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讀書心得

當我們經過反思,對生活有了新的看法時,應該馬上記錄下來,寫一篇心得體會,從而不斷地豐富我們的思想。那麼心得體會到底應該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關於讀書心得,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關於讀書心得

關於讀書心得1

最近閱讀了葉聖陶先生的《葉聖陶教育文集》。葉聖陶先生是我國現代教育家、出版家、文學家.社會活動家,他從事和關注教育工作70餘年,是我國現代文化史上的鉅子。他思想博大精深,既體現文化鉅子——教育家葉聖陶的教育個性,又體現寬廣的時代教育背景和文化內涵。至今仍有深刻的教育意義。 要愛學生,這是教師首先要具備的價值觀。一名合格的教師首先要公平的對待自己的每一個學生,做到“一碗水端平”。不管這個學生是誰,全心全意地愛他們,幫助他們,教育沒有愛,猶如池塘之沒有水。冰心說過:“情在左,愛在右,走在生命的兩旁,隨時撒種,隨時開。”每個學生都是一座寶藏,而教師就是發掘寶藏的人。這種愛的力量是每個學生所需要的。用愛來書寫自己的教育人生,我想這是需要我用一生的時間去探索和思考的問題。只有愛才能贏得愛,你愛教育事業,教育事業也會愛你,你才能獲得事業上的樂趣。你愛學生,學生也纔會愛你。

我國著名教育家葉聖陶先生曾講“凡爲教,最終目的都在於達到不需要教。”,當前,“教是爲了不教”,已成爲我國教育界對教育教學最終目標的共同認識,也就是說,我們的教育要達到使學生獲得通過自學來完成自我提高的能力。爲了不教而教不僅是我們在教育工作中所追求的一種境界,更是現實社會發展的迫切需要,爲了不教而教是教育工作者必須更高質量完成的重要的教育任務。 我認爲“不教而教”其實是強化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角色轉換,簡言之,“不教而教”對教師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葉老講“要特別注意引導他們知變、求變、善變,有所改革,有所創新:這就是引導他們自學。我以爲惟有能這樣做的教師夠得上稱爲名副其實的教育家。

在學校和家庭教育中,有相當多的糊塗和錯誤觀念。有人認爲說得越多越好,管得越細越好。在教育過程中“多與少”、“講與練”、“低與高”、“得與舍”、“專與博”一系列矛盾應從哲學高度去認識和解決。前一段流行一句口號“再窮不能窮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很是感動人。而最近,有識之士指出,不能窮教育,對,但“不苦也要苦孩子”,應培養孩子的吃苦精神,學吃苦是學做人的起點。深圳人感嘆“有錢難買少年窮”,這裏充滿了辯證教育思想。哲學家說:“少則得,多則感”,“小舍小得,大舍大得,不捨不得”運用到教學領域,一些教師少留作業或不留作業,反而提高了質量。“奇人教師”魏書生就是一個鮮明的例子。 “無爲”教育要實施“不教而教”,首要的要求是提高教師自身的素質。

關於讀書心得2

“他”使我快樂,使我傷感;“他”使我感動,使我落淚。當我看他第一眼時,我便泥足深陷,愛上了他。

他總是在我得到好成績後沾沾自喜時,對我說:“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強中更有強中手,真正的強者,不但要經得起失敗的考驗,還要經得起糖衣炮彈的洗禮,當你正在蜜罐裏享受時,恐怕別人已經登上巔峯了。”

“他”就是我心中的上帝;人類的天使;幸福的化身;文字的靈魂……

也許是厭倦了枯燥無味的abc,也許是逃避令人窒息的百分數,我一次又一次的約“他”出來。從他那淵博的大腦裏,我走出了平淡如水的地方,進入了一個陌生而又稀奇的世界。

噢,“他”就是我日思夜想、千方百計想靠近的書!古今中外,多少名著讓我望而止步,認真查看。什麼《西遊記》、《紅樓夢》、《名人傳》呀,都在我的腦子裏回放着,優勢,靜下心來想想,我的大腦真像一部放映機,當我回想時,就會象電影一樣回放。

讀書時,我會應景入文。例如,小時《白雪公主》時,我便想:我是一個善良的獵人,躲在樹後,等惡毒的王后來到時,我便殺死他,那白雪公主就不會死了,但是,這樣他就見不到王子,得不到幸福了!又有一次,我看一本《名偵探柯南》,我真想有一雙金睛火眼,看透每個人的心,找出兇手,讓受害者沉冤得雪。

