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學聯考語文試卷試題

權衡主觀題和客觀題的比重,是大學聯考語文控制誤差的需要。以下是小編爲大家蒐集整理提供到的四川大學聯考語文試卷試題,希望對您有所幫助。歡迎閱讀參考學習!

四川大學聯考語文試卷試題

 第Ⅰ卷 閱讀題

  一.現代文閱讀(35分)

(一)論述類文本閱讀,(9分,每小題3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3題。

在古代文體學史上,唐宋衆體鹹備,各種文體都獲得充分的發展空間,文學文體方面,詩、文、詞三足鼎立,新興的小說、戲曲也初現端倪;公牘和應用文方面,與新創文體競相發展,迎來了歷史上實用性文體發展的高峯。唐宋文體批評層累式地多角度探究,並與當時的文體書寫產生互動,讓文體寫作與批評相得益彰。一言以蔽之,唐宋時期是古今文體駢與散、簡與繁、文與質、雅與俗糾葛轉關的樞紐。

唐宋文體學何以呈現出如此特徵和麪貌?鄭騫《宋代在中國文化史上的定位》說:“唐宋兩朝,是中國過去文化的中堅部分。……上古以至中古,文化的各方面都到唐宋作結束。就像一個大湖,上游的水,都注入這個湖;下游的水,也都是由這個湖流出去的。”唐宋文化既恢宏又複雜,既超卓又平易,既多元又開放,屬於成功的貫通、通變型文化,其通變特色影響到方方面面,自然包含文體。

唐宋文化學術的集大成、綜合性的特徵,若用當時人的話,而且是最簡潔的話來概括,則朱熹《答姜叔權》裏的一句話甚爲貼切:“舉一而三反,聞一而知十,乃學者用功之深,窮理之熟,然後能融會貫通。”拈出其中的“融會貫通”,不妨說是宋人概括唐宋文化的最佳註腳。文化的融通特徵,對於唐宋文學、文體的發展、演進,產生了重要的作用和深刻的影響。唐宋文體在文化的大視野下,打上了濃厚的“共同體”烙印,表現爲分化與綜合、限制與超越、對流與融通的複雜多元格局。

唐宋文體學的貫通性,突出地表現在文體間的交流和互動上。古代文體的結構規則並非刻板不變,實具有靈活組裝拆卸的機制,其間的結構和功能關係可緊可鬆,內在亦具有延展性和彈性張力,在一定條件下,其規則會發生位移改變。文體與文體之所以能,在於它們具有某種同質的因素,例如結構、形式、語言等。假設我們對甲文體和乙文體都很熟悉,但是甲乙的相參相融,卻依然帶來了意想不到的“化學反應”,會產生令人興奮的新奇效果。熟悉與陌生,陳舊與新穎,固有與超越,就在文體間的貫通、參融、相資中實現了奇妙的轉化。

一個值得關注的現象是,與貫通密切相關,唐宋開始大量使用“文備衆體”一詞。黃庭堅等宋人用“兼備衆體”來讚美唐代大詩人杜甫,這是充分肯定老杜在詩體方面的集大成。更重要的是,宋人開始用類似詞形容本朝文人。諸如歐陽修、王安石、蘇軾、黃庭堅、朱熹等,都得到過類似“文備衆體”的稱讚。這種情況在宋以前是沒有的。可見唐宋文人的“兼備衆體”,成爲極爲突出的現象。何以文備衆體者愈來愈多?這其實是貫通的文化作用於文體的重要表現。

唐宋文人學識淵博,擅長多種文藝者不在少數。多面手、組合拳式的才能,讓他們一通百通,有了貫通文藝的資本。高手可以遊刃有餘地出入各種文體,取長補短,互相交通。尤其當一種文體已發展極充分,內部的各種寫作技巧、藝術手法差不多被窮盡時,或許只有“跨界”“貫通”,向其他文體尋求參酌,纔有可能打破困局,實現新變。

(摘編自谷曙光(解讀古代文體的新維度))

1.下列關於原文內容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唐宋時期,詩、文、詞三種文學樣式各領風騷,小說、戲曲也開始興起,共就和應用文得到了發展,文體寫作與批評相得益彰。

