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讀書的心得

當我們經過反思,對生活有了新的看法時,可以記錄在心得體會中,這樣我們可以養成良好的總結方法。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關於讀書的心得,歡迎閱讀與收藏。

關於讀書的心得

關於讀書的心得1

以史爲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爲鏡,可以明得失。中華上下五千年的歷史中有無數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但是對於“小人物”,歷史並沒有提及太多。對於現在生活在和平年代的無數普通人而言,上陣殺敵、奮戰浴血已經太過遙遠;而做好自己,做一個有德之人,做一個能夠爲國家爲社會做貢獻的人,纔是對美好人生的最佳詮釋。

在讀《後漢書》的時候,有這麼一個小故事吸引了我,東漢時期的楊震四次升遷,擔任荊州刺史、東萊太守。當他到郡上任,路過昌邑時,過去曾舉薦的荊州秀才王密正做昌邑的縣令。晚上,王密去拜見楊震,懷中揣了十斤金子,送給楊震。楊震說:“我瞭解你,你卻不瞭解我,這是怎麼回事呢?”王密說:“這麼晚了,沒有人能知道這件事。”楊震說:“天知道,神知道,我知道,你知道。怎麼能說沒人知道!”王密羞愧地退出去了。

過去的天知神知在以前可以理解爲神明,但是現在我們卻可以把它看做是一種道德規範。即人在獨處時,並不是只和自己在一起,還有道德公約,還有價值自律。這其實就是慎獨的基礎。

“慎獨”可以說是社會生活的“淨化器”。人一旦缺少了“慎獨”精神,就會降低自己的道德水準,只顧個人利益而無視他人利益。可怕的是這種思想一旦“傳染”開去,別人也會以他爲“榜樣”,如果人人效仿,久而久之,世風日下就成必然。

那麼,怎樣才能做到"慎獨"呢?關鍵要在"隱"和"微''上下功夫.即中庸所說“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即無人在場和有人在場都是一個樣,不讓任何微小邪惡的念頭萌發,也就是“勿以惡小而爲之,勿以善小而不爲。”這樣才能使自己的道德品質日臻完善。

就像我們收費員,一個人在崗亭裏,每天都要迎來送往數百輛車,重複着單一的動作,面對司乘人員我們要保持微笑,問候您好,其實你不微笑,不問候,並沒有人會發現這一點。但很多人並不會這樣做,而是時刻保持微笑,用您好來問候每一輛來車,這其實就是一種自我約束的表現,這其實就是“慎獨”。這麼做沒有用嗎?不!這麼做很有用,你的一個微笑,傳遞出的就是一片春風拂面,你的一聲您好,化解的就是一片波瀾。不好的事情會傳播,好的事情同樣會傳播。我們用微笑與問候將道德文明之風通過四通八達的高速路傳遞出去。這其實就是我們新時代的慎獨。

《大學》裏有這麼一句話:誠於中,形於外。意思是一個人內心有誠意外在有行動,心裏有誠懇了,這件事才能做出來,而心裏的誠懇就是這種久而久之君子慎獨的這種修行。修到心裏成本能。

在我們的日常工作中其實非常需要“慎獨”的精神,收費站工作其實是一個窗口,展現的是整個高速人的精神面貌,我們平時的肢體禮儀訓練,業務素質培訓,道德知識學習,其實都是在修行我們的內核。內心在修行,道德在提升,外在才能將事情做的更好。從小處做起,爲司乘指一指路,倒一杯水,推一推車,都是很小的事情,但是在司乘心裏就會留下一個好印象,整條高速的形象都會提升。只有我們堅持不落下任何小細節,才能更好的踐行“慎獨”,更好的服務社會。

關於讀書的心得2

今年暑假,媽媽給我買了好多書,我最喜歡《小王子》這本書,我用了幾天時間就看完了。開始看時,我知道《小王子》是一部法國兒童文學的經典作品,原著是聖,埃克蘇佩裏,這本書深受全世界小朋友的喜愛。

小王子居住的星球非常小,只能住他一個人,另外,小王子的有一朵玫瑰花,對於小王子來說,這朵玫瑰花是“獨一無二”的,他還有一隻小羊,爲了不讓小羊吃掉玫瑰花,他便用草畫了一個羊套。然後,開始了他漫長的旅行,小王子經過了許多小型星球,最終來到了地球,小王子在沙漠中遇到一個飛行員,他給飛行員講述了他的旅行經歷。最後,小王子要回星球的時候,被一條黃蛇咬死,結束了他的旅行。

讀完這本書,我傷心的哭了,小王子有顆純淨的心,有美麗的想象力,他不像實業家那樣歸爲己有,不像點燈人那樣辛苦,不像愛慕虛榮人那樣驕傲自大,所以,小王子值得我們學習,他帶領我們走到心靈的最深處,讓我懂得了愛,責任和生命的意義。我喜歡這本書,更喜歡書的主人公小王子!

關於讀書的心得3

那麼,我又在讀着些什麼呢?

在這個飛馳的時代,一切都在快餐化,快得讓人無法品味、讓人喘不過氣來。讀書,也如此。不知從何時起,我覺得自己也浮躁起來。似乎學習的濃度和深度,與速度緊密聯繫起來。

從開學那天起,我就機械的忙碌起來。《吶喊》、《沉淪》、《家》、《子夜》……我像坐在行使的列車上的乘客,每一本書就像窗外的風景,在我眼前一掠而過!突然有一天,我停下了,問自己讀了些什麼?我不知道。大腦一片空白。對書中人物、故事情節,遠比不上對影視劇的印象深。那些在我眼前閃過的文字,好比組裝車間流水線上的零件。我成了識字的機器!多麼可悲呵!爲什麼會這樣?因爲忙?還是因爲這個時代對高效率的要求?

