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哲理勵志故事

人生哲理勵志故事1

晚上我給孩子講故事,講的是:

人生哲理勵志故事

第一天晚上小猴媽媽端來了兩碗麪條,一碗上面有個雞蛋,一碗上面什麼也沒有,然後讓小猴選擇,小猴不假思索地選擇了有雞蛋的那一碗。但它吃上以後,才發現媽媽那碗居然在面的下面藏着兩個雞蛋。

第二天晚上,小猴媽媽又端來了兩碗麪,仍然是一碗上面有個雞蛋,一碗上面什麼也沒有,然後讓它選擇。

小猴吸取第一天晚上的教訓,選擇了沒有雞蛋的那一碗,但是出乎它意料,這碗麪裏沒有像第一天晚上那樣埋着雞蛋,只是一碗麪。

小猴迷惑地看着媽媽,媽媽告訴它:“想佔便宜的人,往往什麼都得不到。”

第三天晚上,猴媽媽端來了兩碗一樣的表面沒有雞蛋的麪條讓小猴選擇,小猴卻說:“媽媽累了一天,媽媽先選。”

猴媽媽笑了,隨手拿了一碗吃了起來。小猴端起了另一碗。這一次,媽媽和小猴的碗裏都埋着兩個雞蛋。

猴媽媽告訴小猴:“不想佔便宜的人,生活也不會讓它吃虧的。”

講完這個故事,我扭頭問旁邊的女兒,如果你是小猴,你該如何來選擇呢?

出乎我的意料,女兒說:“如果是我,我就把兩碗麪條放到一個大盆子裏,攪拌勻了,再和媽媽分,這樣才公平,公平了,就不會打架了。”

呵,我沒有想到女兒會這樣說!那晚,我本來是想給女兒上一節道德教育課,沒想到她卻給我講出了一個看似平常卻意義深刻的道理。麪條的確是該公平地吃,其它的什麼都不用考慮,生活中至少我們應該努力地去這樣做。

人生哲理勵志故事2

如果你問我:世界上什麼神蹟最偉大?那麼我的回答是人的信念最偉大。不管人生的得與失,總是要讓自已的生命充滿了亮麗與光彩,不再爲過去掉淚,努力的活出自己的生命。

法國一個偏僻的小鎮,據傳有一個特別靈驗的水泉,常會出現神蹟,可以醫治各種疾病。

有一天,一個拄着柺杖,少了一條腿的退伍軍人,一跛一跛的走過鎮上的馬路,旁邊的鎮民帶着同情的回吻說:“可憐的傢伙,難道他要向上帝祈求再有一條腿嗎?”

這一句話被退伍的軍人聽到了,他轉過身對他們說:“我不是要向上帝祈求有一條新的腿,而是要祈求祂幫助我,叫我沒有一條腿後,也知道如何過日子。”

人生哲理勵志故事3

魚爸爸魚媽媽帶着魚孩子,快樂地在池塘裏覓食。一天,一個魚孩子發現了一段兒蚯蚓的身體,就游過去吃,誰料,那竟然是釣魚者下的誘餌,魚孩子被釣了上去。

魚爸爸魚媽媽和剩下的魚孩子傷心極了。

又有一天,另一個魚孩子發現了一片兒火腿腸,就游過去吃,誰料,那也是釣魚者下的誘餌,這個魚孩子也被釣了上去。

魚爸爸魚媽媽和剩下的魚孩子悲痛欲絕。

再有一天,池塘裏沉下來許多肉渣,魚孩子們剛要吃,魚爸爸魚媽媽連忙攔住,說,不要吃,那都是誘餌。

最後,它們索性不吃池塘裏的任何食物了,因爲它們看什麼都像誘餌。終於,魚爸爸魚媽媽魚孩子都餓死了。

它們的屍體浮上來,被一個小男孩發現了。小男孩自言自語道:奇怪,我經常往池塘裏撒肉渣喂這些魚,它們怎麼還會餓死呢?

故事7:生活在狗身上的跳蚤

一隻跳蚤生活在狗身上。一天,它嗅到了羊毛的鮮羶味。

“這是什麼?”跳蚤問自己。

這時,它發現,原來狗躺在羊皮上睡覺哩。它姿勢優美地一跳,那小小的身軀就離開了狗。

“妙極了,妙極了!這張皮纔是我需要的!”伶俐的跳蚤說,“它又厚實,又柔軟,特別是比在狗身上安全多了。在這裏不必擔心狗爪子搔癢,也不必怕那個沒有教養的汪汪叫的傢伙用牙齒咬。綿羊皮真使我感到十分甜蜜。”

跳蚤是這樣開心,也沒有更多地想一想,就鑽進它將來的臥室———厚厚的羊毛裏了。

突然,在跳蚤的小腦袋瓜裏產生一種感覺:在厚厚的羊毛裏,毛是那麼密,爬到毛根上很不容易。

“我應當有些耐心。”跳蚤安慰着自己。

它試了一次又一次,分開一根羊毛又一根羊毛,連時間也沒有計算,漸漸地開出一條通道,最後纔來到毛根。

“我到達目的地了,勝利了!”跳蚤高興地叫道。是啊,是啊!跳蚤真利索!不過,綿羊絨是那麼細,又那麼厚,悶得跳蚤連氣都喘不過來了,就別再提如何享受羊毛的羶味了!