B.唐宋兩朝是各種文體發展的高峯時期,文體批評也得了發展,也是古今文體的.駢與散,簡與繁,文與質,雅與俗之結合的關鍵時間。

C.鄭騫在《宋代在中國文化史上的定位》中把唐宋兩朝比喻爲一個大朝,把上古至中古文化比喻爲流進大潮中上游的水。

D.唐宋文化是成功的貫通、通變型文化,具有恢宏又複雜,超卓又平易,多元又開放等特點,它的通變特色影響文體的發展。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項是

A.作者借宋朝朱熹《答姜叔權》一文裏的一句話,用最簡潔的話概括了唐宋文化的大成、綜合性的特徵——“融會貫通”。

B.唐宋文化與綜合、限制與超越、對流與融通的複雜多元格局的特點,是受具有融通特徵的唐宋文化的作用和影響而形成的。

C.古代文體的結構規則是靈活多變的,文體之間的交流和互動,是唐宋兩朝文體學的貫通性特點的突出表現。

D.唐代只有大詩人杜甫稱得上“文備衆體”,而到宋朝,“文備衆體”的文人就越來越多,這就是宋朝貫通的文化作用於文體的結果。

3.根據原文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在古代文學史上,唐宋時期是一個承前啓後的時代,各種文體都具備且都得到了充分的發展,影響深遠。

B.唐宋文化具有集大成、綜合性的特徵以及變通的特點,這不僅印象唐宋文體,還深刻影響唐宋文化的發展、演進。

C.兩種文體在結構、形式、語言等方面並不是完全不同的,在文體間的貫通、參融、相資中,兩種文化就會互相轉化。

D.寫作高手不僅熟知多種文體的寫法,而且還能將各種文體的寫法貫通起來,得心應手地進行運用,並寫出新意來。

(二)實用類文本閱讀(12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4-—6題。

余光中在香港中大執教的那些年,每次回臺北,都會受邀到林海音家與文友聚會,他有一種“好像到了夏府,纔像回到臺灣,向文壇報了到”的感覺。女作家潘人木退休後,經常到美國探兒女,每回回到臺北都特別高興,因爲“臺北有一間屋子,裏面的燈光特別溫暖,而燈光下又有兩位特別可愛的人——海音 和何凡”。林海音像塊磁石,“吸”來四面八方的友誼。

夏家在臺灣最早的客廳是在臺北城南重慶南路三段。他們在那幢日式榻榻米的房子住了二十五年,那個六疊大的客廳孕育了四個子女快樂的童年和青少年。林海音早年寫作、主編《聯副》10年、主編《純文學月刊》都在這個時期。

之後,夏家搬了兩次家,一次是因爲原來的平房改建公寓;另一次是改建後搬進去,這兩次居住的時間都不長。等到純文學出版社基業穩了,賺了錢,一九七六年,何凡、林海音帶着最小的祖葳,搬進臺北東區一棟公寓的六樓,這也是他們住的第二久的地方。直到九十年代初,何凡自《國語日報》發行人的職位功成身退,此時四個子女全在國外了,他們覺得需要一個安全清幽的環境,才搬到東區國父紀念館附近的一幢大樓,直到現在。不論是住在哪裏,也不論在哪一段時期,夏家溫暖的客廳永遠是敞開給朋友的。

有一年,林海音爲了讓幾位美國朋友瞭解中國飲食,她把臺北南門市場的做春捲師傅請到家來示範做春捲皮。那天下午市場收了攤後,這位老師傅就帶着全套行頭到夏府,在院子裏表演起來,而林海音早已炒好一大盆包春捲的餡。只見春捲師傅手上一大把軟軟的大面團,輕輕地往燒得熱熱的鐵鐺上一貼,一張薄薄的春捲皮就烤好了。林海音興致勃勃地教大家包春捲,包好了春捲就下鍋炸,美國朋友樂了,原來中國餐館裏的春捲是這麼做成的。

林海音每次邀人吃飯,總是花些心思去構想,讓大家盡興,她自己也盡興。她交友滿天下,卻不是認識就算了的泛泛之交,她會一直維持着,有一定深厚的經營,聚會看似熱鬧,但卻有某種超越熱鬧之外的深度。

