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楊禮讚》的教學設計(精選5篇)

作爲一位傑出的老師,通常需要用到教學設計來輔助教學,藉助教學設計可以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那麼什麼樣的教學設計纔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白楊禮讚》的教學設計,歡迎大家分享。

《白楊禮讚》的教學設計(精選5篇)

《白楊禮讚》的教學設計 篇1

教學目標

1.理解本文象徵手法的運用。

2.理解排比句和反問句的表達作用。

教學重點、難點 理解本文象徵手法的運用。

教學準備 多媒體

設計思路 《白楊禮讚》是一篇採用象徵手法寫作的經典篇目,因而在設計中,對象徵手法的理解就成了本文的學習重點。首先在導語中,就先將象徵這一寫法初步滲透給學生,使學生從理性上認識什麼是象徵。

接下來在整體感知的朗讀教學中,引導學生明確文章中白楊樹象徵什麼。在品讀教學中引導學生理解:爲什麼要採用象徵這一寫法,使學生進一步明確象徵手法的作用。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教師導人。 說說校園白楊樹特點

2.簡介作者。

(1)讓學生起來介紹。

(2)明確:(出示課件或小黑板1。)

茅盾,小說家,原名沈德鴻,字雁冰,出生在浙江桐鄉。代表作有長篇小說《子夜》,短篇小說《春蠶》《林家鋪子》等等。 (要求:記住作者)。

二、預習檢測 給加點字注音

大氈子 主宰 倦怠 婆娑 潛滋暗長 旁逸斜出 無邊無垠

懨懨欲睡 坦蕩如砥 秀頎 虯枝 縱橫決蕩 妙手偶得

三、自主學習

師:本文的題目《白楊禮讚》,“禮”是敬禮、致敬,“贊”是讚美,題目的意思是對白楊樹的致敬和讚美。下面放聲朗讀課文,用筆標註關鍵詞語,以此體會作者爲何要讚美白楊樹。並做以下題目。(出示課件或導學卡。)

1.畫出並掌握課文中的生字詞,畫出你認爲好的句子。

2.讀完課文後,小組交流。交流句式爲:我讀出了一株 的白楊樹,它表現在 。

3.作者是從哪些方面讚美白楊樹的?

4.作者爲什麼要寫白楊樹的生存環境——西北高原?

5.爲什麼要刻畫白楊樹的具體形象?

6.爲什麼要用幾個排比、反問句寫白楊樹的象徵意義?

7.爲什麼篇末寫楠木?

8.就自己的理解,談一下象徵手法的作用。

9.找出自學中的疑難問題及你認爲教材中存在的問題。

四、合作學習

1.先以小組爲單位相互解答疑難問題。2.在班上討論研究小組解決不了的問題。

五、反饋交流

1.解釋下列詞語,並給加點字注音

大氈子 開墾 外殼 錘鍊 倦怠 潛滋暗長 旁逸斜出 婆娑

(要求:讓3號、4號學生起來讀,如果有讀不正確的,找其他同學糾正。)

2.能從整體上把握即可。

如:白楊樹是倔強挺立的樹。

白楊樹是不折不撓、對抗西北風的樹。

白楊樹是力爭上游的樹。

白楊樹是樸質、嚴肅、堅強不屈的樹。

3.作者是從那些方面讚美白楊樹的?

明確:(景美、形美、神美。)

4.作者爲什麼要寫白楊樹的生存環境——西北高原?

明確:(生存環境的寫作目的有兩個:一是烘托白楊樹傲然挺立的形象;二是暗寫陝甘寧邊區抗日根據地,爲後文揭示象徵意義,表達主題思想作鋪墊。)

5.爲什麼要刻畫白楊樹的具體形象?

明確:(刻畫白楊樹的形象緊扣力爭上游、倔強挺立,爲後文揭示其象徵意義作鋪墊。)

6.爲什麼要用幾個排比、反問句寫白楊樹的象徵意義?

