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八年級語文課文藤野先生優秀獲獎教案

《藤野先生》是一篇散文,是魯迅對20世紀初自己在日本留學的一段經歷的回顧,重點敘述了與藤野先生的交往。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關於藤野先生優秀獲獎教案,歡迎大家參考!

2017年八年級語文課文藤野先生優秀獲獎教案

  【1】藤野先生優秀獲獎教案

  教材分析

《藤野先生》是八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的第一篇課文,在頻繁交換篇目的語文教科書裏,能一而再、再而三被保留的,便是名篇中的名篇,魯迅的《藤野先生》便是這樣的經典。文章記敘了作者1902年夏末至1906年初春在日本留學的生活片斷。寫作年代則是在魯迅離別了藤野先生二十餘年後的1926年10月12日。魯迅寫此文抒發自己強烈的愛國主義情感和歌頌沒有民族偏見、正直、熱情的藤野先生所代表的日本人民對中國人民的發誼.教學目標知識目標1.積累“緋紅、詰責、畸形、深惡痛疾”等詞語。

2.瞭解藤野先生的思想品格,瞭解魯迅先生中青年時代的心路歷程。

  能力目標

1.提高默讀的速度和質量,培養默讀的技能

2.學習作者抓住人物的特徵和典型事例來表現人物思想品質的寫作方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學習

藤野先生正直、熱情、治學嚴謹的高尚晶質和重視中日友情、毫無民族偏見的精神;學習魯迅先生尊師好學的高尚品德和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a

  教學重、難點

1.學習作者抓住人物的特徵和典型事例來表現人物思想品質的寫作方法。

2.理解本文作者棄醫從文的思想原因。

3.品味文章中富有感情色彩的語言。

突破方法:首先,要學生用各種閱讀方式讀通課文,理解文章內容。其次,通過組織“名人訪談”這樣一個語文活動,讓學生研讀文本,深切地體會作者的心路歷程;然後,通過小組討論或班級交流的方式,對文字進行深刻的體味,品味其蘊涵深刻情感的語言。這其中,教師一定要進行全面的總結並正確導航。

  教學方法

1·資料蒐集法:本文所表達的思想感情豐富而深刻,因此教師必須引導學生課前蒐集資料,瞭解寫作本文時的魯迅和文中魯迅.的時代處境,幫助理解文章主題。

2.閱讀體驗法:這篇回憶性散文寫的是作者終生難忘的偉大的人,記的是震撼作者靈魂的典型的事,因此不管是議論抒情的語言還是寫入記事的語言,都包含感情。學習中,指導學生多朗讀,運用默讀、跳讀、指讀、齊讀等閱讀方法,讓學生與課文進行多次接觸一心靈融入濃濃情感之中。

3.語文活動式教學法:對教學難點的突破,結合八年級學生思維靈活、爭強好勝的特點,設計語文活動,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使學生在活動中提升對文字的`感悟能力。

  【2】藤野先生優秀獲獎教案

  教學目標

1、學習藤野先生正直、熱情、治學嚴謹的高尚品質和重視中日友情、毫無民族偏見的精神。

2、學習抓住人物的典型事例和特徵來表現人物思想品質的寫作方法。

3、學習魯迅先生的尊師好學的高尚品德和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魯迅生平介紹(同學們討論回憶。教師歸納明確)

老師板書課題

2、指名一學生讀有關注釋,要求學生考慮,註釋告訴我們哪幾層意思。

學生回答,由教師歸納明確:

(1)交代了文章的出處,選自《朝花夕拾》。“朝”讀zhāo,早晨的意思。早晨的花到晚上拾起來,說明這個集子的文章都是回憶性的。我們學過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也是這個集子的。

(2)說明了文章的體裁——散文。

(3)介紹了文章的寫作年代、作者生活的背景和所寫的對象——藤野先生的全名和籍貫。

3、介紹時代背景。

  二、初讀課文,思考完成:

1、劃出文中生字詞。

2、給題目添加修飾詞,感知理解藤野先生的思想品格。

(正直熱誠)(治學嚴謹)(工作認真負責)(對學生嚴格要求)(具有求實精神)(沒有民族偏見)的藤野先生

3、想一想,文章是按什麼順序來組織材料的,記敘的線索是什麼,變換了幾個地點,根據地點變化,將課文分成三個部分。

4、本文寫了作者作者與藤野先生先生交往的哪四件事,從這四件事中,可以概括出藤野先生什麼樣的性格特徵?

