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學教學心得體會

我們心裏有一些收穫後,好好地寫一份心得體會,這樣有利於培養我們思考的習慣。那麼好的心得體會是什麼樣的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高一化學教學心得體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高一化學教學心得體會

在實施一個學段後,我對高一化學教學做了反思。本文談了教育與教學共五個方面的內容,這是我在第一學段教學後的一些困惑與思考。

在教學進行到第一學段後,本人對學生的學習狀況做了回顧以後,具體的一些問題與反思如下:

1. 學生學習後,仍在很多的知識點的理解上有問題。如氧化還原反應、有關氫氣的性質與反應等問題。通過找一些同學瞭解到相關知識在國中沒學過,看來國中的課程改革使高中一些知識概念的切入點,一些核心知識的外包裝已經發生改變。這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一定要回顧所教學生國中所使用的教材,瞭解國中相關知識體系,對一些概念要做重建工作。

2. 部分學生認爲化學是很容易學的學科,沒在化學上做多一點的思考與練習,還以國中化學的學習方法與要求在對待高中化學的學習。這一點在這次的考試中有反映,也在與學生的交談中反映了出來。對這個問題備課組中各老師早有預計,所以將這次的學段考試爲手段,在考試中幾乎不以知識的原貌直接給出,而以新課程的一些理念包裹或變型推理的形式給出,如“可能”、“合理”、“比較”等形式。考試結果在預料之中,我會借這次考試給學生的“教訓”爲機會,對學生的學習態度、方法、理解層次等各方面做一些輔導工作,幫助學生順利進入高中化學的學習軌道。

3. 大多數同學出現對所觀察到的`現象有遺忘的情況。考試中,要求學生對課堂演示實驗鐵絲在氯氣中燃燒的現象進行描述、氯化鐵溶液的顏色、氯化銀沉澱顏色、氯離子的檢驗等題,這些題在歷屆的學生考試中屬於送分題,但在本次考試中,能答對的同學並不多,這些問題我們還在課前做過提問的,但時間一長學生全忘記了。這可能與一週只兩課時教學時間,還常被一些活動沖掉課有關。學生根本沒對化學做太多的練習與鞏固,反而把時間花在那些形式多樣的學習上,如研究性學習、課外調查採訪、資料的收集、綜合實踐、圖片的採集等活動。“十一”黃金週過後,我問過一些同學,在那段時間做過什麼,大多數同學都說在做綜合實踐活動,沒怎麼學習。

4. 學生學習的過程有輕浮的傾向。這一點不僅僅表現在學習過程中,也表現在對所學習內容的選擇上。在對學生的觀察後感覺學生在化學的學習中,只對做實驗,看現象有興趣,對現象的描述及完善沒多大興趣,學習內容稍有點難度或抽象化一點,就容易表現出不耐心不主動。這可能與新課程的學習形式的多樣化與選擇性給學生帶來的困惑,而教師也新進入新課程沒能及時給予學生指導有關。

5. 教學課時太少的問題。我瞭解到很多的學科存在這個問題,專家可能會認爲一線教師沒忠實地按照新課標準與教材編寫的意圖去展開教學,而自己加入了一些不該加的東西。其實這個說法我不贊成,教學一線的教師其實比專家在“如何使學生能理解或掌握一些知識,培養相關能力”方面有更深入的瞭解,而且絕對結合了不同地方學生的實際。在聲音四起時,專家們應該從實際出發,對課程設置、課程標準、教材做出調整。實際的情況是教學參考中有些要求1課時完成的教學內容,有時花三個課時才能完成,還沒有加入其他的內容或要求。因爲一些內容的教學的實驗條件有限,有時實驗要幾次成功,對一些問題的討論,學生相關生活經驗貧乏而無法有效地展開;有的課節,只完成書上提到的實驗就下課了,可教材中還圍繞這些實驗有交流與討論、有知識拓展、概念的建立、還有探究,我迷惑,這能完成嗎?這是有教學經驗的人設計的嗎?而教學的課時是很緊的,雖然專家都說一線學校不會只開設四十課時給每一個模塊,但學校又是在“忠實”於新課程的一切形式,這還有解決的途徑嗎?我困惑。

以上談了五個方面的問題,這是我在第一學段教學後的一些問題與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