情操論讀後感,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道德情操論讀後感

道德情操論讀後感1

亞當·斯密是英國著名的經濟學家,憑藉《國富論》一書享譽全球,被尊爲“微觀經濟學之父”。除此之外,亞當·斯密還有一部影響力巨大的名著,即《道德情操論》。在《道德情操論》這本著作中,亞當·斯密對同情心、善惡、正義、仁愛、剋制等情感因素進行了剖析,並對評價道德的性質與原則做了精闢的論述,目的是引導芸芸衆生懲惡揚善、伸張正義,養浩然之正氣,修厚德以載物。

改革開放四十年以來,中國經濟社會得到了高速的發展,同時也滋生了享樂主義、拜金主義等不良行爲,浮躁的氣息與投機氛圍濃厚,多少人想着不勞而獲或者一夜致富,又有多少人能夠真正沉下心來修習自身的道德情操,感悟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大部分人工作八小時以外的時間會用於打遊戲、刷朋友圈、看電視等行爲,事後會莫名產生一種無盡的空虛感。但是,如果我們能夠利用這些時間,閱讀一些有助於提升我們修養的好書、參與志願服務和公益活動等,那麼,我們內心將會得到充實和滿足。而做到這些,要求我們既有計劃,又有恆心。我們必須目標明確,堅持不懈,攻堅克難,久久爲功。

作爲金融從業人員,對待客戶要誠信,對待誘惑要剋制,切不可在權力面前亂了方寸,在金錢面前失了原則,一定要守住底線,守住做人的底線,守住制度的底線,守住道德的底線,在各種考驗下錘鍊道德品行,提升自我修養。

修身,修養一己之道德情操,勉以躬行實踐謂之修身。我們要以仁、義、禮、智、信等優秀道德品質爲指導,不卑不亢,養浩然之正氣,修厚德以載物。

道德情操論讀後感2

1、天賦中總是明顯地存在着一些本性……這種本性就是憐憫與同情。

亞當·斯密人爲人自然地存在同情心,並且在任何人身上都有所體現,爲別人的幸福而高興,爲別人的痛苦而傷心,而天生存在的特性意味着這種情感可能是沒有回報的。

2、除了設身處地的想象外,我們無法知道他人的感受。

想象使得同情得以體現,在看到、聽到、想到某些事時,常會使人不自覺地將自己代入進去,注意我認識到這常是不自覺的。比如我在看電影時,常表現得非常感性,這並非是因爲電影拍得足夠好,而是我自認爲在那種情況下我可能會有的反應,而且這種情感不會因爲我聽說這部電影很差就消失,最多可能相對較弱,這便是依靠想象而自然表現出的同情。

3、旁觀者的情緒總是同他設身處地的想象人爲應該是受難者的情感的東西相一致的。

我認爲這種同情應當是虛假的,在於只存在我們想象中而非真正體會得到的,但我們的確無法真的把任何事情都體驗一遍,便只能沉浸在以想象爲基礎的同情之中。

4、“同情”用來表示我們對任何一種激情的同感。

5、有關好的或壞的命運的一般念頭會引起我們對遭遇這種命運的人的某種關切;而有關暴怒的一般念頭卻激不起我們對被觸怒的人的任何同情。天性似乎教導我們更爲反對去體諒這種激情。

我認爲人的同情外化是有先後順序的,如果個人完全置身事外來觀察一件事,往往趨向於同情弱者,不管弱者是出現暴怒或是受到迫害的一方,而且這種弱者是相對絕對的弱者,如權力機構和羣衆、階級高低或種族歧視引起的,同時對某一類人的刻板印象也會有所作用,這是無關涉事方強弱勢的;當然,以上是完全將個人排除利益相關和知曉原因情況下的。

道德情操論讀後感3

人擁有利己的本性,以及同情的本性。

利己主要表現爲功利,爲自身利益着想,爲理性控制。

同情表現爲對他人的所遇到的事的反應。當人們看到他人遭受苦難,心理上會自動想象自己遭遇那種處境時的表現,然後通過情緒表現(快樂的事也如此)。無論是什麼樣的人,凡正常,都或多或少擁有同情的本能,少者爲麻木,多者爲善感。而人們的這種同情會對當事人產生較大的影響,若爲快樂,那麼他(她)將更加快樂,併爲自己的快樂感染他人而感到滿足。悲痛者,則會更加認同自己的表現,認爲理所當然,對於他人,則投以理解、感激。(但現實中大多數人的心理狀態傾向於快樂與悲傷的平衡點,並且對快樂投以認可,希翼,對悲傷表現出逃避。所以,往往快樂更易感染人,而對於某些記憶上存在陰暗的人,則更容易被他人相近的悲傷所感染,引發與當事人相似的情緒。由於主流傾向快樂,所以悲傷的當事人在經歷對他人不同情自己的憤怒後,將反思自己的情緒是否適合自己的境況,由此漸漸‘正常’。)