  三、閱讀完畢,檢查學生對上述問題的思考,教師進行歸納,提示要點。

1、略

2、

(正直無私,真摯誠懇)(治學嚴謹)(工作認真負責,一絲不苟)(對學生熱情關心,嚴格要求)(具有探索研究,實事求是精神)(沒有民族偏見)的藤野先生

3、

(1)文章是按事情發展的時間先後順序來組織典型材料的。

(2)以作者的思想感情變化爲線索。

(3)變換了三個地點:①“我”在東京;②“我”在仙台;③“我”離開仙台後。

(4) 段落層次的劃分以“我”活動地點的變換爲標誌。可分成三個部分(全文共有38段):

第一部分(第1—3段)寫“我”在東京的見聞及感受以及轉到仙台求學的原因。這爲與藤野先生的相識埋下了伏筆。

第二部分(第4—35段),這是全文的主體部分,寫“我”在仙台結識藤野先生,受先生教益,讚揚先生的崇高品質,以及“我”棄醫學文的原因。

第三部分(第36—38段)寫“我”離開仙台後對藤野先生的懷念之情,以及先生的崇精神品德對我的激勵與鼓舞。

4、

事例

思想品質

1

添改講義

認真負責,一絲不苟

2

糾正解剖圖

熱情關心,嚴格要求

3

關心解剖實習

正直無私,真摯誠懇

4

瞭解女人裹腳

探索研究,實事求是

寫作者在跟藤野先生的交往中的四個典型事例。從四個方面來表現藤野先生的崇高品質。

(1)寫藤野先生檢查並從頭到末地修改“我”抄的講義。表現了先生認真負責,一絲不苟的工作態度。

(2)寫藤野先生指出“我”繪的解剖圖中的錯誤。表現了先生熱情關心,嚴格要求的工作作風。

(3)寫藤野先生爲“我”不信鬼神,敢於解剖屍體而感到高興和放心。表現了先生的正直無私,真摯誠懇的工作精神。

(4)寫先生向“我”詢問,瞭解中國女人裹腳的情形。表現了先生的探索研究,實事求是的精神。

這四件事,(1)(2)兩件是詳寫,(3)(4)兩件是略寫。通過這四個典型事例的記敘,讚頌了藤野先生認真負責、從嚴治學、熱情關懷、正直誠懇、毫無民族偏見的高尚品質。這些也就是藤野先生爲什麼要滿腔熱情地教育魯迅的原因。

  四、引導學生理解文中沒有直接寫藤野先生的內容與寫藤野先生的內存聯繫。

本文的題目是“藤野先生”,但課文中卻有一半以上的篇幅沒有直接寫藤野先生,請同學們認真讀課文,完成:

1、想一想,這些沒有直接寫藤野先生的語段都寫了什麼內容

2、這些內容與寫藤野先生的有沒有聯繫?有什麼聯繫?

3、這些內容對魯迅先生有什麼影響?

學生討論後,教師引導學生歸納:

1、課文除了寫作者在跟藤野先生的四件事外,還寫了在東京的清國留學生賞櫻花,學跳舞(第一部分),日本“愛國青年”的挑釁,課堂上看電影,魯迅棄醫從文等事(第二部分)

這些事從表面上,與寫藤野先生沒有直接聯繫,但實際上處處是寫藤野先生(板書):

清國留學生 交代了作者離開東京去仙台見到寫藤野先生的緣由;

有聯繫 日本“愛國青年” 反襯日本藤野先生正直無私,沒有民族偏見的品質;

(社會背景) 棄醫從文 寫魯迅與藤野先生先生告別的直接原因。

  五、齊讀第三部分課文,討論藤野先生對魯迅的影響

1、在藤野先生諸多美好的品格中,作者認爲哪一是他最爲敬佩的感動的?從課文的哪些語句中,可以感受到?