看書多了,也會有點心得體會。書是人類文明的結晶,是科學文化、生活、至理的載體,是先賢的經驗總結。多看書,讀書能修身養性,提高作文水平,而且還能增加一些課外知識,讓你更有智慧,在“戰場”上,無智慧,難成大事。讀書也能使你的心情更快樂。

莎士比亞曾說過:“書籍是全世界的營養品,生活裏沒有書籍,就好像沒有陽光,智慧中沒有書籍,就好像鳥兒沒有了翅膀。”其實讀書有許多好處,就等有心人去慢慢發現,最大的好處就是可以讓你有屬於自己的本領考自己生存。

親愛的同學們,如果你熱愛生命的話,那麼請認真讀書吧!讓生命之花開得更燦爛!記住,爲中華之崛起而讀書!

關於讀書心得3

《十萬個爲什麼》是一種科普知識系列叢書,內容數不勝數。大到天文地理,小到生活瑣事,每一篇文章都告訴我們一個科學的小道理。它不僅能幫我開闊視野、增長知識,還能提高讀書的興趣,真是我的好幫手。以前,我不是很瞭解九大行星和銀河。《十萬個爲什麼》向我們介紹了天體的形成過程。我知道了金星、水星、土星、木星、火星、地球、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是太陽系裏面的九大行星。而銀河則是許多像太陽系一樣的星雲構成的。我們人類居住的地球只是宇宙當中的一顆小星星。《十萬個爲什麼》當中經常給我們介紹一些有趣的自然現象,比如說一年中的四季是怎樣形成的?海底下是什麼顏色?海水爲什麼發藍?等等。從中我發現了許多科學的道理,解開了我心中的一些謎團。

在這本書中,我最感興趣的一篇文章是《打蛇爲什麼要打三寸和七寸?》書上說的是打蛇打三寸是因爲三寸是蛇的脊椎骨最容易打斷的地方,所以,一但被打斷,後面的器官也被破壞。打七寸是因爲七寸是蛇的心臟所在部位,心臟被打碎,蛇當然沒命了。

《十萬個爲什麼》裏面還解答了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問題,如:爲什麼蘋果既能通便又可以止瀉?原因是蘋果含有豐富的有機酸和特別多的果蔬膠;爲什麼晚上要刷牙?因爲口腔裏的細菌會使食物碎屑腐敗發酵。

總之,《十萬個爲什麼》是一本好書,它讓我認識到世界是那麼豐富多彩,知識是那麼益智有趣;它讓我知道了科學就是力量,知識就是財富。我喜歡《十萬個爲什麼》,當你翻開書卷,趣味盎然的知識故事讓你撲朔迷離;我喜歡《十萬個爲什麼》,這套叢書集趣味性、知識性、啓發性於一體,深深地吸引住我。在大自然的原野上,有多少條通往大自然知識高峯的小路,我將沿着這條小路,在知識的海洋裏盡情遨遊,做個快樂的讀書人。

關於讀書心得4

初次見到“朝花夕拾”這四個字,還以爲是篇優美的散文,如今細細品位起來,倒還真真是有了那番韻味——昨日的花,等老了再拾起來重新欣賞。雖只是薄薄的幾十頁,看起來卻廢了我好半天功夫,只覺得有魯迅特有的韻味在裏面——沉重而又不失風趣。

這本書,是魯迅在風燭殘年時寫下的。老了,累了,遇見的挫折多了,再回味起童年時的點點滴滴,想必定是分外珍惜!就像清晨綻放的鮮花,有了晨曦才顯得更加嬌嫩,到了夕陽西下時再去摘採,便又使得失去了方纔盛開時的嬌豔與芳菲了。

老子說“柔軟的舌頭往往是最傷人的武器”,我想,這句話適用於魯迅當真是再好不過了。雖然文章表面看起來溫婉又不失風趣,但其實,魯迅把憤怒藏在了更深的地方。在《朝花夕拾》中,魯迅大量使用了對比和諷刺的手法。如在《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中,魯迅首先使用了許多鮮亮的文字記敘在百草園無憂無慮的生活,接着再寫道“我”不得不告別百草園去三味書屋上學。前邊寫的百草園很好地反襯了後來在三味書屋讀書的乏味生活,體現了魯迅對舊社會私塾的不滿。在《藤野先生》中,魯迅日本的醫學導師藤野先生是一位穿着不拘小節的人,“這藤野先生,據說是穿衣服太模糊了,有時竟會忘記帶領結;冬天是一件舊外套,寒顫顫的……”。但藤野先生對工作是極其認真的,他把“我”的講義都用紅筆添改過了;血管移了一點位置也要指出。這個對比手法,較好地寫出了藤野先生的高貴品質,寫出了魯迅對他的景仰。另外,藤野先生對中國留學生孜孜不倦的教誨及對學生的一視同仁,這與日本學生對中國學生的輕蔑態度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體現出藤野先生是個真正的君子。