英國哲學家約翰洛克說過,閱讀只是用堆積的知識來充實大腦;只有思考才能使我們讀過的東西成爲自己的。多麼簡單的道理,我懂,卻沒能做到。我把讀書當作是任務、是作業,並且像機器一樣高效率的工作着。

記得我曾問過父親,餘秋雨是不是一個很有名的作家?父親遲疑了一會兒,說:“他的文章是不錯,但現在也商業化了。”我不懂,難道物質的發展註定要以精神爲犧牲品嗎?!我們有了速度,卻沒有深度;有了許多新書,卻沒有新的名著;有了更多的作者,卻麼有更多的作家;有了更多的創作形態,卻沒有更高的創作水準。經濟起飛,科技發達,縱然不是皇帝的新衣,但到底只能保暖。在營造經濟科技盛殿的同時,是否應該給精神文化留下些許呼吸的氧吧?

讀書可以益智,開拓我們的視野,增長知識;讀書可以明智,使我們的心靈得到啓迪;讀書可以移情,填補心靈的空虛,消除苦悶和孤獨。無論讀什麼書,我們都應學會靜靜的用心去讀,而不是用眼睛去看;學會用兩隻眼睛讀書,一隻眼睛看到紙面上的話,另一隻看到紙的背後;學會思考,明白其中的道理,體味它的深刻之處。不然即使是再好的書,也會被讀淺、讀薄。那樣只會是浪費時間。

讀書這個話題永遠有講不完的東西,只要你肯靜下心來,便會發現,越讀會越覺得自己原來是那麼的愚蠢、幼稚、浮淺。

關於讀書的心得4

假期,我發現了書櫥裏有一本書早已落滿塵灰,拿起來擦了擦便讀過起來。這本書稱之爲《西廂記》,看過後感受頗豐。對於《西廂記》的深奧社區論壇點評,先人、古代人、今者學家總說紛紜!我倒是隻感覺此書倒真非常值得再看她幾次!“黃山歸來別看嶽,五嶽歸來不看山!”讀罷該書,在瀏覽元稹的《鶯鶯傳》感覺的確有點兒遺憾,以至於《商調蝶戀花》《鼓子詞》《西廂記諸宮調》理應在該書之前讀!自古以來才子佳人的愛情融合都免不了遭受老天爺的妒忌,也免不了有一定的催人淚下的曲折,也在所難免有後代的傳誦。對於結果是不是極致,那自是另當別論。我國從古至今大家的在潛意識中裏都是有大團圓!就算是牛郎和織女,就算是梁山伯與祝英臺,就算是白娘子與許官人!張生與崔鶯鶯也算作最後修得正果!

張生的才與貌無可非議,崔鶯鶯那真是是極致,那就是自古以來以今全部天地小夥心中中的女人的化身爲,壓根兒便是“唯美意境”!鶯鶯的貌,很少說,只張生道——嬌羞花解語,溫柔玉有香,我倆作相遇記不真嬌樣子,我只索手抵着牙兒漸漸地的想。其才情其家勢,你也真是沒有苛刻!也怪不得張生就算報考狀元,都沒有如鄭恆常說爲尚書女婿。或許女性給了誠心誠意,愛得愈深愈很容易心煩意亂,鶯鶯先是心動、思戀到最後的長亭送別中“碧雲天,紅花地,西風緊,曉來誰染霜林醉?總是離人淚”的依依不捨,到“但得一個並頭蓮,煞強如狀元及第”再到郵遞張生汗衫、裹肚、襪兒、瑤琴、玉簪班管等物件,只不過憂慮他的心上人有“心懷不軌”的念頭。呵,天底下到底又幾個崔鶯鶯呢!但是難能可貴的是,張崔二人終究是真愛的。無論是話劇表演還是小說電影,都必符合男才女貌,其狀況都應是王室貴族,並並不是貝勒爺大少爺便是公子哥,或者公主小姐,呵,總而言之並並不是千錢也是有幹金,要不什麼耀眼明珠,總得來說場面要絢麗的。

針對窮書生偶遇麗人,如《西廂記》或《柳夢梅》那也不是沒可能,不容置疑的就是真情。話說現實生活中也是有的,我認爲他們肯定是前世種紅豆的,而且投胎轉世之前行賄了柏拉圖和維娜斯的!話題討論返回《西廂記》實際上有句話是那麼說的——大凡一個成功男人的身後一定有一個偉大的女人!我要說張催二人感情背後的確有一個不容忽視的媒婆,它是不容置疑的!無論她們二人相逢相遇到相識這全部全過程,都抹不掉紅娘的身影。對於老夫人、鄭恆、孫飛虎那僅僅她們愛情的試金石!一部《西廂記》確實令人讚美王實甫的才氣不一般。還一個——永老無分離,千古常完聚,願普天下多情的都變爲眷屬!我謝謝這些塵灰讓是我機遇見到《西廂記》這部好書。

關於讀書的心得5

尊敬的外國語學院英語學生第三黨支部:

“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說起《史記》,我們就會用這樣的溢美之詞來讚歎該書在中國史學史和文學史上的崇高地位。

