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小語文《坐井觀天》教案及逐字稿

《坐井觀天》出自於人民教育出版社二年級上冊讀本。文章通過青蛙和小鳥對天的大小的爭論,闡明瞭一個深刻的道理:看問題、認識事物,站得要高,看得要全面,不能像青蛙那樣犯了錯誤還自以爲是。這一寓意,對於低年級的小朋友來說具有現實的指導意義,因爲他們對事物的認識往往是片面的。

國小語文《坐井觀天》教案及逐字稿

  《坐井觀天》教案

  題目:《坐井觀天》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認識三個字(沿、際、信);能正確寫出八個字。

2.過程與方法目標:可以通順流利的朗讀課文。

3.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理解放開眼光,樂於去探索世界的道理。

  二、活動重難點

理解坐井觀天的意義,明白放開眼光、樂於探索世界的道理。

  三、活動準備

情境教學法、角色扮演法

  四、活動過程

(一)導入

結合圖畫理解題目“坐井觀天”,引入小鳥和青蛙之間會發生怎樣的故事,導入新課。

(二)新課

1.初讀

自由大聲朗讀課文,在朗讀的過程中圈出不認識的生字詞。解決“沿、際、信”的讀法和寫法,明白字的意思。

2.細讀

分角色朗讀課文。引導思考:大家一起想想在小鳥眼中和青蛙眼中,天是什麼樣子的?(小鳥:無邊無際;青蛙:井口大)進一步引導:爲什麼在它們眼中天不一樣大呢?(結合課本插圖,找出原因在位置不同)

(三)拓展

角色扮演遊戲:6個學生圍城一個圈扮演“井”,一名學生扮演“青蛙”坐在井裏,一名學生扮演“小鳥”在“井”外。遊戲開始,老師在黑板上寫詞“天很藍”,問井底小朋友知道老師在做什麼嗎,再問小鳥扮演者。通過不同回答,讓學生體驗坐井觀天的侷限性,從而得出“只有跳出來,才能放開眼光看得更遠”的道理。

(四)總結與作業

總結:今天學生什麼字詞,明白了什麼道理。作業:把坐井觀天的故事講給爸爸媽媽聽。

  五、板書設計

坐井觀天

小鳥站在井沿天空無邊無際

青蛙坐在井底天空井口那麼大

位置不同,眼光不同——跳出來,放開眼光,看的更遠。

  六、教學反思

  《坐井觀天》試講逐字稿

  題目:《坐井觀天》

  一、導入

上課,起立,同學們好,請坐。上課之前,老師先問大家,大家以前聽過童話故事嗎?同學們都說聽過,這位同學聽過《小貓釣魚》的故事,聽過《種太陽》的故事,好,大家啊,聽過很多的童話故事,現在大家請看大屏幕,老師啊,給大家播放了一個小小的圖片,大家看圖片上有什麼啊,有一口井,在井裏坐着的是青蛙,那在井邊站着的是一隻小鳥,今天啊,我們的故事就發生在小鳥和青蛙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