在文章裏還有許多諸如此類的描寫手法,不得不說,魯迅不管是在生活上還是在寫作上,都是一個細心的人。特別是在寫作上,也許僅僅只是一個微不足道的話語,卻能使得整篇文章更加韻味深長,這也可以說得上是魯迅的一個特長了。

關於讀書心得5

讀《變形記》,很大程度是受到課文中節選那一節影響,沒想到居然有這樣的作品,雖然以前也聽過,卡夫卡的大名更是如雷貫耳,但真正讀了他的作品,感受深刻了許多許多。

閱讀《變形記》的過程,壓抑得厲害,就像巨石壓在身上一樣。那種生活的拘束,那種情感的壓抑,那種人性的扭曲,困住了我,動彈得,感覺到我就是哥里高爾,我變成了甲蟲。

作品中的主人公夢醒之後,發現自己成了大甲蟲,全家驚恐,絕望至極。在我看來,沒有比這更絕望的事情了,不過,還沒有結束呢?孤獨接踵而至。怎麼辦呢,面對無法改變的現實,一家人終於接受了它。妹妹很細心,媽媽也好言好語,哥里高爾感到溫暖,溫順的配合着,事情似乎得到了緩解,不過,經濟上的不堪重負把這個家拖垮了,心理上的負擔也逼瘋了他。哥里高爾想剋制,卻又剋制不了。理智已經失控,回憶佔據了所有,雖然是甲蟲的軀殼,但人類的心無法讓他逃避。他要作一個頂天立地的人,他無法忍受別人當他是噁心的爬蟲,他渴望回到過去!但對過去又十分恐懼,以致於有些喜歡現在的生活了。矛盾的交織讓他心力交瘁,最終死在自己房間地板上。

哥里高爾不是一個簡單的小說人物,他是卡夫卡的寫照。卡夫卡在寫自己,寫自己壓抑的生活。

《變形記》中的人物都是小人物,是有血有肉的真實小市民。在能生存的前提下,他們會去關心別人,愛別人,但別人一旦破壞了自己的生活時,愛就不復存在了,留下的只有赤裸的冷酷。作品中哥里高爾的妹妹就是這樣一個人物。

到最後,哥里高爾在痛苦的掙扎中,悲慘的死去了,生活又變回了原來的樣子,或許還比原來好了一點。他的妹妹是跳躍着走的,似乎忘記了剛剛死去的哥哥,或許,根本就沒這個人。

學生讀後感

當你一覺醒來,發現自己變成一隻甲蟲,一定會萬分驚訝。但在奧地利作家卡夫卡的筆下,使這一切都成爲可能。

在一天清晨,醒來的旅行推銷員格雷高爾發現自己變成了一隻巨大的甲殼蟲。起初,它還可以說話,但後來就逐漸喪失了人的聲音。格雷高爾的醜陋模樣驚動了家人們,他們把格雷高爾關在了房間裏。他成了家中的醜聞,親人的累贅,連最爲關心他的妹妹也公然宣稱不能和動物生活在一起。家人們紛紛謀求生路,格雷高爾也在人們的唾棄下悄然死去。

這篇小說曲折動人地寫出了格雷高爾變形前後家人們的態度,同時也發人深思:這種“變形”在生活中是否存在呢?答案是肯定的。但,他們真的“變形”了嗎?事實上,格雷高爾的變形僅僅是一個軀殼,他的內心仍執著於以往的一切。在小說中,格雷高爾起牀後想的還是自己的差事,並不是自己正遭受的厄運本身;他還是保持着自己的愛好,堅持不讓家人拿走他心愛的畫,以至於被父親趕回房間;他被妹妹的美妙琴聲所吸引,嚇走了訪客,招致了家人的徹底唾棄。他一如既往的保持着他對生活的熱愛,甚至忘了自己是一隻甲蟲。而格雷高爾的家人們的醜惡嘴臉,在生活中更是比比皆是。有的父母先孩子生理有缺陷,就丟棄了他們;有的人生活不能自理,家人們便任其自生自滅……格雷高爾的家庭,就是一部分社會的縮影。也許,一些人身體上有缺陷,但他們對生活的熱情,對事業的喜愛不曾改變對他們的嫌棄只能是澆滅希望之火的冷水。對待他們,則更應該是像對待一個正常人一樣,而不是一昧的'討厭和施捨。也許一個人的力量是微薄的,但集腋成裘,聚沙成塔,只要人人都懷着一個樂於奉獻的愛心,坦誠相待,相信這世間將更美好。