讀罷《史記》,我卻從書中有幸探得了幾件“寶貝”。這些“寶貝”,一個民族可世代相傳並受益匪淺。雖無珠光寶氣,但件件爲曠世精品,乃無價之寶。得之一二,民族生機煥發;得之二三,國振邦興;若得之數件,將永葆民族巍然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經久不衰。中華因它而保生機。

其中一件叫“精忠報國”。在司馬遷筆下,有多少英雄以他們的汗與血,情與志來盡忠書寫這四個熠熠生輝的字。“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不復返!”荊軻受命大廈將傾時,壯志未酬咸陽宮;“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李廣縱馬西風塞北,笑談渴飲匈奴血。這一幕幕波瀾壯闊的史劇,已退色成書頁發黃的史書,窸窣作響。而就是這書頁輕微的翻動之間,那精神的鐘鳴綿延至今。聲聲清晰,聲聲震撼,餘音嫋嫋,激盪心間。錢學森糞土萬戶侯,棄洋歸根,獻身航天;鄧稼先隱姓戈壁灘,嘔心瀝血,新捐國防;袁隆平水稻伴青春,而使天下蒼生皆得飽。《史記》傳遞着那古老、悠揚的鐘聲——精忠報國,一首在中華歷史長河中蕩氣迴腸的英雄交響曲。

有件寶貝是衆志成城。大禹三過家門而不入,百姓與其團結一心,風餐露宿,終於制服水患,而使華夏民族能一代一代生息繁衍;句踐臥薪嚐膽,越國百姓與其同甘共苦,奮發圖強,最終雪恥復國,而成諸侯強國。今天,這精神依然在發光,在弘揚。曾記得,在年初暴風雪肆虐的日子裏,正是全國上下萬衆一心讓我們挺過難關——武警戰士撲在高速公路上頂着寒風奮力除雪,疏導交通;電力職工在高空連夜搶修受損電網,甚至付出年輕的生命;出租車司機在油價高漲的日子裏,免費接送受困市民。古往今來,在困難挑戰面前,尤其是在事關民族利益的緊要關頭,衆志成城往往能成爲每個國人心中的一盞燈,指引我們跋山涉水,繞過道道彎,邁過道道坎,直至勝利的前方。衆志成城,每個中國人心中的一道長城。

還有件足以稱道的“寶”——不屈不撓。司馬遷自己就已爲我們用對信念的執着與追求來佐證着它: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賦《離騷》;左丘失明,厥有《國語》;孫子臏腳,《兵法》修列;不韋遷蜀,世傳《呂覽》;韓非囚秦,《說難》、《孤憤》??掩卷追昔,遙想張騫耗費十三載在茫茫大漠中摸索着通往西域的使命之路,聽着駝鈴在漫漫瀚海中的哀鳴,卷裹着悲壯的黃沙似乎正迎面襲來。他的堅強不屈最終完成了一個國家使命,開創的卻是一部歷史。由此想到:不管我們的民族曾經受到何種恐嚇與壓迫,不管我們的民族曾經是怎樣的積貧積弱,我們終究沒有倒地,總有一批像張騫一樣不屈的勇士在那漫長的黑夜中驅馳。倒下的堆如山,積如海,而依舊前仆後繼。我們是草,“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我們是鬆,“大雪壓青松,青松挺且直”;我們是鷹,搏擊長空,雲中有志;我們是中華民族,一個不屈不撓的民族!它像一艘在驚濤駭浪中顛簸,但又緊掛風帆的船,載着華夏兒女駛向統一富強的彼岸。不屈不撓,一把不能被砍斷的劍。 瞧,這就是《史記》——一部不朽的民族精神史留給我們的幾件“寶貝”——一個偉大民族的靈魂——民族精神!它們威力強大,功效顯著。要使之在現在的民族復興之路上發揮作用,還需我們自己做好護寶人,愛寶者。

關於讀書的心得6

老舍的代表作《駱駝祥子》,講的是舊中國平城裏的一介車伕的悲慘故事。

祥子有一個理想 擁有一輛屬於自己的洋車。於是他憑着勤勞和省吃儉用,終於如願以償。然而,好景不長,沒多久,他的洋車就被士兵搶走。但是,他並沒有灰心,靠自己的努力又買了一輛洋車。他也實在太倒黴了,辛辛苦苦的積蓄又被洗劫一空。就這樣反覆了三次,祥子再也無法鼓起生活的勇氣。他開始自暴自棄,徹底墮落爲城市的垃圾,他從上進好強變成了自甘墜落。

這故事是一個悲劇,一個徹徹底底的悲劇。一個曾經勤勞堅韌,有着自己目標的人最後卻淪爲了社會垃圾。我不由地爲祥子的命運所感嘆。祥子一開始是那樣的老實善良,正直勤勞,可是在生活一連串的打擊下,他變了,變了不求上進,對這個世界充滿了敵意,開始報復身邊的所有人。從前講義氣的樣子,如今卻開始欺騙自己的朋友,他變得奸詐,甚至無恥。爲了拿到錢,他什麼都做得出。

讀到這些內容,我感到悲傷,憤怒。我對祥子的前後反差感到悲傷,對他後來無恥的所爲而憤怒,但,更多的是心酸以及失望。祥子的社會是黑暗的,所有人也是醜惡的。黑暗社會中,人性變得扭曲,人與人之間充滿了仇恨。就是在這樣一個下層市民被壓迫,祥子在遭受了幾番打擊後終於明白:即使肯吃苦受累,即使心地善良,最慢不能實現自己的美好理想,過上美好幸福的日子。從此,祥子變得墮落,除了他本身的目光短淺、狹隘自私,更多是則是因爲這種強大的社會壓力。

