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和跟幼兒家長溝通

導語:如何和跟幼兒家長溝通?而如今,幼兒園裏年輕教師越來越多了,好多教師尚沒有爲人父母的角色體驗,有的即便是已經做了母親,在與家長溝通時,常常會遇到難以達成共識的局面,這就要求所有教師要了解父母的角色,下面由小編爲您整理出的相關內容,一起來看看吧。

如何和跟幼兒家長溝通

一、提高自身修養,用愛打開心靈之門。

教育者必先受教育,正人者必先正己。教師先受教育的有效途徑就是加強師德修養。師德修養最可貴的就是爲人師表,樂於奉獻。作爲一名老師,在與每一位家長的談話中,一定要能反映或體現我們老師對孩子是“一切爲了孩子”、“爲了孩子一切”、“爲了一切孩子”。把他的孩子交給你教育能令他感覺放心、安心。作爲一個充滿愛心的老師,孩子的成長和發展,離不開我們教師的無微不至,無限關愛,無私奉獻,也離不開家長的千方百計,千言萬語,千辛萬苦,只有兩股繩擰到一起,才能發揮最強、最佳功能,,老師應該從一點一滴做起,平時多多觀察孩子、關心孩子,善於打開孩子的“心鎖”。時刻關心孩子爲突破點,贏得家長的充分信任。

二,在日常的教育教學過程中,老師要努力讓孩子感受到自己是關心他們的。

因爲家長真正關心的是:老師是不是關懷我的孩子?因此,不管老師採用何種溝通方式,都應讓家長覺得老師真心誠意地關心自己的孩子。這種感情的投資,不僅是日後開展老師工作的基礎,而且還是老師跟孩子、跟家長取得互信的基礎。,家長對老師信任了,使他們主動想與我聯繫,而不是在孩子出現了情況以後,才被迫向家長投訴,然後企圖把家長拉攏過來,跟老師一起去對付他的孩子。另外,老師跟家長溝通時要注意適當表達自己對孩子的關心,讓家長知道你對他的孩子特別重視。那麼在交流前就要充分了解孩子,包括孩子的性格特點、優點和缺點、家庭基本情況以及你爲這個孩子做了哪些工作等,最好擬一個簡單的提綱。這樣在與家長交流時,就能讓他產生老師對他的孩子特別重視的感覺以及老師工作細緻、認真負責的好印象,從情感上就更容易溝通。再譬如平時孩子病後的一個問候電話,孩子家庭有困難後的一次家訪等等,家長往往會很受感動,感激老師對他孩子的關心,彼此之間可能出現的隔膜自然也就消除了,家長的信任和支持自然就產生了。

“文明用語”是教師與家長溝通的潤滑油。

教師與家長溝通時多使用文明用語,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利於拉近教師與家長的距離。常用的文明用語有:

⑴.今天,您的孩子過得好嗎?

⑵.您有空嗎?我們談談您的孩子好嗎?

⑶.謝謝!多虧您的支持與幫助,這件事才辦得這麼好。

⑷.請您放心,我們會記着提醒他……。

⑸對不起,這件事我不太清楚,待我瞭解一下好嗎?

您好,需要我的幫忙嗎?

⑺.您的孩子最近××方面進步很快。

⑻.請問您是來接哪位孩子的?

⑼.對不起,請您稍等片刻。

⑽.歡迎您對我們的工作多提意見和建議。

一、教師應講究與家長交流的語言藝術

孩子入園後,家長就會不時聽到教師對自己孩子的評價。孩子有時表現好,有時會犯上一點小錯誤,有的老師在向家長彙報孩子情況時,似乎沒看到孩子的優點,總是向家長告狀說孩子這也不是,那也不行。這往往使家長難以接受。作爲教師,應客觀的向家長告知孩子在幼兒園的情況,而不應該摻雜主觀色彩和情緒。教師應該用平和的語氣,委婉的態度,一分爲二的觀點與家長交流。可以先向家長介紹一些孩子的優點,再說孩子不足之處或須改正的地方,這樣,便於家長接受。還有一個讚美法