或許,我們沒有足夠的能力讓每一個人都不“變形”,但挽救每一位“變形者”,纔是對他們的申訴的最好答覆。

關於讀書心得6

我很慶幸自己是一名教師,因爲教師這個職業能夠獲得千萬人的信任,擁有千百人的愛戴,因爲教師能夠真正體驗到人生歷程中最寶貴的真情。十三年的教學生涯,讓我逐漸體會到了作爲一名教師的歡樂,讓我體味到了當教師的崇高,也讓我領悟到了作爲教師的成功的真諦――走近學生,就是完善生命。

教師的歡樂,來自學生

古代著名教育家孔子以“教學相長”、“誨人不倦”爲樂,最終讓他的“仁政”思想得以傳承;孟子以“師不必賢於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師”爲原則,因材施教,最終成大器;荀子推崇“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爲理念,學以致用,鍥而不捨;韓愈以“業精於勤”、“師意不師辭”爲宗旨,著《師說》,駁“道統”;還有柏拉圖用“音樂是求心靈的美善”的教育思想,寫了著名的《夢想國》;亞里士多德從“理論理性”的學說出發,提出了“文雅”之說;誇美紐斯的《大教學論》更是資料豐富,高瞻遠矚;而杜威的學說“教育即生活”、“學校即社會”更加前衛;蘇霍姆林斯基的《育人三部曲》更是“心靈的藝術”。還有陶行知、朱永新、李鎮西、魏書生等等。這些教育家,他們在教育工作中的研究與發現,讓他們獲得了最大的成功與歡樂,而這正是他們走近學生所獲得的碩果。讀了這些理論著作以後,我的心更加透徹了,因爲對這些經驗的汲取,使我更自信的走近我的學生,讓我更自覺地去研究我的學生,去發現他們身上的優點,尋找與學生交流與溝通的橋樑,從而把學生的純真的心靈開啓,把學生智慧的火花點燃。每當接到學生的喜報時,或者看到學生的提高時,我就有一種收穫碩果的快慰。異常是在課堂中,我常與學生一齊做同樣的事,

甚至是率先垂範,做學生的榜樣。比如我的傾情的示範朗讀,我的感情豐富的下水文,都贏得了學生熱烈的掌聲,也拉近了我和學生在課堂中的距離。雖然此刻的我還如此渺小,缺乏陶行知先生那種拼命的工作熱情,沒有蘇霍姆林斯基的那種敏銳的眼光,更沒有孔子的聰慧心智,但我已嚐到了教書育人工作中的甜頭,生活中以獲得了充實與滿足。我想,我會讓這份歡樂延續,直到生命的最終一刻。

教師的崇高,來自學生

教師是學生心目中的偶像。具有高尚的的師德,纔會得到學生的尊重,教師自己也才能從中體會到自身的崇高所在。

常聽學生家長說“我家的孩子只聽教師的,教師的話簡直比聖旨還靈,回到家裏就誰的話都不聽了。”由此看來,我作爲教師想到了學生的向師性,這是一種純潔的完美的心理品質,我們當教師的要好好地利用和開發。異常是在學習了魏書生教師的教育理論後,我也曾刻意仿效,在班上定下“規矩”:凡是教師或學生在教與學的過程中出現了錯誤,就要當場表演一個節目,沒想到這一舉措竟然讓我獲得了意想不到的威信。在教學中,我有意或無意中出了這個那個錯,學生都會及時地爲我指出,我也自覺“遵規守章”,每次都認真的爲學生唱一首歌。這樣的“懲罰”卻博得了學生的歡心,不僅僅師生之間的關係逐漸融洽,班級氣氛也極爲活躍。

也許,這正體現了教育的民主,在學生眼裏,教師能夠與他們平起平坐,他們的心理也就獲得了一種平衡,這樣的教師最能受到學生的敬重。學生樂意與我走近,常把心裏話告訴我,向我訴說煩惱,向我傾訴困難,近四年中,我所以收到學生來信近60封,這不能不說是一筆最寶貴的財富。每一次學生在向我表達着他們對我的感激和敬意是,我的心境都莫名的激動,我總是深深的感受到了自身的一種最崇高的價值。毫不避諱地說,這種崇高,正是我在讀書工程中所獲得的最大的收穫,是我2來不斷學習、不斷完善的具體表現,這就是師德!這就是師魂!

教師的成功,來自學生

要當一名優秀的教師,首先就認識教師是什麼?

