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州地震災區考察報告

受中國紅十字會彩虹助學慈善基金(籌)全體發起人委託,四川蜀王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劉軍、中國企業社會責任基金會有限公司總經理童書盟女士到四川地震災區彭州市進行了爲期兩天的考察,現特報告如下:

彭州地震災區考察報告

我方代表於二OO八年五月二十六日中午飛抵成都,於當日下午五點在彭州市教育局會議室與彭州市政府方面會談。我方代表包括劉軍先生、童書盟女士及協作單位四川蜀王投資有限公司的高管;彭州市政府方面包括市委書記門生先生、分管教育副市長譚學軍女士、彭州市教育局局長商解忠先生等人士。我方表達了衆發起人定向捐助彭州市災區學校災後重建及助學願望;彭州方面對此表示歡迎,表示將科學、合理地規劃災後學校重建,希望捐贈方積極參與相關規劃、建設工作,並接受捐贈方的監督和審計。

二OO八年五月二十七日上午九時,我方代表再次到達彭州市教育局,雙方簽訂了關於參與彭州市災後學校重建的意向性協議。俟後,由彭州市教育局張科長帶領,我方一行人攜帶部分自購捐贈物品及兩車輛汽車進入彭州災區(也是山區)受損學校實地考察,並拍攝了大量實地照片。

甫出彭州市區,一種緊張的氣氛就迎面而來。在公路的進山路口,路中間赫然矗立着交通管制的牌子由於道路損毀,爲保證救災工作,除政府指定的救災車輛,一般車輛限制進入災區。我方此行的目標}方案範文.庫.整.理^是通濟鎮、白鹿鎮及小魚洞鎮等山區嚴重受災鎮。受災最慘烈的龍門山鎮由於道路險惡,救災任務繁重,我們沒有添亂進入。帶着沉重的心情,一程又一程的山路,不斷重複着幾幅有代表性的視覺形象:由近而遠,由遠而近的一堆堆斷壁殘垣;一排又一排整齊劃一的救災帳篷組成的臨時社區,其間夾雜着全國各地支援的醫療網點;一輛接一輛的軍用大卡車或井然有序地停在路邊,或從旁邊穩穩的駛過有如戰爭年代,卻是爲災區平民而運轉;一個又一個災民在殘破的家園廢墟上躑躅不返,他們一定是在想未來怎麼辦!一羣又一羣的軍人、政府工作人員、志願者等在人羣中忙來忙去,努力盡到他們的使命、責任和愛心。天空灰濛濛的,昔日秀麗的山河已然面目全非,餘震仍然不斷。我們該做什麼?怎麼做?什麼時候做?

災區考察的第一站,我們到達了通濟鎮思文中心國小校。這是一所中等規模的中心國小,教學大樓、教師宿舍主體已全部開裂,有部分坍塌,所幸無人員損失。可以想象,學生已全部回家,部分老師仍住在臨時搭建的'窩棚裏,並不時跑進危樓中搶救出部分教學資料。我們考察沿線各鎮位於彭州市西北部山區,距汶川地震中心直線距離大約在30-40公司範圍內,受其地質活動的影響直接、迅速。在餘震中,中國的基層教師仍然守護着他們的陣地。有兩幅畫面令我們難忘:其一,地上曬着三本教科書是教師們從殘破的教室中搶救出來的,受雨水浸溼了,曬乾了,還要用;其二,我們鑽進裂開了的樓梯間,在開裂的牆上,仍存留着同學們的書畫展,五顏六色,活潑生動,象徵着國小生們對美和生活的熱愛、追求他們下一期的書畫展將貼在何處?在學校狹窄的空地上,一片地基剛剛鋪就,上面將蓋臨時活動教室。我們看到了希望。

考察的第二站是白鹿鎮中學。白鹿鎮是彭州市最富文化特色的一個山區小鎮。該鎮天主教堂、清真寺、佛家寺廟、道觀集於一身,和睦相處,是爲奇觀。上個世紀初,法國傳教士於此鎮建立白鹿上書院、下書院,成爲中國西南最大的天主教神學院。白鹿鎮中學即建於天主教下書院原址。該校古樹參天,一道小溪門前注流過,實是一個鐘靈毓秀,人傑地靈之所在。學校門前,小溪之上,原有一座歷時百年的雙拱古橋,有如達到彼岸的通道,亦不幸在此次地震中倒塌。我們通過,整理,一座臨時搭建的幾乎與水面平行的小橋進入學校。操場上一座大帳篷裏,有一班六年級的學生還在上課,因爲他們面臨國中入學考試。其它年級的學生大都已回家。校長帶領我們參觀了面目全面的教學區,和彭州其它重災區學校一樣,學校的教師宿舍已全部倒塌,兩棟樓教學樓一棟開裂變形,另一棟則令人驚訝地基礎比平地升起三米,

主體看起來完整無損。在大自然的威力下,人造物居然象玩具一樣任其搓弄,而人就像螞蟻一樣渺小(其校長語)。針對這類情況,政府已考慮在安全的或平原地區重建較大規模的寄宿制學校,以徹底解決學校安全問題彭州市委書記門生先生告訴我們。

第三站,我們來到彭州市通濟鎮敬餘環保希望國小。這是一所生存在田壩中間的國小,由四頂長方形帳篷組成:其中一頂帳篷是教師辦公室,另三頂帳篷是教室。該國小原址在一里地外的路口,在一圈倒塌的民房中間,由兩棟危房組成。在炎熱的氣候裏,老師們渾身溼漉漉地寫着板書,小同學們則大聲地朗讀着課本,回答老師的提問。我們派發完捐贈品,與老師、同學一一惜別。

《彭州地震災區考察報告》全文內容當前網頁未完全顯示,剩餘內容請訪問下一頁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