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起陳師道的詩原文賞析及翻譯

賞析意思是欣賞並分析,通過鑑賞與分析得出理性的認識,既受到藝術作品的形象、內容的制約,又根據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經驗、藝術觀點和藝術興趣對形象加以補充和完善。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病起陳師道的詩原文賞析及翻譯,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病起陳師道的詩原文賞析及翻譯

病起

宋代陳師道

今日秋風裏,何鄉一病翁。

力微須杖起,心在與誰同。

災疾資千悟,冤親並一空。

百年先得老,三敗未爲窮。

譯文

颯颯秋風裏,站立着何處來的多病老翁?顫巍巍倚杖而立,我的心與誰相同?

多災多病使我獲得徹底的陳悟,過去的恩恩怨怨全都一掃而空。人生百年,我卻過早地衰老;雖然一再遭受挫折,但我依然不改變初衷!

註釋

何鄉:何處的意思。此暗寓詩人流放,他鄉寄食之苦。

杖起:指倚杖才能立起。

“心在”句:化用歐陽修詩句“老去自憐心尚在”。

資:致。千悟:指了解,領會很多。

百年:人生百年,指人生。

“三敗”句:典出《史記·管晏列傳》,管仲曾言:“吾嘗三戰三北(敗北),鮑叔不以我爲怯。”表明作者不因遭際坎坷而喪失志氣。窮:人生之路走不通。

創作背景

此詩約作於紹聖二年(1095),作者時在河北曹州依其岳父郭概。因蘇軾黨爭遭貶之禍牽連,他也被言官以“進非科第”參奏免官,成了黨爭中的犧牲品。此後日子更難過了,他只得又寄食時任河北東路提刑的'岳父家,母親因貧病死於旅次。在死母、失友、丟官等種種世事的煎熬之下,詩人病倒了,病起之後,滿含悽苦,低吟此詩以抒胸臆。

賞析

此詩約作於紹聖二年(1095),作者時在河北曹州依其岳父郭概。因蘇軾黨爭遭貶之禍牽連,他也被言官以“進非科第”參奏免官,成了黨爭中的犧牲品。此後日子更難過了,他只得又寄食時任河北東路提刑的岳父家,母親因貧病死於旅次。在死母、失友、丟官等種種世事的煎熬之下,詩人病倒了,病起之後,滿含悽苦,低吟此詩以抒胸臆。

拓展:陳師道簡介

陳師道(1053~1102)北宋官員、人。字履常,一字無己,號後山居士,漢族,彭城(今江蘇徐州)人。元祐初等薦其文行,起爲徐州教授,歷仕太學博士、穎州教授、祕書省正字。一生安貧樂道,閉門苦吟,有閉門覓句陳無己之稱。陳師道爲蘇門六君子之一,江西詩派重要作家。亦能詞,其詞風格與詩相近,以拗峭驚警見長。但其詩、詞存在着內容狹窄、詞意艱澀之病。著有《後山先生集》,詞有《後山詞》。

生平

陳師道出身於仕宦家庭,祖父陳洎,官至三司鹽鐵副使,贈工部侍郎;父親陳琪,官至國子博士通判絳州。到陳師道時,家境已衰落,《先夫人行狀》雲:先君以家貲讓羣弟蓄孤振窮,欲死恤終。夫人同之,不以累其夫。先君卒貧,不能家,夫人以大家子就下養,人以爲憂,夫人安之,不以累其子,年高而家益貧。

陳師道早年娶郭概之女爲妻,迫於生計,妻女皆在岳父家就食。16歲時從師。當時朝廷用經義之學以取士,陳師道不以爲然,不去應試。元豐四年(1081),曾鞏奉命修本朝史,薦陳師道爲屬員,因其布衣而未果。太學博士正錄薦師道爲學錄,他推辭不就。當時的執政大臣章惇曾託致意,讓陳師道往見,準備加以薦舉,他卻回答:士不傳贄爲臣,則不見於王公。(《與少遊書》),拒不謁見。

元祐二年(1087),當時任翰林學士的蘇軾與傅堯俞、孫覺等推薦他任徐州州學教授。四年,蘇軾出任杭州太守,路過南京(今河南商丘),陳師道到南京送行,以擅離職守,被劾去職。不久復職,調潁州教授。當時蘇軾任潁州太守,希望收他爲弟子。陳師道以向來一瓣香,敬爲曾南豐,婉言推辭。但蘇軾不以爲忤,仍然對他加以指導。紹聖元年(1094),他被朝廷目爲蘇軾餘黨,罷職回家。他家境貧寒,但仍專力寫作,欲以詩文傳於後世。元符三年(1100),復除棣州教授,赴任途中,改除祕書省正字,未上任即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