要教好自己的學生,首先必須認識學生是什麼?

答案是顯然的:教師是人,學生也是人。

如何做人?其實這不只是學生應當學會的,更應當是我們教師要學會的!從衆多的教育家的言行中我們不難發現,做人貴在“求真”。僅有“真”纔是美,僅有“真”纔會善。我的這種感受是在學習過程中的積累,一向以來,我就以教育家的成功經驗爲借鑑,堅持以“認真負責”處世,以“嚴於律己,寬於待人”爲原則,我覺得,作爲一位教師,首先必須做到:

一、說到做到,從不失信;

二、言傳身教,以身作則;

三、尊重學生,一視同仁;

四、講求效率,仔細認真;

五、嚴於律己,寬於待人;

六、精讀細講,教學相長。

今年我又細讀了李鎮西教師的《民主與教育》,體會異常深刻。結合自己的教育教學實際,我覺得做一名優秀的教師其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但也並不是如“蜀道之難”。只要我們不斷的加強理論學習,不斷積累經驗,長期地堅持一顆好奇心,想一想今日學生又將演出一幕怎樣的好戲?我今日又將看到孩子們的什麼新花樣?我自己又該爲他們做些什麼事?處處爲孩子們着想,在爲學生做些你力所能及的事時,你也必然在一步一步的接近成功!

我期望與我的同仁共勉:從學生中來,到學生中去,學生永遠都是我們人生舞臺中最重要的主角!

關於讀書心得7

這本書的主人公小託比,身高只有1。5毫米,他被全族人追捕這,因爲他爸爸桑·羅爾奈斯拒絕公開一項能源發明技術的祕密,爸爸和媽媽美婭已經被人抓住了。“只差這一個毛頭小子,他們就可以在天堂團聚了。”偉大的鄰居——喬·密西說。喬·密西是個名副其實的大壞蛋,但許多人都很佩服他,他有很多手下,比如說,大樹上有100個人,就有40個人是他的手下。

託比,我佩服你,我不敢相信,一個13歲的孩子居然有如此強大的氣魄,如此大的勇氣。託比,我祝福你,祝你早日恢復平靜的生活!

關於讀書心得8

《耳朵睡着了》講的是一篇保護環境的故事,小動物被迫離開了自己的故鄉,因爲環境被污染。他們去尋找新的家園,新的故鄉。於是,他們踏上了尋找家園的路程。

他們不怕困難,克服了獅子的阻攔,勸說了動物園裏的動物與他們一齊尋找新的家園。其中有一段十分感人:小王子戴上了兔子做的耳套,聽見了小動物的心聲,明白了他們的苦楚,於是與他們尋找新的家園。

關於讀書心得9

最近幾天,我閱讀了寓言大師伊索的寓言《獅子和老鼠》。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一個永恆的真理:好心得好報。

這個故事是這樣的:有一天,一頭大獅子在太陽底下睡覺,一隻小老鼠路過時把它驚醒了。獅子正張嘴吃它,小老鼠哭道:“哦,別吃我,請讓我走吧,先生!也許有一天我會報答你的。”獅子在心裏冷笑,小小的老鼠怎麼可能幫自己呢?但它是一隻好心腸的獅子,就把老鼠放走了。

故事的結尾是大家所熟悉的:獅子被一張網網住,無法脫身。這時,小老鼠跑了過來,用它尖銳的小牙齒咬斷了網上的繩子,獅子就從網裏掙脫出來,獅子和小老鼠成爲了朋友。 這是一個好心得好報的故事,故事很古老,也很得人們喜愛。它告訴我們,同情不僅存在於富貴者的心中,貧賤者也可以擁有同情心。善良並不是一種脆弱的美德。

有關於讀書的心得

在世界圖書日來臨之際,我們學校舉行了爲期一週的校園圖書文化節活動,希望我們多讀書,讀好書。

在圖書節中,我們舉行了多種多樣的讀書活動。有做讀書筆記、有河大圖書館、寫讀後感等。讓我們置身於書的海洋之中。

讀書讓我體會到了另一個豐富多彩的世界。那裏也有小樹,也有鮮花,也有歡樂的小朋友。只是你只要用心體會,就能發現更加豐富的東西。我永遠也忘不了那《綠野仙蹤》中桃樂西和她那機智勇敢的夥伴們;也永遠忘不了《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中保爾的辛苦;還忘不了《木偶奇遇記》中那知錯就改的小木偶。

所以,讀書是快樂的,讓智慧伴隨人生,讓閱讀成爲習慣。一起來讀書吧!