跳蚤精疲力竭,汗流浹背,垂頭喪氣。它想回到狗身上,可是,狗已經跑了。

可憐的跳蚤!爲自己的過錯感到難過,痛哭了好幾天,最後餓死在厚厚的羊皮上。

人生哲理勵志故事4

建國初期,某研究所拆開一臺蘇產機器,所有工程師都傻眼了。裏面近一百根管子,盤根錯節,很難分清出口和入口,大家絞盡腦汁不得其解。

這時,一個看門的老人拿個菸斗,手上拿根粉筆,隨便找根管子吐進煙去,再做上標記,以此類推,很快理清了對應關係。在紛繁複雜的工作頭緒中,看門老人依靠經驗理出了頭緒。

【哲理感悟】:智慧重於知識,經驗重於智慧,關健看如何掌握運用。

人生哲理勵志故事5

桑巖和同學去爬山,出了點小事故,左腿小腿骨折了,在骨科醫院治療。

13歲孩子的憂傷這是桑巖長這麼大,第一次因傷住院,看望的人絡繹不絕,帶着各種營養品和水果。我和老公也輪流值班陪着他,每天想辦法給他做可口的飯菜。

家境富足,這個時候更想讓孩子享受到好的照顧。

那天中午,我開了車從家裏帶着煲好的冬瓜排骨湯趕到醫院時,病房裏很安靜,只有桑巖在,老公在我快到時趕回去處理公事了。

我把冒着熱氣的排骨盛出來,這是桑巖從小最愛吃的,每天都吃不厭。但這次,他卻沒有表現出我熟悉的熱情來,只是看了一眼,然後說:“媽,以後你別給我送飯了,我想吃醫院的飯菜。”“怎麼了?”我有些詫異,“醫院的飯菜做得那麼粗糙,哪有家裏的可口?”

桑巖卻並不回答我,又說:“你也別讓那麼多叔叔阿姨帶着東西來看我了,好嗎?”

我有些愣怔,看着他——我在這個13歲男孩的眼睛裏,看到了一些柔軟的憂傷。

我輕輕問他:“告訴媽媽,爲什麼呀?”

桑巖猶豫了一下,轉過身指指旁邊的牀位:“因爲我不想讓那個哥哥心裏難受。”

桑巖旁邊的牀位,有個比他大兩三歲的男孩,小腿粉碎性骨折,已經住院半個多月了。我不知道桑巖爲什麼會這麼說,於是我問:“哥哥爲什麼會難過?”

“因爲……”桑巖說,“你知道嗎?他沒有媽媽,他爸爸在工地上班,沒有時間照顧他,工地上的人有空就輪流來陪他,但是沒有人給他帶好吃的,他只能吃醫院的飯。媽媽你看,他的櫃子裏面都是空的,連一盒牛奶都沒有,可是你們什麼都給我買,他看了,心裏一定會難受的。以後我和他一起吃醫院的飯,我陪着他,他就不難過了……”

我的心也不由得柔軟起來,因爲這個13歲男孩的善良——這些天,我只顧着他,心疼他的傷,擔心着他的恢復,全力以赴地照顧他,卻忽視了他旁邊那個受傷的少年和他的處境、他的感受。我忽視了我們對桑巖如此豐富的寵愛,會讓同樣在病痛中孤單的男孩更加孤單,或者自卑、傷感……桑巖一定是捕捉到了他的目光,那目光中一定流露出了這樣的感受。

可是,我還是不願意因此委屈兒子。於是我說:“那以後我多做一些,你和那個哥哥一起吃好嗎?你的那些東西,也可以分一些給哥哥……”

“不好。”桑巖打斷我,“媽媽,這樣他會覺得我們是可憐他,我不想那樣做,如果是我,我也不會要別人可憐。媽,你就讓我吃醫院的飯吧,挺好的。”

我的視線忽然就模糊了,然後,我伸出手輕輕擁抱了兒子。我很慚愧,我在這一刻看到了我的自私和狹隘,已經是成年人、受過高等教育的我,對於善良的感知還不如一個13歲的孩子。

桑巖還不懂得太多大道理,甚至不諳世事,但是他本能地知道:善良就是不在病痛面前炫耀健康,不在貧窮面前顯示富有,哪怕只是在一頓簡陋的飯菜面前,也要隱藏手中的美味和豐盛。

那麼,我有什麼理由不成全他的善良呢?

人生哲理勵志故事6

釘子:

有一個男孩有著很壞的脾氣,於是他的父親就給了他一袋釘子;並且告訴他,每當他發脾氣的時候就釘一根釘子在後院的圍籬上。 第一天,這個男孩釘下了37根釘子。慢慢地每天釘下的數量減少了。 他發現控制自己的脾氣要比釘下那些釘子來得容易些。終於有一天這個男孩再也不會失去耐性亂髮脾氣,他告訴他的父親這件事,父親告訴他,現在開始每當他能控制自己的脾氣的時候,就拔出一根釘子。 一天天地過去了,最後男孩告訴他的父親,他終於把所有釘子都拔出來了。 父親握著他的手來到後院說:你做得很好,我的好孩子。但是看看那些圍籬上的洞,這些圍籬將永遠不能回覆成從前。你生氣的時候說的話將像這些釘子一樣留下疤痕。如果你拿刀子捅別人一刀,不管你說了多少次對不起,那個傷口將永遠存在。話語的傷痛就像真實的傷痛一樣令人無法承受。

注:人與人之間常常因爲一些彼此無法釋懷的堅持,而造成永遠的傷害。如果我們都能從自己做起,開始寬容地看待他人,相信你(你)一定能收到許多意想不到的結果....幫別人開啓一扇窗,也就是讓自己看到更完整的天空....

人生哲理勵志故事7

法國曾經出過一道智力測驗題,有獎徵答。題說,如果盧浮宮不幸失火,這是你只能從裏面搶出一幅名畫,你將搶那幅畫?

