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級上冊《故宮博物院》教學設計

故宮曾經是我國明清兩朝帝王所居住的皇城,至今已有五百多年的歷史,如果你有幸置身其中,就會情不自禁地讚歎它建築的精美和佈局的完整統一。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人教版八年級上冊《故宮博物院》教學設計,歡迎大家參考。

人教版八年級上冊《故宮博物院》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通過對故宮博物院建築羣的瞭解,培養愛國感情。

2、掌握文章以空間爲序的寫作特點。

3、瞭解以空間爲序寫文章必須確定立足點(觀察點)和準確使用方位語言(方位詞和方位短語)

4、體會本文圍繞中心突出重點的寫作方法。

  【教學過程】

  一、導入

故宮曾經是我國明清兩朝帝王所居住的皇城,至今已有五百多年的歷史,如果你有幸置身其中,就會情不自禁地讚歎它建築的精美和佈局的完整統一。特別是在那連綿錯落的宮殿中所珍藏的無數稀世珍寶更是和其建築藝術一樣聞名於民,每個參觀者從中深刻地瞭解到封建帝王生活的奢華靡費,併爲廣大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驚歎不已。

(提問)哪些同學去過故宮?請講講你見到了哪些建築?(略)從剛纔同學的回答來看,大部分同學未到故宮,那麼我們來看課文是怎樣介紹故宮的。

  二、新授

  1、正音解詞:

矗立(chù)鰲頭(áo)湛藍(zhàn)琉璃(liú)蟠龍(pán)中軸線(zhóu)金鑾殿(luán)擊磬(qìng)檀木(tán)攢(cuán)乾清宮(qián)坤寧宮(kūn)肅穆(mù)奏極(zòn)額枋(fāng)藻井(zǎo)矯健(jiǎo)妃嬪(pín)翊坤宮(yì)迥然不同(jiǒng)

  2、默讀課文,思考以下問題:

⑴本文的說明對象是什麼?(故宮)

⑵那麼文章是按什麼順序說明的?(空間順序)

⑶給課文劃分段落:

①介紹故宮概貌。

②分別介紹故宮中的前三殿,後三宮、御花園。

③站在景山上回望故宮全貌。

  3、課文分析:

方位詞的準確運用是我們這一課的重點之一,請同學們用彩色筆,隨着我們講解課文劃下來。

  第一部分:

朗讀這一段,看看這兩節分別講了什麼內容。

請一位同學說說第一節介紹了故宮哪幾方面的內容?

(位置、歷史、地位)概括介紹故宮博物院。故宮有幾個名稱?誰能說出它們的由來?

⑴紫禁城,以建築命名,整個建築羣在城牆內,表示皇帝的最高權威,在北京城中(zhě)心,又稱城中之城,牆爲赭色,因此稱赭色城的禁區爲~。

⑵故宮,從明清兩代皇帝的宮殿得名,“故”指從前的(事情或處所),明清兩代是早已過去的舊事,因此我們今天稱他們的宮殿爲~。

⑶博物院,展覽陳列各種文物或標本,供人們參觀的地方,“院”指全國性的最大規模的。)

掛圖,讓同學說明2節介紹了哪些地方。

(城牆;四座城門;宮城的形狀佔地,宮殿和房屋的數目;護城河;角樓)介紹了故宮的總體佈局。這一節哪句話介紹了故宮的藝術風格?

(故宮建築羣規模宏大,建築精美,佈局統一,集中體現了我國古代建築藝術的獨特風格。)

這句話提綱挈領,把故宮雄偉壯麗的全貌作了概括說明,從三方面講出了建築羣的特點,是全文的總領句,請畫下來記住。

  第二部分:

從第3節開始,作者帶領我們按空間順序遊覽故宮,那麼從文中看來,作者遊覽故宮是從哪開始的?

(天安門)我們將由南向北遊覽故宮。

作者運用了哪些詞,把我們從天安門帶到故宮?(見書)

這些詞的運用體現了什麼?(空間方位的轉移)

“進了太和門,就到了紫禁城的中──三大殿”

課文用了幾節來寫三大殿(4~10節)

4節總寫了三大殿,三大殿外觀上的特點是什麼?