明確:(4個排比句,由外向內,層層深入,氣勢恢弘,點明白楊樹的象徵意義。)

7.爲什麼篇末寫楠木?

明確:(與白楊樹進行對比,一方面,對賤視民衆、頑固倒退的人表示憤慨之情;另一方面,以高昂的語調讚美白楊樹。)

8.就自己的理解,談一下象徵手法的作用。

明確:(象徵的作用,一是把作者要說而不願直說的內容“託義於物”,以增強文章的表現力,二是幫助作者把想說而不能說的話,巧妙地傳達給讀者。)(學生說出一點即可。)

9.研讀賞析第7段。

(1)學生讀課文,通過小組合作學習,完成下列題目。(出示課件3。)

①白楊的“神美”可以用本段的哪幾個詞來概括?

②爲什麼本段開頭說白楊樹算不得樹中的好女子?

③本段作者由樹寫到人,讚美了什麼人?作者爲什麼會由樹寫到人?白楊樹象徵了什麼?

④本段的四個排比句問法有什麼變化?意思是怎樣加深的?

⑤背誦本段。

(2)小組代表交流發言。

明確:(①偉岸、正直、樸質、嚴肅、挺拔、堅強不屈。②欲揚先抑。③北方農民、抗日軍民以及敵後抗日軍民的精神和意志。在特定的歷史背景下,白楊樹身上能折射出北方抗日軍民的精神和意志。換句話說,在特定的歷史背景下,作者賦予了白楊樹以不平凡的象徵意義。白楊樹象徵了北方的農民,也象徵了民族解放鬥爭中所不可缺的樸質、堅強、力求上進的精神。④“只覺得——不想到——竟一點也不聯想到——又不更遠一點想到”四個反問句由外向內,層層深入。⑤指導背誦。)

六、梳理鞏固

學生談收穫及還沒解決的問題。(不必面面俱到,也不必只限於一個方面,只要學生能說出某些方面就應給予肯定。)

七、 拓展訓練

(如果有時間可在課堂上進行,如無時間可不進行。)做《新課標作業設計》中“閱讀理解”的第一部分。

八、佈置作業

板書設計

白楊禮讚

《白楊禮讚》的教學設計 篇2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能力:

1、通過反覆朗讀,在朗讀中感受文章的底蘊和情感,學習並積累文章的優美語言。

2、領會烘托、對比、先抑後揚、象徵等手法表現主題的寫法,並靈活運用到課外閱讀和寫作中。

二、情感態度價值觀:

1、瞭解“禮讚”的內涵,領會作者熱情謳歌中華民族保家衛國的偉大精神之思想感情。

2、繼承和發揚當年抗日軍民的愛國主義思想感情,把自己鍛鍊成不怕困難的生活強者。

三、過程與方法:

1、從課內往課外拓展,將“讀”“寫”“考”三者緊密結合起來。

2、上課重點放在思考感悟和動筆訓練。

3、先學後教,教爲學服務,在學生的難點處適機點撥。

四、教學重點和難點

1、教學重點:理解情感與結構,學習象徵等手法。

2、教學難點:理解第二段的內容及作用。

五、教學安排:兩教時

第一教時:整體感知,把握線索結構和感情基調等)

第二教時:合作探究,賞析本文的藝術手法及其妙處。

【教學要點】

1、複習舊課,明確主題。

2、究一:品味本文在構思方面的藝術特色。

3、探究二:品味描寫景物遣詞造句的特色。

4、總結本節課內容要點。

5、佈置作業:寫兩個作文片段,運用本文技法。

第二教時

一、導入,朗讀全文。

二、複習舊課,明確主題。

(一)問題導學,複習舊課。

(二)明確主題:

本文是一篇寫景抒情的散文,作者描寫了白楊樹的生長環境、外在形態和內在品格三方面的特點,運用象徵手法、先抑後揚等手法,通過對白楊樹不平凡的形象的.讚美,歌頌了北方軍民團結抗戰、奮發向上的精神品質,進而歌頌了整個中華民族的精神品質。

三、探究一:品味本文在構思方面的藝術特色。

(一)賞析象徵及其表現效果。

1、什麼是象徵手法?它與比喻有什麼區別?