大部分人都集中在《蒙娜麗莎》上,要搶肯定搶這幅。大獎最後被法國大作家凡爾納拿走,他說,我搶離安全出口最近的那幅畫。

【哲理感悟】:做事臨危不懼,慎思而行,纔是大智慧。

人生哲理勵志故事8

加拿大魁北克有一條南北走向的山谷。山谷沒有什麼特別之處,唯一能引人注意的是它的西坡長滿鬆、柏、女貞等樹,而東坡卻只有雪松。這一奇異景色之謎,令許多人感到疑惑,後來,揭開這個謎的竟是一對夫婦。

那是1993年的冬天,這對夫婦的婚姻正瀕於破裂的邊緣,爲了找回昔日的愛情,他們打算做一次浪漫之旅,如果能找回就繼續生活,否則就友好地分手。他們來到這個山谷的時候,下起了大雪,他們支起帳篷,望着漫天飛舞的大雪,發現由於特殊的風向,東坡的雪總比西坡的大且密。不一會兒,雪松上就落了厚厚的一層雪。不過當雪積到一定程度,雪松那富有彈性的枝丫就會向下彎曲,直到雪從枝上滑落。這樣反覆地積,反覆地壓,反覆地彎,反覆地落,雪松完好無損。可其他的樹,卻因沒有這個本領,樹枝被壓斷了。妻子發現了這一景觀,對丈夫說:“東坡肯定也長過雜樹,只是不會彎曲才被大雪摧毀了。”少頃,兩人像突然明白了什麼,擁抱在一起。

生活中我們承受着來自各方面的壓力,它們積累着,終將讓我們難以承受。這時候,我們需要象雪松那樣彎下身來,釋下重負,才能夠重新挺立,避免壓斷的結局。彎曲,並不是低頭或失敗,而是一種彈性的生存方式,是一種生活的藝術。

人生課:生活是有壓力的,如何處理這些壓力成爲現代人生存的基本能力。一個不會彎曲的人,最終只能是一個脆弱的人、一個失敗的人!讓我們們學會彈性地生活。彎一彎腰,當你擡起頭來的時候,你會發現天空分外晴朗、明麗!

人生哲理勵志故事9

且慢下手

大多數的同仁都很興奮,因爲單位裏調來一位新主管,據說是個能人,專門被派來整頓業務;可是日一天天過去,新主管卻毫無作爲,每天彬彬有禮進辦公室,便躲在裏面難得出門,那些本來緊張得要死的壞份子,現在反而更猖獗了。「他那裏是個能人嘛!根本是個老好人,比以前的主管更容易唬!四個月過去,就在真正努力爲新主管感到失望時,新主管卻發威了--壞份子一律開革,能人則獲得晉升。下手之快,斷事之準,與四月表現保守的他,簡直像是全然換個人。

年終聚餐時,新主管在酒過三巡之後致詞

「相信大家對我新到任期間的表現,和後來的大刀闊斧,一定感到不解,現在聽我說個故事,各位就明白了:「我有位朋友,買了棟帶著大院的房子,他一搬進去,就將那院子全面整頓,雜草樹一律清除,改種自己新買的花卉,某日原先的屋主往訪,進門大吃一驚的問:

『那最名貴的牡丹哪裏去了?』我這位朋友才發現,他竟然把牡丹當草給鏟了。後來他又買了一棟房子,雖然院子更是雜亂,他卻是按兵不動,果然冬天以爲是雜樹的植物,春天裏開了繁花;春天以爲是野草的,夏天裏成了錦蔟;半年都沒有動靜的小樹,秋天居然紅了葉。直到暮秋,它才真正認清哪些是無用的植物,而大力剷除,並使所有珍貴的草木得以保存。」說到這兒,主管舉起杯來:

「讓我敬在座的每一位,因爲如果這辦公室是個花園,你們就都是其間的珍木,珍木不可能一年到頭開花結果,只有經過長期的觀察才認得出啊!

人生哲理勵志故事10

他看一眼飯盒裏的雞蛋蝦仁,小孩子一樣撅起嘴:“這什麼呀?聞着都想吐。“我耐心提醒他:“就是前天中午你說好吃沒吃夠的雞蛋蝦仁。”

“最煩吃蝦仁了。”他煩躁地搖頭,“你不知道我最煩吃蝦仁了?”

他又開始了對飯菜的挑剔。不得已,只得俯下身靠近他,輕聲問:“那你想吃點什麼?”

他閉着眼睛不吭聲。

我開始試探:“鮁魚水餃?”“天天過年”水餃店的鮁魚水餃,前幾天他吃了整整一飯盒。

他閉着眼睛搖頭。

“要麼,板栗紅燒肉?”媽做的這道菜始終爲他所鍾愛。他張開眼睛看我一眼:“不吃。”

“那麼,清燉羊排?”我刻意地用了興奮的口吻,以激起他的一點點興趣。

他沒吭聲也沒搖頭,但眉頭厭煩地蹙了起來,又把眼睛閉上了。

我趕緊打住,腦子飛快轉半天:“要麼,海蔘撈飯?”早上,隔壁病牀的阿姨吃了孩子送的小米海蔘粥,他聞到了,自語說,海蔘是好東西。

片刻,他不語,也無任何表情。我鬆一口氣,知道他是默許了。找出一家酒店的訂餐電話,要了一份海蔘撈飯——他現在的孩子氣還在於,經常會對別人吃的東西感興趣,又不直說,需要我一再猜測。只是,我不敢怒亦不敢言。

因爲,他是老爸。

以前,他完全不是這樣

以前,他不這樣的,完全不這樣。

兩年前,因爲檢查出食道癌,他接受了一次大手術,術後的康復過程非常艱難漫長,他始終堅強樂觀,不讓我和媽多費心。記得手術後近半年的時間,他每次吃飯都會嘔吐,手術造成的身體電解質紊亂也讓他頻繁發生狀況,他開始和各種藥物打交道,但一貫兵來將擋水來土掩,實在難受時,頂多會無可奈何地苦笑兩聲,只偶爾在我問的次數多了以後,主動提出想吃點什麼,從來不挑食。