關於讀書心得10

話說,爲什麼第一篇會寫《邊城》呢?其實主要還是因爲,這是我能看下去的、看完了的、嚴肅文學的、好像是第二本書。

第一本是賈平凹的《極花》。因題材太過沉重,所以結尾我只是匆匆掃完。這裏就不提了,喜歡的也可以看一下。《邊城》的作者是沈從文,關於他的頭銜我就不多作描述了,度娘一下啥都有。這本書講述的是一對靠渡船爲生的爺孫倆的故事。

故事發生的年代在筆者看來不可取,因爲無論在哪一個年代,都會有這樣義無反顧護犢子心切的長輩。主人公之一的爺爺靠渡船爲生,是個性格耿直、熱情的老人。他有一個女兒,愛上了一個當兵的,後來同當兵的一塊兒死了,留下一個小孫女給他撫養。

女兒的事件,直接導致了爺爺護孫女心切,最終耽誤了孫女的幸福。爺爺在大佬和二佬之間周旋,舉棋不定,不也正是因爲想給孫女一個幸福的未來麼?

可是事情往往弄巧成拙,大佬的死去,二佬對孫女的不冷不熱,讓爺爺鬱鬱寡歡,最後鬱鬱而終。結局並沒有寫小孫女有沒有和二佬終成眷屬,這個已經不重要了。

看到爺爺死去的那一章,我的心就開始沉重無比。他和現在無數的長輩一樣,干預孩子的選擇,打着爲孩子幸福的口號,摻和孩子的生活。

到底這樣是好,還是不好?我無從知曉,也無從回答。我只知道一顆心沉在底下,用多大的勁都無法浮上來。

這本書我已經看完了一個多星期,但是爺爺始終壓在我的心底,我對整本書唯一還牽掛的也只有爺爺。

所以,我寫得很片面。

關於讀書心得11

我是一個愛看書的小姑娘,一看書就入迷,於是媽媽送給我一個雅號———“小書蟲”。

在這個世界上,真正物美價廉的東西無過於一本經典好書。和書生活在一起,永遠不會嘆氣。讀一本經典好書,就是和一個高尚的人談話;而讀過一本經典好書,就像是交了一個益友。好的書籍往往包含着好的故事,使人穿行於優美文字的同時也經歷精神的探險。

每天寫完作業,我不是迫不及待地去看動畫片,也不是急急忙忙地跑到樓下去玩,而是拿起書櫃上的書,津津津有味地看着、讀着。在我小小的書櫃裏有各種各樣的書籍,有中國四大名著、《格林童話》、《100位公主的故事》、《伊索寓言》、《三字經》、《論語》等古今中外的書。對我影響最大,對我生活最有啓發作用的書———古希臘的《伊索寓言》無疑是其中的一本。《農夫和蛇》、《狐狸和葡萄》、《狼和小羊》、《龜兔賽跑》、《牧童和狼》、《農夫和他的孩子們》等都是全世界人民耳熟能詳,經常引用的故事。

比如,《農夫和蛇》的故事告訴人們,惡人的本性是難以改變的,惡人有時候會顯得很可憐,但是善良的人不要被他的外表所欺騙,一旦等惡人恢復過來,還會用惡來回報善良的人們的好意。而《狼和小羊》的故事告訴人們,不要試圖說服壞人放棄作惡,壞人在做壞事的時候是不講道理的。《龜兔賽跑》的故事則鼓舞人們,即使先天條件不足,但是隻要持之以恆地堅持下去,向目標前進,就會贏得最終的勝利;而那些天賦很好的人,如果不努力進取,甚至驕傲輕敵,也同樣會在人生的競賽場上敗給遠不如自己的人,最終只能吞下失敗的苦果。而《狐狸和葡萄》的故事則對那種因爲自己得不到,就惡意攻擊詆譭美好事物的卑劣小人進行了深刻的揭露和辛辣的嘲諷。

從書中,我認識了許多夥伴。我常常爲他們的快樂而高興得笑出聲來,有時還會爲他們的不幸而偷偷地流下眼淚。書豐富了我的課外知識、釋放了我的學習壓力;書還教會了我如何辨別善惡和是非,讓我汲取教訓,變得聰明,教我如何做人。這些經典故事往往讓人讀過一次,就會受到深刻啓發,終生難忘,在遇到類似的問題的時候,就會成爲直接面對困難、解決問題的良師益友。

一本好書,就是一輪太陽;一本經典書籍,就是一千輪太陽。燦爛陽光,會照亮我們前進的方向,也會讓這個世界所有的祕密在我們面前一覽無餘地展現。

書像一隻小船,載着我在知識的海洋裏盡情地遨遊。與經典作伴,與聖賢爲友。我喜歡書,喜歡經典的書籍,我願繼續做一隻“小書蟲”,和書中更多的人和動物交朋友,讓我與經典有約!

