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藩的語錄36條

不怕羣衆罵你,就怕羣衆不找你。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曾國藩的語錄36條,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曾國藩的語錄36條

1、與多疑者共事則事必不成,與好利者共事則已必受累,無實學卻徒有虛名當知有禍變,凡專注一事終身則必有成就。

2、君子與小人鬥,小人必勝。

3、能吃天下第一等苦,乃能做天下第一等人。

4、吾家祖父教人,亦以懦弱無剛四字爲大恥。故男兒自立,必須有倔強之氣。

5、思古聖人之道莫大乎與人爲善。以言誨人,是以善教人也;以德薰人,是以善養人也,皆與人爲善之事也。君相之道,莫大乎此;師儒之道,亦莫大乎此。仲尼之無常師,即取人爲善也;無行不與,即與人爲善也。爲之不厭,即取人爲善也;誨人不倦,即與人爲善也。

6、戒驕字,以不輕易笑人爲第一義,戒惰字,以不晏起爲第一義。

7、我要步步站得穩,須知他人也要站得穩,所謂立也。我要處處行得通,須知他人也要行得通,所謂達也。今日我處順境,預想他日也有處逆境之時;今日我以盛氣凌人,預想他日人亦有以盛氣凌我之身,或凌我之子孫。常以"恕"字自惕,常留餘地處人,則荊棘少矣。

8、習字臨《千字文》亦可,但須有恆。每日臨帖一百字,萬萬無間斷,則數年必成書家矣。

9、人初做事,如雞伏卵,不捨而生氣漸充;如燕營巢,不息而結構漸牢;如滋培之木,不見其長,有時大;如有本之泉,不捨晝夜,盈科而後進,放乎四海。

10、"大柔非柔,至剛無剛"。"家勤則興,人勤則健"。"侍親以得歡爲本"。

11、有詩書,有田園,家風半讀半耕,但以箕裘承祖澤;無官守,無言責,時事不聞不問,只將艱鉅付兒曹。

12、有油水的地方常常最滑,爬起來站穩都難。

13、不可輕率評譏古人。

14、聖賢領要之語曰:"人性惟危,道心惟微。"危者,嗜慾之心,如堤之束水,其潰甚易,一潰則不可復收也。微者,理義之心,如帷之映燈,見之難而晦之易也。

15、不自是,有此三者,自然鬼伏神欽,到處人皆敬重。""蓋凡帶勇之人,皆不免稍肥私囊。餘不能禁人之苟取,但求吾身不苟取。以此風示僚屬,即以此仰達聖主。"

16、擇友乃人生每一要義。一生之成敗,皆關乎朋友賢否,不可不慎也。

17、概天下無無瑕之才、無隙之交。大過改之,微瑕涵之,則可。

18、凡事不可占人半點便宜。情願人佔吾便宜,斷不肯吾占人的便宜。

19、士人讀書,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識,第三要有恆心。有志則決不甘心爲下流;有識則知道學問沒有止境,不敢以一得就自足。如河伯觀海,如井蛙看天,都是無識之人。有恆心則絕無不成功的事。這三條缺一不可。

20、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至敗,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至敗。

21、凡成大事,以識爲主,以才爲輔,人謀居半,天意居半。

22、矜名譽,畏譏毀,自好也。忘檢制,肆偷惰,自棄也。自好者,中人也,可導之使爲善也。自棄者,民之爲下矣。

23、論至德者不和於俗,成大功者不謀於衆"人皆有私,不能官,不得財,不走何待?"利不可獨,謀不可衆。

24、惟儉可以養廉,惟勤可以生明。此二語者是做好官的祕訣,即是做好人的命脈。

25、患在略識世態而又懷一肚皮不合適宜。既不能硬,又不能軟,所以到處寡合。出處:曾國藩全集

26、在待人上,曾國藩告訴紀澤,名之所在,當與人同分,利之所在,當與人共享。在行爲上,曾國藩要求兒子舉止要重,發言要慢,還要記住,凡世家子弟,衣食起居無一不與寒士相同,方可成大器,若沾染富貴習氣,則難以成才。他要兒子做有才有德之人:勤儉節約,自我約束,吃苦耐勞,能屈能伸。

27、歷史從來沒有如果,它有的,只是一個盡力想要守住初心,想要儘快結束戰爭,還清靜於人民,還政權於清廷的老頭子,在深夜的書房寫下一幅對聯:倚天照海花無數,流水高山心自知。

28、曾國藩倡導的洋務運動,開創了中國近代史上的許多第一:第一家軍工廠,製造出中國第一艘輪船,經辦起中國第一家大型多功能近代化工業基地,建立中國第一個翻譯館,派出中國第一批留學生,從而贏得洋務運動之父的美譽。

29、慎獨者,遏欲不忽隱微,循理不間須臾,內省不疚,故心泰。主敬者,外而整齊嚴肅,內而專靜純一,齋莊不懈,故身強。求仁者,體則存心養性,用則民胞物與,大公無我,故人悅。思誠者,心則忠貞不貳,言則篤實不欺,至誠相感,故神欽。

30、自修之道,莫難養心。心既知有善知有惡,而不能實用其力,以爲善去惡,則謂之自欺。方寸之自欺與否,蓋他人所不及知,而已獨知之。

31、一毫善行皆可爲,勿徼福望報;一毫惡念不可萌,當知出乎爾者反乎爾。

32、凡仁心之發,必一鼓作氣,盡吾力之所能爲。稍有轉念,則疑心生,私心亦生。疑心生則計較多,而出納吝矣;私心生則好惡偏,則輕重乖發。

33、責己者當知天下國家無皆非之理。故學至於不尤人,學之至也。

34、教之而信,必先有令人愛者。禁之而畏,必先有令人敬者。

35、易責人而樂譏俗,其亦弗思也已。夫己無遺行,後可責人;家罔闕事,後可譏俗。

36、乍得勿與,乍失勿取,乍怒勿責,乍喜勿諾。——曾國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