也許,這纔是現實,殘酷、悲哀、無可奈何。理想和現實總是充滿了矛盾,它們往往不能調和,然而它們又同時存在。社會是現實的,它不會爲了一個人的理想而改變,也不會是完美無瑕的。人們爲了自己的理想不斷奮鬥,最終卻不一定能夠真正獲得成功。就像祥子,他很努力,就是爲了尋求美好生活,但是結局卻是那樣悲慘。

對於祥子,我又感到遺憾,感到惋惜,感到無奈;但也感到敬佩,佩服他從前的堅強和上進。然而,他最終沒能戰勝自己,也沒能戰勝社會 終究還是被打敗了。也許是因爲社會的極度黑暗,也許是因爲個人因素。不管怎麼樣,環境對人的改變至多至少都起着不可忽視的作用。如果當時的社會治安好一點,祥子他也許真能實現他的理想,也許就不會變成一具行屍走肉。人離不開社會,而社會又決定着人,如果無法處理好現實與理想,社會與自己的關係,很有可能就會失去自我。

人是有思想的動物,應該就有自己的理想和目標。但是要因人而異,因社會而異。如果總是無法實現理想,那麼就有可能變成祥子,墮落、衰敗、厭惡生活。畢竟能夠一生都堅忍不拔人是少數。追求本身就是一個不斷改變的過程,然而這一過程很複雜,人很容易失去自我,就會迷失方向,甚至墮落。

關於讀書的心得7

《新課程名師精彩課堂實錄》一書,一篇篇精彩的課堂實錄,讓我深深的感動的是那對學生非常豐富且有人性化的評價語,如“多有價值的創意啊!應該申請專利。”“速度真快,手感真好!”“你講得真好,老師爲你驕傲!” “善於觀察,肯於動腦,敢於提問,太好了。”當學生聽到這樣的話語,怎能不爲之心動?結合這本書的理論及自己的教學實踐,我覺得作爲一名數學老師,在評價語言上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需要努力:

一、評價語言要準確、巧妙。

平時,我在低年級的數學課堂上經常會聽到 “你真棒”、“真行”、“不錯”、“你能說得比她還好”等等這樣的評價語言。的確,這些語言有一定的激勵性,但久而用之,我發現學生就會感到枯燥乏味,無法更好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所以,我認爲評價語言應根據學生的回答客觀、準確的指出學生的長處與不足,既對學生表現出色之處給予肯定,同時又有針對性地給學生提醒與糾正。例如“如果課後你再多一些練習,相信你的計算能力一定會提高。”、“你的眼睛真亮,發現這麼多的問題!”

有個小朋友,語言表達能力較差,剛開學的時候,她不愛與人交流,自信心不夠,每次她在課堂上回答問題,都不能流利、正確的表達,聲音很小。於是,在課堂上,我每次都會提問她,耐心地聽她說完,並且準確地作出評價:“你能回答問題就是很大的進步,我發現你一次比一次厲害了,相信你下次會回答的更好。”“你回答問題的聲音越來越響亮了,老師真爲你高興!”“你已經很努力了,別急,自信點。”現在數學課,她回答問題的聲音也一次比一次響亮,成績也進步了。

二、評價語言要生動、有激勵性。

平時的數學課,我發現學生會重複前幾個同學的回答,碰到這樣的情況,我從來不會去指責學生,而是幽默地笑笑說:“哦!你認爲這很重要,再強調一下,對嗎?”如果學生回答錯誤的時候,我會用這樣對學生說:沒關係,“雖然你說得不完全正確,但我還是要感謝你的勇氣。”、“大聲地把自己的.想法說出來,我知道你能行的。”“你們專注聽講的表情,讓我感到快樂。”“你的進步讓我感到特別的高興。”這些充滿愛心、智慧的話語不僅會化解學生在課堂中的尷尬,小心翼翼地保護了學生的心靈。

三、評價語言要親切、多樣化。

評價語言不應侷限於有聲語言,多樣的無聲語言也很重要。也許一個手勢,一個充滿希望的眼神,一個讚許的點頭,一個鼓勵的微笑,拍一拍學生的肩膀,甚至充滿善意的沉默,都會使學生在舉手投足間感到親切,拉近師生間的距離。

當學生回答出題目的時候,我會會意地笑一笑;當學生***拿到了優秀的成績時,我會爲他送上一份寫有“你真聰明”的表揚信;當學生沒思考周全,還不知如何回答時,我會送上期待、信任的眼神……學生們從老師這親切多樣的體態語言中感受到了關愛,更感受到了那無聲的動力,這一切都會推動學生永遠向前、向前。

所以,課堂上的評價語言不應拘於一種形式,它應因人而異,因課而異,因時而異,因發生的情況而異,教師要有創造性的對學生進行評價,才能使被評價的學生都能得到學習成功的滿足,都能提高學習的興趣,都能更積極主動地投入學習。

關於讀書的心得8

高中的時候就看了《圍城》,是因爲曾經看過一篇文章,名字叫什麼忘記了,只記得內容是說有哪些作家看起來像作家的樣子的,文章列舉了許多個,其中備受作者推崇的是錢鍾書。雖然在我看過的作家中,我覺得還是魯迅先生最像作家,當然,我見過的作家很少,無論是書本上還是電視裏。一時好奇,特別想知道他到底是什麼樣子的,便從書店裏買了本《圍城》回來。令人遺憾的是,書裏面並沒有錢鍾書的小像。