孩子都是父母心目中的寶貝,每一個家長都望子成龍,他們把所有的希望都寄託在孩子身上。所以沒有一個家長喜歡聽老師只訴說罪狀,所以,老師要多抓住孩子的閃光點表揚孩子的優點、成就,並且因人而異,運用共同語言。老師如與家長語言不通,或受教育程度不一致,不注意語言的運用,就難以溝通。對於受教育程度低,平常也不關心教育的家長,溝通時就要找好切入點,滿口“教育理念”,家長哪裏聽得懂。應針對不同對象,轉化成家長能理解的語言,才能達到溝通的目的。若進行電話交流注意電話中的語辭和聲調。電話看不到對方表情,所有的感覺、印象都來自電話中的聲音,不論家長的語氣、言語如何?老師要懂得控制自己的情緒。稱讚肯定時,語氣要堅定;訴說孩子問題時,語氣要婉轉。教師要把電話成爲“感情專線”。讚美的作用遠遠大於批評指責,它能調動起人的所有積極因素,激發其源於內心的責任感。

每個家長都希望聽到老師對孩子的表揚和讚美,可是全部講優點也不行。有一種說法是:“講十個優點,再講一個缺點。”也就是說與孩子家長溝通的原則是:表揚和關心要貫穿始終,有時需要委婉一些,但同時還要實話實說。教師用愛心開啓家長的心扉,家長將無比信任你,爲你的教育教學工作助力。

俗話說:“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

二、教師應耐心輔導家長運用科學的育兒方式

許多家長由於對孩子年齡特點不瞭解,不知道如何教育孩子。有時教育孩子的方式很不恰當,一味的溺愛,甚至放縱。而教師是有一定育兒知識的專業人員,遇到問題應通過各種方式啓發、引導家長,讓他們瞭解孩子的身心特點,更新教育觀念,掌握正確的育兒方法。曾遇到過一個家長向我訴苦“老師,我們家孩子太任性,每天早上非要吃豆皮,怎麼打他罵他都沒用,這不,早上又要我買了一碗。”我先告訴家:長天天早上吃一種早點,不但有礙於幼兒身體健康,還會造成幼兒偏食;向家長介紹幼兒園早點的營養配置;讓家長知道每天與其他幼兒公進早餐可加強幼兒的集體意識;建議家長把這些好處用淺顯的語言講給幼兒聽,其效果肯定比打、罵的方式好的多。家長從我這裏瞭解到了正確的育兒知識,及時的改變了自己的教育方法。與此同時,我更加了解這個孩子,與這位家長也拉進了距離。

三、教師應以“換位”的思維方式與家長溝通

如今,幼兒園裏老師年輕化,好多老師尚沒有爲人父母的角色體驗,有的即便是已經做了母親,在與家長溝通時,常常會遇到難以達成共識的局面,這就要求教師瞭解父母的角色,並從父母的角色去體會家長的心情和需求。孩子在集體活動中有時手或頭碰破一點皮,家長接孩子時十分驚訝、十分心痛是肯定的,而有的教師表現得若無其事的態度,認爲家長大驚小怪,那麼,一件小事立即會使家長覺得老師對自己孩子不夠關心,對工作不夠負責,進而影響家長與老師的關係,給家園溝通設置了障礙。如果老師從孩子父母的角色去心疼孩子,或是換個角度想想,如果受傷的孩子是自己的孩子,那就會很自然的理解家長的心情,處事態度也會大不相同。那麼家園溝通就不會受阻。

四、教師應通過多渠道,採取多種方法與家長溝通

個別化的家園溝通

由於每個孩子個性的不同;家庭環境的不同;家長文化素質的不同,大量的通常性的溝通是個別化的。個別化家園溝通的方式有家訪、約談、家園聯繫冊、電話、便條以及接送孩子時的交談等。如今,許多幼兒園上了寬帶網,並且實現了班班通,這樣就更加拓寬了溝通渠道,網上交談也是很方便的。個別化的溝通要着重於針對每個幼兒不同的問題和不同的家長在教育上的問題而進行,以促進每個孩子的身心發展爲目的。

教師與家長的溝通雙方都有責任,但教師更應主動些,並且要努力爲溝通渠道創造條件。幼兒教師要真正從狹隘的教育觀中走出來,必須充分認識到:家長工作的最終目的在於實現家園合作,共同爲幼兒奠定良好的素質基礎。

總之,教師與家長的溝通,主要靠幼兒教師做出努力。教師常常要換位思考,善於與不同類型的家長相處,遭到家長誤解時教師要保持冷靜,善於自控;遇到矛盾時,教師要主動反思,爲暢通渠道做出努力。

