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運輸》教學設計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學設計,教學設計一般包括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方法、教學步驟與時間分配等環節。如何把教學設計做到重點突出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交通運輸》教學設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交通運輸》教學設計

  《交通運輸》教學設計1

  知識與技能

1.瞭解鐵路的作用以及鐵路建設的主要區位因素。

2.瞭解不同等級公路和航道建設的主要區位因素。

  情感態度價值觀

培養學生樹立辯證的觀點和發展的眼光來看待實際問題。

  教學重、難點

1.結合實例能夠分析交通運輸網中的線的區位因素;

2.京九鐵路線區位選擇的影響因素分析;

3.公路選線的因素和原則。

  過程與方法

教學方法

採用案例分析法和導學法。

教具

多媒體:“7.9-京九鐵路穿越的地區圖”、圖7.11-山東省國道和省道的分佈、圖7.12-公路選線和圖7.13,以及交通運輸方式表格。

教學過程設計

複習舊課:交通運輸的方式主要有幾種?它們的特點是什麼?

多媒體投影:交通運輸方式表格。

學生回答。

導入新課:五種交通運輸方式中“鐵路、公路、航道”是交通運輸發生的最基本因素,那麼這些交通運輸方式是如何受區位因素的影響和制約呢?

  一、鐵路的建設

教師提問:鐵路的發展歷史和作用如何?

學生閱讀教材並回答:世界:170多年;中國:120年。經濟意義,社會意義等。

多媒體投影:7.9京九鐵路穿越的地區圖和右圖,回答下列問題:

讀“京九鐵路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

(1)京九鐵路長______千米,從________到__________。京九鐵路所經省、直轄市、自治區、特別行政區。京九鐵路沿線主要糧食產區。京九鐵路沿線主要糧食產區。

(2)京九鐵路的主要區位優勢:一是________;二是________;三是________;四是________。

(3)京九鐵路的最大意義在於激活________________,帶動________。京九鐵路的修通,說明由於____________的發展,在現代鐵路建設中,____________因素對鐵路區位的影響,已經超過________因素而成爲決定性因素。

學生閱讀教材,探究和討論。

教師引導學生拓展分析並得出結論:

1.京九鐵路所經省、直轄市、自治區、特別行政區(讀圖可知);根據中國政區圖的比例尺,計算鐵路長度約2538km;沿線主要糧食產區(華北平原、江淮平原、江漢平原、鄱陽湖平原和珠江三角洲)。2.合理佈局交通網;促進沿線經濟發展;維持香港的長期穩定和繁榮;先進的科學技術是保證。對於京九鐵路的區位分析,應該從經濟、社會因素、先進的科技和自然因素等方面來全面分析,並抓住主導因素,從而能夠得出結論。3.激活全國鐵路網;沿線地區經濟發展。經濟、社會因素;自然因素。從中還應該進一步明確:京九鐵路的建設說明了影響鐵路建設的區位因素的變化,我們應該用發展的觀點來分析問題。

問題與思考:結合家鄉海西號鐵路的建設,試分析其區位優勢?(學生回去以後思考)

  二、公路和航道的建設

多媒體投影:表7.2。

學生閱讀教材:瞭解我國公路運輸的概況。

學生思考:公路選線有何原則?

多媒體投影:圖7.11。

學生思考回答:國道是國家級的幹線公路,一般可跨幾個省,爲了節省運營時間,所以國道的基本方向以直達運輸爲主,儘量縮短線路長度。省道是省級幹線公路,以滿足本省經濟發展和居民的需要爲主,所以它經過的居民點、車站、碼頭比國道要多。充分利用有利的自然條件,避開復雜地段。

多媒體投影:下表。

教師引導學生總結:

地形特點

公路選線原則

平原

山區

教師繼續啓發:學習了修築鐵路、公路的選線原則,那建設內河航道該如何來合理規劃和佈局呢?

學生閱讀教材:

多媒體投影:圖7.13。

教師啓發;西歐的氣候類型是什麼?有何特徵?地形類型和地形特徵如何?

