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主觀題答題技巧講解

政治主觀題答題技巧篇一:高中政治主觀題的答題技巧和規範

政治主觀題答題技巧講解

高中政治主觀題答題技巧與規範江蘇大學聯考主觀題總計54分(總分120分),小大學聯考主觀題總計30分(總分100分),從歷屆小大學聯考和大學聯考的考試情況來看,主觀題的得分多少已成爲高分學生拿A、中檔學生拿B、後進同學合格的關鍵。那麼如何才能提高主觀題的成績呢?總的來說,就是要在平時的學習中熟記教材知識,進行合理的習題訓練,注重答題技巧和規範,不斷積累回答各類主觀題題型的解答經驗,以期在解題過程中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政治主觀性試題學生得分偏低的主要原因

1、基礎知識未落實:

①概念界定不清——判斷失誤;②觀點理解不透——遷移失敗;③知識表述不全——要點失缺;④人文通識不廣——思維失活。

2、常規能力未到位:

①無法提煉有效信息——茫然失措,切題困難;

②不能形成有機聯繫——思路不清,運用失當;

③沒有結合熱點分析——東拉西扯,要點不明;

④難以形成穩定觀點——觀點遊離,點睛缺失。

3、解題技巧未掌握:

①命題特點不清——定位不準;②問題要求不明——破題不易;③答題過程不白——思路不順;④答題套路不熟——得分不高。

4、思維、答案有欠缺:

①術語不準,辭不達意;②層次不清,邏輯混亂;

③答案不全,丟三落四;④主次不分,詳略不當;

⑤不分段落,一逗到底;⑥書寫潦草,難以評判。

二、主觀題的類型

按設問方式分,主觀題主要有“是什麼”、“爲什麼”、“怎樣做”三大類。

(一)“是什麼”類的設問除了“是什麼”還有“體現”和“反映”等設問方式。

(二)“爲什麼”類的設問除了“爲什麼”還有“原因”、“依據”、“意義”、“影響”等設問方式。

(三)“怎樣做”類的設問除了“怎樣做”,還有“如何”、“建議”、“對策”、“啓示”等設問方式。

(四)此外,“理解”、“認識”等設問出現時要從“是什麼”、“爲什麼”、“怎樣做”三方面考慮,但是否要從這三方面組織答案,要視具體試題而定。

三、主觀題解題的技巧和規範

總的來說,主觀題解題要做到“研究設問明關係,通讀材料抓主題,細讀材料分層次,活用歸納與演繹;根據設問找原理,理論聯繫實際要對齊,列出提綱再對照,語言規範有條理。”

(一)審題:審題過程“六部曲”(看、抓、悟、聯、列、思)

1、看:看什麼——看設問;

怎麼看——要看出設問的範圍<政治學科的考點包括經濟、政治、文化和哲學四個必修模塊和《國家和國際組織常識》選修模塊,哲學又包括辯證唯物主義(唯物論、辯證法、認識論)和歷史唯物主義>、角度(是什麼、爲什麼、怎麼樣)、主體<主要是政治生活中要區分主體包括國家、公民、政府、人大、政黨制度(黨、政協、民主黨派)、民族、宗教、外交>等,並一次性將所有的問題看完。

2、抓:抓什麼——抓住材料和設問的關鍵詞、中心意思;

怎麼抓——通常可用“首尾法,詞語頻率法,同一中心法,引導法”來抓;

3、悟:悟什麼——領悟命題者的意圖,主要是考什麼知識原理;

怎麼悟——從題目的材料出發,去思考該題所處的時政背景,從而判斷出命題者的意圖(主要是想考查什麼知識內容);

4、聯:聯什麼——緊扣題目、材料,聯繫相應的教材術語和時政術語;怎麼聯——準確完整地聯想相應的知識網和相關熱點背景;

5、列:列什麼——列出答題綱要(即如何組織答案);

怎麼列——按照前面的四部曲的內容,把相關題目設問所要求的材料知識、教材知識、時政知識等內容按先後依次有序地列出答案要點;