並沒有細讀,只記得開篇即是汪洋的大海,燥熱的天氣,堆滿人的法國郵船。不知道民國時候是不是很流行出國鍍金,我記憶中民國時期的作家似乎都愛寫出國深造,然後一無所成的回來。然後就是方鴻漸與鮑小姐的一段豔遇,與蘇文紈的一番嬉笑,與唐曉芙的一場糾葛,最後落入孫柔嘉的溫柔鄉。一直不懂得爲何趙辛楣說孫柔嘉是處心積慮的想要嫁給方鴻漸,直到5年後重讀這本書,才隱約看到些蛛絲馬跡,想要管中窺豹還差一大截。倒是裏面的一些句子如今讀起來,才品出些諷刺意味:許多人談婚姻,語氣彷彿是同性戀愛,不是看中女孩子本人,是羨慕她的老子或她的哥哥。現今時代的愛情,何嘗不是如此!

對於趙辛楣這個角色的設定我也不是很明白,作者加入這樣一個角色,到底是起怎樣的作用呢?我倒覺得書中的孫柔嘉說得對,方鴻漸一味聽從趙辛楣的安排,自己的人生,彷彿被別人操縱了。

關於讀書的心得9

她,是紅燭,默默地爲世間散發光亮;她,是園丁,無私地澆灌着美麗的花朵;她,是春蠶,悄悄地爲我們給予芬芳……是的,老師就是這樣的化身。

《每個孩子都是天使》便講述了這樣一位葉老師。

書中寫了一個叫馬進的孩子的成長史。馬進是一個聰明、活潑的孩子,從成爲國小生的第一天開始,他便決定要成爲一個好學生。他是那麼地熱愛學校,熱愛老師。而馬進的第一位老師—— 葉廣晴老師很珍惜馬進的這份情感,呵護着他們的這種情感,用自己的“心”去做孩子們的老師。可惜,葉老師只是一名代課老師,在她走之後,馬進的第二位老師——郭素芬老師雖然工作認真、勤奮,但是她對學生嚴厲,只看重學生們的分數。她的眼睛裏沒有孩子們的優點,只有他們的缺點,她甚至放大了孩子們的缺點。於是,那個在葉老師手裏的好學生馬進,到了郭老師手上,便成了一個調皮的孩子。漸漸地,馬進便憎恨起了老師!

馬進成爲一個好學生,這全歸功於老師;後來馬進變調皮了,這還是老師的影響。可是,相比較而言,我更喜歡葉老師,葉老師不得已離開校園的時候,孩子們淚流滿面,他們圍着葉老師,抓着葉老師的手,意圖留下葉老師。

爲什麼一個代課老師能被這麼多學生所熱愛?而像郭老師那樣以驗豐富,學歷又高的老師卻不能獲得學生們的尊敬和愛戴呢?

葉老師是靠什麼博得了學生的崇敬呢?那就是理解。在我們的生活中,也有許多這樣的好老師,像劉老師就是其中的一位。劉老師是我的英語老師,她對待工作一絲不苟,認真嚴謹,對我們的學習是細心教導。她不偏愛那些好學生,也不打擊那些學習能力差的學生,她覺得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優缺點,引導孩子揚長避短是老師的責任。

當我們來到這個世界上,心靈是那麼地純潔,而老師就像是偉大而崇高的畫家,她在我們如白紙般的心靈上畫上一筆時,必然會對我們的一生有着決定性的影響。如果我們是天使,那老師就是上帝,將這羣可愛的天使引領到人間。

關於讀書的心得10

我覺得《增廣賢文》不但是成年人的智慧寶囊,也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啓蒙讀物。於是,趁着暑假的時間我閱讀了《增廣賢文》。

《增廣賢文》又名《昔時賢文》或《古今賢文》,以有韻的諺語與文獻佳句整理編輯而成,內容十分廣泛,不僅包括禮儀道德、典章制度,而且還包括風俗典故、天文地理。

“見者易,學者難。莫將容易得,便作等閒看”是《增廣賢文》中讓我印象最深的一章。意思是:看到別人做起來覺得很容易,實際上自己學起來纔會知道很難。所以不要以爲看起來很簡單的事情,做起來也一樣簡單。我高聲朗讀着這章,突然我腦中飛快的閃現出一件讓我難忘的經歷。

那是四年級下冊的時候,我參加了學校的書法興趣班。一想到楊老師寫書法時的樣子,是那樣的輕鬆,只需拿着毛筆在紙上揮舞就可以了。我多就想像楊老師那樣,大手一揮便寫出漂亮的文字。第二天上午,我興高采烈的來到了學校的書法教室,心想:我自己也一定可以寫得像楊老師那麼好。楊老師先教我練基本功,抓着我的手練了幾個後,便讓我自己練。仍然信心滿滿的我握住毛筆。卻因爲不知要寫好書法與起筆的輕重也有很大的關係,所以剛起筆我就使勁的把筆尖壓在紙上,不知我沒有握好毛筆還是毛筆太滑,那簡單的一“橫”卻是東倒西歪,我又加了把勁握住毛筆,把手向右推,可是寫出來的“橫”頭很粗,身很細,而且很彎,難看極了。心想:我就不信了,這短短的“橫”還能難倒我?我一手撐着書桌像一個身體虛弱的病人頑強的站了起來。我重振旗鼓,再一次拿起了毛筆,心想:上次因爲頭太粗,導致“橫”很難看,這次我就不用那麼大勁,頭也不會粗,那“橫”也不會難看。想着想着,我對這次寫的“橫”充滿信心,相信一定會寫得像楊老師那麼漂亮。我起筆的時候沒有使勁,一直到了尾巴,才使勁,本以爲很好看的“橫”,沒想到整個筆畫給人感覺輕飄飄的,沒有精神。我低下頭嘆了一口氣,心想:明明看楊老師寫很簡單嘛,爲什麼我寫就那麼難呢?楊老師好像看出了我的心思,拍拍我的肩膀對我說:“見者易,學者難。莫將容易得,便作等閒看。我們慢慢練習。”當時的我,還不曾理解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可現在的我,讀了《增廣賢文》明白了,就是說:在旁邊看別人做覺得很容易,一旦真正學起來就感覺很難。不要把輕易得到的東西,看得很平常。《增廣賢文》中還有許多章給我不少的啓示,例如,“莫笑他人老,終須還到老。”讓我知道了不要嘲笑別人的年紀老了,因爲自己總有一天也會在歲月的殺豬刀下慢慢衰老直至死去。則“人無千日好,花無百日紅。”讓我明白了人生不可能會一直一帆風順,好運氣不會一直眷顧你,即使花開得再鮮豔美麗,也會有有凋謝的時候。