朋友之間的同情十分重要,由於關係,人對朋友的同情要求高於其他的陌生人。當發生快樂或悲傷時,朋友的表現對主觀感受尤爲重要。所以,總是要求朋友要將同情儘量的趨近自己的情緒,才能符合‘朋友’這個稱號。若表現麻木不仁,或與自己的感受相反感情便會受到威脅。有的會產生‘朋友不關心自己’‘自己被忽視’‘朋友背叛’的猜想——對外反思。有的會產生‘自己是否做錯’‘對事表現是否不當’等一系列的對自身的'思考——對內反省。

人總是希望被認可,甚至忽視合理性。而一個朋友是否能夠用理性地同情自己,以此把自己從錯誤拉回正軌,便是標準。

道德情操論讀後感4

崇尚通過勞動與智慧獲得的財富與地位和崇尚通過不正當手段獲得的財富與地位從表面上看並無二致,因爲他們的目標是相同的,都是財富與地位。而實現目標的途徑卻往往被忽視,甚至不爲人知。其實財富與地位僅是人類作爲動物(具有智慧)而言的最低要求,因爲這些可以滿足一個人在物質條件下的更好生存需要。而道德上的追求才是更高層次的目標。一個人的追求到底屬於哪個層次其實很好判斷,只要看他在擁有了財富之後的表現即可得知。

“倉廩實而知禮節”這句話並不過分與偏頗,而是“主要矛盾與次要矛盾”的關係。在作爲生物來到世界後,生存自然是主要矛盾。主要矛盾與次要矛盾在解決上並不是順序的,而是同步的,程度不同而已。因此,很多人不願承認,但不得不承認,“財富”與“地位”可以檢驗一個人的道德追求。當一個人在基本生存仍存在問題時,你是不能說他“心向腐化”的,因爲他有可能只是想活下去或活的更好些,僅此而已。可他卻不知道方法上的不同究竟產生了哪些不同的影響,這些影響又會帶來哪些後果。當許多人都是這樣的狀態時就形成了所謂的“壞風氣”,可不知道他們僅是想讓自己和家人生活的更好些。

所以問題並沒有出在他們對“財富和地位”的渴望與崇尚上面,而是那些已經解決了基本問題的人們沒有爲他們做出更多的追求道德力量的榜樣!

如果一個社會的經濟發展成果不能真正分流到大衆手中,那麼它在道義上將是不得人心的,而且是有風險的,因爲它註定會威脅到社會的穩定。

道德情操論讀後感5

在我還在大學時候就拜讀過亞當斯密的經典著作《國富論》,後來知道這位經濟學大師還有這樣一部關於“人”的著作,就帶着一種好奇的態度讀了這本書,看看以經濟學家的眼光來分析人性會給我帶來什麼樣的震撼。

英國十八世紀著名經濟學家亞當斯密的倫理學著作《道德情操論》,共修訂過六次。亞當斯密從人類的情感和同情心出發,討論了善惡、美醜、正義、責任等一系列概念,進而深刻地揭示出人類社會賴以維繫、和諧發展的祕密。此書對於促進人類福利這一更大的社會目的,起到了更爲基本的作用,是市場經濟良性運行不可或缺的“聖經”,堪稱西方世界的《論語》。