(沒有狹隘的民族偏見,正直無私。從第37自然段中)

2、對於這樣一位使魯迅敬佩和感激的老師,魯迅懷念他嗎?魯迅有哪些具體的懷念行動呢?

(1、一是裝訂收藏他改正的講義(即講稿)來作爲“永久的紀念”,但因丟失,非常惋惜;二是把藤野先生的贈照掛在書桌對面的東牆上,時時可以看到,以此來激勵自己,增強自己的鬥爭勇氣和力量,用自己戰鬥的筆“繼續寫些爲‘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惡痛疾的文字”。)

3、最後一句話中的“良心發現”“正人君子”分別是什麼意思?這句話表現了作者什麼樣的情感?

(“良心發現”:作者熱愛祖國、勇於鬥爭的思想受到了觸動;

“正人君子”:那些爲軍閥政客等統治階級服務而又自命爲“正人君子”的反動御用文人;

全句意思:決心以筆作武器,與反動御用文人所代表的反動勢力鬥爭到底,爲自由、民主、光明的中國繼續奮鬥)

  六、討論魯迅棄醫從文的思想含義

1、在本文中,除了着重描寫藤野先生、清國留學生、日本“愛國青年”外,還多處敘述了魯迅在日本留學的經歷,誰能說說都敘述了魯迅在日本留學的哪些經歷?

(先在東京留學,後到仙台學醫,最後離開仙台,棄醫從文。)

2、魯迅爲什麼要離開東京?作者是怎樣抓住主要特徵來描寫清國留學生的形象?比喻和反語修辭手法的作用是什麼?

(作者對東京“清國留學生”不是去逛上野公園,就是在會館裏學跳舞這種空虛、無聊的生活的感到憎惡、失望和不滿。帶到這兒不是探求救國救民之道的作者的棲身之所,因此決心離開這個烏煙瘴氣的環境,而“到別的地方去看看”。這也就是作者要離開東京去仙台的原因。)

(用兩個貼切的比喻,“形成一座富士山”和“宛如小姑娘的髮髻”,加上“油光可鑑”,生動形象地描繪與諷刺了清國留學生的奇特打扮。“還要將脖子扭幾扭。實在標緻極了。”“實在”是“的確”的意思,“標緻”是“漂亮”的意思,用“實在”修飾“標緻”,說思想腐朽的清國留學生“的確漂亮”,這是反語,強有力地諷刺了這些頑固維護清王朝統治的“遺少”,強烈表達了作者對他們的極端憎惡、失望和不滿的感情。)

3、魯迅爲什麼要學醫?是什麼原因使魯迅決心棄醫從文?

(“匿名信”和“看電影”這兩件事深深地刺激了魯迅。匿名信事件使作者深感弱國弱民倍受岐視的悲哀,激發了作者強烈的民族自尊心和爲拯救民族、富國強民的願望。“看電影事件”使作者深感醫學只能解救病人肉體上的苦痛,要真正解救自己的民族首先要醫治中國民衆的愚昧、麻木人的精神,喚醒民衆的覺悟。)

4、這表現了魯迅什麼樣的思想感情?表現了他什麼樣的精神?

(魯迅的將個人的志願與祖國的前途命運緊密的結合在一起的精神,這是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的充分體現。)

板書:

去仙台學醫 尋求強國強民道路,強壯民族體質

棄醫從文 改變國民的精神、喚醒民衆的鬥爭覺悟

  七、總結全文,請學生歸納中心思想,概括本文寫作特點。

1、脈落分明,記敘有序,按照表現人物品質的需要組織材料。

2、抓住特徵和選取有典型意義的細節來描繪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