關於讀書心得12

顏真卿曾經寫過一首詩,“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黑髮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我是一個愛讀書的小女孩。

夏天的下午十分炎熱,坐在空調間裏,拿上一盆外婆種的提子,提子香甜可口,再拿上一本書,這難道不是一件很愜意的事。

我喜歡看冒險類的書,和主人公一起冒險,猶如我和主人公是一對好朋友。有時主人公傷心,我會感覺很想哭;有時主人公受委屈,會感覺鼻子酸酸的;有時主人公生氣,我會皺起眉頭;有時主人公面臨着死亡的危險,我真想把我的生命給他(她)……

天空漸漸暗了下來,火燒雲出現在天邊,紅彤彤的,我看了一眼繼續在書的世界裏遨遊,和主人公一起玩耍,十分快樂。

那天晚上,吃晚飯時,媽媽敲了很久的門,叫我吃晚飯,有可能因爲我看書看得太入迷,沒有聽見。最後媽媽生氣了,就走了進來,把我的書合上,這時,我才從書的世界裏出來了。媽媽說:“愛讀書是好事,但是,不能不吃晚飯。”

看書不可以增加人生的長度,但可以增加人生的厚度。我要多看書,愛上看書。

關於讀書心得13

《給教師的建議》一書系20世紀蘇聯教育經典譯叢之一,由前蘇聯著名教育家B·A·蘇霍姆林斯基著、杜殿坤編譯,教育科學出版社出版。 譯者根據我國的情況和需要,選擇了《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的精華部分,另從蘇氏的其他著作裏選擇了有益於教師開闊眼界、提高水平的精彩條目作爲補充,全書仍有一百條,統稱《給教師的建議》。書中每一條談一個問題,有生動的實際事例,也有精闢的理論分析,很多都是蘇霍姆林斯基教育教學中的實例,娓娓道來。它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原來學生該這樣教。書中衆多理論對我影響深遠,現選一例作以說明。

書中提到一個問題:教師的時間從哪裏來?一晝夜只有24小時啊!確實,做教師的都知道,每天必須做的幾件事:備課、上課、改作業、課外輔導,現在還要抽出時間來讀書搞科研。帶着這個問題,我閱讀到書中所寫:怎樣進行呢?這就是讀書,每天不間斷地讀書,跟書籍結下終生的友誼。潺潺小溪,每日不斷,注入思想的大河。讀書不是爲了應付明天的課,而是出自內心的需要和對知識的渴求。如果你想有更多的空閒時間,不至於把備課變成單調乏味的死摳教科書,那你就要讀學術著作。是啊!我們應當在自己所教的那門學科裏,使學校教科書裏包含的那點科學基礎知識,只不過是入門的常識,在科學知識的大海里,我們所教給學生的教科書裏那點基礎知識,應當只是滄海之一粟。讀了這些,我茅塞頓開,教師的時間問題是與教育過程的一系列因素和方面密切相關的。教師進行勞動和創造的時間好比一條大河,要靠許多小的溪流來滋養它。怎樣使這些小溪永遠保持活力,有潺潺不斷的流水,這是我們安排時間時應該首先考慮清楚的!所以讀了這本書,我想給自己,也給我的同行朋友們說一句:讀書吧,朋友!

關於讀書心得14

今天,我閱讀了朱自清先生的散文代表作《背影》。

作爲一位著名的散文家,詩人,朱自清的散文樸素縝密,語言冼練,文筆清麗,極富真情實感而著稱。而《背影》似乎包含了朱自清這些寫作特點。《背影》是一篇敘事散文。這篇文章就是作者去北京上學時,父親到站臺送他的事情。全文不過千百字,文筆簡練樸實無華,卻句句流露出一種深沉的父愛。作者在文章中並沒有直接描寫自己父親的形象,而是通過描寫父親的背影,來體現父親質樸的性格。通讀全文,共有三處描寫父親的背影,首先是文章的開頭,講述父親的背影在“我”心中不能忘懷。中段,父親給“我”買橘子是的背影。最後,再次點明中心,父親回去了,留給“我”的那個背影。而其中,最高潮的不肥是父親給我買橘子是的背影,而這一部分,也是最能打動我的部分。