在當前急劇變革的市場經濟大潮中,每一個普通人都面臨着社會地位變化不定、貧富差距逐漸拉大、企業改革改制成敗、股市非理性繁榮等各種各樣的問題,人們身處其中又常常感到被強權、自私、虛榮、妒嫉、仇恨、貪婪和背信棄義等不道德的情感所包圍,因而更加嚮往公平、正義、感恩、大度、慷慨、正直、勤儉、自我剋制等人性的美德。但是,這些不道德和道德,以及衍生出以上種種人類情感的“同情感”,正是230多年前的英國“現代經濟學之父”——亞當斯密在撰寫《國富論》之前,甚至在寫完《國富論》之後,一直不厭其煩反覆思考的焦點。亞當斯密耗費畢生的心血,把這些觀察、思考寫成了《道德情操論》。可以說這是他至今惟一的一本全面、系統分析人類情感的作品。《道德情操論》想告訴讀者——人在追求物質利益的同時,要受道德感念的約束,不要去傷害別人,而是要努力幫助別人。這種“利他”的道德情操,永遠種植在人的心靈裏。

道德情操論讀後感6

亞當斯密一生就寫了兩部鉅著——道德情操論和國富論。這位紳士花了31年時間5次修改該書,還希望死後在墓誌銘上寫上格拉斯哥大學道德哲學教授——道德情操論作者亞當斯密安眠於此,可見該書傾注了斯密一生的精血並且他以此作爲自身最高榮譽。

看完本書彷彿喝了一碗加了藏紅花和參鮑膠肚的不加鹽的雞湯,容我慢慢消化。歷時整一年多讀完斯密這部號稱前後修訂近三十年的著作,深刻體會出作者的思維的精細度宛如髮絲!論述各篇的關於各類人類情感的縝密邏輯和細緻程度讓人讚歎斯密卓越的情感體察力、合理聯想力和換位思考的能力。許多於他本人不可能體會的情感道德問題也被如發生在自己身上一般精確地展現出來,令人驚歎!

同樣更令人讚歎的是斯密廣博的各類歷史、哲學和社會學知識,書中旁徵博引了近200位哲學家、帝王將相、各類科學家的理論和觀點,沒有紮實的閱讀功底和安靜的求學之心是很難達到的。本書總結了多種哲學流派對道德情操的觀點,並嘗試了以自己的方式總結和提煉出來一套更適合的情感道德體系,值得我們反覆揣摩。

當然,本書因其涉獵的範圍和側重點並不大衆,需要積累多一些古希臘和羅馬帝國時期的哲學流派知識會有益於對本書的理解……並不聽任自己受其處境必然會激發的那些散漫的激情所擺佈,而是按照他內心的那個偉大居民、那個神一樣的人所指定和讚許的那些受約束的和矯正過的情緒來支配自己的全部舉止和行爲,這樣的一個人,纔是真正具有美德的人,纔是熱愛、尊敬和欽佩的唯一真正的和合宜的對象。

道德情操論讀後感7

人擁有利己的本性,以及同情的本性。

利己主要表現爲功利,爲自身利益着想,爲理性控制。

同情表現爲對他人的所遇到的事的反應。當人們看到他人遭受苦難,心理上會自動想象自己遭遇那種處境時的表現,然後透過情緒表現(快樂的事也如此)。無論是什麼樣的人,凡正常,都或多或少擁有同情的本能,少者爲麻木,多者爲善感。而人們的這種同情會對當事人產生較大的影響,若爲快樂,那麼他(她)將更加快樂,併爲自己的快樂感染他人而感到滿足。悲痛者,則會更加認同自己的表現,認爲理所當然,對於他人,則投以明白、感激。(但現實中大多數人的心理狀態傾向於快樂與悲傷的平衡點,並且對快樂投以認可,希翼,對悲傷表現出逃避。因此,往往快樂更易感染人,而對於某些記憶上存在陰暗的人,則更容易被他人相近的悲傷所感染,引發與當事人相似的情緒。由於主流傾向快樂,因此悲傷的當事人在經歷對他人不一樣情自己的憤怒後,將反思自己的情緒是否適合自己的境況,由此漸漸‘正常’)

朋友之間的同情十分重要,由於關聯,人對朋友的同情要求高於其他的陌生人。當發生快樂或悲傷時,朋友的表現對主觀感受尤爲重要。因此,總是要求朋友要將同情儘量的趨近自己的情緒,才能貼合‘朋友’這個稱號。若表現麻木不仁,或與自己的感受相反感情便會受到威脅。有的會產生‘朋友不關心自己’‘自己被忽視’‘朋友背叛’的猜想——對外反思。有的會產生‘自己是否做錯’‘對事表現是否不當’等一系列的對自身的思考——對內反省。

人總是期望被認可,甚至忽視合理性。而一個朋友是否能夠用理性地同情自己,以此把自己從錯誤拉回正軌,便是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