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鄉偶書》翻譯賞析

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

《回鄉偶書》翻譯賞析

譯文:好奇的孩子見了我都不認識,笑着問:“老人家,您從哪裏來。”

“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出自唐代詩人賀知章的《回鄉偶書二首·其一》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

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

註釋:

這兩句詩在寫法上別出心裁,明明是寫自己,卻以兒童的眼光看自己,反襯人世的滄桑。一個“客”字更是意韻全出,內心的蒼涼可見一斑。

詩句意思:(鄉里的)小孩看見了賀知章卻不認識,笑着問他是從哪裏來的

意思:

我在年少時離開家鄉,到了遲暮之年纔回來。我的鄉音雖未改變,但鬢角的毛髮卻已經疏落。兒童們看見我,沒有一個認識的。他們笑着詢問:這客人是從哪裏來的呀?

賞析

風華正茂時離開家園,回家時已經兩鬢蒼蒼,家鄉的兒童也把他當成外來客。面對着熟悉而又陌生的環境,這一切怎能不讓他傷懷呢?時光易逝,世事滄桑,彈指間的感慨在樸素無華的語言中自然地抒發出來。

這首詩爲天寶三年(744)詩人歸隱永興時所作。

偶書指因偶有所感而即興寫下來的文字,原作二首,這是第一首。詩中運用對比的藝術手法,細緻傳神地表達了詩人重返闊別數十年的家鄉時那種既感喜悅又覺陌生的複雜感情,讀來覺得入情入理,親切自然。

首句“少小離家老大回”,以簡潔平實的語言概括了自己大半生的經歷。通過“少小”與“老大”、“離”與“回”等詞語的`反比,突出離鄉時間之久。

次句“鄉音無改鬢毛衰”,則通過變(鬢衰)與不變(鄉音無改)的對比,表現出詩人儘管客遊他鄉多年但思戀故土之心始終沒有改變的老而彌篤的情懷。三、四句“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是從詩人的角度宕開,以兒童的角度描寫故鄉人對自己還鄉的反應,其中也暗含了詩人這家鄉原來的小主人與今天的小主人—— 兒童之位置變換的對比,使畫面頓時呈現爲歡快明朗的喜慶色彩。你看,見到詩人這鬚髮皆白、老態龍鍾的陌生人扶杖歸裏,孩子們立刻蹦蹦跳跳地圍攏來,不等詩人開口,他們就很有禮貌地搶着稱詩人爲“客”,“笑問客從何處來”,真是妙筆神來,諧趣無窮。一個“笑”字就把詩人多年的思鄉之慟都一下子拋到九霄雲外去了!

這首詩雖名之爲“偶書”,但在語言運用上也是頗具匠心的。語言通俗自然,很接近口語,但同時異常凝鍊,富於概括力,令人回味無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