6、思:思什麼——反思答案的完整性,科學性;

怎麼思——倒推重審題,注意題目的分值(看分作答)。

(二)答題:組織答案要注意要點、語言、結構、條理、詳略、內容、書寫

等幾個方面。

1、組織答案必須分段、分點、標序號,以要點的形式展現出來。

2、答案語言要術語化,採用教材政治術語或時政術語;表述要嚴密,嚴禁使用“文學化”和“生活化”的語言答題。

3、邏輯嚴密,表述必須簡練。注意語句冗長,畫蛇添足的答案不容易得分。

4、每個要點必須按照“知識點+材料分析”的結構按順序組織的。

5、要注意看分答題,即根據每題的分數確定回答幾個要點。一般來說,每題答案要點數不超過4個,每個要點分數通常設置爲2分或3分;如果你對答案無把握,可以多寫1至2個要點,但要點數一般不能超過5個。

6、在答題時要把與設問聯繫最緊密的最有把握的答案要點放在最前面,把沒有把握或是認爲與設問聯繫較小的答案放在最後。

7、字跡書寫要整潔,如果要塗改,不要使用膠帶紙和塗改液,將寫錯部分用括號括出,並劃一道斜線表示刪除。禁止將錯誤部分用多道線劃去甚至劃成了墨團。

四、主觀題特殊題型的解法:

一些特殊題型除了上述解題步驟外,在審題和組織答案方面還有其它特殊要求。

(一)圖表題:圖表類材料主觀題是大學聯考中常見的題型,此類題目具有:直觀性、形象性、信息量大、可比性強等特點,對考生分析、歸納問題的能力要求很高。圖表題可分圖式和表格式兩種,圖式有柱狀圖、折線圖、曲線圖、餅狀圖、扇形圖等;表格式的又有橫向排列和縱向排列之別。圖表題一般是用來考察《經濟生活》的知識,此類題解題時要注意:

(1)審題:審圖表題必須要做到“三讀”

①讀標題、表頭:標題、表頭是該圖表的範圍要求,答題必須在標題、表頭範圍內進行。讀標題、表頭可以明確考查方向。

②讀圖表(橫讀、豎讀、橫豎讀):圖表是本題目的具體內容。讀數據,解讀經濟現象:一看,即認真審讀圖表,提取表格反映的有效信息。一個完整的表格一般由名稱、項目名稱、具體內容、表注等部分組成。在審讀圖表時應認真、仔細,避免遺漏。不論那類圖表都要進行橫讀、豎讀、橫豎讀,通過“三比”找

聯繫:“橫向比”,一般爲單項在不同時期的表現,重點找“變化”;“縱向比”,一般爲不同項目之間比較,重點找“差距”(“行比”、“列比”完成後,還要注意找出二者綜合反映的內容);“表與表比、表與文字材料比”,多個表格的材料題,表格之間一般爲一個問題的不同方面,或一個問題的原因或結果,重點找它們之間的“關係”。

③讀註釋:註釋是圖表的補充內容,圖表沒有說清楚,或者有新術語時,通過註釋補充出來或解釋清楚。使考生補充認識或加深理解。

不過此“三讀”必須是宏觀去讀,不能就圖表的個別數字或具體情況抓住不放,這樣就會陷入死衚衕。

(2)組織答案:要“直讀+意讀”

①組織答案既要有“直讀”即寫出圖標直接反映的信息,又要有“意讀”即寫出圖標信息所蘊含的教材知識和時政。

②“直讀”時必須寫清時間變化、橫比與縱比結果。

(二)辨析題

辨析題的題型由辨和析兩部分組成,它的特點是有辨有析,辨析結合。辨是辨別判斷,析是指對判斷的說明。這種題型不僅可以考查考生對理論基礎知識的掌握和運用程度,而且可以考查考生的辯證思維能力。這種題型難度大、要求高、區分度強,因此解讀辨析題對提高學生的應試水平尤爲重要。目前江蘇大學聯考沒有設置辨析題這一題型,但在部分題目中會出現類似辨析題的題目。如材料中出現一個判斷,讓你談談對這一判斷的看法。解答此類題型需注意:

(1)審題:

①如果題目用古漢語、格言、俗語等作材料,先分析其含義,明確題中所述概念。

②審清題目到底分幾層意思,以防漏答。

③對每層意思的觀點先辨後析(或先析後得結論)。“辨”即說明該層意思的觀點正確還是錯誤,或什麼條件下正確,什麼條件下錯誤。“析”即運用馬克思主義的政治、經濟、哲學原理說明正確或錯誤的原因,即指出其理論依據。

④指明堅持正確觀點的意義,揭露錯誤觀點的實質或危害(這個步驟有的題目不作要求,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2)組織答案:

①答題時先分析正確的部分,後分析錯誤的部分,分析的重點要放在錯誤的部分上。

②一般來說,辨析的命題通常是正誤混雜型或條件欠缺型,因此判斷要用“不完全正確”、“是片面的”表述而不要用“這是錯誤的”表述。

③對命題的判斷一定要放在最後,有利於得分。

因此,辨析題的答題步驟應如下:第一步,指出題目中觀點正確或合理的部分,並說明理由;第二步,指出題目中不合理的部分,說明理由,並提出正確的觀點或補充條件使其成立(答案的重點);第三步,總結並作出判斷。

(三)“提出建議並說明依據”類

(1)審題:

①此類題目在審題時必須先考慮依據,後思考建議。

②建議必須具體化,不能過於籠統。

(2)組織答案:答案順序必須是具體建議(結合材料)在前,依據(知識點)在後,兩者一一對應,即採用“結合材料提建議+知識點”的模式。

政治主觀題答題技巧篇二:高中政治主觀題贏取高分答題技巧大彙總

政治主觀試題越來越受到廣大師生的重視,然而在我們的教學和考試中學生最怕,失分最多的依然是主觀題。因此從教學與備考方面探討如何提高學生政治主觀題答題規範性和有效性從而提高得分率就成爲擺在我們廣大師生面前的一個十分重要的課題。下面我要講的就是自己在這方面的一些研究和做法。

一、主觀題失分的主要表現

1、審題不清,答錯答題的範圍,即答非所問。例如,題目要求用經濟常識的有關知識來回答,有些學生卻用政治常識甚至哲學常識的知識來回答;題目要求用唯物辯證法的有關知識來回答,有些學生卻用辯證唯物論的知識來回答。

2、張冠李戴,答案前後不對應。這在哲學試題中表現得尤爲突出。例如,前面用矛盾的普遍性原理後面卻用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方法論與其相對應;前面用矛盾的特殊性原理後面卻用一切從實際出發的方法論與其相對應等等。

3、盲目調用知識,沒有使用政治學科專業術語答題,而是使用文學化、生活化的語言答題。例如,有些學生在回答通貨膨脹時不是說國家發行的紙幣量多了,而是說國家把錢發多了;物質決定意識說成物質決定想法;國家職能說成國家做事等。

4、使用專業術語不規範,導致文字表達不準確,甚至表述錯誤。例如,人民民主專政寫成人民民主專制;矛盾的鬥爭性說成是矛盾的戰鬥性;經濟效益的提高寫成利潤的提高等等。

5、思維混亂,文字敘述缺乏完整性、條理性和簡潔性,出現“會而不對”、“對而不全”、“全而不準”的現象。

二、主觀題失分的原因

1、直接原因。答題技巧和文字表達能力方面的缺陷。

2、根本原因。知識結構的欠缺。

三、規範化答題的一般步驟

第一步:審設問

1、明確知識範圍:

知識類別:經濟學、哲學、政治學

知識形態:微觀、中觀、宏觀

2、明確問題指向:

單一型:是什麼、爲什麼、怎麼辦

複合型:談認識、作分析

3、明確設問主體:

經濟學:政府、企業、個人等

政治學:國家、政黨、公民等

第二步:審材料

1、讀材料時既要把握材料中的顯性信息,又要把握材料中的隱性信息。

2、迴歸教材,試題雖然千變萬化,但都離不開用教材的內容來解答。讀題時,必須判明答題要用到教材中的哪幾課、哪幾節、哪幾框的內容。這樣就縮小了思考的範圍。

3、根據題目的要求恰如其分地引用、組織某方面的知識,做到有的放矢,不可眉毛鬍子一把抓。

第三步:調用知識

1、依據關鍵詞,直接調用(關鍵詞本身是學科基本概念,則直接調用)

2、把握知識聯繫,聯繫調用(依據關鍵詞,通過演繹、推導,找到可用知識)

3、概括具體信息,歸納調用(關鍵詞比較具體,與學科理論不能直接對應'則先歸納再調用)

4、依據設問,有效調用(知識調用要根據設問的要求,有的放矢地調用,反對盲目堆砌和過度引申)第四步:確定答題思路

1、確定大邏輯:要點之間的邏輯,包括有幾個要點,要點之間如何排列;

2、確定小邏輯:要點自身的邏輯,即要點如何展開,包括有幾個關鍵詞,如何排列。

第五步:寫答案(我把它稱之爲書寫答案的“四個現代化”)

1、層次分明,要點序號化——反對不分段落層次的“一塊板”

2、表述準確,語言學科化——反對使用文學化、生活化語言

3、邏輯嚴密,表述簡潔化——反對語句冗長、畫蛇添足

4、字跡工整,卷面美觀化——反對字跡潦草、錯字連篇

(特別提示:突出關鍵詞,突出得分點)

總之,要想提高主觀題的得分率,答案必須做到“外在美”與“內在美”的統一。“外在美”就是表述清晰整潔、層次分明、格式規範、美觀大方;“內在美”就是政治術語表述準確、完整、嚴謹、思路清晰、符合邏輯,做到知識性與邏輯

性、思想性的統一。

根據以上理論下面是我對09年大學聯考文科綜合全國卷38題的解析

38.(32分)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我國北方有大面積的缺水地區,乾旱災害時常威脅農業生產和人民生活。2008年冬到2009年春,我國北方冬小麥主產區的8個省市遭遇50年來的特大旱災,受面積達1.57億畝。在中央統一部署下,遭遇旱災地區的各級政府迅速啓動抗旱救災應急預案,緊急調撥資金、物資,組織幹部羣衆和解放軍官兵,全力抗旱救災,取得了顯著成果。材料二2009年3月,國務院頒佈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抗旱條例》。按照《條例》,在緊急抗旱時期,有關地方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揮機構應當組織動員本行政區內各有關單位和個人投入抗旱工作,所有單位和個人必須服從指揮,承擔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揮機構分配的抗旱工作任務。

材料三以往,有些乾旱地區每逢大旱即靠抽取地下水和引河水浸灌抗旱,加劇了地下水的枯竭和河水的斷流;有些乾旱地區卻發展諸如高爾夫球場、造紙廠等高耗水型產業,造成雪上加霜;有些地區採取人工增雨作業,但受雨雲條件限制難以及時解決乾旱問題;有些地方因資金困難,農田水利設施嚴重缺位,只能靠天吃飯。

(1)結合材料分析應如何運用經濟手段推動抗旱工作。(6分)(2)運用相關經濟知識,說明如何協調水資源利用與三大產業的可持續發展。(6分)(3)政府爲什麼必須承擔抗旱救災的職責?結合材料二分析我國政府在抗旱救災中履行了怎樣的國家職能。(12分)(4)結合材料,說明在抗旱問題上應堅持辯證唯物主義的哪些觀點。(8分)