學生思考回答:西歐大部分地區爲溫帶海洋性氣候;全年降水分配均勻,氣候溫和溼潤。地形以平原爲主,地勢低平。

教師啓發;西歐的氣候和地形對其內河航運有何影響?

學生思考回答:由於西歐大部分地區爲溫帶海洋性氣候,全年降水分配均勻,氣候溫和溼潤,且地形以平原爲主,地勢低平,因此地面水系發達,河網縱橫交錯。

教師引導學生讀圖7.13:西歐地區以萊茵河爲主幹,與其他河流、運河相連,形成了一個龐大的內河航道網。這樣,不僅可減緩陸上鐵路、公路運輸的壓力,而且可實現河海聯運,爲西歐地區提供了一個十分便利的水陸交通網。

教師總結:運輸網中的線有鐵路、公路和水路等一些類型,它們的區位因素不全相同,在具體分析問題時,應該從“經濟、社會、技術和自然”等因素來思考分析,但是不同的交通運輸線,主導因素是不一定相同的,應該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課堂鞏固練習

1.關於京九鐵路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位於京廣線與京滬線之間b.激活全國鐵路網,帶動沿線地區發展經濟

c.途徑魯、皖、蘇、鄂、贛等省d.建成於20世紀90年代

2.我國的內河航道運量最多的是

a.大運河航道b.珠江航道c.長江航道d.松花江航道

3.國道路線選線:

a.不考慮地形、地質因素的影響b.基本方向以直達爲主

c.儘量多地通過當地居民點,鐵路車站碼頭d.不考慮沿線經濟發展水平

4.影響鐵路運輸線走向的首要區位因素是:

a.經濟因素b.水文狀況c.地貌因素d.氣候條件

4.建設京九鐵路的重大意義在於:

a.帶動沿線地區的經濟發展b.合理佈局交通網

c.激活全國鐵路網d.維持香港的繁榮和穩定

6.公路選線的原則是

a.在平原地帶要儘量不佔用良田b.通過地形陡坡時可採用“之”字型彎曲

c.以兩城市間的最短距離爲最優先原則d.道路可以通過沼澤地

7.京九鐵路穿越的地區示意圖(如右圖),讀後回答下列問題:

(1)京九鐵路穿越了______個省(直轄市)和香港特別行政區。主要經過和兩個商品棉和及三個商品糧基地______。

(2)京九鐵路南段幾乎全部在丘陵、丘陵中穿行;附近的名山有革命老區有______。(3)修建京九鐵路,會使全國鐵路貨運狀況發生巨大變化,表現在:__________________。

  《交通運輸》教學設計2

  一、教學設計思想

自我校推出“四四二”教學方法以來,一直對該教學模式進行嘗試和探索,試圖掌握該教學模式的精髓,並能靈活運用到不同的教學內容中去。本節課爲《交通運輸方式和佈局》,教學內容比較簡單,教學任務也相對輕鬆,非常適合採用“四四二”教學模式。但是,從大學聯考考查角度來看,本節課考查內容細碎、靈活,多以現實案例爲背景,考查學生對本節知識和原理的掌握和運用。而本節又以知識爲主,原理較少,因此必須以夯實基本知識,拓展相關知識爲原則進行教學設計。

  二、教學設計框架

“四四二”教學模式,採用先學後教的基本原則,注重學生的自主學習的能力。本節課牢固遵循該模式的基本原則,以“基礎知識梳理——重難點探究”爲主線對教學內容進行如下設計:

第一,提前印製本節課的學案,藉助學案導學,對教材中較爲直觀以及根據以往知識可以理解的內容,以填空、問答等形式展示,要求學生在自習課上完成導學案中的【預習案】部分。