高聲朗讀完了《增廣賢文》這本書,我終於明白爲什麼人都將它視爲“做人的準則,處世的法寶,交際的妙術,治家的祕訣”。因爲它將這些道理都融於那精簡又不失韻律的句子之中,等待着我們去發掘,體會。

關於讀書的心得11

人生中大家都讀過許許多多的書,我也不例外,我讀過《十萬個爲什麼》、〈〈冒險小虎隊〉〉、〈〈一千零一夜〉〉…………其中最讓我記憶猶新的〈〈宇宙與外星人之迷〉〉,它描述的是整個宇宙的誕生,宇宙的形成以及是否有外星人和與外星人有關發生的事件,它給我們拉開了一個神祕的世界,讀書心得作文。這本書着重講的是宇宙的誕生,下面我就來講我讀太陽正在熄滅的讀書心得吧!我讀懂了太陽能源源不斷地發光發熱,是因爲太陽上的氫在高溫高壓條件下能不斷髮生熱核反應的結果。

氫的熱核反應過程是:先由4個氫原子聚合成2個氚原子。再由1個氫原子和1個氫原子聚合成1個原子氚原子,然後再由2個氚原子聚合成1個氦原子,同時分裂出2個氫原子。氫的這一核反應過程需要長達140億年時間呢!科學家們斷言,儘管將來有一天太陽上的氫燃料全部燃盡,太陽也不會一下子熄滅。當太陽的氫燃料殆盡後,它便開始收縮,中心溫度將由目前的20xx萬攝氏度升高到1億攝氏度。屆時,將發生另一種核反應,於是,又有大量的光和熱被釋放到太空中。這一核反應過程需要幾十億年時間。大家讀了這個小片段,是不是很驚訝!我也是,你看就是要產生另一種核反應也需要幾十億年時間,所以我讀書的心得是不管作什麼事情都不能半途而廢,要堅忍不拔。

關於讀書的心得12

人人都知道,人才是一個國家發展最重要的資源,而身處教師工作崗位,培養人才是我們的職責,責任重大,但教育也是一門學問和藝術,必須不斷的學習。

現在的社會,資訊高度發達,學生的思想越來越成熟,個性也越來越強,僅僅用嚴格管教的方式是很難觸動他們的內心,使他們心悅誠服的。面對有思想、有主見的學生,只有深入瞭解他們的所思所想,才能真正贏取學生的信任,才能走入學生內心起到積極的作用。

如今的教育,優秀學生的評判標準已經發生了變化,成績不再是的重要評判砝碼,學生必須要在德、體、心理等各方面得到良好的發展,那樣的人才能擔負未來的祖國的建設大任。所以,我們不能把性格各異、理想不一樣的孩子放進一個模子裏打造,不能扼殺了學生的天賦,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允許學生朝各個方向發展,允許多樣化的存在。但在實際工作中,又很難把這一理念落到實處。王金戰老師卻在自己的教育工作實踐中,在“人們沒法改變冬天的氣候,但一個塑料大棚就可以讓人們享受到春天的蔬菜”的理念下,帶着自己的班級大膽的改革和實驗,爲孩子們打開了一條通向成功的路,爲教育界創造了一個奇蹟。

除了觀念的轉變,我還想談印象深刻的兩點:

1、優秀從心態開始。

學業的問題是心態。王金戰老師說,“差生”是怎麼形成的?是一個學生反覆遭遇失敗的打擊後,便成了“差生”。而讓一個“差生”變好的最有效方法,就是要找到他身上的強項,發揮他的優勢,讓他反覆享受成功的喜悅,“差生”就會轉化爲優秀。

我們面對的學生,很多在以前的學習階段,成績並不好,有很多就是屬於“差生”,他們身上存在的問題,應該就是心態了。而改變心態的一個重要方法,就是鼓勵。優秀是鼓勵出來的,我們要不斷地發現學生的優點和進步,及時地加以鼓勵。每個學生都是需要關愛的,學生能夠從你的鼓勵中,感受到你對他的關心,從而激發他們學習的潛力。

2、心理問題重在疏導

現在的學生,學習和就業的壓力大,同時,面臨的各種誘惑也多,容易出現各種心理問題。如果能夠將這些問題解決好,那他們就能夠輕裝上陣,正確處理學習和工作中的各種問題。而青春期的學生,年少氣盛,方法不得當的話,效果就適得其反了。王金戰老師總是站在學生的立場上,替他們着想,這一點,在處理師生關係方面是非常重要的。