【答案要點】(1)加大財政支農投入,建設農田水利基礎設施;加大技術推廣力度,改革灌溉方式;運用價格槓桿提高水資源的利用效率,促使人們節約用水。(2)在水資源有限的情況下,首先要保證農業生產用水,確保糧食安全;要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加強水資源開發與循環利用,大力發展節水型產業;合理分配用水,保證三次產業協調發展。(3)我國政府的宗旨是爲人民服務,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則是對人民負責;農民遇上嚴重旱害,需要國家幫助救災,國家組織抗旱救災是建設服務型政府的必然要求;是政府依法履行職責、依法行政的必然要求。爲了抗旱救災,政府調動公共資源保證糧食生產,主要履行的是組織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的職能;各級政府組織力量幫助農村抗旱救災,體現的是提供社會公共服務的職能。(4)堅持實事求是觀點,發揮主觀能動性努力認識抗旱的規律,按客觀規律辦事;堅持實踐觀點,在實踐中不斷總結經驗改進工作;堅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認識矛盾的特殊性,因地制宜,採取適合當地情況的抗旱措施;堅持聯繫和發展的觀點,把抗旱當作一個系統工程來對待,並考慮抗旱活動對自然較近的和較遠的影響。

【解析】本題以2008年冬到2009年春北方大旱爲背景,考查了“三農”問題和(水)資源問題這兩個長效熱點。事實上,本題也可以看作是08年湖北卷第38題糧食安全問題的延續,亦即08年關注的是糧食安全的市場風險(因各種市場因素導致糧價上漲),09年關注的是糧食安全的自然風險。

第(1)題是應用分析題,考查考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要求考生運用宏觀調控經濟手段的相關知識談如何推動抗旱工作。考生要從微觀上弄清“經濟手段”包括哪些,並以此爲依據,結合材料提供的信息,提出具體措施,這就要求考生具備良好的歸納與演繹相結合的思維品質。經濟手段包括三個層次:經濟計劃;經濟政策,包括財政政策、貨幣政策、產業政策等;經濟槓桿,亦即政策工具,包括稅收、利率、信貸、物價等。材料一中“緊急調撥資金、物資”,屬於財政投入。從材料三中,可以找到經濟手段運用的方向:“有些地方因資金困難,農田水利設施嚴重缺位”,說明要加大財政支農的投入力度,建設農田基礎設施(財政手段);“每逢大旱即靠抽取地下水和引河水浸灌抗旱”,說明要加大技術推廣力度,改革灌溉方式,發展節水型農業(科技手段,產業政策);一些地方發展高耗水型產業,由此可以引出要運用價格槓桿提高水資源的利用效率,促使人們節約用水(價格槓桿)。

第(2)題是對第(1)的拓展,要求說明如何協調水資源利用與三大產業的可持續發展。從實質上看,本題也考查了經濟學的核心問題——資源配置問題。這是體現學科價值的一道好題。從材料中可以看出,我國水資源是有限的,難以滿足三大產業的發展需要(農業屬於第一產業,造紙廠屬於第二產業,高爾夫球場屬於第三產業)。實現三大產業的可持續發展,必須實現水資源的合理與優化配置。回答這一問題,可以從兩個方面思考:一是實現水資源在三大產業之間的合理分配;二是實現水資源在三大產業內的.有效利用。對第一個方面,依據兩點與重點相統一的原則,首先要保證農業生產用水,確保糧食安全(要點一);在此基礎上,要兼顧三大產業,即合理分配用水,保證三次產業協調發展(要點三)。對第二個方面,則要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加強水資源開發與循環利用,大力發展節水型產業(要點二)。第(3)題有兩問,分別從政府爲什麼要承擔抗旱職責的角度考查了考生對政府的宗旨、工作原則的理解,從在抗旱工作中怎樣履行政府職能角度考查了考生對國家職能的理解,設問都很好地體現了教材知識點與熱點材料的緊密結合,有利於考查學生獲取和解讀有效信息,調動和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問題的能力。第一問,根據材料一中“乾旱災害時常威脅農業生產和人民生活”這一信息,可調用“對人民負責原則”進行分析(即要點一和要點二,要注意這兩個要點構成明顯的三段論推理);根據材料二中國務院頒佈《抗旱條例》,可調用“依法治國原則”進行分析(要點三)。第二問,基於抗旱工作這一具體情境考查政府職能的知識,要求考生具備一定的歸納與演繹相結合的能力。