在文藝創作中,象徵主義往往是和比喻手法融合在一起的,但二者又有區別:

(1)比喻可以用於表示任何事物的性狀,而象徵只用於表示有關人類的品質或人類組織的性質,而且也都從本質特徵上考慮。

(2)一般的比喻,其喻體在全篇文章中不佔主要地位,它並不是文章的主要題材,如果這類喻體在文章中佔了主要地位就稱爲象徵體了。這種手法也稱爲象徵手法了,這是。個重要的區別標誌。

(3)比喻適用於各類文體,象徵一般只適用於抒情作品。

2、白楊樹的象徵意義是什麼?有怎樣的表達效果?貴族化的楠木又象徵什麼呢?

(1)白楊樹本身特點就是高大挺直,生命力頑強。枝枝葉葉緊靠團結、力爭上游倔強挺立,不折不撓。哪裏需要它,它就在哪兒很快地生根發芽,長出粗壯的枝幹;不管遇到風沙還是雨雪,不管遇到乾旱還是洪水,它總是那麼直,那麼堅強,顯示了不軟弱,不動搖的頑強的精神,是樹中的偉丈夫。作者用它象徵內在品格近似的北方的農民和在敵後廣大土地上守衛家鄉的哨兵,也象徵了在華北平原譜寫歷史的精神和意志。

(2)作者爲什麼運用象徵,而不直接寫抗日軍民呢?

“人貴直,文貴曲”。美文運用象徵,使文章顯得含蓄委婉,讓意境更美,給讀者留下揣摩玩味的餘地,同時,也可以逃過特定環境的政治劫難。

(3)“貴族化的楠木”象徵什麼?

茅盾同志說:我寫此散文是這樣想的。

(二)賞析先抑後揚的手法,理解其作用。

1、朗讀第二段和第三段,思考:上下文是怎樣銜接的?文意的重點在“單調”,還是“驚奇”?

明確:描述完高原景色,寫景色給作者的感受是先“雄壯”後“單調”,爲寫見到白楊樹“驚奇地叫了一聲”作襯托,意在突出白楊樹蓄勢。強調白楊樹的生長環境不平凡,即給西北高原帶來無生機和活力,祛除色彩的單調的,給廣闊無邊的高原增添美感,讓人們耳目一新、賞心悅目。

2、朗讀第七段開頭至“它是樹中的偉丈夫”,思考:文意突出的“美女子”還是“偉丈夫”?

明確:先說長得太挺直的白楊樹稱不上“樹中的美女子”,看似個缺點,而後強調它與西北風抗爭的氣質像是“樹中的偉丈夫”。貶低它外形上缺乏多姿多彩,意在強調高大的白楊樹具備的正直、樸質、嚴肅也不缺乏溫和,堅強不屈等氣質美,後者纔是作者想讚美的部分。可見,白楊樹屬於內在美勝於外在美的一種樹!

四、探究二:本文語言朗朗上口、生動形象,找出你認爲寫得好的詞句,談談它的妙處。

(一)詞語運用準確、凝練、生動。

(1)第二自然段怎樣描寫高原景色的?在遣詞造句方面有什麼值得你學習的地方?

明確:語言凝練優美,又富於變化。尤其是譴詞用字更注意形象貼切。如用“無邊無垠”寫高原的“大”;用“坦蕩如砥”寫高原的“平”;用“黃綠錯綜”寫高原的“色”;

(2)課文第5段具體描寫白楊樹的樹幹樹枝樹皮運用哪些形容詞?請找出來加以品賞。

明確:用“筆直”寫樹幹樹枝;用“一律向上,緊緊靠攏”丫枝,用“片片向上”寫葉子;用“光滑”寫樹皮的質地,用“銀色”“淡青色”寫樹皮的顏色。用“倔強挺立”和“不折不撓”寫白楊樹外在形象的同時,也含蓄地讚美它的品格和氣質了!