父親原本因爲忙不來的,但最終放心不下,還是來了,父親在穿過月臺時,他留給“我”的背影是蹣跚地,艱難地,努力地……是我不禁想到了這幾年家中慘淡的光景,父親爲支撐家而付出的辛勞。父親的身體一天不如一天,想到這裏,“我”竟流下了淚。父親從那邊抱橘子費勁地走過來時,反覆叮囑“我”照顧好自己,這才離去。

我想“作者此時的心情一定是內疚的並感動的。他爲自己起初嫌父親嘮叨而感到內疚,父親給他人世間最質樸的愛,作者時幸福並感動的。讀完《背影》給我最大的是感動。

我不禁想起母親在我遇到挫折是給我帶來的安慰,我親給我講題是的吐沫橫飛,一遍又一遍,毫不厭煩……每當想到這裏,我的心總是暖暖的,因爲我感受到了一份愛,一份弄弄的真情。

其實,生活中處處滲透着愛,清晨母親遞過來的一杯牛奶,你與家人的一聲問候,這都是愛。只要我們有一雙發現的眼睛,愛無處不在。學會懂得愛的溫暖,學會懂得感恩。我想,這也是文章所給與我的啓示。文章從一件小事入手,描寫父親的背影,表現出作者與父親之間雖不是蕩氣迴腸,卻依然感人的愛。閱讀它,沒有什麼華麗的辭藻,只是字裏行間流露真情,這也是《背影》的成功之處吧。

《背影》雖是一片小散文卻隔了我許多感受和啓示......關於背影的讀書心得體會2

父親老了,從前的一頭烏髮染上了白霜,幾絲纏人地皺紋爬上了眼角,步伐沒有從前矯健了。父親真的老了。

《背影》中的父親買橘子的場景仍牢記於心,肥胖的身軀,費力地扭動,笨拙地爬上月臺,爲了自己的兒子能吃上幾個橘子,父親不會在意自己的不易。

我的父親與朱自清先生的父親不大一樣,起碼,他從未讓我見到過他日益老去的的不背影。

我一直以爲父親生來就是個好脾氣,生來長了一張笑臉,從不從小到大,父親在我的世界裏總是扮演着玩伴、傾訴對象的角色。父親很忙,經常外出,但只要在家,便不會冷落我。小的時候,他便帶着我我出去玩,燒烤、爬山、旅遊……那時的我一直深信,父親一定是天神下凡,他和我在一起時一定是帶我去了天堂。後來升入高中,父親沒有了那麼多精力陪我,我也沒有了太多時間。但只要一見面,我便會像個樹袋熊一樣掛在他脖子上不撒手,父親很高,每次都微微彎腰配合我。他會趴在牀上聽我細數學校裏的雞毛蒜皮,又是我能講一個小時,他便一字不落地聽着我發牢騷,時不時插上兩句。許多人都說青春期的我們擁有了自己的心事,但在父親面前,我毫無保會發火,不會情緒失控。但那一次,父親哭了。

五年級的時候,我因爲低血糖從主席臺上摔了下來,胳膊骨折,要做手術。那一刻,這個消息宛若晴天霹靂般轟炸着我的內心,我死活不想接受現實。父母做了很多思想工作後,我才勉強答應。做完手術的那天晚上,當麻藥沒有了效果的時候,我疼哭了。七針的傷口張狂地刺激着我的痛覺神經,我哭了一個多小時。母親當場就哭了,父親在牀邊一聲不吭,我也無暇顧忌周圍。後來。母親告訴我,父親當場哭了,那也是母親第一次見父親哭。父親一個人在過道里擦着眼淚。一個一米八幾的大男人爲了自己的女兒第一次哭了,當時的我震驚了。

說真的,在我的記憶裏,我從未見過父親的背影,他永遠用笑容掩飾了自己的一切脆弱,總說“父愛如山”,一點也不誇張,父親給予我的愛如山一般爲我抵禦住了一切的電閃雷鳴,仍將自己最堅強的一面展現給了我們。

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就是意味着他們看着你的背影漸行漸遠,而你告訴他們,不必追;也是你看着他們的背影漸行漸遠,而他們告訴你,沒事兒,你放心吧。

關於讀書心得15

最近我看了一本書,書名叫《祕密花園》。書裏的主人公名叫瑪麗。瑪麗是個可愛的孩子,她和她的好朋友迪肯、柯林一齊,把古老的花園轉成了一片生機勃勃。迪肯還帶着他的動物來參觀呢!

這本書真是太好看了,它就像是一碗香噴噴的心靈雞湯,不僅僅讓我品嚐到了故事情節的精彩,更讓我的心靈收穫了一點人生啓示。因爲小夥伴們的勤勞和勇敢,古老而有些荒蕪的舊花園煥然一新,煥發了生命的活力與朝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