第(4)題設問範圍較寬,着重考查學生的歸納能力。考生必須仔細研讀材料,對材料層層解析,並進行合理歸納。本題得分並不難,難的是得高分。解題時要注意“辯證唯物主義”這一範圍限制,即要求從唯物論、辯證法、認識論三個知識板塊中尋找理論觀點。答題所需要的信息在材料一、二、三中都有。從材料一中,可提煉出要發揮主觀能動性,結合材料三中的相關信息,可得出要點一。從材料二中《抗旱條例》的出臺,可概括出實踐的觀點(要點二)。從材料三中,可概括出要點三(乾旱地區發展耗水產業等)、要點四(靠抽取地下水和引河水浸灌抗旱,加劇了地下水的枯竭和河水的斷流等)。

高中思想政治哲學部分答題技巧同學們對大學聯考政治中哲學部分常感到棘手,拿不定主意該用什麼原理,以致答非所問,離題萬里。有人總結出如下規律:

1.世界是物質的,凡是題中出現思想、道德、精神、理論、真理、“三講”、“雙思”、“三觀”等關鍵詞,都符合物質與意識辯證關係原理。

2.物質是運動的,凡是物質都與運動不可分,運動是絕對的,靜止是相對的。

3.運動是有規律的,凡是物質的運動都有其規律,違背規律必受懲罰。

4.事物是普遍聯繫的,凡是分析事物的左右關係,都符合事物是普遍聯繫的原理。

5.事物是發展的,凡是分析事物的前後關係,都符合發展原理,核心是量變與質變。

6.事物是矛盾的,凡是分析事物發展的原因,都符合內外因辯證關係原理;在方法論上即一分爲二;堅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還要堅持兩點論和重點論。

7.認識過程的二次飛躍,凡是認識的目的都是實踐,實踐與認識循環往復,實踐是檢驗認識正確與否的惟一標準。

8.價值規律,凡是經濟類問題都符合價值規律。

得分不高的原因分析:

1.審題不細。一是不能具體地分析情景材料,全面領會並把握它的基本內容,不善於從中提取有效的信息;二是把握不住試題的基本意圖和設問的指向。考生在回答問題時要充分利用題目所給予的有效信息,貼近、準確、全面地回答問題,不能滿天撒網、空泛議論甚至不着邊際地議論,時間花了不少,文字寫得滿滿的,卻沒有多少有效的內容,分數與字數無關,閱卷老師不會因爲你寫的字多,就給你同情分的。

2.理論無法說明實際。理論聯繫實際是政治學科大學聯考的基本能力要求。一些考生“運用”能力較差,主要表現:①答非所問,盲目地套用教材中的知識點,瞎寫一氣。②籠統回答,泛泛地說些道理,不能切題,缺少實質性的認識和分析。③機械、死板地寫幾個定義式的句子,不會拿這個知識變成自己的語言去靈活說明應回答的問題。④片面性,不能作全面、完整的回答。

3.基本理論知識掌握不夠。分析答卷可以看出考生在理論知識方面的缺陷,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對教材中的知識不熟悉;二是對理論知識一知半解。有的考生不重視對教材中的理論知識的複習,在考試時單憑自己的“感覺”去回答問題難得高分。政治答題是要遵循一定規則的。

4.不關心時事。高中思想政治課是對學生進行馬克思主義基本常識教育的德育課程,必然要求考生用正確的政治認識、政治觀點、政治立場和政治態度去回答大學聯考政治學科的考試題。這就要求考生關心和了解國內和國際上發生的一些重要事件的形勢發展,以及對我國黨和政府的大政方針有所瞭解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