到林海音家作客,談得快樂,吃得快樂,她還會爲朋友拍照紀念。三四天後,客人就會收到照片,林海音還在照片後註明時間、地點,讓人永遠懷念。奇怪的是大家臉上的皺紋都不見了,所以大家封她一個“無皺紋攝影家”的外號。

自從前幾年林海音病倒以後,像這樣“整套”的“林派聚會”就在文壇消失,那文學的風華只有在許多人的回憶中了。正如隱地說的:“我偶爾經過重慶南路的巷弄,特別是在夜裏,常覺得那日式小屋還在,林先生正在請客,高朋滿座,一屋子的笑聲還在那兒傳開着。”

1970年一個春天的晚上,在夏府那個日式小屋客廳有一次夜談。那天是爲了歡迎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夏志清教授和王洞新婚返臺。而林海音特別燒了一桌好菜,加上大瓶紹興酒,使餐敘熱烈歡洽。林海音一如往常,照了許多照片。

那天夜談結束前由詩人瘂弘朗誦了當時遠在美國丹佛城的余光中的一首詩《情人的血特別紅》。大家在充滿磁性的“情人的血特別紅,可以染冰島成玫瑰……情人的眼因過度仰望而變藍……情人的心驕傲而可憐,能舉起教堂的塔光,但不容一寸懷疑……”聲中滿載而歸。

多年來,在林海音家的客廳裏有太多太多的“臺北一夕談”,如果記錄下來,會是一本有價值的“文人對話錄”。

(摘編自夏祖麗(從南走來—林海音傳))

相關鏈接:

黃春明說:他曾在一篇文章裏寫一位老婦坐公車時怕坐過站,就大喊“城仔落車”。黃春明投稿時把這句臺灣話作爲文章標題,並再三叮囑不能把它改掉。林海音欣賞他的文才,也理解他的心情,就尊重了他的意見。

(選自何標《他們在島嶼寫作—林海音傳》)

4.下列材料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確的一項是(3分)

A.詩人余光中每次回到臺北都會受邀去林海音家,以至他有一種“好像到了夏府,纔像回到臺灣,向文壇報了到”的感覺。

B.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初,何凡功成身退,此時林海音何凡夫婦的4個子女全在國外,常感寂寞,於是經常邀請大家來聚會。

C.大家在林海音家談得快樂,吃得快樂,毫不拘束;林海音每次都將這些事情拍照並註明時間、地點,就是想大家永遠懷念她。

D.二十世紀七十年代的一個晚上,在林家有一次夜談,詩人亞紅朗誦了余光中的《特別紅》,大家得到了巨大的精神享受。

5. 從材料看,林海音具有哪些優秀品質?請簡要概括分析。(4分)

6. 本文在材料選取方面有什麼樣的特色?請簡要分析。(5分)

 (三)文學類文本閱讀(14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7—9題。

王姥姥走到廳上,對她說:“我說,大嫂,後天就是年七年級,你打算怎辦呢?你可不能在我這兒過年,我想你還是先回老家。” 王姥姥想攆她。她想,淨哭是不成的,得想法子。拿過小包袱來,打開,翻翻那幾件破衣服。她的丈夫在鄭州那一仗,也隨着那位總指揮亡於陣上。敗軍的眷屬在逃亡的時候自然不能多帶行李。她好容易把些少細軟帶在身邊,日子就靠着零當整賣這樣過去。現在她什麼都沒有了,只剩下當日丈夫所用的一把小和兩顆槍子。

除夕那天早晨,她進好幾家當鋪也沒有當去小。當她走到高亮橋上,站了一會,她有了主意,因爲她想起了那十二年來見面的大姐兒現在一刀出嫁的時候了,不如回家替她找個主兒,她自打定了回家嫁女兒的主意以後,好像前途上又爲她露出了一點光明,於是她帶着希望在向着家鄉的一條小路走着。