(①高:矗立在七米多高的臺基上,臺基有三層

②奇(臺基):〈見書劃線處〉)

大家試想一下,下雨的時候,水從鰲頭裏流出來,象不象是千百條龍在噴水。

作者將立足於七米高的臺基上,依次介紹三大殿。

對於三大殿,作者所用筆墨並不平均,而是重點介紹了太和殿,5節是從哪方面介紹的?(外觀)

讀課文,作者分別從高度、面積、格局、色彩、氣勢來介紹太和殿的外觀。

太和殿是故宮最大的殿堂,金黃、大紅看上去富麗堂皇,再襯上藍天,白玉石臺基,更是豔麗奪目,金碧輝煌,體現了前面所說的“宏大、壯麗”。

6節、作者介紹太和殿由外觀轉入內景,對內景的描寫,哪個字用得最多?(“龍”)

這一節不僅寫出了殿中龍的圖案之多,而且寫出了“雙龍戲珠,單龍飛舞”以及“行龍、坐龍、開龍、降龍”等多姿多態的龍,並且在最後加上“龍身周圍還襯托着流雲火焰”使得這些圖案更顯得生動活潑,聯想到臺基上看到的一千多個龍頭,我們簡直到了“龍”的世界。

  做書後練習

7節、爲什麼三大殿要建在中軸線上?象徵皇權(象徵一切以皇帝爲核心,一切權力集中於皇帝,封建統治者希望他們的皇位代代相傳,永世不變)

8節、太和殿的`用途是什麼?(舉行重大典禮的地方)大典是什麼樣的呢?文章描繪了大典時的場面,臺基下跪拜的百官,御道兩邊的儀仗,端坐於寶座上的皇帝,以及鐘磬鼓樂的幽遠聲,煙霧迷濛,繚繞着一種神祕莫測,莊重肅穆的氣氛,同時也突出了太和殿的重要作用。

對於太和殿作者用了這麼多筆墨,那麼他又是如何寫中和殿、保和殿的呢?

對於中和殿、保和殿、作者僅僅指出了他們的用場。

這樣有詳有略的方法,使得重點突出,因爲太和殿最能反映故宮的特徵和本質。

  第二課時

朗讀11節,並說明這一段在文中起什麼作用?(過渡)

我們看課文“AB”,這說明紫禁城以小廣場爲界,可以分爲兩部分,並指出“C”,這裏回顧照應了前一部分,接着又提示了後半部分所寫的主要內容“D”,這就爲我們提示了後半部分的主要層次,因此這節在文章結構上起分界,樞杻的作用。

12、13節寫了哪幾個建築?(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是從哪方面來寫這後三宮的?(用途)

14節合寫後三宮,抓住什麼特點來寫的?(宮中鳳凰圖案增多)爲什麼鳳凰逐漸增多呢?

(傳說鳳凰是百鳥之王,羽毛美麗,象徵吉詳美好,封建統治者把后妃比作鳳,因此她們住的地方,用的東西都畫鳳)我們可以看到,這節和6節寫龍的裝飾相比較,所用詞語②式都相似,彼此相映成趣。

15節大致介紹了東西六宮,16、17節則重點介紹了養心殿,作者介紹養心殿時,用了哪個修飾詞?(引人注目)

前面加上一個“最”,使程度又加深了一步,那麼養心殿爲什麼最引人注目?

正是由於養心殿具有十分重要的政治地位、又是後庭建築藝術的重要代表,使得它最引人注目。

18節從養心殿往北到了什麼地方?(西六宮)

對於東西六宮的建築,作者只介紹了長春宮和儲秀宮,原因是什麼?(這兩宮是慈禧太后住過的地方。)

之後作者又描述了慈禧五十歲生日的場目,爲什麼?

(揭露封建統治者大肆揮霍,奢侈浪費的罪行)

19節、“後三宮往北就是御花園”,作者的立足點已轉移到御花園,這段的文字比較生動活潑,運用了什麼寫作手法?(概括描述)

作者從一個觀賞者的感覺出發爲我們介紹了御花園的總體特色。(讀20節第1句)“景山”是在故宮內部嗎?從哪看出來的?

(神武門對面就是景山。)

朗讀“站在……驚歎”作者把我們帶到景山高處,回望故宮全貌,同時又點出故宮宏偉、壯觀、和諧統一的建築風格,是什麼寫法?(首尾呼應)

(板書)總體佈局

總概貌 藝術風格:規模宏大壯麗、建築精美、佈局統一

⑵封建統治中心——爲封建統治者服務→憎

語法·祈使句和感嘆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