設計意圖:教師全批全改,目的是瞭解學情。

第二,課堂中先對【預習案】中存在的問題進行處理。處理的方式主要是覈對答案和講解一些學生疑惑的問題。

設計意圖:先解決掉課本中最基本的概念、原理等基礎知識。並且以此爲基礎展開探究案的活動。

第三,藉助兩段“情景材料”突破重難點。本次教學設計在突破重難點的時候選取了兩個不同的案例,一個是現實生活中如何對交通運輸工具進行選擇的案例,一個是絲綢之路上的一段鐵路。兩個案例承擔這不同的使命。

設計意圖:講授生活中的地理,掌握交通運輸方式的選擇的方式和訣竅;

  三、教學反思

本節課的緊緊圍繞“基礎知識梳理——重難點探究”這條主線,採用多種教學方法,從不同的角度對知識進行梳理和突破。從絲綢之路的導入到人生之路的求索,從現實問題引入,又從精神層面落地,有利於培養學生正確的積極的價值觀;課堂中學習方法的指導,從知識上升到理論,有利於紮實的學習能力的培養;學科語言的規範,不但培養了基本的學科素養,也有利於提升學生的綜合題的得分率。

但是本節課在授課的過程中,基礎知識梳理時間過長,中間穿插方法的指導和理論的解析,雖然針對性強卻導致與後面的重難點突破相重複,使得教學脈絡模糊,重難點不突出;教學案例的選取上,案例不夠精細,過於冗雜和混亂,導致看似拓寬了學生知識面,卻削弱了案例本身應該起到了以點帶面的作用;重點知識的處理上,教師講授太多,學生活動較少,方式較爲單一,削弱了學生的主體性;在重難點突破中的採用“問題導引”的方式,個別問題在設置上存在系統性不強、針對性不強的問題,削弱了該方式的優勢。

總體上來說,本節課主線並不是非常明確。想要給學生的內容太多,想要講的內容太多,削弱了教學中重難點的地位,使得該堂課稍顯繁重。

那麼該如何設計一堂“脈絡清晰、重難點突出、凸顯學生主體地位”的課?劉明老師的“素養理論”讓我意識到教學思想設計的偏差;會後劉洪恩老師、範德新老師等本校三名教師對我的課進行了較爲細緻的評課和指導,讓我意識到教學方法的老套和教學內容的冗雜。我開始不斷反思:

1、一節課中我想教給學生哪些東西?

2、這些東西中包括哪些?是知識、能力還是學科素養?側重哪些?

3、知識的難度如何?需要怎麼呈現給學生?

4、衆多知識如何取捨?

5、這些能力要藉助怎樣的教學活動一步步提升起來?

6、學科素養的培養如何在教學過程中落地?

7、教學設計中要把哪些現實問題,如何引入課堂?

8、這些現實問題引入的目的什麼?

9、現實問題的解決需要學生哪些知識和能力?

10、如何在學生的最近發展區構建教學設計,最終高效達到本堂課的初始目標——夯知識、培能力、提素養?

在這種看似零散的自我對話中,我對本堂課進行優化再設計。在設計模式上依然採用本校“四四二”教學模式;在設計思想上,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將培養學生的素養作爲核心和主題,一切問題設計、環節設計都緊緊圍繞該主題展開來;在案例選取上,採用“一境到底”的教學模式,刪掉不必要的案例設置。

  四、教學設計再優化

環節教學過程設計意圖

導入“絲綢之路”今天,讓我們踏上這曾經駝鈴陣陣,今日火車飛馳的絲綢之路曾經的駝鈴變成了今日的火車轟鳴,爲什麼?對比設問導入,引發學生的'思考,同時與本節課的主體案例相吻合。

展示教學目標1、能夠說出五種交通運輸方式的異同點。

2、能夠結合不同交通運輸方式的特點選擇合適的交通運輸方式。

3、通過對案例進行分析,理解影響交通運輸佈局的區位因素,掌握其佈局的意義明確目標,有的放矢

預習回顧回顧導學案上的內容解決基本的知識,爲後面的探究做知識鋪墊

案例探究合作探究資料略

1、路上絲綢之路上在交通運輸方式上有何轉變?