身體的難受他一直忍着抗拒着,吃了吐吐了吃,每天吃五六餐飯。爲了打敗病患帶來的精神壓力,他買了一個大魚缸,還有一陽臺的花樹,從來不讓別人幫着打理,給魚換水、餵食,給花澆水、施肥、剪枝、鬆土……他像一個頑強的鬥士,樂呵呵地照顧着自己安慰着家人。

那纔是我這麼多年所熟悉的他,一個堅強到倔強、骨子裏不願意麻煩任何人的可愛老頭。那麼多年,他就是那種典型的好老爸,但現在,這個好老爸變成了無理孩童,要求、索取、鬧騰、不講理……

終究,我高估了自己的耐力。

半個小時後,海蔘撈飯送過來,他卻睡着了。傾斜着身體,微蹙着眉頭,神情顯出深深疲憊,且面容看上去更加消瘦……心就那麼再次深刻地疼了一下——手術之後,他的飯量下降好多,漸漸消瘦下去。再加上食物反流,他便無法再平躺入睡,睡覺時,上半身要保持着傾斜的角度。想想兩年多,他每天這樣度過漫長夜晚,真的很辛苦。

這次他住院後,頻繁調整病牀靠背的角度,成了我每天做得最多的一件事,每天從早到晚,幾乎要調整幾十次。他卻總不滿意,他忽然變成一個極其挑剔的人,挑剔飯菜的味道、睡衣的薄厚、牛奶的溫度、開窗的幅度……無所不挑,毫無道理地挑。每每看他挑來挑去,同病房的病人都會偷笑,覺得他沒道理,覺得他孩子氣,覺得他不可理喻。

可是,我只能用最大的耐心來對待他的種種——這麼多年,他所給予我的愛,足以讓我心甘情願地承受現在他給予我的折騰。

所以,我一次次對自己說,我有足夠的忍耐力。足夠。

但終究,我還是高估了自己,還是覺得累了。在一次次的心疼和糾結過後,在他一天天的“鬧騰”之下。那是一種身心的累——緊張着他的病情,留意着他的心情,操心着他的每一頓飯、每一次睡眠……還要時時,承受他無端的不滿和煩躁。且,不知何時是盡頭……

他的身體到底怎麼了

他這次住院,並非是兩年前食道癌的復發或轉移,至少在能夠做到的醫學檢查上,缺少這種論斷的證據。只是前一段日子他開始有發低燒的症狀,在社區醫院打了幾天針不僅不見好,還越發嚴重起來,那天晚上發起了高燒,輕微活動一下便會呼吸困難。

覺得不妥,將他送到市醫院的呼吸科。因爲身體虛弱不敢活動,他也只是支撐着拍了一張CT,其他檢查就再也不能做了。

但一張CT已經夠麻煩,顯示雙肺嚴重感染,醫生指給我看,幾乎沒有好地方了……用了最好的抗生素,也開始做營養支持,他太瘦,貧血、蛋白過低,對此時的他,這些問題都很嚴重。

這樣的用藥,每日花費巨大,很多藥物不在報銷範圍內。

有一次,他指着那瓶只有10克的白蛋白問我:“很貴吧?”

我點頭,又說:“沒事,我有錢。”他忽然就笑了:“我知道你有錢。這個是不是對身體好啊?”

“當然。”我很確定地說。

“那就打吧。”說完他閉上眼睛,似有些安心。

旁邊陪護的家屬吐吐舌頭:“這老爺子,厲害。”

他真的厲害,這次住院後,對每天的開銷毫不過問,毫不在意每一天要花掉我大半個月的工資——我也不在意,我對他的愛,不容我在意。

但他的發燒卻一直反覆。

“感染太厲害,他的體質又太差,再加肺上的老毛病。”主任私下同我說,“很麻煩。”

果然很麻煩:他開始愈發嚴重地憋悶、心慌,一切活動,都只能在牀上進行——吃飯要一口一口地喂,連咀嚼這樣的動作都會讓他覺得呼吸不暢;若我一時大意忘記詢問,他就索性縱容自己尿在成人護墊上,那一天,我給他洗了5條睡褲……小心地問:“爸,你是感覺不到尿意嗎?”

他看我一眼,點頭,又搖頭,反問:“你煩了?”

“不煩,是怕你弄溼了衣服難受”——我說的是真的,他向來是愛清潔的人,從不曾如此。

可是,他的身體到底怎麼了?

漸漸疲倦到沒有了期待的力氣無法做檢查,醫生只能根據經驗調整用藥,病情並不見好轉……可是,他的精神卻無比飽滿,有頻繁支使我的精力,且飯量也逐漸增加,醫生都詫異:“吃那麼多?”

這些食物和昂貴的營養品讓他臉上漸漸有了健康人的血色,心情好的時候,也跟我商量,出院後給他買一個鋼化玻璃的魚缸,像醫院大樓裏的那種;再買兩隻鳥掛在陽臺上;還想要一塊新的有日期的圓形的腕錶……我在一一應着他時有個錯覺:他很快可以出院回家。

但這只是錯覺,他的病情並未有絲毫好轉。我的假期早已超期,他對我說:“告訴領導,他們會諒解的”——可是,所有諒解都是有限度的,電話中,經理的口氣已經很不滿。但我的確別無選擇,甚至做好了失業的準備。

對他的照顧越發艱難,晚上也幾乎無法入睡——每次剛剛在他身邊的躺椅上睡下,便會聽見他用扇子柄敲打牀頭櫃,立刻驚悸般醒來,問他:“有事嗎?”

