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考察浙江大學座談會上的講話

尊敬的德水書記,楊衛校長,各位領導,各位專家教授: 上午好!

在考察浙江大學座談會上的講話

今天能夠到全國知名高等學府---浙江大學,來體會百年浙大精神,感受著名學府風範,我感到非常榮幸,也受益匪淺。百年浙大在繼承中有發展,在發展中有創新,在創新中不斷取得豐碩成果,現在已成爲一所基礎堅實、實力雄厚,門類齊全、特色鮮明,穩居國內一流水平,在國際上有較大影響和良好聲譽的研究型、綜合型大學。有着輝煌歷史的浙江大學,在體制創新、學術研究、師資建設和服務地方經濟等諸多都方面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尤其是成功培養了160餘名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和成千上萬的社會各界頂尖人才,爲浙江乃至全國的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做出了傑出貢獻,成爲極具精神魅力和學府氣質的大學,在國內高校處於排頭兵地位。在此,我代表xx縣委、縣政府和xx-x萬xx-x人民對浙江大學取得的恢宏成就致以崇高的敬意! 此時此刻,我有這麼幾個關鍵詞

一是感謝與崇敬。剛纔各位領導帶我們參觀了美麗的紫金校區校園風光和現代化教育設施,學習了學校重點領域研究成果和社會服務的驕人成就,讓我再一次感受浙大作爲百

年學府,具有的優質學習環境、一流科研實力和推動社會發展的強大力量。所看所聞都讓我肅然起敬、非常震撼。毫不誇張地講,浙江大學的發展歷史過程儼然就是中國改革發展史的一部寫真集,既包含內在魅力又不失華麗外表,既有傳統積澱又有現代化速度。浙大速度就是中國速度的縮影。感謝給位領導寶貴的時間和真誠接待,感謝你們讓我在這羣賢雲集、名家輩出之地真正領略“實事求是,嚴謹踏實,奮發進取,開拓創新”的優良校風。這一難得的學習機會,讓我終生受益,也將指引着我在以後在工作中進一步加強學習,學習時更加以科學的`態度開展各項工作。

二是鼓舞與信心。浙大一行,我切身目睹和感受到了浙大由小變大,由大變強的建校理念和創新發展思路,學習到了浙大治校育才的優秀管理文化,領略到了浙大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的時代精神,豐碩成果讓我深受鼓舞,諸多亮點讓我深受啓發。不難發現,浙江大學以其高度的社會責任感和完善的校地合作發展機制,充分發揮浙大的科技優勢、智力優勢和學術前沿優勢,廣泛開展產學研合作、校地合作和校企合作,積極把科研成果轉化爲經濟社會效益,爲地方經濟發展提供指導,出謀劃策。從剛纔學習參觀的情況來看,浙江大學在爲地方政府培養高素質幹部隊伍方面是碩果滿枝,在促進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方面更是可圈可點,許多地方經濟因爲浙江大學相關專家的幫忙指點而突飛猛進,實現了前所未

有的發展速度,這些實例也將使我們利辛人增強戰勝困難、推進改革的信心和決心。

三是困惑與願景。利辛縣地處安徽北部,人口衆多,農業發展水平不高,工業基礎較爲薄弱。近年來,在安徽省委省政府、亳州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和利辛幾代幹羣的共同努力下,我縣經濟社會實現了較快發展,每年保持着兩位數的增長速度。但我縣總體水平還不高,工業化和城鎮化進程速度還不夠快,人民生活水平還有待進一步提高。橫向比較,我縣與安徽省平均水平還有一定差,與浙江各縣市相比差距更是顯而易見。但利辛地窮人有志,牢記人窮思變,變則通,通則強。在新時代新要求的極力催促下,在周邊擠壓和內部訴求的雙重壓力下,面對東部地區產業轉移和安徽省委省政府加快皖北發展的戰略機遇,一個正在尋求突破的利辛需要快速攀升,一個焦灼的利辛亟待蓄勢迸發。

在安徽省“十二五”規劃課題研究中,對皖北經濟發展總體狀況概括爲“皖北地區經濟發展主要是工業化、城鎮化率低”,一語中的。因此,我們痛定思痛之後斷定,利辛要走出當前困境,必須走工業化與城鎮化互動發展之路。2017年以來,我們加快建設工業園區,構築招商引資運作平臺,爲實現工業化提供有效載體,一定程度上推動力工業化的進程,但是效果甚微,截止目前利辛縣工業化率不到爲20%,而安徽省工業化率已經超過40%,與浙江省工業化率相比更

是相去甚遠。工業化水平不高直接導致皖北地區企業資源不足,能夠實現爆發式、引領式、跨越式突破的大工業、大項目少之又少,現有的一些大項目主要成點狀分佈,沒能串成線、擴成面,換句話說,在“大項目-產業鏈-產業集羣-產業基地”的演進路徑上,利辛陷入發展困境。與工業化率低對應的,就是城鎮化率低。以“五普”口徑統計我縣的城鎮化率僅爲19.3%,仍然不到20%,比安徽省平均水平低近23個百分點。其中在工業化與城鎮化互動發展路徑探索方面,我們一直比較困惑,缺乏準確思路,這是束縛利辛發展的重大瓶頸。因此,我懇請浙大的各位領導和專家教授對利辛發展給予關注,抽空到利辛考察指導,爲我縣經濟社會發展指點迷津。這正與浙江大學“以國家目標和區域需求爲導向全方位服務地方經濟轉型升級”的理念不謀而合。利辛縣委、縣政府將以積極的態度,努力開展與浙大交流合作的準備工作,並結合浙江大學最新科研成果不斷推向深入,不斷拓展合作領域,爲利辛經濟轉型和跨越發展提供強大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通過合作,也能夠使浙江大學在學科建設、服務社會等方面取得更大成就,實現雙贏,相得益彰。

最後,再次感謝給位領導和專家教授的一路陪同,並祝願浙大的明天取得更豐碩的成果,再造新的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