教師與家長溝通的藝術,關鍵在於教師與家長間建立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相互支持的夥伴關係與親密感情。而這種關係與感情的建立首先取決於教師的態度與行爲:對孩子的關愛、對工作的責任感、對家長的尊重和理解。當家長感受道教師喜愛並關心自己的孩子時,工作盡心盡責時,自然的產生信任感,並由衷的尊重教師,心理上的距離自然消除,從而樂於與教師接近,願意與家長溝通,家長與老師的關係會十分融洽。在與家長的溝通中教師的教育思想、育兒之方、知識技能等等均能不同程度的得到提高。做好家園溝通的工作,讓老師受益非淺。家園互動工作是幼兒園整體工作的組成部分,不斷提高教師與家長溝通藝術是做好各項工作的保證,“溝通”也就是交流,是人與人之間心靈的碰撞。教師的責任不僅是要使孩子“親其師,信其道”,也要使家長“親孩子之師,信孩子之道”便於成功的發揮家園教育的合力,培養身心健康的孩子。爲更好的與家長溝通,

面向全體家長推薦老師用語

1.您的孩子最近表現很好,如果在以下幾個方面改進一下,孩子的進步會更大。

2.您有什麼事情需要老師做嗎?

3.您有特別需要我們幫助的事情嗎?

4.這孩子太可愛了,老師和小朋友都很喜歡他,繼續加油。

5.謝謝您的理解,這是我們應該做的。

6.您的孩子最近經常遲到,我擔心他會錯過許多好的活動,我們一起來幫他好嗎?

7.您的孩子最近沒有來園,老師和小朋友都很想他,真希望早點見到他。

8.請相信孩子的能力,他會做好的。

9.幼兒園的食譜是營養配餐,爲了他的身體健康,我們一起來幫他改掉挑食的習慣,讓他吃飽吃好。

10.近期我們要舉行XX活動,相信有您的參與支持,會使活動更精彩。

11.幼兒園網站內容豐富多彩,歡迎您經常瀏覽,及時溝通。

12.我們向您推薦好的育兒知識讀物,您一定有收穫的',孩子也會受益。

面向個體家長推薦用語

1.請家長不要着急,孩子偶爾犯錯是難免的,我們一起來慢慢引導他。

2.謝謝您的提醒!我查查看,瞭解清楚了再給您答覆好吧。

3.您有什麼想法,我們可以坐下來談談,都是爲了孩子好。

4.孩子之間的問題可以讓他們自己來解決,放心吧,他們會成爲好朋友的。

5.很抱歉,孩子受傷了,老師也很心疼,以後我會更關注他。

6.這件事是XX負責,我可以幫您聯繫一下。

7.我們非常欣賞您這樣直言不諱的家長,您的建議我們會考慮的。

8.您有這樣的心情我很理解,等我們冷靜下來再談好嗎?首先,與家長溝通要注意八項:

1、與家長溝通時要注意態度和語氣

2、要多途徑與家長交流

3、多徵求家長的願望、需求、意見

4、可以經常更換信息欄

5、恰當方式談幼兒行爲問題與家長溝通

6、特殊事件主動坦誠與家長溝通

7、保持家庭隱私

8、冷靜處理與家長、幼兒的關係

其次,在與家長談論孩子的缺點時,可以着重注意以下幾點:

1、導入尊重感。在與家長交往的過程中,老師應做到文明禮貌,尊重對方。老師通常比家長更熟悉教育知識和教育手段,懂得教育規律。決不能以教訓式口吻與家長談話,特別是當其子女在學校“闖了禍”的時候,老師仍要在談話時給對方以尊重。也不能當着孩子的面訓斥家長,這不僅使家長難堪,有損家長在孩子心目中的威信,而且家長一旦將這種羞憤之情轉嫁於孩子,極易形成孩子與老師的對立情緒。當與家長的看法有分歧時,也應平心靜氣地講清道理,說明利害關係,既要以禮待人,更要以理服人。

2、流露真誠感。用真誠的語言或行動去與對方溝通,使其感動的方法。以誠感人要求誠與情密切配合,要使人動情,喚起人的真情;以誠感人要做到誠與真結合;以誠感人還必須伴之以虛心,否則難以取得對方的信任。