偶爾有事,喝水或者小便。但大多時候沒有事,就是那麼看我一會,示意我伸過手去,他就握那麼一小會,累了,自己先睡着。

到了後來,他的睡眠格外短暫,每晚醒醒睡睡十幾次,不停地敲打牀頭櫃。我索性側着身體躺在他身邊,握着他的手,不讓他製造的聲音影響別的病人。他若喊我,晃晃我的手便好。

精力和體力的透支,讓我消瘦憔悴下去,身心,也漸漸疲倦到極限。心裏,開始不由自主地期盼一種結束。

不由自主。

只是,我無論如何都沒有想到,結束會以這種方式到來。

他就真的睡了

是他住院第36天的早上,他的精神忽然開始萎靡且無法進食。

找來醫生,做了簡單檢查後說:“情況不好,準備後事吧。”

我愣怔,前一天的晚餐,他還喝掉了一碗海鮮粥,吃了10個飽滿的羊肉水餃……精神和精力一如尋常地好。

只是過了一晚而已。

而他的神志也旋即混亂起來,當即便上了呼吸機,下了病危通知。

我不能相信,一切會是那麼迅速。兩個小時後,醫生說,沒有必要再救治了,他的各項功能,心肺包括肝臟,都已衰竭,到身體的極限了。而之前,他飽滿的精神和看似旺盛的精力,只是一個生命的假象。

撤下呼吸機幾分鐘後,他停止了心跳。兩手微微垂下來,似乎重重地鬆了口氣。而他對我說的最後一句話是:“我累了,想睡一會兒。”

沒有掙扎、沒有不甘、沒有恐懼,在死亡到來之時,他不再挑剔,選擇了順從。那一刻他面容的皺紋全部釋放,那麼光潔安詳。看上去也只是睡了,舒適地睡了。

他也索取了,我也回報了,送走了他。

並沒有覺得太痛苦,或者痛苦被他最後的日子一點點分攤,也或者,已被疲憊遮掩。

偶爾覺得心裏很空。

後來,跟朋友說起他最後在醫院的日子,說起他的種種。朋友嘆口氣:“他這是不讓你有遺憾呢,恐怕他住院的時候,身體已經很糟糕了,最後這一個多月,他是支撐着給你回報他的時間。現在,他也索取了,你也回報了,兩相不欠。所以,他走了。”

那是他離開後一個月,我的眼淚終於洶涌而下。這些天,也總在想他最後的反常或者是疾病的緣故,朋友卻一語道出真相——原來,是他在向我索取。

這是他給我的最後的愛吧?讓我從此以後在沒有了他的日子,可以傷感,可以懷念,甚至心疼,但不後悔和遺憾。不後悔沒有好好回報他,不遺憾他生命中最後的日子,沒有陪伴在他身邊。

他給了我恰好的時間,讓我來得及好好完成爲人子的一切,又將這場親情果斷利落、毫無拖沓、極合時宜地收場。

而對於一個男人的人生來說,沒有後悔和遺憾,難道不是最重要的嗎?

想起最後一次次的握手,原來,都是他對我人生最後的交付。

人生哲理勵志故事11

生活到底是什麼

一位滿臉愁容的生意人來到智慧老人的面前。“先生,我急需您的幫助。雖然我很富有,但人人都對我橫眉冷對。生活真像一場充滿爾虞我詐的廝殺。”“那你就停止廝殺唄。”老人回答他。生意人對這樣的告誡感到無所適從,他帶着失望離開了老人。在接下來的幾個月裏,他情緒變得糟糕透了,與身邊每一個人爭吵鬥毆,由此結下了不少冤家。一年以後,他變得心力交瘁,再也無力與人一爭長短了。“哎,先生,現在我不想跟人家鬥了。但是,生活還是如此沉重———它真是一副重重的擔子呀。”“那你就把擔子卸掉唄。”老人回答。生意人對這樣的回答很氣憤,怒氣衝衝地走了。

在接下來的一年當中,他的生意遭遇了挫折,並最終喪失了所有的家當。妻子帶着孩子離他而去,他變得一貧如洗,孤立無援,於是他再一次向這位老人討教。“先生,我現在已經兩手空空,一無所有,生活裏只剩下了悲傷。”“那就不要悲傷唄。”生意人似乎已經預料到會有這樣的回答,這一次他既沒有失望也沒有生氣,而是選擇呆在老人居住的那個山的一個角落。有一天他突然悲從中來,傷心地號啕大哭了起來———幾天,幾個星期,乃至幾個月地流淚。最後,他的眼淚哭幹了。他擡起頭,早晨溫煦的陽光正普照着大地。他於是又來到了老人那裏。“先生,生活到底是什麼呢?”老人擡頭看了看天,微笑着回答道:“一覺醒來又是新的一天,你沒看見那每日都照常升起的太陽嗎?”

【哲理感悟】:生活到底是沉重的?還是輕鬆的?這全依賴於我們怎麼去看待它。生活中會遇到各種煩惱,如果你擺脫不了它,那它就會如影隨形地伴隨在你左右,生活就成了一副重重的擔子。“一覺醒來又是新的一天,太陽不是每日都照常升起嗎?”放下煩惱和憂愁,生活原來可以如此簡單。

人生哲理勵志故事12

每當我們面對一些問題時,必須心平氣和地坐下來想對策或解決之道,而不是爭吵解決問題。可以從對方的角度想一想,不要以己度人,記住,謙讓是一種美德。這樣,你就會少了很多敵人,而多了許多朋友。

在火車上某個車箱內坐了兩名乘客。他們正因窗戶問題而吵架!

甲說:“天氣那麼熱,不打開窗戶,會悶死人的!”說着就將窗戶打開。

乙則忙將窗戶關閉,說:“天這麼冷,不關上窗戶會着涼生病的。”

雙方因互不相讓而爭執不停,最後,還要勞駕列車長前來主持公道。

列車長聽了雙方的理由後說:“我建議不如先將窗戶打開,讓你們其中一個凍死。然後,再把窗戶關閉,讓另一個也熱死,那麼世界就太平了!”