雪下大了。她走在荒涼的小道上,心裏想着她的計劃。迎面來了一個青年婦人,好象是趕進城買年貨的。她戴着一頂寶藍色的帽子,帽上還安上一片孔雀翎;穿上一件桃色的長棉袍;腳的下穿着時式的紅繡鞋。這青年婦女從她身邊閃過去,招得她回頭直望着她。她心裏想,多麼漂亮的衣服呢,若是她的大妞兒有這樣一套衣服,那就是她的嫁妝了。然而她哪裏有錢去買這樣時樣的衣服呢?她心裏自己問着,眼睛直盯在那女人的身上。那女人已經離開她四五十步遠近,再拐一個彎就要看不見了。她看四圍一個人也沒有,想着不如搶了她的,帶回家給大妞兒做頭面。這個念頭一起來,使她不由回頭追上前去,用粗厲的聲音喝着:“大姑娘,站住,你那件衣服借我使使罷。”那女人回頭看見她手裏拿着槍,恍惚是個軍人,早已害怕得話都說不出來,想要跑,腿又不聽使,她只得站住,問:“你要什麼?”

“我什麼都不要。快把衣服,帽子,鞋,都脫下來。身上有錢都得交出來,手鐲、戒指、耳環,都得交我。不然,我就打死你。”

青年婦人不得已便照她所要求的一樣一樣的交出來。她把衣服和財物一起捲起來,她抱着那捲贓物,往北飛跑。穿入那四圍滿是稠密的杉鬆的墓田裏。在墳堆後面歇着,她慢慢地打開那件桃色的長袍,看看那寶藍色孔雀翎帽,心裏想着若是給大妞兒穿上,必定是很時樣。她又拿起手鐲和戒指等物來看,雖是銀的,可是手工很好,決不是新打的。正在翻弄,忽然象感觸到什麼一樣,她盯着那銀鐲子,象是以前見過的花樣。那不是她的嫁妝嗎?她越看越真,果然是她二十多年前出嫁時陪嫁的東西,因爲那鐲上有一個記號是她從前做下的。但是怎麼流落在那女人手上呢?這個疑問很容易使她想那女人莫不就是她的女兒。本是爲女兒才做起這事來,自不能角女兒,如果知道這段事情。想來想去,不如送回原來搶劫的地方。

她又望南,緊緊地走。不料剛到樹下,就見那青年婦人還躺在那裏。她不顧一切把東西放在一邊,進前幾步,去搖那女人。那時天已經黑了,幸而雪光映着,還可以辨別遠近。她怎麼也不能把那女人搖醒,想着莫不是凍僵了?她撿起羊皮給她蓋上。當她的手摸到那女人的脖子的時候,觸着一樣東西,拿起來看,原來是一把剃刀。這可了不得,怎麼就抹了脖子啦!她抱着她的脖子也不顧得害怕,從雪光中看見那副清秀的臉龐,雖然認不得,可有七八分象她初嫁時的模樣。她想起大妞兒的左腳有個駢趾,於是把那屍體的襪子除掉,試摸着看。可不是!她放聲哭起來,“兒呀”,“命呀”,雜亂地喊着。

東村稀落的爆竹斷續地響,把這除夕在淒涼的情境中送掉。無聲的銀雪還是飛滿天地,老不停止。

第二天就是年七年級,巡警領着檢察官從北來。在一棵樹下看到一個四十多歲的女人樓主那被劫的新娘子的屍體。雪幾乎把他們淹沒了。

(本文創作於上個世紀三十年代,有刪改)

7.下列對小說相關內容與藝術特色的分析概括,正確的兩項是(4分)

A.小說第一段寫她隨身的小包裹中有一把小和兩顆槍子,爲下文她到當鋪“當槍”,用“槍”搶劫以及用槍自殺埋下了伏筆。

B.小說寫她想到了回家嫁女兒的主意之後,她又感覺到了生活的希望,帶着希望她踏上了回家之路,因爲她有嫁女兒而得的彩禮了。

C.小說情節曲折離奇,作者創作這篇小說,反映了上世紀三十年代戰亂時期包括作者在內的知識分子的普遍宿命論。

D.小說中的女主人公是個深受戰爭禍害,生活中充滿辛酸的女人。戰爭奪去了她的丈夫,她失去了生活的依靠,陷入了生活困頓中。

E.小說構思巧妙,將女主人公命運故事發生的時間安排在大年除夕這個中國傳統節日,與魯迅小說《祝福》有異曲同工之妙。

8. 小說中反覆描寫“雪”有何作用?請結合全文分析。(4分)

9. 結合文本,談談小說以“歸途”爲題目有何意圖。(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