3、評論孩子要客觀如實。

4、注意談話形式與方式。老師與孩子家長的關係應是平等的同志關係,老師與家長的談話,切忌用教訓式語氣,而應像對待同志或客人那樣用商量或交流的口氣;態度要隨和,語氣要婉和,語態要真誠,語調要親切,語勢要平穩,語境要清楚,語感要分明,使家長一聽就明,能準確把握要旨,領悟當家長的應做些什麼,從你的談話中受到啓發。

5、語言務求得體和有分寸。

6、談話要委婉和注重可接受性。老師和家長談話時,一般應先講孩子的優點,後講缺點,對孩子的缺點也不要一下講得過多。應該給家長一種感覺:孩子每天都在進步。惟如此家長才會歡迎老師,願意接受老師的建議,愉快地與老師合作,對孩子的優缺點也能正確認識和正確對待。要把握好溝通步驟的時序。“哪壺先開提哪壺”,先說說孩子的優點和進步,等家長有了愉快的情緒,再逐漸提一些建議,家長會更樂於接受。因爲同一件事,往往可以從多個角度來描述它,爲了使人們樂意接受,我們就可儘量從人們的心理易於接受的那一個角度去敘述,儘量避免那種容易引起人們反感的角度教師如何與家長溝通一、以禮待人,用微笑打動每位家長

作爲一名教師,只要是踏進幼兒園的那一刻起,就必須要注意自己的外在形象,衣着整潔,精神煥發會給家長留下美好的印象,這也是對家長的尊重。在外人看來,教師是一個高高在上的職業,我倒覺得除了教書育人以外,更是爲孩子和家長服務的。我會在來園、離園時與他們很熱情的打招呼,我的微笑和熱情可以拉近我和家長之間的距離。在面對家長的指責這種特殊情況時,要剋制自己的怨氣,不要和家長爭執,更不要挖苦諷刺孩子而傷及家長,臉上要充滿微笑,那麼無論是在多麼尷尬或困難的場合,都能輕易渡過,贏得家長的好感,體現自己的寬容大度,從而最終消除誤解和矛盾。

二、以理服人,用真心感動每位家長

面對自己孩子存在的各種問題,“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家長們往往束手無策,他們很苦惱,也很着急,他們迫切希望從教師那裏尋找到解決問題的“靈丹妙藥”。如果教師能夠及時地提供一些合理的建議,將會增加家長對我們的感激和信任,從而樹立自己的威信。在與家長的溝通時,要注意以下幾點:

1.語要委婉

教師面對比自己年長的家長,不能居高臨下,我們不要使用“你應該”或“你必須”這樣命令性的字眼,而應該說“我認爲……”或“你認爲怎樣?”這些婉轉、協商性質的詞語,這樣家長更樂意也更容易接受我們的建議。當然也不能過於謙虛,在確定無疑時,語氣也應該十分肯定,讓家長相信你的意見是不容質疑的。

2.要有針對性

在解答家長的疑惑、給家長建議時,一定要有針對性。要針對孩子的實際情況,這就需要教師在平時要仔細認真的觀察每位幼兒,瞭解他們的性格特點,生活習慣,興趣愛好,優缺點以及你採取了哪些教育措施,需要家長的怎樣配合等等,不能模糊不清,泛泛而談,讓家長不着邊際,聽似全有理卻不能解決實際問題,從而產生失望情緒,進而對教師的工作能力產生懷疑。

三、換位思考,用誠懇的態度以心換心

如今,幼兒園裏年輕教師越來越多了,好多教師尚沒有爲人父母的角色體驗,有的即便是已經做了母親,在與家長溝通時,常常會遇到難以達成共識的局面,這就要求所有教師要了解父母的角色,並從父母的角色去體會家長的心情和需求。孩子在集體活動中有時手或頭碰破一點皮,家長接孩子時十分驚訝、十分心痛是肯定的,而有的教師表現得若無其事的態度,認爲家長大驚小怪,那麼,一件小事立即會使家長覺得教師對自己孩子不夠關心,對工作不夠負責,進而影響家長與教師的關係,給家園溝通設置了障礙。如果教師從孩子父母的角色去心疼孩子,或是換個角度想想,如果受傷的孩子是自己的孩子,那就會很自然的理解家長的心情,處事態度也會大不相同,那麼家園溝通就不會受阻。無論運用何種方式、何種技巧與家長溝通,最爲關鍵的是要以誠待人,以心換心,同時努力提高自己的道德修養和理論水平,這樣纔可以架起心與心的橋樑。