人生哲理勵志故事13

有一天,釋迦牟尼靜坐默思,探索生命的奧義。

他心有所悟。便問身邊的弟子:“人生幾何?”一弟子出口便答:“幾十年吧。”

釋迦牟尼搖了搖頭。

另一弟子思考片刻,輕聲答道:“真正稱得上人生的只有幾年吧。”

釋迦牟尼又搖了搖頭。

二位弟子疑惑了,便問:“依您之見呢?”

釋迦牟尼沉沉答道:“人生只在呼吸之間。”

佛祖的徹悟,在常人之上。

人之一生,猶如一呼一吸,生和死,只是瞬間的轉化。了悟這點。方能做到努力把握每一刻、每一秒。須務。生命本身就是一個不斷新陳代謝的過程。

人在每呼吸一瞬間,既是他自己,又不是他自己。

“人生只在呼吸之間。”時時更新自我,不眷戀舊我。不追悔往昔。

“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吐故納新,讓生命之樹常青。

人生哲理勵志故事14

太陽懸在頭頂的上空,照得玉米地一片綠亮綠亮。沒有一絲風。

那個年輕的農夫立在大榆樹下,邊擦汗邊眺望。附近的玉米苗稠密茁壯,都已齊膝高了,可他眼前的兩塊玉米地,稀稀拉拉,像脫髮的'一片禿頭。玉米地,像凝滯住了一樣,紋絲不動,看不見一個人影,人們都回村裏吃午飯了。

一條路穿過玉米地,在大榆樹前打個彎,彷彿路讓着樹。這個年輕的農夫望日出那頭的路,又望日落那邊的路。他似乎在等什麼人,他這麼望,已望了好些年了。村裏人說:他的心沒放在玉米地裏。

到了婚娶的年紀,他身邊沒女人的身影。村民猜,他一定在等一個女人,可能有約定。

由此推定,他的心也不放在村裏的姑娘身上。

村莊裏,他的祖輩留下的老屋,已破敗,院子裏已長了雜草。他似乎願意過這樣的日子並這樣過下去。偶爾,他說:一人飽,全家飽。背地裏,姑娘嫌他不是過日子的人。

村民說:他等的那個人來了,他興許能打起精神。

他發現遠處的路上有一個移動的小顆粒,像在慢慢膨脹。漸漸近了,那個人揹着一個偌大的包裹,顯然很沉重。

等到他看見那個人臉上的汗珠閃閃發亮,他甚至聽到了那個人的喘氣,他跳上路,擋在那個人面前,一聲吼:別動!

那個人擡起臉,一驚一愣。

他說:你撞到我刀口上了!

那個人有氣無力地說:好吧。

他一摸腰,說:你等着,我去取刀。

那個人放下包裹,支起身子,原地立着。

他跳出路,重返樹蔭,打開布兜,接着,閃電般一亮,彷彿那把刀已飢餓難忍,倒似他追隨刀,刀在空中晃出寒光的軌跡。他和刀同時到達路中央。

他和那個人面面相對,氣息在雙方的中間混合。

他說:我要殺你,你爲什麼不逃?

那個人說:我認了,就送上門來被你殺。

他說:好小子,這把刀聽村裏人說,是我爺爺傳給我爹,我爹傳給我,它等得不耐煩了。

那個人說:我知道。

他說:你幹什麼營生?

那個人說:跑生意,小本生意。

他說:我種我的田,對你的生意沒興趣,我等的是你。

那個人說:我知道,過去,我都繞道走。

他說:這回爲啥不繞了?那個人說:一個人不能繞一輩子,有些事繞也繞不過去。

他說:你說,啥事繞不過去?死也死個明白。

那個人說:上輩子,我見財起邪念,劫殺了你爺爺。

他說:我上輩子幹了啥?你說。

那個人說:跟我的行當差不多。

他說:怪不得我種地種不像樣,好端端的地,到我手裏,長不成像樣的玉米。

那個人說:你跟我來。

他跟着那個人來到大榆樹旁的一座無碑墳墓。他說:這是我爺爺的墳。

那個人說:你守的是自己的墳。

他說:我爹說是我爺爺的墳,守着這墳,替爺爺報仇,這輩子,我就剩下這一樁事了。

那個人掘開墓(竟攜帶着一把盜墓鏟),棺中躺着一具屍體,那皮膚似乎有彈性。那個人彷彿解說出土的古屍,說:他就是你,你看看上輩子的你,脖子的骨頭還留着刀痕,用的是你這把刀,當年,我棄刀而逃,這把刀恐怕也認出了我,你拿出時,它像失散多年的一條狗,飛奔過來,不過,你是它的主人了。

他能感到握刀柄的手出了汗,又涅又熱。刀似乎要滑離他的手。

那個人伸伸脖子,似乎掙脫無形的束縛,說:好了,這一下該了斷了,你利索點。

他手中的刀墜落下去,紮在地上,一股乾巴巴的塵土躥起、散開。

他說:你走吧。

那個人抖開包,攤出白花花的銀子,說:留給你。

他說:我不稀罕,你馬上走,不然,我不知道我會不會改變主意。那個人說:一年裏,我得從這條路經過幾次,你的刀要是後悔,有的是機會。他說:我不想再見到你。

那個人說:你要是重操舊業,這是你的本錢,我會把生意的路子都轉給你,我來種玉米,因爲,殺你之前,我是個農夫。

他說:我不打算離開玉米地了,你走吧,別再走這條道了,我不想再見到你了。

那個人說:其實,我早已死了,你何必放過我?

