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學考研複習重點指導

考生在複習專業課的過程中,一定要有一個複習計劃,這樣才能明確階段目標,把握好複習節奏。小編爲大家精心準備了教育心理學考研指南攻略,歡迎大家前來閱讀。

教育心理學考研複習重點指導

  教育心理學考研要點

第一部分 考查內容講解

根據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中心理學專業基礎綜合考試大綱歷年的變動可以看出,對教育心理學這門學科的考查主要包括以下幾個部分:教育心理學概述、學習與心理髮展、學習的主要理論、學習動機、知識的學習。

第二部分 各章節考查特點及形式介紹

在教育心理學考查的各個章節中,各有其考查側重點和考查形式:第一章,教育心理學概述,主要要求考生了解並掌握教育心理學的研究對象、研究任務是什麼、教育心理學經歷了什麼樣的發展歷程和未來的發展趨勢。對這章節內容的考查側重於對歷史發展(主要是傑出學者對教育心理學發展做出的突出貢獻)和研究內容上,集中於選擇題的考查形式。第二章節,學習與心理髮展,主要要求考生掌握學習概念的理解、不同學者對學習類型的劃分(注意在複習過程中結合具體的事例來掌握),也是以選擇題爲主要考查形式。前兩個章節,考查內容相對較少,考查形式相對簡單,在教育心理學中所佔比重也較少。但第三章,學習的主要理論、第四章,學習動機和第五章,知識的學習是教育心理學是教育心理學考查的核心--重要考點和高頻考點,分值分佈較大,考查形式多種多樣,是要求考生着重把握的。第三章節,主要介紹了學習的四大類型理論:學習的聯結理論、學習的認知理論、學習的建構理論和學習的人本理論。其中學習的聯結理論,理解起來比較容易,學習的人本理論考查頻率較低,認知理論、建構理論和聯結理論中的斯金納強化理論是高頻考點中的核心,需重中之重進行理解和把握。第四章,學習動機,主要包含學習動機的含義、學習動機的類型、學習動機與效率之間的關係、學習動機的理論、學習動機的培養與激發。這一章節,與教育教學實際聯繫十分緊密,是理論與實際結合的良好切入口,因此,這一章節的內容,要求考生能夠事無鉅細地掌握。最後一章節,知識的學習,高頻考點主要是陳述性知識、程序性知識的學習以及學習的遷移。這一章節內容,在考查中形式比較靈活,需要考生根據歷年考查的特點和形式進行靈活運用。

第三部分 教育心理學考查趨勢分析

根據2007-2016年心理學專業基礎綜合考試中對教育心理學考查的分析和整合可以發現,教育心理學的考查趨勢主要有以下幾個突出特點:

1.對基礎知識的考查,仍然是歷年真題中的重點,考生務必要能做到紮實掌握

2.考查深度加深,不僅僅侷限於記憶、複述基礎知識點,而是側重於對基礎知識的靈活考查。這也就要求考生要加強學科框架體系的整理和建構、注意學科內部知識點之間的聯結、學科之間知識點之間的聯結--如教育心理學&發展心理學/心理學導論/實驗心理學等

3.教育心理學與現實生活中的教育教學實際聯繫尤爲緊密,而且教育心理學的發展趨勢就是注重結合教育實際,爲學校教育服務。這一特點在考試中也尤爲強調,因此,考生在複習過程中一定不能死記硬背,要注意與自身教育或身邊的教育教學現象多加結合,着重培養自己理論與實際結合的能力。

  考研普通心理學知覺概述複習要點

1.知覺的含義

知覺:感官得到的外部世界的信息經過頭腦加工,產生了對事物整體的認識

知覺過程包含:覺察、分辨和確認,它以感覺作爲基礎,但不是個別感覺信息的簡單加和。

2.知覺中的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的加工

自下而上的加工(數據驅動):知覺依賴於直接作用於感覺器官的刺激物的特性進行加工

自上而下的加工(概念驅動):知覺依賴作爲感知主體的人的主觀取向和經驗這些頭腦中已存的信息進行加工

知覺中,已有的非感覺信息越多,所需的感覺信息就越少,而自上而下的加工就越佔優勢;反之,非感覺信息越少,就只能更多依賴感覺信息,從而自下而上的加工佔優勢。

  考研普通心理學基礎複習要點

1.聽覺刺激

聲波是聽覺的適宜刺激,它由物體振動產生。聲波的物理性質包括頻率、振幅和波形,而這三種特性反應到聽覺上就是音調、音響和音色。人耳能接受的振動頻率爲16Hz-20000Hz,而1000Hz-4000Hz是人耳最敏感的區域。

2.聽覺的生理機制

耳的構造和功能:人耳由外耳、中耳、內耳三部分組成

外耳:外耳廓、耳道à收集聲音

中耳:一膜(鼓膜)、兩窗(卵圓窗、正圓窗)、三骨(錘骨、砧骨、鐙骨)à機械振動被傳遞到內耳淋巴液,

這是聲音的生理傳導途徑

內耳:前庭器官、耳蝸à實現能量轉換

3.聽覺理論

音調:一種心理量,和頻率變化不完全對應

音調不僅決定於頻率的高低,還受到如聲音持續時間、聲音強度和複合音音調等其他因素的影響。

人耳分析不同頻率的聲音產生不同的'音調感覺,科學家提出過如下四種不同聽覺理論:

Ⅰ 頻率理論:也叫電話理論。是1886年,物理學家羅·費爾提出來的。認爲:內耳的基底膜和鐙骨按相同的頻率運動,振動的數量與聲音的原有頻率相適應。頻率理論很難解釋人耳對聲音頻率的分析,人耳基底膜不能作每秒1000次以上底運動。

Ⅱ 共鳴理論:也叫位置理論。是赫爾姆霍茨提出。因爲基底膜的橫纖維長短不同,因而能夠對不同頻率的聲音產生共鳴。後來人們發現基底膜橫纖維的長短與頻率的高低之間並不對應。

Ⅲ 行波理論:生理學家馮·貝克西發展了共鳴理論提出了新的位置理論-行波理論。認爲:聲波傳到人耳,將引起整個基底膜的振動,振動從耳蝸底部開始,逐漸向蝸頂推進,振動的幅度也隨着逐漸增高,從而實現了對不同頻率的分析。但是行波理論難以解釋500赫茲以下的聲音對基底膜的影響(但可以用頻率理論解釋)。

Ⅳ 神經齊射理論:韋弗爾提出的。認爲:當聲音頻率低於400赫茲時,聽神經個別纖維的發放頻率是和聲音的頻率對應的,當聲音頻率提高,個別神經纖維無法單獨對它作出反應,這種情況下,神經纖維將按齊射原則發生作用。但是,對於5000赫茲以上的頻率,神經齊射理論無法解釋(但可以用位置理論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