(3)課文第7段用哪些生動凝練的詞語高度概括白楊樹的內在品格的?請找出來品賞。

明確:“偉岸”、“正直”、“樸質”、“嚴肅”、“溫和”、“堅強不屈與挺拔”。這些詞語與上文是否重複出現呢?沒有,作者有意避開重複運用,值得我們寫作上學習。這些簡潔凝練帶有歸納作用的詞語,這些詞語蘊含豐富,是對白楊樹的生長環境和外形特徵浮想聯翩和反覆咀嚼感悟得來的結果。它們恰恰與北方抗戰軍民的優秀品質相吻合。

(二)運用比喻、擬人、排比、反問、對比的修辭手法,使語言富有感染力。

請同學們分別找出來,仔細品味。

四、總結本節課的教學要點。

五、佈置作業:

運用象徵的手法,寫一種事物,給予熱情讚美。要求:

1、先寫外在特點,再寫內在精神,語句表達務必運用比喻或擬人的修辭手法,採用先抑後揚的技巧。

2、寫真情實感,支持順理成章,反對牽強附會。

3、字數不少於600字。

板書設計

14、白楊禮讚

茅盾

一、複習舊課,明確主題。

二、賞析寫法,理解作用。

1、象徵手法及其作用

2、先抑後揚及其作用

3、遣詞造句及其作用

三、佈置作業,遷移運用

《白楊禮讚》的教學設計 篇3

[教學目標]

1、理解文章思想感情,學習象徵手法;

2、感受中華兒女樸質、堅強、力求上進的精神和意志,《白楊禮讚》教案設計1。

[教學過程]

一、課前預習:

1、認識白楊:看一看白楊樹,查一查白楊樹的相關資料。

2、瞭解作者:查找茅盾介紹和《白楊禮讚》的寫作背景。

二、導入新課:

1、樹是大自然中一道美麗的風景,我們欣賞過“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的柳的風韻,我們瞻仰過”大雪壓青松,青松挺且直”的鬆的雄姿,我們也遙望過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的梅的倩影。這節課我們將走近白楊樹的生命。

白楊樹是極易見的一種樹,房前、屋後、河畔,公路旁都有它的身影。(多媒體再現白楊畫卷,配以舒緩的背景音樂)。這些畫面給你什麼樣的感受?優美、寧靜……

但是這節課,我們卻要隨着茅盾的筆回到抗日戰爭的年代,到西北高原去走一走,看看那兒生長的白楊樹是一種什麼樣的英姿。(多媒體播放西北高原的視頻,配以蒼勁、粗獷的鎖吶《黃土情》)。

2、檢查預習:

學生之間交流作者資料,教師加以補充、提煉,多媒體出示茅盾的照片,簡介及寫作背景介紹。

三、解讀文本

1、聽課文朗讀,感知文章內容。

(1)有人把散文《白楊禮讚》比作是一幅濃墨重彩的油畫,那麼,聽讀中你的腦海中浮現了哪些畫面?

高原風景圖白楊特寫圖物人聯想圖

(2)你是否感受到了屬於黃土地屬於白楊樹的另一種類?那是一種怎樣的樹?

用“白楊樹是的樹”的句式表達,國中二年級語文教案《《白楊禮讚》教案設計1》。

如“白楊樹是力爭上游的樹”

“白楊樹是質樸、堅強的樹”

“白楊樹是倔強挺立的樹”

……

2、朗讀課文,理清思路

(1)學生自由朗讀,教師給予朗讀指導,(即:把握基調,讀出感受,讀準節奏)

(2)學生配樂朗讀,其它同學就三個方面給予評價。

(3)在同學們的朗讀中,我們又一次感受到了作者的讚美之情,作者從哪幾個方面讚美白楊樹的不平凡?