我們的學生,有很多沉迷於網絡遊戲。部分原因是,現在學生要面對一些壓力,包括家長和同學的壓力、社會的壓力,如果他不能承受和化解這種壓力的話,就需要找一個釋放壓力的方式,而電腦遊戲就可以讓他們忘掉煩惱。家長和老師有責任營造有助於學習的氛圍,使孩子能夠找到學習的樂趣,找到成就感。更重要的是,應該使孩子懂得,生活中有更多的事情需要他們去做。

王老師在書中爲我們提供了豐富的教育實踐套餐,雖然面對的學生不同,但我相信我在以後會用到這些真實的案例,去努力做一個好老師。

關於讀書的心得13

在這個假期裏,我讀過的一本高爾基的名著《童年》,使我更加感受到了父母對我的愛。

《童年》一著作主要是在講小主人公——阿廖沙在三歲至十一歲時一直在外祖父家中生活,那是一個瀕臨破產的小作坊,他的外祖父是個吝嗇,粗暴的人,經常毒打外祖母及孩子們,可憐的阿廖沙曾被他用柳條打得失去知覺,外祖母也曾被打得致使頭髮上的髮針深深扎入她的頭皮裏。而阿廖沙的外祖母呢,則是一個勤勞,善良的女人,他的外祖母給予阿廖沙堅強活下來的力量,使阿廖沙感受到人間的溫暖,所以外祖母是他最主要的親人。

你看,阿廖沙的生活多麼不幸啊!與他的冰冷世界相比,我們之間真是天壤之別啊!我們每天都在愛的田園下吸收營養,快樂地長大,他使我明白了自己現在的生活是無比美好的。我們要珍惜現在的一切,努力來回報自己的父母,社會…不然,你看,雖然阿廖沙在正是讀書的好時候,但他卻不敢說出自己求學的慾望。而我們,家庭都在細心地用愛澆灌着我們,我們一定要知道現在美好生活的來之不易呀!

讀了這本偉大著作後,使我明白了父母對我的愛,我瞭解到了我自己所在的家庭環境,原來,我的家到處都洋溢着家人給我的溫暖呀!想想我原來總是身在福中不知福,成天抱怨爸爸媽媽不夠關心我,老是覺得他們做得不夠好,自己的生活沒有別人幸福,我的爸爸媽媽沒有別人的父母對孩子好。現在說起來,真有些羞愧啊!

現在我讀完了這本書,我明白了一些道理,就好像自己長大了許多,這本書真使我受益匪淺啊!

關於讀書的心得14

都說《伊索寓言》富有生活的智慧和想象的魅力,手頭正好有一本,我便迫不及待地翻開,先睹爲快。

在《伊索寓言》中,幾乎每一個故事都來自於生活,大部分以動物爲主人公,極少部分以神或人做主人公。各個故事都富涵哲理,源於生活卻高於生活。在許多寓言中,我最喜歡的寓言是《獅子和狐狸》。

這則寓言的內容是:狐狸譏笑母獅子每胎只生一子,母獅子回答說:“然而是獅子!”。這個故事雖然不長,但它帶給我的啓示卻不小。它讓我懂得了,事物不在多,而在於精。也就是說,美好的事物在質而不在量。

記得上二年級時,有一次,老師佈置了一項作業,要求把語文書第一單元的生字一個抄兩遍。回到家,我就翻開作業,以最快的速度三下五除二地抄完了。抄完後,覺的第一單元的生字還比較少,便自作主張又把第二單元的生字抄完了。合上作業本,我就喜滋滋地等着第二天交上去後老師給我的表揚。可當作業本再次發下來,我的本子被老師用紅筆寫道:“寫得不認真!”

看着這幾個紅字,我心裏很不服氣:哼,多寫了一點還要受批評,什麼意思嘛!現在,我明白了。就像那一則寓言裏的狐狸與母獅子一樣,就算狐狸一胎生五六個,可見着一頭獅子,還不照樣得都點頭哈腰、畢恭畢敬的。學習也是一樣,如果只是盲目地爲了完成作業而完成作業,心不在焉地學習,學那麼多到頭來還是一無所獲。

我認爲,學習不在於學的科目的多少,比如學繪畫、學舞蹈、學手提琴,若你什麼都學,而什麼都浮在表面,不深入下去,這有什麼用呢?而如果精於一門,在一門上下功夫,在完全掌握了一門後再學另一門,也未嘗不可。或者,就專於一門。比如只研究數學,當一名數學家;只研究音樂,當一名音樂家;或只研究科學,當一名科學家。做任何一件事都深入下去,功到自然成。

以後,無論學哪一門課程,我都要深入地去學,而不僅僅是學一些膚淺的東西。這樣,纔算真正掌握了這門課程的知識。當然,那本《伊索寓言》我一定會好好地珍藏,它將使我終生受益。

關於讀書的心得15

有幸拜讀了《向孩子學習》一書,本書由61篇家人、教師互動與成長的感人故事,每個小故事其實它就發生在我們的身邊,只不過我們沒有去關注。這裏面的每個故事都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每個故事中的小主人公,都讓我驚歎,驚歎他們的另一面是那麼得精彩,而這精彩的一面,正是我在生活中忽視的,也是我在教學活動中尚未體會到的。

