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北教育學習考察報告

2011年12月28日至30日,帶着如何落實‘兩個五年’,加快教育發展的思考,市政府副市長鄭增強帶領市教育局、職教中心負責同志赴張北縣,重點就教育發展理念、教育教學機制、學校建設籌資模式等進行學習考察。 在短短的3天時間裏,考察團一行先後參觀考察了張北縣師範路國小、北辰路國小、張北縣第二中學、張北縣職教中心、張北縣第三中學、成龍幼兒園、國小、中學、張北縣一中,並與張北縣主管副縣長、教科局局長、張北縣職教中心校長等當地領導進行了座談交流。每到一所學校,考察團感受到的是震撼和壓力,張北人開闊開放的教育發展思路,高標準、高質量的學校硬件設施,大手筆、大氣魄的學校建設模式,務實高效、敢想敢幹的教育幹部工作作風,給考察團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張北教育學習考察報告

一、張北教育發展的主要特點

一是發展理念新。近幾年,張北縣秉承大投入發展大教育、大教育助推大發展,優先發展教育,大力實施教育強縣戰略,把實現教育新跨越作爲打造張家口市區域次中心的重要舉措。考察團所到的幾所學校,大家都強烈感受到一個新字。它不僅體現在學校建設造型各具特色,更體現在教育工作者的思路新、辦法新、措施新,說到底還是發展理念新。同時也切身感受到當地的一種系統思考,靈活思維,也正因如此,才形成了張北教育發展的新氣勢、新景象。張北縣積極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推行教育經濟學,堅持 1

城市建設、教育先行,將新建學校建在縣城邊緣,用學校建設拉開縣城發展框架,帶動周邊土地增值,吸引投資商建設,膨脹縣城人口。如張北一中居東南,張北三中、師範路國小居東部,職教中心居西部,張北二中、北辰路實驗國小居北部。

二是領導重視程度高。對教育熱點、難點問題,召開縣委棠委擴大會、政府常務會、縣長辦公會進行專題研究,對重要工作和重大問題,由縣主要領導親自現場辦公、檢查落實。對每所新建學校的效果圖、每年教師調動名單都由縣長親自把關、拍板。同時,縣政府對教育工作人員給予關心和支持,爲教育局每位副局長都配備了專車,縣財政出資爲全縣住宿學生每天早上免費提供1袋奶、1個雞蛋。2017年,縣政府投資50萬元對全縣優秀教師、學生、集體進行了大張旗鼓勵地表彰,起到打造教育名片、增強教育工作者責任感、使命感和自豪感的重要作用。2011年教師節前夕(8月28日),溫到張北三中視察並發表了重要講話

三是學校投入大、籌資渠道廣、建設標準高。做爲2011年全部財政收入僅7億元(09年爲3億元)的內蒙古壩上地區的國家扶貧開發縣,競然2017-2011年連續三年共投入近12億元發展教育,三年時間先後建成並投入使用了張北三中、師範路國小、張北職中實訓樓、張北一中、張北二中、北辰路實驗國小、成龍幼兒園等。張北縣摒棄撒胡椒麪式的投入方式,採取捆-綁使用、分期墊付、向上爭跑等形式,破解融資難題,走出了一條用不動的錢辦可行的事(土地臵換)、用別人的錢辦自己的事(墊資)、用明天的錢辦今天的事(貸款)的新路子:①將每年的校舍維修改造專項資金、教育費附加、土地出讓金的30%足額投向教育, 2

並和農村稅費改革轉移支付資金捆-綁使用。②將佈局調整的閒臵資產拍賣資金用於教育。③按照誰承建誰墊付的原則,面向市場招商,以市場換項目,以政策換資金,由建設單位墊資,付款採用三三四(第一年付30%,第二年付30%,第三年付40%)的方法逐年解決。張北一中建設工程總投入3.7億元,建設開工後縣財政僅投入了300萬元啓動資金,承擔建設工程的山西宏圖建築有限公司先後投入建設資金2.67億元。④項目打捆,綜合開發。開發項目與學校建設打捆,開發商拍得土地後不向政府上交土地出讓金,而負責爲政府無償建學校,用來抵頂土地出讓金,實行學校建設交鑰匙工程,這樣既縮短了學校建設週期、減少了教育局工作量,又保證了開發商利益,實現了合作雙贏。張北縣有4-5所學校都是按照這樣模式建設。同時,在建設規劃上,堅持高起點、高品味,通過網上公開招標、專家評審團對比評選,確定工程設計方,努力做到建一所學校、樹一個樣板、留一個精品。

四是教育發展機制活。首先,支持民辦教育。低價劃撥土地(10萬元/畝),吸引投資商;按照民辦公助、教師入編、政府監督的原則,爲民辦學校解決了251個編制,每年給予330萬元(政府和學校分別負擔基本工資、績效工資)的定額補貼,穩定教師隊伍。其次,建立健全教師調動機制。對於每年計劃調進縣城的教師,綜合教育局考試結果、教書成績、學校考覈三項,由綜合成績第一名的教師依次選擇缺編的學校,努力剔除人爲因素,體現了公開、公平、公正。第三,實行兼併重組。將原來的民辦科技中專合併到縣職教中心,既盤活了原學校,又擴大了新職中力量。

《張北教育學習考察報告》全文內容當前網頁未完全顯示,剩餘內容請訪問下一頁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