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喻修辭手法的概念是什麼

比喻是最常用的修辭手法之一。比喻句就是打比方,就是根據聯想,抓住不同事物的相似之處,用淺顯、具體、生動的事物來代替抽象、難理解的事物。即所謂“舉也(他)物而以明之也”。下面是本站小編給大家整理的比喻修辭手法的概念簡介,希望能幫到大家!

比喻修辭手法的概念是什麼

  比喻修辭手法的概念

比喻的含義是:思想的對象同另外的事物有了類似點,就用那另外的事物來比擬這思想的對象;即用某一個事物或情境來比另一個事物或情境。

比喻的.構成,必須有兩個成分、兩個條件。兩個成分是:一個是所描繪的對象,即被比喻的 事物,叫做“本體”或“主體”;一個是用來作比的事物或現象,叫做“喻體”或“客體”。兩個條 件是:一個是本體和喻體應當是不同的東西,有質的差異;另一個是兩者之間又有某種相似之點。通常情況下,本體比較抽象、深奧,是實際對象感到生疏的;而喻體則比較具體、淺 顯,是交際對象所熟悉的。

比喻是最常用的修辭手法之一。比喻使人容易理解,能變抽象爲具體,深奧爲淺顯,還能使人產生聯想和想象。比喻句常有比喻詞,如“像······似的”“像······一樣”“好比”“是”“變成”“彷彿”“真像”·····等。

  比喻修辭手法的作用

用比喻對某某事物的特徵進行描繪和渲染,可使事物生動形象具體可感,依次引發讀者聯想和想象,給人以鮮明深刻的印象,並使語言文采斐然,富有很強的感染力.

對道理進行比喻:用淺顯易見的事物對深奧的道理加以描述,化抽象爲具體,化繁爲簡,幫助人們深入的理解。並使語言生動形象,富有文采。

用比喻法描寫事物,可使事物形象鮮明生動,加深讀者的印象;用來說明道理,能使道理通俗易懂,使人易於理解。運用它可以把陌生的東西變爲熟悉的東西,把深奧的道理淺顯化,把抽象的事理具體化、形象

  修辭手法的辨析與作用

修辭手法是國中階段一個重要的知識點,從近幾年的會考試題來看,修辭方法類的試題主要考查辨析和使用常見修辭方法的能力。也常將辨析與運用結合在一起,其考查方式由選擇題爲主體變爲選擇題主觀題並存,而且主觀題有逐步加大的趨勢。下面簡單概括了八種修辭手法的含義和作用:

比喻即兩種不同性質的事物,彼此有相似點,使用一事物來比方另一事物的修辭格。例如:天上的星星和月亮就好像不用電源的燈。(抓住星星月亮會發光的特點,將星星和月亮比作不用電源的燈)

作用:將表達的內容說得生動具體形象,給人以鮮明深刻的印象。

比擬把人當物或把物當人來寫的一種修辭手法,前者稱之爲擬物,後者稱之爲擬人。例如:人羣不顧一切,涌了上來(擬物);蠟炬成灰淚始幹(擬人)。

作用:增加了語言的生動形象性,引發讀者的聯想和想象,語言富感染力。

借代不直接說出要說的人或事物,而是借用與這一人或事物有密切關係的名稱來替代。例如:我們不要大鍋飯。(大鍋飯代指抽象的平均主義)

作用:形象生動;簡潔精煉;靈活,給人以幽默感。

誇張對事物的形象、特徵、作用、程度等作擴大或縮小描繪的一種修辭手法。例如:危樓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作用:強調事物的特徵,引起讀者的共鳴,並且可以鮮明地表達作者的情感。

對偶用結構相同或相似,字數相等的一對短語或句子對稱排列起來表達相對或相近的意思。例如: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爲孺子牛。

作用:形式上音節整齊勻稱,頓挫感強;內容上,凝練集中,概括力強。

排比三個或三個以上結構相同或相近,內容相關,語氣一致的短語或句子排列在一起。例如:時間就是生命,時間就是速度,時間就是力量。

作用:增強語勢,深化思想內容,加強文章的說服力和感染力。

反問用疑問的形式來表達確定的意思。因此,是不需要回答的。例如:遵守交通法規,難道不是我們應該做的嗎?

作用:加強語氣,激發讀者的感情,使讀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設問簡單地說,就是自問自答。例如:翩翩兩騎來是誰?黃衣使者白衫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