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詩》全詩賞析

  【詩句】聞道黃龍戍,頻年不解兵。可憐閨裏月,長在漢家營。

《雜詩》全詩賞析

  【出處】唐·沈佺期《雜詩》

  【意思】聽說黃龍城, 戰事頻頻無盡期。昔日家中共賞月, 可憐今日隔千里, 月亮久照漢家營。

  【全詩】

《雜詩》

.[唐].沈佺期.

聞道黃龍戍,頻年不解兵。

可憐閨裏月,長在漢家營。

少婦今春意,良人昨夜情。

誰能將旗鼓,一爲取龍城。

  【註釋】

①黃龍:即龍城。 ②可憐:可嘆。閨裏月:在家時映照兩人的那輪明月。長在句:意爲丈夫常常見月思人、思鄉。漢家:漢朝。唐人多借漢指唐,以免直指。 ③今春意:妻子對丈夫的思念情懷。良人:妻稱夫。昨夜情:夜晚夢中與妻相會時的情和愛。 ④旗鼓:代指軍隊。

  【解析】

普遍的社會問題和永恆的人性,在這首詩裏得到樸素的表現,它洗淨了宮廷詩的華麗辭藻,卻嫺熟地運用着美妙的格律,純乎唐音。“可憐閨裏月,長在漢家營”,就是“十五的月亮,照在家鄉照在邊關”,流水對的.使用增加了語言的流暢感。“少婦今春意,良人昨夜情”,就是“寧靜的夜晚,你也思念我也思念”。後來許多攄寫邊防戰士和家中妻子彼此間的思念之情的詩與歌,大都不能翻出此詩的如來手心。連李白著名的《子夜吳歌》中的秋歌(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秋風吹不盡,總是玉關情。何日平胡虜,良人罷遠征?)在內。

  【賞析

該詩首聯交待背景,頷、頸二聯集中抒情,尾聯揭示作詩主旨。全詩層次明顯,過渡自然,於纏綿情思之中蘊有深沉感慨,是思婦詩中上乘之作。頷、頸二聯是詩中的精華部分。頷聯借月抒情,雖落筆於明月,其實字字都在寫人。昔日夫妻團聚,恩愛相處,明月相與爲伴、相與爲證。而今夫妻天各一方,那輪給少婦留有美好印象的明月,似乎早與閨閣無緣了。其實不然,只是因爲少婦心繫邊陲,那輪明月好象也就永遠留在了漢家營地,留在了征夫身邊。“可憐”二字,具有強烈的感情色彩,少婦此時是在對月細嘆,還是在對月垂泣,詩人無須着筆,“可憐”二字已將思婦情狀刻畫殆盡。頸聯緊承頷聯,將思婦“今春意”與征夫“昨夜情”對舉,進一步加深詩意。少婦思春,良人遠征,“昨夜情”固然美好,但如今只能從記憶中聊獲慰藉;“今春意”實在撩人,可眼下只能在思戀中忍受煎熬。明月牽愁,長夜惹恨,“情”愈深而“意”愈切,良人情與少婦意緊緊纏繞在一起,由情生意,由意足情,不僅詩中主人難得解脫,讀者似乎也難以自制了。就這樣,詩人終於讓自己的作品產生出了強烈的藝術效果。寫到這裏,尾聯所表達的思婦息戰之願望,已是水到渠成,呼之欲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