生長環境外部形象內在氣質

3、尋讀課文,品味美點

語言猶如文章的衣服,一篇好的文章離不開精彩的語言,你認爲文中哪些詞語、句子用得最帖切、生動、富於表現力。

把它們摘錄下來,並且談一談你的理由,(先在小組內交流,每組選一個代表小組發言,最後把大家的回答加以整理,做成《白楊禮讚》一課詞語積累的卡片)。

教師爲學生品味語言進行方法指導。如刪一刪、換一換、比一比等。

並對其回答做出補充和完善。

4、精讀語段,探究主旨

《白楊禮讚》所讚美的並不僅是白楊樹,本文深刻的主旨,集中表現在第六自然段,精讀這一語段,說說白楊有什麼象徵意義?

理解象徵手法關鍵在於找出象徵本體和象徵對象之間的聯繫。白楊樹與農民、哨兵和民族解放鬥爭中的精神之間的聯繫在於什麼?假如你是老師,你將如何爲學生理解象徵搭建一座橋樑。(多媒體同步出示,白楊樹、農民、哨兵等圖片視頻,幫助學生直觀感受其相似點)

[學生間互學互教,使學生由消極、被動、機械的聽衆轉變爲積極、自主、富有創造性的參與者,並促進其深刻牢固的掌握知識。]

四、對話文本

1、與文本對話

“讓那些看不起民衆,賤視民衆,頑固的倒退的人們去讚美那貴族化的楠木……”

文章的結尾爲什麼要寫“楠木”,你覺得多餘嗎?爲什麼?

2、與作者對話

有人說文章第5小節,對白楊樹的形象的描寫,語言太過平實,沒有一般的寫景散文生動,甚至有一些詞語單調地重複“……筆直的幹,筆直的枝。”“它的幹常是丈把高,像加過人工似的”“它所有的丫枝一律向上……也像加過人工似的。”

你是怎樣看的?你是否能用生動形象的語言把白楊樹的形象描繪出來?

討論交流:表現樸素的事物,是否也要用樸素的語言?

[此問題重在培養學生質疑的意識,思辨的思維品質,不強調答

《白楊禮讚》的教學設計 篇4

【教學目標】

1、掌握“無邊無垠、坦蕩如砥”等字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理解象徵手法和白楊樹的象徵意義。

【教學重、難點】

理解白楊樹的象徵意義與象徵手法。

教學方法

朗讀法、討論法、圈點勾畫法、啓發式教學法。

【教學用具】

錄音機、投影儀。

【教學時數】

一課時

【教學設想】

重點把握文章5、7兩段,揭示文章的象徵意義及反問、排比修辭方法的運用,突出朗讀。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質疑探究的能力,推進民主、平等、和諧、友好,教學相長的教學過程。

【教學過程】

一、激發興趣,導入新課

指導學生觀察語文課本封面,簡要說一說畫中白楊樹的特點,並適當展開聯想,說說應用哪些詞形容白楊樹比較適合。

幻燈片:

的白楊樹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聽課文錄音5-7段,要求學生在聽的過程中注意文中生字詞的寫法與讀音。並運用圈點勾畫法,找一找作者是如何描寫白楊樹的形態的。

三、再讀課文,把握要旨

1、在學生回答白楊樹的外形特點後,與學生共同賞析課文第5段,感受白楊樹的形態美,並指導朗讀。

2、拋出問題:作者對白楊樹還做了哪些描寫。由此導入第7段。賞析本段,要求學生將四句反問句改成陳述句,並比較、朗讀、感受白楊樹的內在美。

幻燈片:

反問句改成陳述句

……

3、拋出問題:讀到這裏,難道同學們還覺得本文僅僅是寫白楊樹嗎?

