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私的基因讀後感3篇

細細品味一本名著後,你有什麼總結呢?何不靜下心來寫寫讀後感呢?那麼你會寫讀後感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自私的基因讀後感,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自私的基因讀後感3篇

自私的基因讀後感1

當斷斷續續託了好幾天才把這本書看完的時候,說實話已經把一些當時覺得很有趣的東西忘得差不多了,但還是有很多東西值得去寫一片讀後感的,《自私的基因》一書喚起了我對認識自身的渴望,它遠離尋常人生的科學和我們自己密切相聯。

現代生物學告訴我們,即便是我們的子孫後代,事實上也無法真正延續我們自己,我們的'身體只是一羣彼此協同也勾心鬥角的基因組所暫時構建以延續它們自己的機器,在生物界甚至不是構成我們自己的基因組而僅僅是基因,按照有性生殖的模式,我們的子代事實上只能繼承我們基因組的一半,數代的傳遞之後,我們同子孫之間的親緣關係同任何一個陌生人之間可能就已經相差無幾

然而事實上並沒有這麼嚴重,因爲在人類社會中,代代相傳的更重要的東西是文化傳統和觀念,是它們將人羣凝聚在一起。所以道金斯說應該通過教育來實現這個公共的理想。

連生物的利他行爲,其出發點也是爲了自己的利益.即:幫助別人是爲了別人能幫助我.雖然整本書所闡述的觀點很有說服力,語言也比較通俗易懂,但畢竟作爲學術性的東西有點過於純粹,我們可以不完全相信甚至崇拜它,但絕對可以在某處受點啓發,用新的視角去窺探很多也許不曾被注意的東西。

自私的基因讀後感2

基因在億萬年的進化長河中廝殺倖存並不是因爲它們本身懂得競爭和爭取,自私只是一個比喻。基因纔不懂得要存活下來自己必須得做什麼,必須得擁有什麼條件,得適應什麼環境,存活就存活了,那些億萬年來死亡消失的基因連自己敗在哪裏都不會知道,就像這些倖存下來的基因也不會知道爲什麼偏偏是自己得以倖存,或許,只是一個很隨機很偶爾的機遇。自私只是一個比喻,人類的比喻。

很喜歡作者的這種表述方式,喜歡他談論這些東西的口吻。喜歡他一再強調自己只是在用一個人們的都很喜歡都很容易理解的比喻來闡述基因的不自覺無意識無目的`性。喜歡他有時候得費力的向我們說明,些些的矛盾我在會意的時候往往內心裏是充滿笑容的。

作者用自私這個比喻想要表達的卻和自私這樣一個人類術語完全相悖的理念。有時候我看着這些矛盾的表述不禁佩服起作者來。正如作者所說,他只能用這個我們都能理解的比喻來做這次闡述,所以,這個標題很恰當卻又很不恰當。

其實讀完這本書是和DM巴斯的進化心理學混着讀的,讀完還是有些想法的,只是自己的能力實在有限,也表達不出什麼。不過相信以後會有機會的。

自私的基因讀後感3

這本書的主要觀點是:進化論的作用層次不在個體,也不在羣體,而在於基因,生命的本質則是基因複製。

動植物是某類基因製造的機器或工具,基因給各架機器適當的授權,以執行保衛、延續基因的終極指令。機器是容易腐朽的,不朽的只有基因。就好像住宅一樣,老城區推倒重來,新樓盤勃然興起,不變的,只有樓裏的'居民。

還有另一種基因,它們不創造機器,而只是利用機器,比如病毒等,它們離開寄主的方式和前者有所不同。個人認爲,這也可以看作是各類基因的不同生存策略。

人類社會和某些物種,在與基因共生之上,還羣體創造了新的無形基因—文化、信息等,這裏有個新名詞“覓母”,它也在不斷地遺傳和進化。

進化穩定策略ESS是非常有用的觀念,能夠從基因自私的角度解釋生物羣體或個體的各種行爲,持不同進化策略的基因機器,生存概率是不一樣的。

然而,如作者所說,當我們對遺傳過程中的自私性瞭解得越清楚時,我們就越有資格去教導慷慨、合作以及其它所有爲公益奉獻的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