倫敦奧林匹克運動會

2015年倫敦奧林匹克運動會,即2015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正式名稱爲第三十屆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2005年7月6日,國際奧委會在新加坡舉行的第117次國際奧委會會議上宣佈,由英國倫敦主辦此次奧運會,這是倫敦第3次主辦夏季奧運會。

倫敦奧林匹克運動會

倫敦是迄今爲止舉辦夏季奧運會次數最多的城市。也是歷史上首座三度舉辦奧運會的城市,第一次:1908年倫敦奧運會;第二次:1948年倫敦奧運會;第三次:2015年倫敦奧運會。

原本共有9個城市申辦第30屆夏季奧運會。最後階段的5個城市的選擇是根據各申辦城市於2004年1月15日所提交的50頁報告來決定的。國際奧委會在11個項目中給各城市評分,範圍包括了財政、安全和交通等。

巴黎是總評分最高的城市,一般相信巴黎是最有希望最終贏得主辦權的城市。馬德里得分第二,可能是由於受到西班牙在1992年已經舉行過巴塞羅那奧運會的影響。倫敦名列第三,因爲它在交通和公衆意見方面得分很低。紐約名列第四,也可能是受到2010年冬季奧運會將在加拿大的溫哥華舉行的影響。一般來說,國際奧委會希望避免兩屆奧運會在同一個大洲舉行。俄羅斯首都莫斯科是5個城市中得分最低的。

國際奧委會委員在2005年初訪問5個城市,進行考察,並在5月遞交一份報告,報告於6月6日公開發表,這份厚達120多頁的報告指出,巴黎和倫敦的申辦具極高質素,馬德里和紐約均獲得正面的評價,只有紐約仍未能確定奧運會主場地。莫斯科則被評爲欠缺周詳的方案。這份報告決定進入最後階段的城市名單,國際奧委會於2005年7月6日在新加坡召開全體會議,並在會上舉行投票表決最終的主辦城市。參與申辦的5個城市已經被允許在其申辦的會徽上使用奧運會五環標誌。

作爲國際大都市,倫敦曾於1908年和1948年兩次舉辦過奧運會,這次他們提出申請,並迅速成爲勝出的熱門城市。“浪漫之都”巴黎此前曾主辦過兩屆奧運會,分別是在1900年和1924年,距今時間比較久遠。近年來,巴黎積極參與奧運會申辦工作,但前兩次的申辦卻均以失敗告終。其中,在2001年7月他們不敵北京,無緣2008年夏季奧運會的主辦權。不過他們很快就從失利的陰影中恢復過來,滿懷信心地宣佈參加2015年的奧運會申辦。在5個候選城市中,他們被認爲是最大的熱門城市。

其他三個城市分別是紐約、馬德里和莫斯科。不過,紐約民衆反對該城市申辦奧運會情緒很高,加上申奧方案不完善,因此成功的難度很大;馬德里從來沒有主辦奧運會的經驗,雖然他們擁有民衆和西班牙王室的鼎力支持,但其安全保衛能力卻受到一定的質疑。作爲俄羅斯的首都,歷史悠久的莫斯科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並不被看好。

2015年夏季奧運會主辦城市2005年7月6日晚揭曉。在國際奧委會全體委員的投票選舉中,在莫斯科、紐約和馬德里先後出局後,在第四輪投票中,倫敦擊敗了巴黎,成爲第30屆夏季奧運會的主辦城市。這樣,倫敦將於北京奧運會後,接過奧林匹克運動的大旗。

前三輪投票的結果正如人們事先的預料。在第一輪投票中,莫斯科得票最少,率先被淘汰出局。他們的代表隨即也有機會進行後面的投票。在隨即進行的第二輪投票中,美國的紐約得票最少,也難逃被淘汰的命運。在第三輪的投票中,仍然沒有一個城市得到半數以上的選票提前勝出。被認爲可能成爲“黑馬”的馬德里在該輪中得票數最少,也被淘汰。

主辦城市選舉的懸念留到了最後一輪,由巴黎“決鬥”同樣強大的倫敦。在這輪投票選舉中,雙方沒有讓國際奧委會主席羅格難堪地戰成平手,而是高下立分。在經過一段讓人幾乎窒息的等待之後,一位13歲的華裔新加坡女孩把放有結果的信交給了羅格。羅格在感謝了東道主新加坡民衆、此前提出申請的國家和5個候選城市後,向世人大聲宣佈:第30屆夏季奧運會的主辦權屬於倫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