一本看似平淡的小書,卻以大量的事實,向我們描述了20世紀末中國社會在代際關係或文化傳承方面出現的“驚心動魄”的變化:人高馬大的父母在小孩子的指點下“怯生生”地打開電腦、移動“鼠標”,或學富五車的大學教師、新聞記者被自己上國小的不起眼的孩子問得“一愣一愣”的……《向孩子學習》是本親子教育系列的書,同時也是本執教者必讀的書,它挑戰傳統的兒童觀、成人觀、教育觀、學習觀及文化傳承觀,提出了“向孩子學習,兩代人共同成長”這一極具震撼力的口號。

看完這本書,我感慨頗多。我們應當承認,在今天的社會中,兩代人都面臨着社會化的問題。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無論是遇紅燈時是否遵守交通規則、乘電梯時是否愛堵在門口,還是在升旗儀式上是否唱國歌、吃完快餐後是否收餐盤,還是便後是否沖廁所、在網上是否說髒話,等等,可以說幾乎每個用來教育未成年人的道德細節,都可以同時用來教育成年人自己。假如以這些道德細節爲標準,在未成年人和成年人當中開展一場行爲規範競賽,我們將十分尷尬地發現,獲勝者未必一定就是成年人。雖然成年人是教育者,未成年人是受教育者,但教育從來都不是絕對單向的活動,成年人教育孩子講文明、講道德的過程,同時也是成年人自我教育的過程,是成年人向孩子學習文明和道德的過程。孩子們從書上學到了很多文明禮儀和道德規範,同時,他們也會把這些禮儀和規範當作一面鏡子,用來對照大人們的言行。成年人希望未成年人做到的,未成年人同樣希望成年人能夠做到,這是一個互相教育、互相感染的過程,是一個共同參與、共同提高的過程。對孩子而言,這個過程應當意味着更多的快樂和更健康的成長,對成年人而言,則意味着更艱鉅的挑戰和更沉重的責任。

我不禁想起了前些時間看到的一則新聞,在公交車上,有個青年把手伸向另一個人的口袋,其他人都不做聲,只有一個三四歲的小姑娘大聲問媽媽:“媽媽,你看,那個叔叔爲什麼把手伸進了別人的口袋?”小姑娘清脆的聲音引起了車上很多人的注意。小女孩天真的童言道出了小偷所有罪惡的祕密,也道出了當下社會道德滑坡的所有恥辱,扯下了成人社會所有的遮羞布面對那個女孩,我們所有的成年人該怎麼想,該找個地方痛哭一場,還是該找個角落懺悔一番?我不禁自問:孩子的這份純真我還有嗎?

模糊記得孩提時,也曾這麼天真,也曾這麼純真。簡單的思考問題,簡單的生活,簡單的用一顆純純的心來對待每一個人。孩提時的我們,就像一張白紙,一片空白,沒有受到任何的塗鴉,所以思考問題的方式,往往比較單純,往往想的比較簡單,但是隨着年齡的增長,閱歷也一天天豐富起來,受到各方面的影響也越來越大,此時,思考的模式就變的複雜了,沒有那麼單純,沒有那麼簡單。思考一個問題,我們會想前想後,我們會顧左顧右,我們會考慮到問題周邊的任何一個小細節,我們會設想問題產生的後果,我們會……瞧瞧,解決一個問題,竟然需要這麼多工序,有時顧多了往往會有事與願違的結果。所以有時純真點,簡單點未償不是一件壞事。

現在的我們長大了,腦子複雜了,思維空間大了,但往往卻丟掉了寶貴的純真。還記得《國王的新衣》嗎?那些愚昧的大臣們,那些膽小的百姓們,明明知道國王什麼都沒有穿,但是個個都不敢言,只有一個孩子喊着;“國王怎麼什麼都沒穿。”一個純真的孩子,導出了事實的真相,說出了大多數人不敢說的內心話,像這個孩子一樣的純真你還有嗎?

有些東西我們本都擁有,是我們沒有好好珍惜。或者在我們還不懂得珍惜的時候,就已經在不知不覺中把它們遺失了。當多年後的某一天,我們想起了它們,才意識到那是多麼難能可貴的珍寶,而這些珍寶,卻已經永遠地離你遠去了。

縱觀天下,假如我們看見了一個竊賊在偷其他人的錢包,又有幾個血性的漢子會挺身而出?而假如挺身而出了,又會有幾個法學家站出來說必須在竊賊的刀架到脖子上之後,血染刀刃了再出擊纔算是正當防衛?

一個小女孩的無忌童言,竟像炸雷一樣在中華大地上炸響,不知人們聽到了沒有?

向孩子學習是一種境界,同樣是一種靈感。我們應該珍惜:因爲孩子使我們擁有了幸運,才成爲了師長;我們應該感激:因爲孩子使我們能共享歡樂,才理解了生活。向孩子學習!讓我們滿懷着珍惜和感激來學會傾聽、學會溝通,以幸福與好奇的心情,小心坦然地到孩子發現的新大陸,一起分享同孩子共同成長的欣悅和驚喜;相信我們會在這無比美好的時光裏,看到孩子們燦爛的笑臉,感到自己的進步。孩子的智慧是無限的,他們會告訴你,雪融化後就變成了春天,世界上最神祕的地方是北緯30°上下,今年最流行什麼顏色,什麼遊戲你應該怎麼玩等等。

《向孩子學習》一書,形象生動,卻令人深思,向孩子學習,家長和教師應該如何處理其中的種種關係,是不是在學習的過程中會失去自身的威信,使自己在孩子面前說話沒有分量,孩子不再相信家長和教師的話?向孩子學習,學習些什麼,如何去學……這種種問題同樣值得我們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