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你七歲優秀讀後心得感悟作文

《今年你七歲》是一本經典的兒童文學作品,你看了《今年你七歲》有什麼感想呢?《今年你七歲》讀後感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今年你七歲》讀後感,希望對你有幫助!

今年你七歲優秀讀後心得感悟作文

  《今年你七歲》讀後感篇一

從所周知,我最喜歡的書系就是百年百部兒童文學經典書系了,最近,百年百部裏又被我搜出了一部好書——《今年我七歲》。

《今年我七歲》是兒童文學作家劉健屏以自己的角度爲自己的兒子劉一波所記的一系列日記中整理出來的。該書雖沒有像其他文學書一樣的華麗篇章,但卻十分樸素,語言簡單易懂,在記錄兒子生活的點點滴滴時也不忘寫下自己的心情、心理歷程,以及兒子的表情、動作等等,描寫十分生動,不失爲一本經典好書。

“有其父必有其子”這句老話居然也有不靈的時候,文質彬彬的劉健屏的兒子竟十分調皮、淘氣!有一回,劉一波中午吃完飯閒着沒事幹,便心血來潮,叫上幾個“皮王”,帶上削鉛筆的小刀,一起屁顛屁顛地跑到學校圍牆邊,把一棵價值100多元(當時的1元相當於現在的5、6元)的棕櫚樹剃了個精光,成了“禿頭”!棕櫚樹本來伸展着薄扇般的枝葉,十分美麗,而劉一波他們卻極其堅韌、富有耐心地把它的枝條一根根鋸下來,拿在手裏,一邊唱着“鞋兒破,帽兒破,身上的架桬破”,一邊把枝葉當作濟公的扇子玩兒。看到這兒,我不禁人仰馬翻,大笑不止,連嘴也合不攏了。

《今年我七歲》絕對是本好書,我極力推薦!

  《今年你七歲》讀後感篇二

《今年你七歲》是一個一年級的國小生劉一波的爸爸爲了記錄他的成長經過,爲他寫的日記,講述了他從一名調皮的孩子成長爲一名優秀學生的經歷

其中一段我覺得最有趣,是劉一波逼人跳樓的那一段:一天,他們班的牛皮王對他說自己能從樓上跳下去,阿波不相信,就讓他跳,他們班是在二樓,牛皮王爬上了窗臺,嚇得雞皮疙瘩都掉了一地,阿波還一個勁的`催他“你跳啊!跳啊!”正好老師路過看到了,忙阻止了牛皮王,並生氣的問:“誰幹的!?”周圍的同學一齊說:“劉一波!”,可憐的阿波被老師很k了一頓,後來還寫了保證書,最好笑的就是阿波的保證書了:以後我不再叫xxx同學跳樓,保證自己也不跳樓。哈哈……!太好笑了,以後我可不要像阿波那樣。

可媽媽說我和阿波很像,每次從學校回來都弄得髒乎乎的,只不過他去“爬煙囪”了,而我去“挖煤”了,我倒覺得媽媽像阿波的爸爸,督促我的學習,還給我寫博客也是爲了記錄下我的成長經歷,媽媽說等我長大了,再看那些有趣的事情自己也會覺得很好笑,很溫馨的。我不知道我長大了再看我的博客會怎麼樣。

媽媽記:我看了以後非常喜歡的一部小說,兒子看完後問他什麼感想,人家就給我扔了三字“真好玩”生氣了就讓他寫,寫完了還是“好玩”最喜歡兒子看動畫片的時候,即使不看着他,光從別的房間聽到他高興的、肆無忌憚的笑聲就已經很開心了,有些片子是我看過的,我就納悶了,他怎麼就能笑成那樣哈哈哈哈……他自己一個人看書也經常笑的前仰後合的,看他就那麼開心的、傻傻的、肆無忌憚的笑着,真是打心眼裏歡喜……

  《今年你七歲》讀後感篇三

短短几天,一本書以全數看完,緩緩的合上封面,但書中的“我”和“阿波”卻是在我面前栩栩如生,看着作者對他兒子的期許,看着作者對他兒子的表述,一個活靈活現、虎頭虎腦的小男孩立體的呈現在我的面前。書中的“我”詳細的記載了他兒子的一些事例,也反思了自己的教育行爲。

可是,現在我們到底該怎麼去教育我們的孩子的呢?與其說是教育他們,還不如說是在共同的學習。共同學習這如何爲人父,爲人母。曾記得有人說,現在任何的職業都要經過培訓,卻獨獨沒有培訓父母的。無論你是期盼已久的還是根本沒準備迎接小生命的到來的,只要是有寶寶了,不管你願不願意,想不想,你就已經是爸爸或媽媽了。即便是如此,在整個社會的大背景下,現在的你們沒有我們兒時的那種“自由”,總是被逼着學習這,學習那,沒有了在鄉間田野裏隨意的採摘着自認爲美麗無比的野花,也沒有了在竹林裏捉麻雀、捕螳螂,沒有了在小溪裏摸螃蟹,夾黃鱔。我們卻還是限制你們不能幹這,不能幹那,處處在束縛着你們,這也沒有碰,那也不能玩。我們扮演的角色是你們的絆腳石、攔路虎甚至有時是無情的劊子手。問題是我們往往還伴隨着說什麼“爲了你們好。”懷揣着什麼對你們美好的希望。孩子,想來,媽媽真是感到慚愧。

從牙牙學語到現在的能說會道;從你蹣跚學步到現在的活蹦亂跳,我多麼希望你一直都保持着你的那顆赤子之心,但而今這社會卻到處又充滿着欺騙與污穢,我又多麼希望你一直都保持着你那純淨無暇的心,但卻不得不告誡你不要在公共場合隨意的和陌生人說話;我多麼希望你有一顆熱枕、善良的心,但卻在你告訴我“媽媽,前面的奶奶摔倒了。”的情況下,扭頭就走,這時候的我,有多麼不敢回頭看你那疑惑的眼神,我不知道該怎麼和你解釋,解釋被人訛上?我不想過早的在你那稚嫩的心靈上蒙上灰色的一筆,也不想過早的讓你感受這本不屬於你年紀的色彩

我不知道該從哪裏獲取一條正確教育的捷徑,讓你更好的成長,在這條旅途上充滿着歡樂與滿足,沒有憂愁也沒有黑暗。即使是有這樣的捷徑,但你們卻又是不同的,都是獨立的個體,有着不同的性格、愛好,再好的課題、專家都解決不了這一問題,能給我們提供一個理論基礎,卻不能給我們解決實際的案例,所以,孩子,我們只能依然埋頭摸索,媽媽不敢說我們的教育模式一定適合你,但媽媽希望在若干年後你不要埋怨我們,作爲你的媽媽,媽媽希望自己做的好一點,再好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