4、講解什麼是象徵

幻燈片:

象徵是……

四、課外拓展,領會象徵

1、適當擴展聯想,加深對象徵手法的理解

幻燈片:

綠色——長城——

2、聽歌曲《白樺林》從中感受象徵的含義

幻燈片:

《白樺林》歌詞

……

3、課後閱讀散文《白楊》,理解文中內容及象徵手法,並與《白楊禮讚》做比較閱讀。

【板書設計】

白楊禮讚

茅盾

象徵

樹人

北方農民哨兵

上進的精神

《白楊禮讚》的教學設計 篇5

一.賞形探妙

讀文章題目,明確茅盾禮讚的對象是白楊樹。

出示兩幅圖,請同學判斷下面哪一幅圖是白楊樹?並說說判斷的依據是什麼?

朗讀課文第五段描寫白楊樹外形的文字,找出語言上的特別之處。

兩次寫到“筆直”;’“絕無”“絕不”;“像是加過人工似的”;三次提到“向上”。

重複用詞,強化白楊樹的特點。

爲了突出白楊樹的這些特點,作者在文中還採用了哪些方法?

欲揚先抑,同類對比:文中第七段及最後一段

課外拓展:

老舍《濟南的冬天》、宗璞《西湖的綠》、張抗抗《牡丹的拒絕》中的片段

環境襯托:文中第二段

總結:

二.悟神尋徑

茅盾寫此文僅僅是爲了讚美白楊樹嗎?

閱讀課文第七段,明確他要禮讚的是北方的農民、保衛家鄉的士兵和民族解放鬥爭中所不可缺的樸質、堅強、力求上進的精神。所以全文用的是象徵手法。

瞭解象徵手法的相關知識(作業本),重點關注:象徵之物和被象徵之物之間必須有某種相似的特點。

那麼作者是怎麼建立起白楊樹和所詠之物之間由此及彼的聯想的呢?

(1)形體特點與精神特性一一對應;

(2)在繪形同時,採用特別語言,(比如“筆直”、“向上”、“挺拔”“不折不撓”)讓人很容易產生相關精神品質的聯想,完成了象徵手法的建構。

因此用反推的方式,我們可以得到解讀象徵手法的基本路徑:

三.聯讀活用

物象特點:地面的生存狀態:個體是孤離;地下的生存狀態:根系相連,團結一致

寫作背景:1940年,抗日戰爭初期,中華民族處於水生火熱之中

對應品性:長期的階級壓迫,使人們過着食不果腹的悲慘生活,長期的奴化統治,使人們的精神萎靡不振。他們似乎都在爲自己的生存而掙扎,似乎彼此孤離着,但這只是生活的表象,就像樹在地面上的表象景觀。中華民族是有凝聚力的。當遇到壓迫,特別是當民族危亡無情地置於人們面前時,清貧的中華兒女定會團結起來,進行殊死鬥爭的。

主題闡釋:艾青以詩人敏感的心靈感受和銳利的政治目光深切地體察到了時代和社會脈搏的動向,意識到了我們偉大民族的覺醒已經到來,那泥土下緊緊糾纏的根鬚,是我們之間的一線血脈!我們沒有丟掉這血脈!我們緊緊地團結在一起,爲深愛的祖國而戰鬥到底!

物象特點:一二兩句中白雲隨風飄蕩,舒捲自如,無牽無掛;泉水淙淙潺流,自由奔瀉,從容自得。三四兩句中泉水衝蕩下山,掀起波瀾。

寫作背景:白居易此時任蘇州刺史期間,政務十分繁忙冗雜,“清旦方堆案,黃昏始退公。可憐朝暮景,消在兩衙中”(《秋寄微之十二韻》),覺得很不自由

對應品性:一二兩句的白雲清泉對應的是白居易所追求的恬淡的胸懷、閒適的心情;三四兩句對應的是在朝爲官,在紛擾的社會推波助瀾。

主題闡釋:全詩表達的是白居易渴望早日擺脫世俗的坦蕩淡泊的情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