他說:剛纔,你要是逃,你倒是逃不過這把刀,你還算是個爺們。

那個人說:這一點,這把刀和獵犬的野性相似,我不跑,它不追。

那個人上路時,望了望玉米地,說:再過些日子,這裏就是一片青紗帳了。

太陽懸在頭頂的上空,照得玉米地一片綠亮綠亮。起風了,風拂着玉米。這個年輕的農夫立在大榆樹下,邊擦汗邊眺望。那個人,在路上,像在慢慢萎縮,漸行漸遠,遠處的路上,那個人和包裹,成了一個小顆粒,最後,消失了,剩下一條伸向地平線的路。

人生哲理勵志故事15

【1】華佗拜師

華佗東漢末年傑出的醫學家。他技術全面,精通醫道,尤於外科,曾發明全身“麻沸散”用於剖腹開背、切除胃腸等大手術,特別是在他功成名就之後,仍然謙虛好學。華佗拜師學藝的故事,被後人傳爲佳話。

一次,華佗給一個年輕人看病,經望、聞、問、切之後,認爲患者得了頭風病,可是他一時又拿不出來治療此病的藥方,急得束手無策,病人也很失望。

後來,這位病人找到一位老醫生,很快就把病治好了。華佗聽後很是慚愧,便打聽到老中醫的住處,決心去拜師學藝。但華佗當時名噪四方,唯恐老中醫不肯收他爲徒,於是改名換姓,來到老中醫門下,懇求學醫。老中醫見華佗心誠,就收他爲徒。

從此,華佗起早貪黑,任勞任怨,虛心好學,終於獲得了治頭風病的絕技。當華佗滿師歸來時,這位老中醫才明白眼前這個徒弟就是名醫華佗,他一把拉住華佗的手說:“華佗啊,你已是名揚四海,爲何還要到我這裏受苦?”華佗把來意告訴了老中醫,並說:“山外有山,學無止境。人各有所長,我不懂的地方就應該向您學習。”

啓示:我們要在實踐中正確處理個人與羣衆的關係,要虛心向人民羣衆學習,汲取人民羣衆的經驗和智慧,才能不斷拓展、深化和完善自己的知識結構。華佗拜師學藝,不恥下問的故事,就體現了這一點。

【2】人生如玉

從前有一位智者收了很多學生,其中有個學生向他請教:“老師,你能講講我的價值嗎?”老師拿出一塊石頭,說:“你先幫我做件事,,我再告訴你人生的價值。你把這塊石頭拿到集市上賣,可別人無論出多少錢你都不能賣。”

學生拿着石頭到集市上去叫賣,有人願意出2塊錢買這塊石頭。這個人剛出完價,又來了一些人,大家紛紛說這塊石頭真光,都開始擡價,一直把石頭的價擡到10元錢。學生高興地回去和老師說:“老師,你這塊石頭居然能賣10塊錢呢!”老師說:“你再把這塊石頭拿到黃金市場上去賣,別人出多少錢你都不能賣。”

學生到了黃金市場,有個老者看了這塊石頭的成色,說裏面一定是塊寶貝。大家開始競爭這塊石頭,擡到了1萬塊錢的價格。學生有些動心了,興高采烈地跑回去對老師說:“您這塊石頭居然能賣到1萬塊錢,真是想不到啊!”老師笑着說:“你把這塊石頭拿到珠寶市場上去賣,別人出多少錢,你都不能賣掉。”

學生拿着石頭到了珠寶市場,剛一叫賣,就有人出到10萬塊價格。一眨眼的功夫,石頭的價格已經升到了30萬塊錢。學生忍住了極大的誘惑回去了,對老師說:“想不到您還有這樣一塊寶貝呀!我的任務完成了,您該告訴我這塊石頭的價值了吧。”老師對學生說:“這塊石頭真的是無價之寶,它裏面有名貴的玉,但你不識貨,它頂多值10塊錢。”

啓示:其實,每個人都是一塊玉,我們要以珠寶商看玉石一樣去審視自己,有的人打磨了自己,他就成了玉,打磨得越好,他的價值就越高;有人守着自己的玉一輩子都不打磨,他一輩子就是一塊不值錢的石頭。這則案例啓示我們,去思考人生價值的內涵,即人生的價值是什麼?實現人生價值的關鍵是什麼?你是如何看待自己的人生價值的?

【3】海鳥的墳墓

在茫茫大西洋中,有一個馬裏恩的島嶼,人跡罕至,是海鳥棲息生存的天堂世界。可自從1945年英國一支探險隊踏上這塊處女地之後,不長時間,情況就發生了急轉直下的逆變。

原來,伴隨着科考隊員的上島,探險隊運輸船上藏匿着的幾隻老鼠也乘機溜上了島嶼。上島的老鼠如同上了天堂,因爲島上食物豐饒的驚人,又沒有天敵,故而老鼠如燎原的野火,瘋狂無度地繁殖起來。8年後致使全島鼠滿爲患。科考隊員覆上此島後,發現情況不妙,於是一紙電報發回大本營,要求總部速送幾隻壯貓來抑制鼠患。豈料,隨後發生的事情再一次令人目瞪口呆:來到島上的五隻壯貓,非但未能抑制住鼠災,反而使島上那些長期以來不知恐慌的海鳥一下子就成爲了貓們輕易就能捕食到口的美味佳餚。這下,貓們便開始徹底改行了——不願意再去奮力搏擊那些壯碩兇頑的大鼠,而是一味貪婪不止去捕食那些相對平和得多的海鳥。若干年後,“肥吃海喝”的五隻“始祖貓”一舉繁殖到了2500只的驚人數目。而每天落入貓口的海鳥數量更是達到驚人的60萬隻之多!“海鳥世界”從此淪爲了“海鳥的墓場”。

啓示:科考隊員百思不得其解的原因在於沒有看到矛盾的特殊性,用老辦法解決新問題。按常規而論,貓與鳥原本並非冤家對頭,貓與鼠纔是真正的勢不兩立;可一但周圍環境發生了特殊的變化,事物的特殊性也會發生相應的變化。於是纔出現了“貓改行”。