2、路上絲綢之路以鐵路爲主要交通運輸方式的原因有哪些?

3、(播放視頻“蘭新高鐵”)

蘭新高鐵是一條橫貫東西的現代“鋼鐵絲綢之路”,結合視頻記錄材料及地圖冊,分析當地的自然地理環境特徵,說出該線路在修建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難。

4、結合材料,說說蘭新高鐵修建的地理意義以“絲綢之路”爲案例,分析線路變化的特點,理解自然地理環境就線路選擇的影響;並緊緊扣住當地環境分析修建線路的意義。

歸納總結1、影響交通線路修建的區位因素有哪些?各有哪些作用?

2、分析某線路修建的地理意義可以從哪幾個角度進行概括總結?

整理問題分析的角度和思路,構建地理學科思維。

自主探究展示“絲綢之路”之外的交通運輸方式(資料略)

分析資料回答以下問題:

1、路上“絲綢之路”除鐵路外,哪種交通運輸方式更多?該交通運輸方式有何優缺點?

2、新疆地區多條航空線路的修建有何意義?航空運輸有何優缺點?

3、開闢“海上絲綢之路”的意義有哪些?

4、“海上絲綢之路”的交通運輸方式與路上絲路相比,有何優缺點?

5、縱觀“絲綢之路”交通運輸方式的變化,歸納交通運輸方式的發展方向。緊緊圍繞“絲綢之路”交通運輸網的組成,分析不同交通運輸方式的特點。

針對訓練請根據交通運輸方式的特點,爲絲路上的經濟往來選擇合適的交通運輸方式

以“絲綢之路”上的貿易往來爲背景,考查學生對該知識點的掌握程度,學習生活中的地理。

歸納總結交通運輸方式的選擇的方法地理最終需以“理”服人。“理”既包括基本的概念、原理,也包括相應的學科思維方式和做題的方法技巧以及知識規律等。

課堂

小結課堂總結,構建知識框架

當堂

測試略習題鞏固,檢測學習效果

教後

反思本課以學習生活中的地理,提高學科素養爲指導思想,依然採用“四四二”教學模式,先學後教;在案例選擇上,剔除其他案例的存在,採用“一境到底”的設計方法,以“絲綢之路”爲背景,既符合學生的認知與發展規律,也與新形勢下大學聯考改革的思想、要求和特點想適應。

  五、後記

課堂教學是學生與教師的共同活動過程,它不是機械的單向的傳授知識,它包含了人與人之間複雜的交流關係。所謂教學有法,而無定法,貴在得法。新課改要求我們應着力引導學生高度關注社會、關注生活;引導學生重視運用知識和經驗去應對生活實際問題。這就需要我們在注意研究教材、課標的同時,在廣闊的社會生活背景下研究與教學的理論內容相關的時代熱點、科技信息和學生生活實際,研究學生理解接受相關理論的知識準備、閱歷經驗,以及學生認知心理特徵,由此實現教學內容和教學過程的“生活化、綜合化和信息化”。着力創設能夠引導學生主動積極參與、願意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學情境,從而在師生共同平等探討、進而有效引發學生學習興趣的進而有效引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基礎上,逐步培養學生的良好學習習慣,逐漸實現學生綜合素質能力的不斷優化。

本次教學研討由於準備不足,教學思想和教學設計都出現了較大的偏差,走着老套的路子,貌似“丟了大人”,實際卻是最大的贏家,因爲——收穫頗豐!不暴露了缺點怎能尋求進步?尤其是聽了後面幾位老師的教學方法指導、班級管理經驗交流之後,發現自己作爲教師的這條專業成長之路真的漫漫而長遠,需要修正和磨礪的地方還有太多太多,衷心感謝我縣“三名”活動搭建的成長平臺!在這裏,我將向各位名師學習,做一個刻苦鑽研業務的教師、踏踏實實地研究“高效課堂教學”的教師;向名班主任學習,做一個愛學生,愛生活,積極向上,以學生成長爲己任的班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