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拜師教學設計

《孔子拜師》這篇課文講述了我國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拜老子爲師的故事,體現了孔子謙虛好學、孜孜以求的治學精神和老子誨人不倦、愛護晚輩的品行,課文還滲透了“學無止境”的精神。課文在敘述孔子拜師這件事時,線索非常清楚。

孔子拜師教學設計

第一部分,孔子決意拜師。用簡練的語言交待了孔子當時的身份,以及他拜師求學的願望及原因。雖然當時他已經是“遠近聞名” 的老師了,卻還要拜師求學,更可見他對知識的渴望。

第二部分,孔子歷盡艱辛前往洛陽拜師。先講孔子的旅途之苦。作者使用了幾個詞語:“相距上千裏”,表明路途之遙遠;“風餐露宿”,表明途中生活艱苦;“日夜兼程”,表明孔子求知若渴的迫切心理;“終於”,說明孔子雖然在路上遭遇了許多困難,但憑着毅力和信心,最終還是來到了洛陽。課文接着詳細描寫了孔子與老子初次見面時的情景,通過人物間的對話,表現出孔子和老子的謙遜有禮。

第三部分,寫孔子認真求學。他虛心向老子請教,老子則毫無保留地把學問傳授給他。

第四部分,寫人們既佩服孔子和老子的學問,又敬重他們的人品。 編選這篇課文的意圖是:讓學生從孔子拜師這個故事中,對我國歷史上產生深遠影響的大思想家孔子和老子有初步的瞭解,激發探索祖國傳統文化的興趣。

  教學重點:

瞭解孔子拜師的過程,體會孔子謙虛好學、老子誨人不倦的品行,並在讀懂故事的基礎上對孔子和老子作出簡單的評價。

  教學目標 :

1、會認7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正確讀寫“遠近聞名、遠近聞名、相距、風塵僕僕、納悶、迎候、等候、止境、長進、請教、保留、傳授、敬重、品行”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瞭解孔子拜師的經過,激發對大思想家孔子和老子的崇敬之情。

4、積累課文中的好詞佳句,能用查字典、聯繫生活或結合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詞句的意思。

  教學重點:

1、能用查字典、聯繫生活或結合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詞句的.意思。

2、通過品讀和積累語句,體會孔子的謙虛好學、不畏艱辛及彬彬有禮的品質和老子謙遜有禮、誨人不倦的品質。

  教學難點:

1、理解“風餐露宿、日夜兼程、淵博、風塵僕僕”等詞語。

2、孔子和老子品行的感悟。

  課前準備:

1、課前蒐集有關孔子的生平、名言等資料。

2、預習課文,對不理解的詞通過查字典理解。

  教學過程:

  一、 啓發談話,揭示課題。

1、中華傳統文化像一座巨大的寶庫。第五單元的課文爲我們開了這座寶庫的一扇門。我們可以認識古代大思想家,瞭解古代神話故事,欣賞古代建築和繪畫。

今天,讓我們懷着崇敬的心情去認識我國古代的一位大思想家——孔子。

2、 揭題,讀題:孔子拜師。

  二、 交流資料,認識孔子:

課前,我們收集了一些有關孔子的資料,現在來開個小小交流會,讓我們大家都來認識這一位偉大的思想家。

  三、 初讀課文,瞭解內容。

1、 自讀課文:要求:(1)輕聲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課文。(2)想想課文寫了一件什麼事?

2、 檢查、交流:

(1)出示詞語,認讀:遠近聞名、相距、學問、風塵僕僕、納悶、迎候、等候、止境、長進、請教、保留、傳授、敬重、品行、淵博、曲阜、洛陽、老子、風餐露宿、日夜兼程、迎候、孔丘、仲尼、老聃(結合瞭解“名”、“字”。)

(2)交流通過查字典理解的詞語。

(3)交流課文寫了一件什麼事?

(4)抽生分自然段讀課文,初步理清課文思路:決意拜師——前往拜師——認真求 學——受人敬重。

  四、研讀課文,感悟品行。

(一)出示句子:“人們佩服孔子和老子的學問,也敬重他們的品行。”

1、讀句子,你認爲孔子和老子的學問怎樣?

2、他們的品行又怎樣?

(二)教師引導品讀第二自然段,感悟孔子和老子的品行。

1、默讀第二自然段:你從課文哪裏感受到了孔子和老子的什麼品行?(邊讀邊注)

2、全班交流:重點引導學生感悟以下兩點:(1)“曲阜和洛陽相距上千裏,孔子風餐露宿,日夜兼程,幾個月後,終於走到了洛陽。”

感悟人物品行:不畏艱辛、求知若渴

教學過程:A、品讀詞語:你從“終於”這個詞語中體會到了什麼? B、理解詞語“風餐露宿、日夜兼程” C、想象:孔子在路上的情景和他的心理活動。D、感情朗讀:讀出孔子的不畏艱辛前往拜師的精神。

(2)孔子與老子見面時的對話。 感悟人物品行:謙遜有禮

教學過程:A、品讀人物的言行:你從哪些語句中感受到了孔子與老子的謙遜有禮? B、辨析近義詞:“迎候、等候”,在這兩句句子裏,這兩個詞可以調換嗎?爲什麼不能調換? C、演讀:同桌合作——展示評議D、聯繫生活實際,交流:“學習是沒有止境的。”

3、 小結

(三) 自學1、3自然段,體會孔子的虛心求學和老子的誨人不倦。

(四) 感情朗讀第四自然段。

  五、 總結全文,拓展學習。

1、 談談我心中的孔子和老子。

2、 拓展學習孔子的名言。

  六、 綜合性學習:

1、 分組制訂學習計劃,交流。

2、 分組活動,積累資料。

3、 學習成果展示、交流。

  七、 生字指導:

“塵”:第一筆是豎,不是豎鉤。 “迎”:裏面不是“卯”或“印”。 “等”:橫畫有長短變化,橫畫間距勻稱。 “授”:右邊是“受”,不是“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