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岳陽樓》的全詩及賞析

【詩句】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

《登岳陽樓》的全詩及賞析

【出處】唐·杜甫《登岳陽樓》。

【意思】戚朋友沒有一封書信,年 老多病,乘孤舟四處漂泊。字:指書信。

【鑑賞1】親朋之間,連書信也完全斷絕,不通消息。遲暮之年,卻疾病 纏身,孤舟一葉,飄零無依。短短十字,刻畫出詩人晚年漂泊輾轉,孤獨寂 寞的淒涼處境。詩人登上岳陽樓,眼前是極其壯闊之景。詩人聯想到自 己的處境,寫出的是極其悲傷的內心感觸:年老體衰,仍要漂泊流浪,無依 無靠,身邊無一知己好友可以訴說苦悶。壯景悲情,極大反差,表現出詩 人廣闊的胸懷與現實悲慘境遇之間不可調和的矛盾衝突。

【鑑賞2】

親戚朋友都不通音訊了,年老多病寄居在一條小船上。寫出了詩人因戰亂而飄泊異鄉的貧困孤獨情況。

清延君壽 《老生常談》: “五律限於字句,雖有才氣,無從施展,極縱變化之能,仍不許溢於繩墨之外。如工部之《岳陽樓》 第五句 ‘親朋無一字’,與上下文全不相連。然人於異鄉登臨,每有此種情懷。下接 ‘老病有孤舟’,倘無 ‘舟’ 字,則去題遠矣。‘戎馬關山北’,所以 ‘親朋無一字’ 也。以此句醒隔句 ‘憑軒涕泗流’。親朋音乖,戎馬阻絕,所以 ‘涕泗流’。‘憑軒’ 者,樓之軒也。以工部之才爲律詩,其細針密線有如此,他可類推。”

【用法例釋】用以形容年老有病,杳 無親友音信,孤獨飄零。[例]晚年的苔 菲,真所謂“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 舟”——兩個女兒遠在異地他鄉:好友 帕·季克斯託恩身罹重病。……臨終 那年,她僻處巴黎一隅,孤獨一人,身患 疾病。(張冰《心遠地自偏》)

【全詩】

《登岳陽樓》

.[唐].杜甫

昔聞洞庭水,今上岳陽樓。

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

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馬關山北,憑軒涕泗流。

【註釋】 ①岳陽樓:今湖南省岳陽市西門樓。②吳楚:指吳地 (今江浙一帶)、楚地(今兩湖、江西等地)。吳地在洞庭湖東,楚地在洞庭湖南。坼(che):分裂,分界之意。乾坤:

指天地、日、月。《水經注·湘水》: “洞庭湖水,廣圓五百餘里,日月若出沒於其中。”③戎馬:大曆三年 (768) 八月,吐蕃以十萬衆寇靈武,二萬衆寇汾州,長安戒嚴。九

月,郭子儀帶兵五萬屯奉天,以防吐蕃。憑軒:依靠樓窗。涕泗(si):眼淚鼻涕。

【背景】

岳陽樓在岳陽城的西門城牆上。本爲岳陽城之西門樓,前臨波濤浩渺的洞庭湖。相傳始爲三國時魯肅訓練水軍的閱兵臺,唐開元四年(716)中書令張說謫守嶽州,在臺上築樓,定名岳陽樓。北宋慶曆五年(1045)滕子京守巴陵重修,並請范仲淹撰寫《岳陽樓記》,至是聲名益大。後幾經興廢,現存建築爲清光緒年間再建。樓爲純木結構,明廊環之,矗立於城牆之上,氣勢雄偉,與湖北黃鶴樓、江西滕王閣、山東蓬萊閣合稱中國四大名樓,素有“洞庭天下水,岳陽天下樓”的美譽。唐大曆三年(768),杜甫由公安南下,泊舟岳陽城下,登樓遠眺,寫下此詩,歷來被稱爲佳作。前四句讚歎洞庭湖宏偉壯闊。古人視洞庭湖爲天下壯觀,多有詩句形容其廣闊雄壯,其中劉長卿之“疊浪浮元氣,中流沒太陽”和孟浩然之“氣蒸雲夢澤,波撼岳陽城”都曾備受推重,然終沒有此詩“吳楚東南坼,乾坤日月浮”的闊大氣勢。後四句抒愁寫痛。既有作者自己正在經受的各種個人生活的痛苦,又有憂國憂民之痛,十分真切感人

【鑑賞】

這首詩作於大曆三年(768)冬。寫詩人登岳陽樓所見景象和自己的身世之感、憂時之情,是歷代傳誦的`摹寫洞庭湖的名作。

首聯用敘述之筆,寫詩人初登岳陽樓的複雜心態。詩人從前只是聽說洞庭水遼闊,今日能登上這岳陽城樓,如願以償,心情本應十分喜悅,但詩人觸景生情,聯想到自己的坎坷生涯,昔日的理想抱負,如今都未實現,因之初次登臨,自有飛蓬萬里、漂泊無定、報國無門、老大無成等諸多感觸,而這些都在“昔聞”“今上”的比照中抒寫出來。頷聯以雄渾的氣勢,誇張的手法,抓住洞庭湖的典型特色,正面直寫洞庭水勢浩瀚、一望無垠的壯闊氣象。上句寫洞庭湖地域之廣,着“東南坼”三字,其汪洋萬頃、截斷吳楚的壯闊氣象宛然可見;下句寫洞庭水深莫測,其包蘊宇宙、吞吐日月的宏偉氣魄宛然可想,頸聯由景至情,在“無”與“有”的對比中,寫出了自己隻身飄泊、窮愁潦倒、孤獨無依的蒼涼寂寥的情懷。頷聯寫景如此闊大,此聯自敘如此落寞,詩境闊狹頓異。然不闊則狹處不苦,能狹則闊境愈空,因之中間兩聯有前後映襯、詩情跌宕之妙。尾聯轉進一層,由孤寂落寞的個人情感轉向“戎馬關山”的家國之情,同時對造成親朋書斷、老病孤舟之獨寂處境的緣故作了補充,其“憑軒涕流”的情態又與頷聯寫景中所體現的壯闊氣魄構成照應之勢,表現了詩人憂國憂民的廣闊而深沉的胸懷。全詩以初登岳陽樓的複雜心態始,以家國多難的悲哀結,中間又以景物的闊大和漂泊的痛苦相互映襯,境界雄闊,感情深沉,形成了沉鬱蒼涼,頓挫跌宕的藝術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