【4】善待“對手”

日本北海島出產珍貴的鰻魚,海邊漁村的漁民都以捕撈鰻魚爲生。鰻魚的生命非常脆弱,只要一離開深海區,要不了半天就會全部死亡。奇怪的是有位老漁民天天出海捕撈鰻魚,返回後,他的鰻魚總是活蹦亂跳的,而其他人無論如何處置捕撈到的鰻魚,回港後全部都是死的。由於鮮活的鰻魚的價格要比死鰻魚貴一倍以上,因此沒幾年的功夫,老漁民一家便成爲了遠近聞名的富翁。老漁翁臨終時把祕決傳授給了兒子。

原來,老漁民保證鰻魚不死的祕決,就是在整倉的鰻魚中,放進幾條狗魚。鰻魚與狗魚非但不是同類,還是“死對頭”。幾條勢單力薄的狗魚遇到成倉的對手,爲了求得生存,便在鰻魚堆裏四處亂竄,這樣反而把整倉死氣沉沉的鰻魚給救活了。

啓示:狗魚與鰻魚的“死對頭”關係,成就了魚倉中鰻魚的生存;反之,沒有鰻魚,漁倉中的狗魚也是死氣沉沉。

【5】古今智慧

有一位退休的老人回到老家,在小城買了一座房住了下來,想在那兒安靜些寫回憶錄。開始的幾個星期,一切都好。但是有一天,三個男孩放學後來這裏玩,他們把垃圾桶踢來踢去,玩得很是開心。

老人受不了這些噪音,於是出來和他們進行談判。他說:“我很喜歡你們踢桶玩,如果你們每天來玩,我每天給你們每個人一塊錢。”三個小青年很高興,更加賣勁地施展着他們的腳下功夫。過了三天,老人憂愁地說:“通貨膨脹使我的收入減少了一半,明天起我只給你們5毛錢。”小青年很是不開心,但還是答應了。每天放學後,繼續去進行他們的表演。

一個星期後,老人愁眉苦臉地說:“最近沒有收到養老金匯款,對不起,每天只能給兩毛了。”

“兩毛錢?”一個小青年臉色發青,“我們纔不會爲了區區的兩毛錢而浪費寶貴的時間爲你進行表演呢,不幹了。”

如此以後,老人又過上了安靜的日子。

啓示:沒有任何一個事物是孤立存在的。老人回到老家想安靜地寫些回憶錄,結果被放學後頑皮玩耍的孩子打破了安靜的生活。退休老人根據退休工資及福利只漲不跌及年輕人的逆反心理,採取欲擒故縱,拐彎抹角的方式,巧妙地達到了自己的目的。可見,辦事情要想取得成功就必須堅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老人對三個年輕人的玩耍吵鬧沒有開門見山地批評,而是抓住了他們的心理特點,採取了欲擒故縱的方式,從而達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6】如此差異

美國哈佛大學曾做過一個非常有名的實驗。有一年他們對即將從哈佛大學畢業的一羣學生進行了一次關於人生目標的調查,這羣學生的智力、學歷、環境條件都相差無幾。調查結果是這樣的:3%的人,有清晰而長遠的目標;10%的人,有清晰但比較短期的目標;60%的人,目標模糊;27%的人,沒有目標。

25年後,合佛對這羣學生進行了跟蹤調查。結果是這樣的:3%的人,25年間他們朝着一個方向不懈努力,幾乎都成爲社會各界的成功之士,其中不乏行業領袖、社會精英;10%的人,他們的短期目標不斷實現,成爲了各個領域中的專業人士,大都生活在社會的中上層;60%的人,他們安逸地生活與工作,但都沒有特別的成績,恢復生活在社會的中下層;剩下的27%的人,他們的生活沒有目標,過得很不如意,並且常常在埋怨他人、抱怨社會、抱怨這個“不給他們機會”的世界。

啓示:理想是指路明星,沒有理想就沒有前進的方向;沒有堅定的方向,就沒有生活。志不立,天下無可成之事。

【7】精衛與烏鴉

傳說上古炎帝之女到海中游玩,不幸溺水身亡,遂化身爲鳥,名曰精衛。精衛爲了報前世之仇,每日不辭勞苦,銜着石塊投入大海。發誓要將大海填平,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矢志不移,被世人奉爲持之以恆的楷模。

這一天,精衛正在忙碌,忽然看見一隻烏鴉從身邊飛過,口裏也銜着一顆石子。“難道烏鴉也要學我填海嗎?”精衛心裏納悶,就尾隨着烏鴉,只見烏鴉落在一處懸崖上,那兒立着一個裝着半瓶水的玻璃瓶,烏鴉小心地將石子丟進瓶子裏,瓶中的水上升到了瓶口,烏鴉高興地喝了一口水,精衛不由得啞然失笑,鄙夷地說:“哼,不過是雕蟲小技罷了!”烏鴉瞅了一眼精衛,悠然地又喝了一口水,“嘖嘖”嘴說:“尊敬的精衛鳥,我的目標的確很普通,但它是實實在在的,您整天奔波,卻可曾想過這樣一個事實嗎?就是在這個地球上,海洋的面積是地球面積的2。5倍,海洋容積也是陸地容積的10倍,也就是說,即使您可以把陸地全部都扔到海里去,地球上也只會是一片汪洋……您遠大的目標實際上是不可能完成的。”

精衛聽完後當即暈倒。

啓示:烏鴉通過簡單的勞動輕易地喝到了水。精衛雖然持之以恆,日積月累也只是徒勞。原因就在於它只發揮了主觀能動性,卻沒有看到海洋容積要遠遠大於陸地體積的這一客觀實在。凡事都要腳踏實地,但也要擡頭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