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事近·湓口放船歸原文及賞析

好事近·湓口放船歸

好事近·湓口放船歸原文及賞析

作者:陸游

朝代:清朝

湓口放船歸,薄暮散花洲宿。兩岸白蘋紅蓼,映一蓑新綠。

有沽酒處便爲家,菱芡四時足。明日又乘風去,任江南江北。

註釋

⑴湓口:古城名。以地當湓水入長江口而得名。漢初灌嬰始築此城。故址在今江西省九江市。後改名湓城,唐初改潯陽。爲沿江鎮守要地。⑵散花洲:古戰場。散花洲古時還有散花灘之名。歐陽修《集古錄跋尾》:武昌江水中小島上,武昌人以其地爲吳王散花灘。《輿地紀勝》載:“世傳周瑜敗曹操於赤壁,吳王迎之至此,釃酒散花以勞軍士,故謂之吳王散花洲。”⑶白蘋:蕨類植物,現代稱爲田字草、四葉菜,多年生淺水植物。《爾雅翼》:蘋似槐葉,而連生淺水中,五月有華白色,故謂之白蘋。有人認爲白蘋是水鱉。紅蓼是長在岸邊比較常見的植物。⑷菱:水生植物。兩角爲菱,四角爲芰。芡:雞頭。《說文》按:花似雞冠,實苞如雞首,故名。生於池沼中的一種一年生大水草,體表有刺,葉圓而大,浮於水面,花莖伸長於水面上,頂生一花,紫色,漿果球形,果內胚乳白粉質,可食用。

賞析

公元1175年(淳熙二年),范成大邀陸游入幕僚,爲成都路安撫司參議官。陸與範素有詩文之交,因此不甚拘守官場禮數,以致引起同僚譏諷;又因復國抱負和個人功名長久無法得到伸展的'空間,故常有較放縱輕佻的行爲,被同僚指責爲“不拘禮法,恃酒頹放”。於是陸游索性自號“放翁”,並在詩中自我嘲解。公元1178年(淳熙五年),提舉福建路常平茶鹽(專管福建茶鹽專賣的)。次年,改提舉江南西路(在今江西省)。這首《好事近》,是陸游在公元1179年(淳熙六年)由提舉福建路常平茶鹽改任提舉江南西路時所寫。當時陸游54歲,在東歸江行途中連寫十多首《好事近》詞,這首詞是其中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